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读书流水账

身在国外,对于一个书虫来说,最大的遗憾就是中文书资源有限,买书不方便,而且书价不菲。读书经常处于半饥饿状态,偶然读到一本好书,就像吃到一顿大餐似的,享受无比。

 

本地图书馆也有一些中文书,但数量非常有限,好书更难得。不过我还是会过阵子就去中文书架看看,说不定会有新书上架呢。或者侥幸能发现什么漏网之鱼,也未可知。白先勇的散文集《树犹如此》就是这么一条漏网之鱼。很多年前读过他的《孽子》《寂寞的十七岁》,现在基本没什么印象了。但这篇散文集,写作家的日常所思所想,很贴近生活,文章中很有些文艺人的八卦,很合我的胃口。因为它,我又买来他的《台北人》,今天查《台北人》这本时,才发现书签还夹在书本的三分之一处。我收藏的书大部分都是慕名或者受网上各种鼓动买来的。很多书买回来后,才发现不是自己的菜,有的只读个开头也就扔一边了。

 

不久前,买了余华的《活着》,据说它是余华写的最好的小说。读完之后,记不得有什么特别印象了。大概是因为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又读过太多的中外好书,这种小书很难入得了资深书虫的法眼了吧。后来在图书馆看到余华的短篇小说集《我没有自己的名字》,里面的第一篇十八岁出门远行,倒是让我耳目一新。初读就觉得它的用词挺别致,等到全书都读完,很惊奇自己竟然能读完整本书,里面的每一篇都让我有压抑之感。感觉余华的文字用词特别隐晦,有很多隐语。对于没有生活在中国那个时代和环境背景的读者来说,很难充分理解和体会那种文字背后的情感,甚至读不懂它们。小说里面的景物描写,也显突凸生硬,也总是把含义隐藏起来。初始给人以新奇,但自始自终不能突破那种框架,起不到破茧化蝶的效果。

 

读完余华的小说,接着读郁达夫的《南迁》,忽然感觉好轻松,好享受。感叹这才是自己的菜!郁达夫的文字描写要直白很多。景物的描写,也确当和妥帖很多,即所谓的情景交融。哪怕是阴郁的部分,或者政治性的时局口号,也能给人愉悦的读书体验。一旦开始读,就放不下手。一篇没读完,就已经不能满足于网络免费小说的那种汉字输入错误,要去读正版。也不满足于一篇了,立马要把他写的其他所有的文章小说都找来或买回家。到Amazon 买书,竟然发现郁达夫小说全集有四集,电子版都是0刀,也就全部免费拿来了,感觉又有大餐可以慢慢享用了。几篇读完,发现自己已经厌倦了郁达夫的那种千篇一律的郁闷格调。几天过后,这期间又去过图书馆两次,借回来2大摞书,当然不会每一本都读完。。。。。。

 

读余华郁达夫的中文小说,总是能感受到他们那个时代、环境、甚至汉语文字的局限。这是读其他经典名著绝不会有的感受。 当然他们的作品不能跟经典名著等量齐观,也没多少可比性。毕竟经典名著都是几经名家的翻译再创作完成的。即便是名家经典,真正能满足个人口味的也不多,它们要么新奇古怪,要么千篇一律。我个人最喜欢的,很多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像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利宁娜》。鲍·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劳伦斯的《虹》。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

也终于发现自己的口味很大众化,这应该是好事吧?中外名家中,倒是有2位对我是例外。一位张爱玲,另一位巴尔扎克。曾经读过也收集过她/他们所有的书,每一本都喜欢。

 

近期对我影响最大的书,应该是《安娜·卡利宁娜》。读书不再只是享受,它让我更多更好地了解生活、爱情、人性。希望以后能专门写一篇它的读书笔记。

 

2021.11.27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