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早期的发展有很多回忆文章和传记,然而这些东西往往用各种文字掩盖了事实,或者说事情的本质让人看起来不是那么清晰。张国焘是中共早期的领导人之一,他带领红四方面军从弱到强,可谓功不可没,然而后来投靠国军,使得他在正式的党史上摆脱不了叛变的色彩。有时候看看网上的一些文字,我也忍不住要写一点东西,讲讲红军和张国焘。也许谈的不对,都是个人看法。
中国历史上以教义而兴的起义数不胜数,大的比如黄巾起义,白莲教的红巾军,太平天国等,红军早期也颇类似这些起义,特点是信奉一个宗教,有宗教领袖,但起事地点不一。红军的几个方面军虽然都是信奉马列,都有苏联的支持,然而苏联人的手再长,也无法直接领导各地的武装组织,各方面军或者说早期的根据地都需要本地人去组织和领导。武装起义,有了枪就是草头王,实行什么政策就看领导人的理解。根据地的领导人虽然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得苏联的指示,苏联遥控下的中央也会指派人不定期去传达指示,但是实际日常军政指挥还是需要靠具体的领导人,这些人就是实力派,他们当然需要听从中央的指挥,不听指挥的后果就是从教义上说站不住脚,然而实际上他们是有实力自行其是的,这中间就存在着地方武装和中央的博弈。中央可以随时派人去,但是服不服从,服从到哪个程度,就看那里的具体情况了。不服从的,中央或各级党委就要去整人,整的就是地方的军政实力派。
张国焘从苏联到鄂豫皖根据地时,据他本人的讲述,是直接从苏联派到这里的,不存在到过其它地方,我的看法是他能得到这个根据地的指挥位置,当然需要向王明等示好,否则以他之前跟陈独秀的关系,恐怕要在苏联那个所谓东方大学待到死。鄂豫皖根据地是听从苏联和中央调遣的,这样张国焘就空降到这里。他能否站住脚,能否进一步发展这个地区,就看他的本事了。他一来就整人,将不听话的将领干掉,剩下都是绝对服从的。
实事求是的说,张国焘很有能力,也会用人,他的手下一大帮人都不弱,最后他倒台了,还有不少能在老毛的时代显赫一时,虽然说有他们这个派系普遍谨慎的因素,也不能说没有张国焘自身善于用人的因素。张国焘早早就入蜀,避免了和老蒋过分拼实力。最后他在大方向上犯了错误,是他自身战略眼光不行,蜀地从来不能成事。
一四会师,当然是极险之事,什么中央,共产国际的指挥都是浮云,老张可以买账,也可以不买账,他靠教义拉起了八万人的队伍,他可以认这个教,也可以不认,更不要说他完全可以不认这个中央。那时的情况就仿佛是晁盖和王伦,可以合成一股,也可以当场火并。老毛这些人包括张国焘都是老江湖,都是地方实力派出身,深知其中利害与险恶。所以老毛思前想后,悄悄拉着自己人马扬长而去,避免火并的结局,而按照当时的实力,一是绝对拼不过四的,完事四方面军这边依然可以信奉教义,而共产国际会不认这支队伍吗?绝对不会,照样要支持它,因为这代表了自己也就是苏联在中国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