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候人和被伺候
6-15-2021
在中國的文化中,伺候人乃屬下人之舉。學而優則仕,意思是,我們含辛苦讀,為的是做官。做官就是讓人伺候著,而非伺候別人。這種德性貫穿著整個中國人為人處事的思想和行為。雖然凡明眼人都知曉,現實社會不光是由這種單一甚至極端的手段所左右,可是這種生活哲學卻管束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行為準則。儘管為冠冕堂皇地掩飾而云:為人民服務。不過誰都知道,為人服務遠遠不如為我服務好。於是人們想盡辦法在自己的生活中營造被人伺候的氛圍,以此來顯示自己的地位,張顯被人伺候的氣場以滿足自己的廉價虛榮。
1. 在美國開慣了車的我,回到上海後,受友人接車。不料,來接車的是一位不認識的年輕人。他告訴我說:「我們胡總有重要會議,特派我來接您。」於是我方才領悟到被人伺候的感覺。一是胡總身居要職,無暇顧及個人接送等瑣事。二是為了惠顧昔日友情,特派司機迎接,頗有氣派。這真是一舉兩得,著實顯擺了被人伺候的派頭。當司機開著車進入一處豪華公寓大樓時,站在門口穿著制服的保安突然來一個立正敬禮的動作,目送著車進入。這一幕真讓我這個來自大洋彼岸的「劉姥姥」嚇了一跳!「這裡是軍隊住所嗎?」我不禁問司機。司機微笑著答道:「不是。這是我們胡總的住所。」
2. 來美後的多次回國探親,親身體驗到中國被伺候文化的逐年深化。早幾年,回家後,倒茶都是自己動手。偶爾長輩替我倒一杯,趕緊起身致謝,並連連說:「自己來,自己來!」到後來,回家後,都由傭人倒茶。處於習慣,我也趕緊起身致謝:「自己來,自己來!」主人會趕緊説:「讓她來,你盡管坐!」有時傭人在忙,主人便大聲呼叫:「小王啊,快來給客人倒茶!」這對向來都是自己沏茶,自己喝茶的我,頗有受寵若驚之感!
上海人家顧幫傭,在舊上海都是大戶人家的舉措。不過,即使是小業主們,只要有點錢,也會請傭人。因為生活在上海,日常都比內地講究,要講究,就必將程序繁瑣,繁瑣的講究就得由傭人來做。在今天的新上海,許多上海人都離不開傭人了。家裡的日常家務事:上街買菜,煮飯做菜,收拾打掃,照顧老人,帶領小孩,接送客人,溜達寵物,等等,無一不見保姆傭人的蹤影。僱傭已成為當今上海人生活的一種時尚。被伺候著,生活才能平順的進行。這種依賴會被傭人的告辭或暫時的離開弄得一團糟。例如每年春節期間,絕大部分保姆傭人都要回去同一年唯一一次的家人團聚。然而過年又正是上海人吃喝的大時候,許多有錢人乾脆到飯店包年夜飯,這樣舊時的年味就大遜之色。反倒是錢不多的平民們,他們雇不起幫傭,所有家務都自己包攬,過年過節,自然也是親自下廚掌勺,倒也闔家團圓,樂此不彼。
筆者幼時,因乏學而欠優,自然無緣與仕。所以中學以後便 “賜”予一職,服務他人。儘管服務的顧客也大屬平民類,可也可體驗到他們雖然享受著被伺候的結果,卻對伺候他們的人那種瞧不起和不屑一顧的態度。因為在國人心裡,貧窮乃產生下等人,下人乃伺候人之輩也。因家境清寒,從小就得學一點小修小補的技能。記得家裡的住房極困,住在三樓可樓梯卻伸手不見五指。往往客人來訪,因不知登樓之途,便只能高聲吶喊主人的名字,以求來自主人手電的一線之光來引路。母親讓我學一下是否可裝一隻路燈。於是我翻遍了能找到的電工書,其實當時這種書也是無處可覓,買了電線,燈座和燈泡等零件,用家裡少得可憐的工具,一把榔頭,一把老虎鉗和一隻起子,開始了安裝。途中還幾次短路,弄得整幢樓一片漆黑。可當看到一盞在黑暗中亮起的路燈,不僅頗有成就感外,而且還能給在黑暗中摸索的人帶來光明而感到快慰!
來美國後,看到應有盡有的各種工具,特別是每當逛起住戶自辦的車庫攤賣時,就急忙收集各種價廉物美的工具。在這個過程中,自己得著了許多提示和明白了不少以前以為非常困難的東西,原來是通過這樣那樣的工具可以順利實現的。所有這些行為都是在為自己或他人服務的前提之下的,因為相反的,你完全可以對此不屑一顧而僱傭他人來伺候你。許多美國人,特別是一家之男主,都喜歡並且具備良好的動手和裝修的技能。不少人幹出來的活甚至比所謂專業人員幹的還漂亮。這裡並不見得是因為沒有錢僱用他人,而是一種不依賴別人獨立生活的心態。當你擁有一幢房屋,一輛汽車,一件器具,甚至一隻寵物……,你同時就擔負起維護和扶養的責任。要想一件東西用得久,少出毛病,必要的維修和維護知識是重要的。如果要處處依賴別人,不僅費錢又費時,而且你老是處於被動的地位,一些完全可以防患於未然的事情,你卻疲於奔命。這也就是在普通的美國百姓中,不少人是「汗地人」handyman 的原因。他們在合理維護的同時,學會使用各種工具和器械,同時也為自己的生活增加了不少方便和樂趣。這種行為和精神恰恰不同於國人的生活方式,於是就產生了伺候和被伺候的區別。
這種區別也體現在美國人的人人平等的意識上。也就是說,當你有機會讓人伺候的時候,你不僅不會被這種機會而忘乎所以,而忘記了人生平等的準則,你的責任感和尊重意識依然取主導地位。例如在一些公司裡,特別是技術公司,在停車位上,公司主管們的車位同普通員工是沒有區別的。而不像大陸公司領導都有指定的方便和專用的停車位。美國公司裡,當主管同員工在走廊上相遇時,都會點頭打招呼,甚至直呼其名,不像大陸公司,丁點兒的官就得稱呼什麼總,什麼總的。有的還有遇見公司主管必須點頭哈腰,否則會有警告甚至解僱的危險。筆者生活在以石油工業為主的城市,近年來,有一些中美合資的鑽井項目,其中還有中美工人共同工作的機會。美方的現場工頭都與現場工程師和工人們一起居住在為開採而建的簡易施工宿舍裏。而中方的工頭卻每月只到現場來一到兩次。更有甚者,有的在工頭來訪時,竟在泥土地上鋪上紅地毯,以示阿諛式的歡迎。這一舉動讓美方工人看了大眼瞪小眼。
一個人活在世上,有得意之時,也有糟糕之際。若是有幸為家人或為社會做些貢獻,乃是人生之大幸。當你遭遇困難時,能受到周遭朋友的相助,也是自己的造化,筆者無意貶謗被伺候的人,特別是當我們隨著年齡增長,會越來越多的依賴他人的伺候。不過不要以被伺候來彰顯自己的地位,更不要濫用。因為你同伺候你的人需要有共同的尊嚴。當我們有能力為他人伺候的時候,就應當盡心而不用嫌棄。在這個社會裡,請你放心,缺了你照樣運作,並不會有什麼大恙。這裡回想起,來美國後第一次參加學術研討會,會上表彰幾位在業界作出了傑出貢獻的物理學家。每一位上台演講的學者,在他背後的銀幕上會顯示演講者的頭像,以示尊重。記得一位演講者發言的第一句話說:「感謝如此寬厚的認可,本人所做的並不比背後這張照片大多少!」這同大陸學者介紹的台詞大相庭經:「某某博士畢業於某某名牌大學,獲美國某大學什麼學位。國家一級科學家。享受終身國家津貼……」 “Why someone’s pension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contribution?” 這是一位與會的西方學者的問題。至於如何回答他的提問,筆者還是留給讀者們來三思而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