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报志愿的伤心事
在我心目中,中国只有三所大学可以上,那就是清华、北大和省立大学,因为我几个高年级的笔友,分别上了这几所大学。
说起笔友,这是我们这一代人中最有群众基础的一个称呼。似乎九零年前后的那一阵子,文学风哲学风刮遍全国,三毛、琼瑶、席慕蓉、汪国真、舒婷、苏童、严歌苓、路遥,还有港台武侠小说的作者金庸、古龙、梁羽生,哲学家尼采、叔本华、黑格尔、康德、罗素……这一个个名字对我们这代人都如雷贯耳,排名不分先后,丝毫不亚于今天的周杰伦、陈奕迅、王菲等天王歌后。
那个时候,刚刚摆脱了文革时的思想束缚,处在改革开放初期,并且没有今天颠覆通讯、教育、传媒、书籍销售等、几乎横扫一切行业的互联网。国内歌坛还在唱“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毛阿敏一首“思念”,刘欢一句“天上有个太阳”就能以大家闻所未闻的方式惊艳全国,小虎队和红唇族随着颜色鲜艳、动感十足的画面载歌载舞,一夜之间成为一代人的青春偶像。但是电视节目少的可怜,全国人民一起看《霍元甲》《渴望》的盛况就是那个时候的事。我们业余时间也许看看琼瑶剧的录像,但主要还是读书,也有很多人拿起笔来,组成一个个笔会、文学社,写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内心。
学校的布告栏里面陈列的各个班级的文学社社刊,其实就是同学们自己写的作品、“民间”自行选择、刻印的,老师也几乎不参与,顶多帮着题写一下刊名。今天想起这些,我对学校的宽容充满感激之情,因为这些作品里,几乎都能找到我的影子,有时是作者,有时是编辑,这个状态一直持续到我高中毕业。
但是报志愿时,一个小小的扰动改变了我的想法。学校主楼前拉着长长的绳子,绳子上挂着花花绿绿的学校介绍,毕业生自己去看,决定自己报考哪所学校。
绝大多数介绍我其实并没有看过,但我偶然站在一张学校介绍前,看到那所学校的图片中展示的历经沧桑的主楼和图书馆,忽然决定报考这所自称是中国第一所大学的学校。这决定了我一生的命运。
我中学时期有几种刊物每期都买:《读者文摘》(现在改名《读者》了)、《世界博览》、《作文通讯》、《中学生数理化》,另外爱读《文汇报》,呵呵。这些东西对我影响可算重大。到高考报志愿时,这一点就显现出来了。当时我读的这些东西里,告诉我新材料学、生物医学、计算机,还有两个什么专业,我忘记了,是二十一世纪的五大重点学科,这一切都是多么高大上、等待着天生我材啊!
这也正是我选择北洋大学的原因吧。
因为在这份我偶然读到的介绍中,这个百年老校历史深厚、专业设置前沿,我从中发现了几乎所有这些在我心目中闪闪发光的专业。我对她一见钟情,那一刻只能称之以——命运。
我们当时都是高考前报志愿,可以报三所学校,每所学校可以选三个专业,都按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的顺序排列。我的第一志愿是这样的:北洋大学生物医学与工程、计算机系、材料系。
早上一般我都是起床后直接冲出家门,下午放学回来家长还没下班,我自己煮点鸡蛋面条之类的,吃完就去上晚自习,九点半放学,回到家已经十点左右了。所以午饭时间几乎是唯一的家庭交流时间。
报完志愿很久了,一天中午吃饭时,爸爸突然问我:
“哎,你们该报志愿了吧?”
我回答说:“早报完了。”
爸爸、妈妈都愣住了:“什么时候报的?你报了哪个学校?”
我一一回答完毕,爸爸没再说什么,倒是妈妈因为这事结结实实骂了我很长时间。在中国,即使是今天,高考报志愿也远远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的大事,除非家长是文盲,否则像我这样自作主张、草率行事的也不很多吧?但当时我的确完全没有这个概念。可能是我父母一贯对我相对比较放任的态度,使我不知道他们愿意并且希望为我出谋划策吧!
我从小比较独立,小学二年级之后几乎没向父母请教过学习上的问题,尽管他们两人都是文革前的本科生,在我的同学们的父母中绝对算是佼佼者。至少我绝大多数同学的母亲都比父亲学历低不少,工作通常也极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