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中间小谢“最欣赏姚顺的地方是姚顺不欣赏魯迅。”
读了《小癞子》《小裁缝》《十日谈》,再翻《阿Q正传》,也就那么回事吧!
读完《古拉格群岛》,会觉得《鲁迅全集》小样儿。真的。
鲁迅要是多花点功夫在矿学上,在医学上,不致就写杂感拿手。
启蒙,是天生的居高临下。出洋的和喝了点洋墨水的,无一不端这架子。中国当年的海归,十有十有意无意地享受这待遇。有种你別海归,像李政道,吳健雄那般呆下去。鲁迅亦然,在日本活得吃力。回国了,公务员一当,高薪,留洋身份,精神上是“铁屋子”外清醒的人,是怕叫醒了铁屋子里沉睡的人。自恃高得很。但压得住“还是回来好混”的“小”吗?
曾遇一位当年建造太平洋铁路的老人。儿子搀扶着。对我说,我是老华侨。中国话说不好了。过得挺好。后来遇上更多的安居乐业于异域的港台人,大陆人,渐渐对他们产生了尊敬。他们是把“去异地,找异人,可别样的日子”这话当真了听,当真了去实行的。他们也是不玩“报効”办家家游戏的人,他们是为了好好过好自己日子的人。大都都和和气气的,平平等等的,爱种个小花小草的,买个啥问价码的,第二代第三代都与异族通了婚的。
这难道不是种宽广胸襟吗?哪点儿比鲁迅小?品格的强度,深度哪点儿比老蒋周恩来差?
没出国,鲁迅长鲁迅短的,ok! 出了大陆,还“鲁迅是最….”,鲁迅听到,也会白你一眼的。周围知识阅历见识比鲁迅好的多的不要太多!譬如:“微雕是把能见到的弄成见不到的;显微镜是让你见到看不见的”(鲁迅语,大意),这正常,这里的小学生都有;又譬如:应当直译,硬译,不应当信达雅。因为翻译的要义是带进尽量的原装货,以致使增添新东西,而信达雅是旧瓶装新酒的把戏。这见识早就是欧美社会中的常识。
“不读或少读中国书,多读外国书”“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做奴隶不得的时代”,“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而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可谓睿智之识,真诚之见。但limit于没出国。更深的limit 还在没见识过理性批判。换言之,这些观点,是个人灵敏的感觉末梢扫人间世故所得,当作麻辣,有提神功効。倘要精神好,还得去fitness 才是。
鲁迅的杂感的功力也大约如此。当文学读所得的文字美感,当应珍惜;其中说的理,听听就是。
鲁迅深刻,是感受的深刻,而不是思想的深刻。原因:矿学,医学都学得不怎么样。用过的“解剖”“大量的树木只能变成几小块煤炭”的悟性水准,比本坛铃兰听风文中引用的医学知识水准差远了。
应当说,百十年来的西学渐进,进口的多是船坚炮利,非但国企,个体亦然。至今畅销的“科技强国”“为什么不出科技大师”等假话题,仍把科学理性当作火药指南针看待。
鲁迅也是其中之一。“拿来主义”和全盘西化,一个调。其实的道理在于,科学理性并非货物,它是合理的人文。它并不由智者贤者播撒,施舍,而是以不同形式,速度,终究要普及人类的实况。譬如中国社会内部有史以来的社会组织系统的建立和发达,这就是理性的民主制度的元素,只是在中国它一直处于自发和扭曲状态。
将自己活成个理性的人,如此而已。哪有启蒙他人的job? 更扯什么“事业”呢?这不是太拿自己当盘菜,而是压根就不该用盘子装。
还是古希腊人说得对“认识你自己”,用时尚的话“做好你自己”,如此而已。其他,多是扯犊子。鲁迅,是扯得蛮好听的那一位。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