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该忘记的感受

键盘上的生活点滴 - 用心生活,用脑子工作。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水儿不喜欢吃蔬菜,每每做素菜的时候总是要特别上心一点,好让他多吃。那天小炒豆角,老家叫四季豆的。那是儿子不反对吃的蔬菜之一。我努力地想要炒出一种记忆中的味道:老妈是小学老师,记得大概是上初中的时候,我跟着住在小学的宿舍。那天在食堂吃完晚饭后,一个学生家长送来了一把自己种的四季豆。我妈在烧水、取暖的煤炉子上炒了,我从食堂拿来一钵饭,(那个时候食堂都是用小瓦钵蒸饭,叫钵子饭),三两饭加四季豆,那个香哦……现在终究是找不回那味道了。

我一直觉得,在那个时候,我家不能算穷的。尽管在乡村,但父母都有工资,最重要的是吃‘国家粮’,粮食有定量供应。我记得那时候大人是每月28斤粮票、孩子31斤。水儿问我31斤米是多少饭。“一天一斤米,你这一盘饭大概是四两”,看水儿觉得还不错的表情,我补充说明:“那时候肚子里可是没什么油水的,要过年才有肉吃的哦”。尽管不至于饿肚子,对于饥饿和贫穷还是有着切身的感受。至今记忆犹新的有几件事。一是那时候有一道菜,叫“盐巴汤”:一点点油刷一下锅、加水烧开、放盐,讲究一点的撒一把葱花或干辣椒 -出锅了,就这个汤吃一顿饭。另一个鲜活的记忆是我伯母炒菜的用油方式。那是一小块没有煎熬过的猪油,在炒菜锅里蹭一遍,就算是放过油了。那块猪油,再放回碗里,下回炒菜接着用。最后一件是小学的时候搞忆苦思甜活动,学校组织大家吃忆苦餐:用一种叫糯米藤的草加一点点米煮粥。有一个孩子连吃了三碗,还舔着碗边说好吃。那个时候,农村人都是在生产队劳动、记工分。等到收割的时候分口粮、算账,看一个工分值几个钱。赶上家里孩子多劳动力少的,就有可能什么分成都没有,粮食也会在新一季水稻收割之前吃完了。这就是俗话说的‘青黄不接‘,是要饿肚子的。

那天情不自禁地和水儿说起这些,竟有恍如隔世的感觉。暖心的水儿安慰性的拍拍我手背,说:‘现在好了,再也不用为粮食犯愁了’。是呀,现在的孩子,没有切身感受,能耐心听我叨叨就不错了。

和老妈打电话聊起这些,老太太也感慨:‘和那时候比起来,现在就是天天过年一样’。与贫穷与饥饿相比,她的记忆中更难忘的是战乱。尽管有各种以过去的年代为背景的文学、影视作品,没有切身感受,看见的往往就是各种励志、各种苦难中的凤凰涅槃。我没有经历过战乱,倒是从一些原籍中东的同事和朋友那里感受到那份战乱的苦难的分量。他们所经历的流离失所,亲人分散在各地、不知何时何地能再相见的痛苦,那份担心恐惧,……我不敢说我感同身受,但足以让我无条件地反对战争,以任何理由/借口发动的战争我都反对!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