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段,雅各讲到信心的功用。很特别地,雅各不是从得救的角度来谈信心,而是从实际生活的角度来看。的确,当我们只提“因信称义”,或是“因信得救”的时候,是把信心的功用局限在得救的方面。然而,虽然信心在得救上是很重要的,但是信心并不是只是用来让我们过“得救”这一关用的,而是有更广阔的范畴,指的是我们整个人的生活和生命面貌的改变。这就好像我们的考试成绩不只是用来应付考试过关的要求,而是表明学生平时对待学习的态度、学习的能力,以及所付出的努力。只有当我们整个人在生活和生命的各个层面都因对神的信心而改变的时候,这才叫做真正活出了信心;或者说,这才说明我们有真信心。
在这里,雅各让我们看到信心带给我们在两方面的不缺乏;或者也可以反过来看,当我们在这两方面不缺乏的时候,也就说明我们真正活出了对神的信心。第一个不缺乏是指我们满有喜乐的心(1:2-4)。雅各指出,当我们落在百般试炼中的时候,要因着有经得起考验的信心而忍耐、坚持到底;不但如此,而且满有喜乐。这样,当我们满有喜乐的时候,当然也就不会感到缺乏了。所以,雅各让我们看到的,乃是信心在面对各样试炼的时候所体现出来的果效,就是喜乐的忍耐。
这对我们是很好的提醒。很多时候,在面临试炼的时候我们常常想到的是忍耐,能够做到的也是忍耐。我们以忍耐的心来面对各样不顺利的情形,心里盼望着坚持这一阵子,熬过去就好了。当然,能有这样的心已经很好了,可是这种希望、相信以后会好起来的忍耐也意味着我们在忍耐的时候心里是苦的(所以才希望以后会好起来),是感到缺乏的。例如经济陷入困境,我们忍耐着过贫穷的生活,心里盼望着这样的日子赶快过去,也有信心神会让自己的日子好起来,这实际上是深深感受到现在贫穷日子的缺乏和对这种日子的厌倦。然而,雅各指出,真正的忍耐到底(和合本翻译为“成功”),乃是即便是在试炼的当中也是满有喜乐、不觉缺乏。也就是说,在经历贫穷的时候的信心不是相信神会让这苦日子过去,让自己好起来,而是说因着对神的信心,即便是在贫穷中也是感到富足和喜乐的,因为有主同在,还缺什么呢?正如保罗所说的,在主里面学会如何处卑贱,如何处丰富。
第二个不缺乏是指我们有智慧的心(1:5-8)。雅各指出,除了在试炼中以经得起考验的信心来对待以外,人们通常还会感到另一方面的缺乏,就是智慧。根据上下文,这里的智慧指的是生活中的智慧,而不是大是大非的真理原则,因为那些都已经记载在圣经里,不需要额外再向神求了。的确,智慧是无法用忍耐来替代的。例如如何看待和处理一件事情,要不要换工作,这不是靠忍耐就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有属灵的洞见和远略,这就是我们需要,但却常常感到缺乏的智慧。与以信心来忍耐试炼不同,雅各告诉我们这个时候要凭着信心去向神求。虽然向神求智慧也是我们常常会有的反应,神也愿意将智慧赐给我们,但雅各指出其中一个关键的地方,就是心里不要有疑惑。这里,“疑惑”一词有“辨析、鉴别、怀疑”的意思。也就是说,当我们向神求来一些感动的时候,不要去辨析、怀疑这些感动。为什么不要去辨析、怀疑所得到的感动呢?其实道理很简单。我们是因为感到缺乏智慧才会去向神求。可是如果对向神求来的感动、智慧又去进行辨析的时候,这岂不说明我们还是以为自己有智慧去对神的感动进行鉴别吗?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所以,当我们真正感到自己缺乏自己的时候,就应该承认自己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去对向神求来的感动进行鉴别,而应该因信心来全然接受。这不是说我们不需要有明辨的心,而是说我们既然承认自己缺乏智慧,就理应全心接受从神而来的感动。这本身就是信心的表现,因为相信神的大能、超越、美善、信实和纯全。
雅各指出,当我们心里有疑惑,就好像心怀二意的人一样,不要想着可以从主那里得着什么。这不是说主一定不会将智慧赐给这些心怀二意的人,而是说即便主赐给了他们所需的智慧,他们还是得不着,因为他们以自己的想法、寡见去辨析主的智慧,结果还是将主的智慧给挡在外面不去接受,结果就是什么都没有得到,和没有求一样。这就好像我们平时遇到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办而去寻求别人的意见,可是当别人给了意见,我们又加以评判和拒绝,就和没有向人寻求意见一样一无所得了。试想,我们平时是否都常常是这样的情形呢?对人,我们可能还说得过去,因为别人给的意见也会有可能是有缺陷的。可是对神,我们就说不过去了,难道我们认为神的意见不好吗?难道我们不相信神会对祂给的意见负责到底吗?归根到底,这还是看我们对神的信心了。
默想经文:整段经文。
静默思想:慢慢读出每一句话,跟随圣灵引导去体会神向自己传递的信息,带来自己信心真实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