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乘正宗分第三

认识人生, 驾驭人生, 超越人生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现代文)大乘正宗分第三

元宝

大乘正宗分第三:  

      【经文】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译语版本1】第三章 发菩提心 破除四相

       释迦摩尼佛告诉须菩提说: 各位菩萨和各位摩柯大菩萨,应依照我下面说的方法,降伏其妄心,方可经常保住菩提心。降心的方法,就是要离四相,若要离相,就应该分别认识一切众生妄心。统计起来有十种之多:  如卵生,如胎生,如湿生,如化生,如有形有色的心,如无形色的心,有识想的心,如无识想的心,如非有想的心,非无想的心。以上十种众生的妄心,都不是菩萨的真心,一或有之,永不得脱轮回六道,我(如来自称) 要受学的诸菩萨将此十种妄心通通灭除,度他们超脱轮回六道,不生不死,入于涅槃清静无为之乡,而后得脱轮回也。

        但是众生的妄心是无限量的,无计数的,无边际的,其实众生都是自性自度的,并没有众生是由我灭度的,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众生原有无上菩提真心,原能自度,不过迷而不悟耳,今一旦心地豁然开朗,顿见本性空寂,还其本然而已,自性自度,并非我如来度他的。

        佛又说,须菩提,若使诸菩萨心中,觉得度人的是我,是为有"我相";  觉得我度的是人,是为有"人相";  当度众生时,又分别种种众生,是为有"众生相";  既度生完毕,便谓有涅槃可证,是为有"寿者相"。 设若有四相观念存在,就不是菩萨,菩萨心中绝无此四相,能除此四相,此即降伏其心之道。

     【译语版本2】第三章 发菩提心 破除四相

      佛陀法像慈详,郑重地告诫须菩提道:“发广大菩提心的诸大菩萨,应当这样地去降伏妄心,所有一切依藉四大五蕴众缘聚合而有的生命①,可能是孵卵所生的,可能是母胎所生的,可能是潮湿所生的,也可能是变化所生的②;或许有形有色的③,或许无形无色的④;或是有思想的⑤,或是无思想的⑥;亦或似没有又似并非没有思想的⑦;这许多种类的众生,我们发广大菩提心的大菩萨,都要化度他们,把他们证入到无余涅槃的境地⑧,永远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虽然我们已经这样度脱了那难以数计、无有边际的众生⑨,但在菩萨的菩提心中,却没有一个众生是我度脱的。为什么这样说呢?须菩提啊,因为发大菩提心的大菩萨,如果有了能度的我相,所度的人相,广度的一切众生相,妄自判断我、人、众生的寿命长短相⑩,那他就不是大心菩萨了。”

      【注释】①众生。又名“有情”。泛指一切有情识,有知觉,有意识的生命,因为是凭籍四大五蕴众缘聚合而有的,故名。“众生”,这是众生的本义。引申来说,因其是种类繁多,数量无尽,众多的生命,故名众生,这是就现相而言。从理论来说,从无始以来,已经过众多的生死,现生又造新业,未来当再受生死,如此轮回于六道中,生而又生,生生不已,故名众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其余九法界的有情,都称为众生。

      ②佛经所云卵胎湿化四生,是约有情最初出生的形态不同而分别的。卵生是指卵体离开母体后经过适当的温度孵化破壳而出的生命,如家禽飞鸟龟蛇等类的动物。胎生泛指一切在母胎内孕育成形而出生的生命,如人类及一切哺乳的动物。湿生是卵子脱离母体后经过受潮湿水气而蜕变成形的动物,如广布于地面、土上、水间、空中的鱼贝昆虫之类。化生是无所依托,不须父母缘,唯凭自己的生存意欲业力,忽然而生的有情,如天界的天人、地狱的众生、以及劫初的人类。

      上述四生是对众生界的横论,使人明了轮回出生的四种现象。

      ③有色。广义是指欲界与色界中具有色身形象的众生。狭义但指有色而无淫欲、食欲的天界——色界。色界天有四个层次:即初禅三重天、二禅三重天、三禅三重天、四禅九重天,共十八重天。色界的天众,因尘欲已空,脱离了秽污身躯,化现清净之体,虽有身形,但无男女性别,亦无欲念。初禅除心、意识外,尚有眼、耳、身三识;二禅以上,前五识全泯,仅有定中意识活动,因有色相体质,故名“色界”。经中所云指狭义而言。

      ④无色。就是无色界、三界中最高天界,有四重天,即“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是纯粹的精神境界,无有身形、国土、宫殿,以及一切色法(物质)。唯有一种特殊的生理——相续心理(精神)存在,常安居于深妙的禅定之中。人们以为除开物质就无法证明精神的存在,而此界中确有与定力相应的意识及未那、阿赖耶三识存在;由于与定力相应的业报深浅不同,故有四重天之分。

      ⑤有想。广义指人类及一般的天道。除无想天及非非想处天之外,其余皆可称为有想的众生,这里但指有想天界的天人。

      ⑥无想。是无想众生聚住的天界,在色界和四重天,为外道修无想定的果报处。因其还有色身存在,故不摄入无色界。

      ⑦非想非非想处。是无色界的第四重天,也是三界的最高顶处,所以又名“有顶天”。所谓非想非非想者,是因此界天人的禅定功夫深,阿赖耶识若隐若现,未能转成大圆镜智。说他有想不对,因其定心极静微妙,没有欲界众生的粗想,所以名“非想”;说他无想也不对,因为还有细想(粗细想若是全无,则如同白痴或植物人一样),所以名“非非想”。这种无色界的最高境界,中国古哲学典籍中,只有在《老子》一书中可以见到,其它书皆没有。古印度出家外道修习禅定功夫深的,每每有此境界,他们以为这就是涅槃的究竟常乐,殊不知仍在三界之内,犹未真正超脱生死,仅不过寿命漫长八万劫而已。只有在甚深禅定中,深入悟解,妄尽情空,生灭心灭,明见自性,证得阿罗汉果,始能超越三界,了却分段生死,不再轮回于六道。

      上述几种是对三界九地卵胎湿化四生的竖论。

      ⑧“涅槃”是梵语,汉意为“灭度”,灭是以智慧灭除见、思、尘沙、无明诸惑,就是断除人生所有的各种烦恼;度是度脱分段、变易两种生死,就是此生之后,不再受生于六道中,从根本上解脱了轮回之苦,所谓不生不灭之意。这是最高、最佳的精神境界,是修学佛法者所冀求的最大目的。对于涅槃,大小乘有不同要求,这里仅就大乘的无余涅槃来说,无余涅槃是与有余涅槃相对而言的。诸惑既已断除,未来的生死之因已了尽。一切众苦悉皆消灭,留余的五蕴果报身已不存在,再无余下的生死可了,至此证入究竟常乐之境,是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的共果。但是,修般若菩萨行的最上乘者,生死已尽,不住生死,不舍众生,也不住涅槃。虽然出世了仍回到世间来,以佛法化度众生,出而不出,不出而出,不受束缚,随类度化。《维摩诘经》云:住于生死,不为污行;住于涅槃,不永灭度。”这就是发大菩提心的大乘圣者所证涅槃的写照。

      ⑨无量、无数、无边,是佛经中十大数的名称。十大数:1、阿僧祗(无数),2、无量,3、无边,4、无等,5、不可数,6、不可称,7、不可思,8、不可量,9、不可说,10、不可说,不可说。这些类似天文学上的数字,出自《华严经》。本经所说的无量,说明三界六道众生,种类繁多,千差万别,根性不分优胜劣下,皆须度脱,不可限量;无数,指九法界众生,犹如印度恒河沙之多,难以计算其数;无边,是指众生在三界中,竖通三界二十八天,横遍十方世界,重重无尽,无边无际。

      ⑩我、人、众生、寿者。都是众生的异名,都是从众生的某一特性而立的。我,是主宰义,我人的每一行动,都有自己作主与支配其它(宰)的意欲,故称为我。人,是他人,单一对象,故称为人。众生,是人的广泛群,扩而大至一切有情生命,因为是依籍众缘和合而生的,故称众生。从生到死,一期的生命相续,有长有短,故称为寿者。人、众生、寿者三相皆由我相而有,我相若不存在,其它三相也就无从生起。所以归纳言之,就是我相;有了我,就有对待的人;对待又不止一人还有很多的生命;我在妄心中念念继续,不忘自我的寿命,于是形成了四相。相是妄心的根本,我相是由我见而生起,我见是因我相而显现。有了我相后三相就自然俱起;有了四相,就有分别心;有了分别心,就有人我是非,诸惑生起,如是则成为凡夫,不能称为大心菩萨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