最近看到一篇文章,里面引了古文《触龙说赵太后》。
记得中学语文课上就学过这篇文章,不过题目是《触詟说赵太后》(詟字读作zhe)。是触龙还是触詟?是不是上面写文章的人引错了?
再往下深究,却发现还有故事。
其实很久以前就有人在讨论这个问题了。
《触詟说赵太后》原见于西汉刘向所编的《战国策》。
已经找不到当年的语文课本了。手头有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的《古文观止》,书里就收了《触詟说赵太后(国策)》一文。文章里有这样一句话:“左师触詟愿见,太后盛气而揖之“。不过在触詟二字后面有小字注明:”詟,史记作龙“。这个注解应该是指《史记》里的《赵世家》,其中就有一句:“左师触龙言愿见”。
《古文观止》里的《触詟说赵太后》
《古文观止》是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出版的,但中华书局用的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的映雪堂版本。
另外家里还有一本《四库全书精华》,在“战国策”部分有《赵太后新用事》一文。比对之下这篇文章其实就是《触詟说赵太后》,只不过用文章里的第一句“赵太后新用事”做了文章标题。文章里有“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盛气而揖之“一句。注意,这里用”触龙“代替了”触詟“,而且是“触龙言”。
把三个版本的句子放在一起就很清楚了:
《古文观止》里的《触詟说赵太后》:“左师触詟愿见,太后盛气而揖之“。
《史记》里的《赵世家》:“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盛气而胥之”。
《四库全书精华》里的《赵太后新用事》:“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盛气而揖之“。
《四库全书》是乾隆年间编的,但是我看到的是“精华”,即原书的节选本, 2010年出版,用简体字,系重新排版的(非影印件)。眼下没条件去查阅《四库全书》的原件。
1979年版的《词源》和1989年版的《辞海》里都有“触龙”这一条目,而且都指出“触詟是触龙之误”。《辞海》更进一步说明:“触詟是误将龙、言二字合为一字”。
古代汉字是竖写的。《辞海》的意思是,在抄“触龙言愿见”这一句时,抄书的人把龙字和言字看成了一个字,就写成了詟字。
清代学者王念孙(1744-1832)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是触龙还是触詟,这件事直到1973年以后才有了定论。那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有一部书经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该书第十八章就是《触龙说赵太后》,而书中有关的一句是“触龙言愿见”,而不是“触詟愿见”。
马王堆出土的帛书里有“触龙言”的一页
网上就有文章指出,大约在1980年代以后出版的书籍里就普遍使用“触龙”了。
有朋友发了一张照片给我,是1988年岳麓书社出版的《古文观止》里的《战国策·触詟说赵太后》,其中跟我们在讨论的有关的一句是“触詟言愿见 “。在注解里把事情解释得很清楚:
“本篇选自《战国策·赵策四》。触詟(zhe,折):据马王堆汉墓帛书及《史记·赵世家》,应为触龙,文中”触詟“是触龙言”之误。“
岳麓书社1988年版的《古文观止》里的《触詟说赵太后》
这儿可以列出一个时间线:
马王堆里的帛书包括《战国纵横家书》下葬:大约是公元前168年,出现的是“触龙言”
《史记》成书:约公元前91年,其中《赵世家》里出现的是“触龙言”
《战国策》:年代不详,但编书的刘向生于公元前77年,死于公元前1年,出现的是“触詟”。
从这条时间线可以看出,大约是在刘向编写《战国策》的时候或更早些的时候,抄书的人错把龙、言两个字合写成了“詟”一个字了。
简单说一下触龙说赵太后的事。战国时期的公元前265年,秦国进攻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要赵国的赵太后把她的小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作人质才肯发援兵,赵太后坚决不肯。赵国官员左师(官名)触龙(名字)自愿去见赵太后,陈说此中利害关系。赵太后被说服,长安君被送到齐国。
说明一下。我是学工科的,长期从事工程、管理方面的工作,文史考据完全外行,只是对这方面有点兴趣。没有去图书馆查资料,只能凭手头有的书和从网上查到的资料,不过我尽量做到信息准确无误。
马王堆帛书照片来自网上,特在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