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人生(181)金婚之年,最美的祝福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闲话人生(181)金婚之年,最美的祝福

人生易老天难老,弹指挥间,就到了2021年,我们已经七十有六,步入了金婚之年。五十年前,领证在七月,仪式在国庆,但相识却在那初见一瞬间。

(一)一见钟情,始于颜值。

永远难忘那一天,1967年12月17日,我从湖北省实验师范学校短训结业,到武汉市水厂路中学报到。

报到后,时任学校党支部书记刘政秀,主持“迎新会”。大家围坐在一起,她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在坐的各位领导,接着告诉我们,水厂路中学是武汉市教育局1965年新建的十六所新校之一。学校还在建设之中,教育局就把19位华中师范大学应届毕业生“储备”在学校,派他们到农村去参加“社教”工作。现在,上级要求“复课闹革命”,并分配你们来学校,充实壮大了我们的教师队伍,非常欢迎你们!然后,要我们新教师依次做简短的自我介绍。

我环视未来的20位同事,15位是女生。她们做自我介绍时,我特别关注坐在我对面的那一位头发自然卷、皮肤白皙的漂亮女生。“我叫聂静仪,武汉一师语文班的,现在家住武昌水果湖……”她当时还讲了些其它的内容,都没有记住,只记得她的名字和家庭住址。

散会时,我高声喊了一句:“哪位住在武昌呀?”

聂静仪马上回答:“我住武昌水果湖,有什么事吗?”

“没事,找个同路的一起走啊!”

“好!”

问者有心,答者无意。有心无意之瞬间,相视一笑。

机缘巧合,21位年轻人中,只有我们两人是住在武昌的。在回家的路上,我们相互又详细地做了自我介绍。

我们相识始于颜值的初见,留下了一见钟情的美好印象。

(二)朝夕相处,相知相爱

后来, 我们在水厂路中学平凡的生活之中朝夕相处,相知相爱。

我和聂静仪都是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又都住在学校,真是朝夕相处。白天同在一个办公室,说是备课,教语文,可是那时没有课本,教什么呢?《毛主席语录》和《人民日报》社论,就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教材。如果遇到哪天毛主席发表了“最新指示”,那就赶紧以“最新指示”为教材,反复学习。还有那么多时间,大家在一起就是谈天说地。

下班之后,男老师就聚在办公室或某位老师的宿舍下棋打牌,女老师或在宿舍看书学习,或与闺蜜说说悄悄话。那个年代,大家干事的时间少,玩乐的时候多。那么多年轻人经常聚在一起,又都处在“男婚女嫁”年龄段,谈情说爱顺理成章。我们这个四十人的年轻教师团队,先后有六对结婚了,而且,后来都是白头偕老的终生伴侣。

如果周末学校没有什么活动安排,我们就相约一起回武昌,下午四点多出门,乘车去市中心逛街,到吃饭时间在餐馆就餐,恋爱期间,我们几乎吃遍了武汉的名小吃:“四季美”的汤包、“蔡林记”的热干面、“老通城”的豆皮、“筱陶园”的鸡汤、“福兴和”的牛肉面等,这些在校读书时久闻其名,而无暇也无钱光顾的传统美食名店是我们的首选。

我们那时每月的工资30.5元,我和她的家里都不需要我们上交。

她大哥解放前参加革命工作,解放后任《中国青年报》中南记者站站长。1956年,大哥接妈妈到武汉带孙子和孙女,她跟着妈妈来武汉读书。初中毕业时,虽然成绩优异,她还是听妈妈的话,报考“武汉一师”读中专,争取早一点出来工作,减轻大哥的经济负担。

武汉一师本来是培养小学教师的,因武汉中学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改中专为大专,培养中学师资。于是,我们有缘相聚在“水厂路中学”了。

大约是1968年国庆节吧,静仪带我去她家里见大哥大嫂。大嫂和她在厨房包饺子,大哥与我在客厅喝茶聊天下围棋,比较详细地询问了我的家庭情况。

我家住在武昌火车站附近的通湘门外“李家花园”,那是我的祖父李华安,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创建并经营的私家花园,种植茉莉花、白兰花、株兰花等香花,供汉口茶叶行制作香茶。

公私合营之前,父亲是李家花园的花匠,人称李师傅。公私合营之后,他是青山公园一名优秀的园林工人,后来被组织上调到461厂后勤绿化队,一直工作到退休。

母亲是家庭妇女,一生相夫养子,围着锅台转,操持一大家人一日三餐的饭菜。

静仪第一次到我家来,妈妈给她做了一盘香椿炒鸡蛋,香椿嫩芽是我和她一起去屋后香椿树上采摘的,鸡蛋是家里母鸡刚下的。在厨房柴火灶上炒出来的那个香味啊,她一生记忆犹新!

  三、“永”结“静”心,领证结婚

我们的自由恋爱得到双方家长的认可与支持。

1971年7月31日,我和静仪在武汉市硚口区革命委员会领取了结婚证,“永”结“静”心。于当年国庆节在水厂路中学举行了结婚典礼。

结婚典礼仪式简朴而热闹,至今历历在目

刘政秀书记主持,晚上八点,全校老师和亲朋好友都来到教职工食堂欢聚一堂,热烈祝贺新婚的我们。那时的婚礼仪式,不像现在婚庆公司搞得那么繁琐而冗长。刘书记宣布我们俩结婚,并祝愿我们新婚快乐、白头偕老!然后,亲自送我们入洞房。

洞房就在我们男老师住的三楼教师办公室改做的宿舍。

婚床是学校原来配置的两张单人床,拼成一张“双人床”,还有一张办公桌和两把椅子。

只有床单和被子是新婚购置的属于自己的结婚用品。

还有亲朋好友送的热水瓶、茶杯、锅瓢碗盏等,给新婚的我们增添了些许家的温暖。

特别难忘的是教导处江绍永主任的剪纸,大门上贴的是大红“囍”字、窗户的两扇玻璃上贴的是“鸳鸯戏水”和“比翼齐飞”、还有桌上的茶盘上的红色剪纸 ,在江主任的精心设计、布置后,让简朴的婚房洋溢着新婚喜庆的气氛。

那时,在学校也不时兴“闹洞房”,大家站在教学楼走廊,轮流挤进那小小的房间里,喝茶、吃糖、说几句祝福话语,表示贺喜之意。热闹之后,就剩下我们两人享受新婚仪式之乐。

三天之后,我们俩回乡下拜见我的父母亲。

我的父亲退休后,被鄂州市华容区严家大湾聘为花木生产技术顾问。他们把我的父母亲接到乡下,生活安排得非常好,父亲也全心全意带徒弟,悉心指导,该队的花木生产蒸蒸日上,父母亲的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

那天还是国庆节放假期间,两个弟弟都回家了,一家人团聚,妈妈高兴得合不拢嘴,做了一大桌菜款待上门的儿媳妇。我们俩举杯敬祝老人身体健康!两个弟弟祝我们新婚快乐!

爸爸妈妈为我们结婚没有婚房、没有必须的家具表示歉意,我们俩请两老放心:“没有关系,慢慢来,我们还年轻,以后都会有的。”妈妈说:“我和你爸爸跟生产队长说了,想请他们帮忙买点木料,就在这里帮你们做一套家具,到时候,你们自己决定要什么样式,回来对木匠师傅说吧!”

春节期间,我们回家过年的时候,木料已经备好,也与木匠师傅见面了。考虑到我们现在的住房实在太小,决定只做一个双人床,一张圆桌,一个大衣柜。

两个月后,生产队派专人专车,把油好国漆的家具送到水厂路中学来了。这几件崭新的时兴家具摆在房间,就更有新婚之家的温暖了。

当年结婚时,我们夫妻二人月工资加起来仅有61元,无房无床,一穷二白!但是,我们的人生轨迹,成家按年龄之部,立业就时代之班,一路走来,其乐融融!

结婚一年后,大女儿出生了,三岁时,她的妹妹来与她做伴了。

她们真是生逢其时啊!我们身为教师,无书可教,正好在两个女儿最需要陪伴时,我们最富有的就是时间。两个女儿没有满月时,奶奶、外婆曾经来照顾她们,耳提面命,教会我们养儿育女之道。

我们学会了做饭炒菜,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及时给她们增加营养。那时工资低,物价也不高,一瓶新鲜牛奶0.1元;没有冰箱,于是,每天去菜市场买0.2元瘦肉,或蒸汽水肉、或煮瘦肉粥;每周买两根筒子骨,只要0.21元,据说,炖的骨头汤可以增加孩子的钙质。

我学会了裁剪,静仪学会了缝纫,去布店买打折的“零头花布”,做新衣花裙,打扮我们的两个漂亮女儿。

大女儿三岁时,我请在长航客轮上工作的家长,从上海帮忙买回儿童三轮车,让孩子有了自己喜欢的玩具;小女儿三岁时,两姐妹从幼儿园回家,就站在隔壁老师家门口看电视,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后来,我请在武汉电视机厂销售部工作的家长,帮我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买”了一台14吋的黑白电视机。我每月付给家长10元,全部付清后才拿到可以保修的购物发票。当时,我既不是攀比,更不是炫耀,而是为了两个女儿的心理健康成长,从小不要自卑,自己家有了电视机,想看什么节目都由她们自己来决定。

当两个女儿正要读书时,我调回华师一附中了。她们在湖北省重点中学校园里生活成长,耳濡目染,听到的是朗朗书声,看到的是莘莘学子,灼灼其华,浸润身心,好学上进。

当两个女儿即将考大学时,我们举家南下到海口,她们相继顺利地考取了理想的大学!大学毕业之后,全靠自己的学力,先后来到北美学习、工作和生活!感恩时代!她们在人生成长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上,刚好和社会与时俱进,乘改革之东风,天天向上。生逢其时,幸运之至!

金婚之年,我们一家幸福地生活在北美。这是对我们金婚最美的祝福!

李培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寒墨' 的评论 : 谢谢你!
寒墨 发表评论于
祝贺培永兄金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