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知念佛

欢迎光临本人YouTube频道(频道名:林泉晗禅):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觉知念佛

湛然

来自:http://www.cfolu.com/001jznf.html

 


 

黄金法则:但有觉知,即无妄念。

 


生活在觉知中

 


其修也,有从入之阶;

其证也,有自得之实。


 

毅力,是对长远目标的激情和坚持不懈。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三从一大:

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


大运动量训练。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从难〕只在“学习区”练习。详见《刻意苦练一万小时成天才》


 

刻意苦练:

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便能够达到目标。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

无论是学习小的生活技能,如打球、开车、弹琴、烹饪,还是提升关键的工作能力,如写作、销售、编程、设计,都离不开大量的练习。但是,我们通常对练习有很大的误解:练习不就是不断重复嘛。不是!不断重复只是‘天真的练习’,无法带来进步。‘正确的练习’需要有好的指导(自学成才就是自任指导)、目标和反馈。

 


  上篇 前行

  第一章 觉知动作

  第二章 觉知感受

  第三章 觉知呼吸

  第四章 觉知当下


  第五章 觉知心念

  下篇 念佛

  第一章 修学纲领

  第二章 净业三福

  第三章 如说修行


  第四章 觉知佛号

  第五章 觉知当念

  第六章 别无二念

  第七章 四个段位

  第八章 净心集资


  第九章 欣求厌离

  第十章 临终正念

    附 录

  一、得生与否

  二、念佛妙诀


  三、念佛堂联



觉知念佛的目标是:信愿持名,一心不乱,确保有把握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每一个念佛人,通过刻苦的努力,都能够达到的。

觉知念佛是以专注、连贯、持久的觉知力为基础,以达到念佛一心不乱。因此分为前行和念佛两大部分:前行篇和念佛篇。在前行中,通过修炼“觉知动作”、“觉知感受”、“觉知呼吸”、“觉知当下”和“觉知心念”来培养觉知力。在扎下了坚实的基础之后,即可全力以赴地念佛,以达到持名一心不乱。

对禅人而言,前行篇也是观心、参禅的基础,有了这一坚实的基础,观心、参禅自然顺当。


 

在本学院为期六年的修学中,各阶段修炼的时间分配如下表:

 

一、断恶行善

二、持戒为本


三、般若破妄

四、极乐为归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四学年


第五、六学年

觉知动作、觉知感受

觉知呼吸、觉知当下

觉知心念

觉知念佛


 

上篇 前行

生活在觉知中。

 

念头有两种,意念与浮念:一、自己主动起的念,自己做得了主,要起就起,要停就停,称之为意念;二、不由自主而起的念头,自己做不了主,起停由不得自己,这种念头称之为浮念,例如“头脑中喋喋不休的自言自语”,通常也叫做妄想。

例如:念佛时,念佛之念是意念,而夹杂的妄想是浮念。念佛要达到一心不乱,就是要息灭浮念,唯存念佛之念(意念)。


浮念是意根(末那识,第七识)攀缘阿赖耶识(第八识)中的法尘传给意识(第六识)所产生的想(对法尘的认识)。《宇宙万有本体论》云:“以(由于)不了达,一法界(诸法实相)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此无明者,亦谓七识,亦称末那。专计执我,分别之主,无明之本。往来六(第六识)(第八识),递进传出,障大光明,遮蔽本来。”

无论念佛持咒,观心参禅,还是诵经礼佛,若要得力,都必须息灭浮念。永明大师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宗镜录》)

人们不是沉湎过去,就是盘算未来,总是在不断地打妄想。这是无始劫来根深蒂固的习气,犹如毒瘾,是苦难的根源。现在这个社会,物质丰富,人们不再遭受饥寒交迫等实际之苦,而主要的苦常常是来自精神上的折磨。其肇事者就是浮念,控制不住、无休无止思前想后的浮念。例如,事情早已经过去,自己也明明知道它对现在与将来都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遏制不住的痛苦回忆啮食着你的心,并且引发许多身体上的疾病。

浮念之危害,远不止于精神上的折磨和疾病的肇因,更严重、更可怕的它是令神识昏昧而堕入轮回的迷幻药。大家都知道“狂心不歇,歇即菩提”。那么既然已明此理,为什么狂心还是歇不下来呢?这就是浮念在作怪。

要了生死出轮回,就必须停服这迷幻药——息灭浮念。浮念息灭了,自然就清醒过来,般若正智现前,临终时就能够正念分明,确保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平时都是妄想纷飞,自己做不得主,临终众苦逼煎,怎么能够做到灵台清明,正念不失呢?所以,要确保临终往生极乐世界,平时息灭浮念的功夫至为重要。印光大师云:“临终欲不昏沉,必须平常有真行持;平常泛泛悠悠,临终何能清白?”(《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复吕智明居士书》)


怎样能够息灭浮念,从妄想中脱离出来呢?妙法是:觉知!觉知是息灭浮念的利器:觉知时,即无浮念;若浮念生起,就说明此刻失掉了觉知,应当立即提起。当觉知成片时,自然就处于觉知而又无想无念的状态。《佛藏经》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

觉知既然与浮念不两立,有觉知即无浮念,有浮念即失掉了觉知。那么,为什么有时候会觉得觉知与浮念同时并存呢?这是因为觉知不专注连贯,尚未连成片段,因而出现瞬间觉知和瞬间浮念交替进行的情形,就误以为是二者并存。所以,做觉知功夫,首先是要把觉知连成片段。觉知成了片段,在这些片段中自无浮念。平时,要尽可能多地做到:觉知而无浮念,从浮念的控制下解脱出来。

前行阶段的核心是:通过培养专注、连贯、持久的觉知力,尽可能的不陷入头脑世界;一旦陷入,就要立即觉察到,并且脱离出来。在修持中,要随时随地把握住这一点,修持功夫的浅深亦以此来衡量。

 

问:既然浮念与觉知不两立,那么“念起即觉”是怎么回事?


答:“念起即觉”的境界,是觉知力已经很强大,随时处于觉知中。虽然偶有闪失而浮念生起(此时失掉觉知),但是很快就恢复觉知,而觉察到刚才的浮念。如果觉知力不强,常常要打一会儿妄想,甚至打一阵子妄想,才能够觉察到。所以,“念起即觉”是觉知力强大的结果。在修学中,也常常以“念起即觉”来培训觉知力——妄念一起就要看得见。同时,也可以通过妄想持续的时间短长来判断自己觉知力的强弱。圭峰大师云:“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禅源诸诠集都序》)

问:为什么浮念会生起?

答:当末那识(意根)自发地攀缘阿赖耶识中之法尘而传给第六识(意识)所生起的念头,这就是浮念。(关于末那识、阿赖耶识和意识的论述,详见本院修学园地中《心、自性、如来藏》一文中之“识心的运作过程”一节。)末那识不能够同时做两件事。当它觉知时,就不能够去攀缘法尘;当它攀缘法尘时,就一定失去了觉知。这就是“觉知即无浮念”的原理。就像一个人在作为警察去执法时,就不会去偷东西一样;若是去偷东西,便没有在执法。禅宗之看话禅,是通过看话头来堵截意根(不让意根攀缘法尘)而令妄想流注不行。憨山大师云:“即如大慧,专教看话头,下毒手,只是要你死偷心耳。......此一上是大慧老人寻常惯用的钳锤,其意只是要你将话头堵截意根下妄想流注不行,就在不行处,看取本来面目。”(《梦游集·示参禅切要》)

〔偷心〕指参禅时,对内外境产生虚妄分别的识情作用。此识情“能劫夺自家无上法财“,故称为”偷心”。中峰大师云:“何谓偷心?乃识情之异名也,能刦夺自家无上法财故。”(《中峰广录·山房夜话》)〔妄想流注〕妄想之生灭迁流。〔妄想流注不行〕妄想流注停息。

问:妄想是怎么回事?


答:想有两种:自主地想和非自主地想。一般所说的妄想,即是非自主地想,浮念联翩。

识心缘虑尘境的过程是:受→想→行→识。“受”是六根(眼、耳、鼻、色、声、意)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接触时的领纳。“想”是依“受”而生起的思惟(分析、判断、综合),其分析和判断的依据则是由第七识(末那识)从第八识(阿赖耶识)中所取出的法尘。“行”,是依“思惟”而起的心行(内心的造作,例如爱憎、好恶、取舍),以及向身、口下达行动指令等等,这就是造业。“识”,是将前面受、想、行这三个环节的全部信息汇总,形成综合的了别相——业识,经由第七识输入第八识储存起来,以备后用,这就是所谓的业种子,亦称之为法尘,为末那识所缘。

〔业种子〕众生所造之业存储在阿赖耶识中,因其能生现行而开花结果,故名种子。业种子又称业习气,亦简称为种子、习气,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着潜在的影响乃至操控。

而妄想时,是意根(末那识)在阿赖耶识中攀缘法尘(业种子)引起“受”,于是便开始了识心的这个“受→想→行→识”循环。在人们不自觉的情形下,末那识不断地递进传出,于是浮念联翩,这就是打妄想。对一般人而言,打妄想是非常普遍的,甚至还会一边工作,一边打妄想。当妄想严重时,就会出现强迫性思维。也就是说,你要停止这个妄想你都办不到,这是非常痛苦的。

问:那么,怎样来止息妄想呢?


答:妄想之所以能够继续,是由于意根(末那识)不断地在阿赖耶识中攀缘法尘(业种子),传给意识(第六识)去想。所以,只要意根(末那识)不再在阿赖耶识中攀缘法尘,由于没有燃料供给,妄想之火也就息灭了。末那识的功能,除了攀缘法尘之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觉知。而末那识每次只能够执行一个功能,当它觉知时,就不能够去攀缘法尘;若是在攀缘法尘,便失去了觉知。这就是上面所说的“浮念与觉知不两立”。所以,止息妄想的方法,如上所述,就是:觉知。你自己可以来验证这一原理:当你专注、连贯地觉知的那一刻,就不会有妄想。修行的要点,就是要让觉知专注、连贯,而且持久。所谓:七识不死,法身焉活?(末那识如果还继续不断地攀缘法尘,怎么能够证得法身呢?)《宇宙万有本体论》云:“以(由于)不了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此无明者,亦谓七识,亦称末那,专计执我,分别之主,无明之本。往来六八(往来于第六识和第八识),递进传出,障大光明,遮蔽本来。”

〔往来六八〕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一文。〔一法界〕唯一的法界,亦即诸法实相。关于诸法实相(详见《诸法实相》一文)

 

觉知念佛是以专注、连贯、持久的觉知力为基础,以达到念佛一心不乱。因此在前行中,通过修炼“觉知动作”、“觉知感受”、“觉知呼吸”、“觉知当下”和“觉知心念”来培养觉知力。在扎下了坚实的基础之后,即可全力以赴地修觉知念佛,以达到持名一心不乱。

专注、连贯、持久的觉知力是觉知念佛的基础,有了这一坚实的基础而精进念佛,就一定能够达到一心不乱,所以首先一定要把基础打牢!


要打牢基础,必须花大力气,下苦功夫。练基本功,有时也许会感到单调、枯燥,其实这正是炼心修定的大好时机;而且功夫一深,苦尽甘来,别有一番乐趣。对此,李凤山先生在其《练功秘笈》中写道:

做任何事,都一定是从基础做起。练功夫更不用说,一定要从基础功锻炼起。紮马步,练桩步,是我永难忘怀、既痛苦、又受益良多的功法。那时候,师父要求我们好好练“一字桩”(见下图)。因为中国的武术一定要在桩步上下功夫。平时练拳,着重连续性,速度也较快;但是练桩步,却是要摆角度、调姿势,练耐力和功力。桩步要想摆到相当时间,不是靠体力,而是要靠定力。十几岁的年纪,要谈定力,委实难了一点。但是师父每次盯我们练功,常说:“再蹲下去一点,再蹲下去一点。”严格的调整我们的动作。有时蹲久了、蹲累了,就会生出一股闷气,甚至转生瞋怒之心;心生恨意,那可就更是蹲不下去了。后来我才发现,若我仍有瞋心,心就变得狭隘,是怎么也练不下去的。我告诉自己,要信赖师父,师父这样要求,一定有其道理,师父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心态这么一转,说也奇怪,内心就踏实起来了。我自然可以蹲得更低、更久。我也发现,以前自己蹲马步,在一开始时,身形太紧,因而呼吸大吸大喘,有时甚至会憋气;现在心一定,不仅蹲得久,而且呼吸顺畅。我也从中体会,心的作用真大。心可以让自己提升,也可以让自己堕落;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内心老是自我原谅、过于狭隘、或没有自我期许的人,都蹲不久,只有把心一专,不做他想,使心境进入无为状态,才能气定神闲。

 



 


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一章 觉知动作

 

一、练辅助功法

二、觉知连轴转


三、进程及答疑

 

觉知的对象甚多,例如动作、感受、呼吸、景物、身体、心念,等等。它们都可以用来培养觉知力,截断妄想。但其中以觉知动作最为容易——只要不忘记即可,所以前行一开始,是以觉知动作来培养觉知力。

觉知动作,就是清楚地到觉知动作的进行和动作所引起的感受。例如行走时,觉知到脚的运行以及脚底与地面接触时的感受;洗脸时,觉知到手的动作、水的温度、毛巾与脸接触时的感受,等等。当然,也可以只觉知动作的运行。觉知的要领是:制心一处,妄念不生。所以,自己觉得怎样做最能够达到这一要求,就这样做。在觉知时,可以心中默念“觉知”来帮助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觉知上。

觉知动作时要专注,无论做什么,都要一心一意地做,不打妄想。例如穿衣吃饭时,若觉知动作而无妄想,即是觉的状态;若一边做一边打妄想,即是迷(无明)的状态——做的是同样事,而“用心不同”,其后果天地悬殊。只要不失觉知,搬柴运水皆是修行。


《回到当下》的作者在这本书中写道:“我在印度时,住在一家聚会所二楼。一天当中,必须上下楼梯许多次,每一次我都会去探究每一步攀登的结构,膝盖的运作和重量转移的情形。这是个有趣的过程,我们必须对所有的活动都持有这种兴致。洞察,探究一切事物,是如何发生的。”

 

要特别说明的是:

一、觉知时,不仅要觉知到所觉知的对象(所觉),而且要知道是在觉知(能觉)——不要陷入所觉知的对象。

二、所谓“专注”,不是死死地盯着所觉知的对象,而是说不要走神(失去注意力)以致妄念生起。


三、综合上面两条,在觉知时,作一个轻松、自在而且冷静的观察者,观察自己的动作。

一、练辅助功法

初学者应从修炼辅助功法入手。这有两个好处:一、通过辅助功法的修炼来体悟觉知动作的要领,然后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上。二、修行人经常在问:妄想纷飞怎么办?现在有了辅助功法这柄上方宝剑,若是妄想纷飞,就立即做辅助功法,妄想自息。这样,令人烦扰的妄想,却成了用功的陪练。

此辅助功法,是借用李凤山先生的“平甩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功法,可以调和五脏六腑,活络气血,补氧排毒,并使周身关节变得灵活。

练功的要点是:无浮念,对每一动作都要了了分明地觉知到,以培养专注、连贯、持久的觉知力。

其方法是:双脚与肩同宽,双手平举,掌心朝下,与肩同高,手指头伸直,面带微笑。开始时两手向后甩,然后回至水平,这样轻松自然地前后甩动。口令是:一,二,三,四,五,六。前四下,是两手向后时念口令。“五、六”是膝盖蹲下、伸直(弹两下):甩到第五下时,两手向后,微微屈膝一蹲,念“五”;然后两手向前,双膝伸直,念“六”。动作要和缓、轻松,形成自然共振,不需要蹲得很低。收功时,两手慢慢停下来,自然回到身体的两边,眼睛轻轻地闭上,把呼吸调匀,全身放松,然后眼睛慢慢睁开。(网上有平甩功的视频,可以观看,例如:《平甩功标准示范(视频)》。)练完之后,慢慢喝杯温开水,更有助于气血循环、气机稳定。


平甩功是很容易到达末梢的运动,十指连心,于是就能够产生彻底的回流,净化五脏六腑,百病自动调整。每天一次,三十分钟,这对身心的好处极大。第一个十分钟可以达到浑身的循环,第二个十分钟开始进入身体过劳之处,第三个十分钟开始调整病灶,达到以柔克刚的境界。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每天至少做一次平甩功,每次30分钟。之所以作这样硬性的规定,这一手部动作除了是修动中定,对培养觉知力十分有效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用: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做这些动作一点也不困难,人人都能做,人人都能够坚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出在我们的习性:心静不下来,定不下来,如野马,如狡猿,如狂象。自己可以做个试验:练功时,若心一烦躁,或者想到还有其他事要做,马上就练不下去了。如果转念一想:修行如救头然,是头等大事,想要做的事情难道真的30分钟都不能等待?要是连这个练习都做不下去,我还修什么行!马上心就清凉安稳下来,能够很好地练完。所以,心转境即转的奥妙就在这里。如果真的有什么非常重要的事情必须要立刻做、要立刻考虑,那就停下来,做完、考虑完,然后再毫无牵挂地练功。

当然,对于整健反应较强者,可以减少练功时间,待身体正常之后,再逐渐恢复至每次30分钟。若是身体不适宜站和蹲,坐着甩也可以,同样有效果。

《禅秘要法经》云:“一心精进,如救头然(燃),心不放逸。”对修行而言,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非常重要,因此先德们修种种苦行来磨炼自己,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


还有一个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的练习:每天吃一顿觉知饭(对吃饭的每一个动作,了了分明而不东想西想)。告诫自己:要是连这个练习都做不下去,我还修什么行!做得久了,心清凉安稳下来了,你就会感受到其中的美妙。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译文:所以,上天将把重大使命降临到这样的人身上时,一定要先危苦他的心志,劳累他的筋骨,饥寒他的身体,使他备受穷困和危难,扰乱他所做的一切,使他挫折屡屡。用这些来使他的心灵受到磨炼砥砺而升华,使他的性格坚毅勇武而百折不挠,增加他原来所不具备的能力。(全文注释详见《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在内观禅修中,常以觉知腹部的升降作为培训觉知力的基本功,效果甚佳。对此,缅甸的马哈希尊者作了精辟的开示:


“每次呼吸时,腹部就会上升及下降。应开始注意这个运动,用心观察腹部。当你吸气时会发觉腹部上升,呼出时腹部便下降。腹部上升时,内心要注意‘上升’,下降时,内心要注意‘下降’。如果这运动不明显时,可以用手放在腹部上。但不要改变呼吸,不可故意减慢或加快呼吸的速度,也不可太用力呼吸。如果改变呼吸,会令你觉得疲倦。要自然地呼吸,并注意腹部上升和下降的运动。要用内心给予注意(或标记),而不是用口念。

(注:常见的呼吸主要有两种方式: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胸式呼吸以肋骨和胸骨活动为主,吸气时胸廓前后、左右径增大。由于呼吸时,空气直接进入肺部,故胸腔会因此而扩大,腹部保持平坦。这里的呼吸是采用腹式呼吸的顺呼吸法,即吸气时轻轻扩张腹肌(腹部上升),呼气时轻轻收缩腹肌(腹部下降)。这种呼吸方法,比较胸式呼吸而言,对身体健康的好处甚多。)

“在内观禅修中,名称及所说的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去知道、去觉察。注意腹部的上升,须从运动的开始,一直到整个上升过程完毕,如同用眼睛看到一般。注意下降的运动也是如此。注意上升的运动时,要使觉知之心与上升的运动一致,运动及觉知要同步,就如丢一粒石头正中目标一样。下降的运动也如此。

“当注意腹部的运动时,心可能会到处游荡。这时内心注意说:‘游荡、游荡’。如此注意一两次后,这游荡的心便会停止,此时我们便回到注意腹部升降的运动。如果发觉心到达某处时,就标记‘到达、到达’,然后又回到腹部的运动。如果想到遇见某人,就标记‘遇见、遇见’,然后又回到腹部的升降。如果想到某人并和他谈话,就标记‘谈话、谈话’。

“总之,如有任何思想或回忆产生时,就须给予注意(或标记)。如果你想像,就对‘想像’给予标记。如果你思考,就给予‘思考’。如果你计画,就给予‘计画’。如果你察觉,就给予‘察觉’。如果你回忆,就给予‘回忆’。如果你感觉快乐,就给予‘快乐’。如果你感觉无聊,就给予‘无聊’。你感觉高兴,就给予‘高兴’。你感觉气馁,就给予‘气馁’。注意所有这些心识的活动,就称作‘心念住’。......当它被给予注意时,它就消失。接着,我们就回到注意腹部的上升与下降。”(详见《实用内观练习》


二、觉知连轴转

〔连轴转〕比喻夜以继日地工作。

对修行人来说,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事时所处的状态。如果是处于觉知状态,微细之事亦具重大意义;如果失去觉知,所做之事再重大,也不过是在种轮回因。

在日常中做任何事情,都要觉知每一个动作:穿衣吃饭要觉知,走路开门要觉知,打电话要觉知,在电脑前移动鼠标时要觉知,......。

为了迅速地培养觉知力,要保持二六时中觉知动作不间断,千万别一曝十寒。有动作时一定要觉知,无动作时就做辅助功法或者自编的小动作来觉知。其实,日常生活中一些例行公事,例如穿衣、吃饭、洗脸、刷牙、起身、坐下、开门、走路等等,都可以归纳成觉知动作的功法,饶有兴味地做,养成不离觉知的习惯。语云:“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我们的修炼也一定要有这样的精神,一举一动,不离觉知。早晨一睁开眼就提醒自己:今天要保持觉知,事事觉知。例如,喝水、吃饭,是否每一口都觉知到了?坐下、起身,是否都觉知到了?走路时,是否每一步都觉知到了?先把这几项做好,然后全面展开。一定要把觉知动作的习惯培养起来,这一点至为重要。其实,修行就是修心正行,其关键是克服业障来转变坏习惯,例如,将不断打妄想的习惯转变成不断觉知的习惯。

深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以修炼时,但问耕耘,不问收获,只要觉知力培养起来了,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时时反省:我是否在觉知?主人公,惺惺着!


〔惺惺〕神志清醒。对于修行人来说,陷入妄想或者昏沉,都是神志不清醒,因为自己没有做得主。

要做到觉知连轴转(不停歇):二六时中,觉知每一个动作,精进无懈。据说,有一只苍蝇飞来停在佛陀的脸上,佛陀用手轻轻挥去。接着,又做了一次挥手的动作。弟子奇怪地问道:“世尊,您第一次挥手是驱赶苍蝇,第二次挥手是为了什么?”佛陀答道:“第一次是无意识的动作,没有觉知到,所以有觉知地做了第二次动作,改正过来。”佛陀的这一示现,是教导弟子:每一个动作都要了了觉知;没有觉知的动作是无明,要立即改正过来。

其实,宗门诸多手段,也只是要你堵截意根下妄想流注不行,就在不行处,看取本来面目。而以觉知动作来堵截,实在省力得多了,并且不论根性利钝,人人都做得到。要知道,觉知动作而无想无念,就是在修动中定,切勿以浅易忽之。

《大念住经》中,佛言:“比丘在走路时,他清楚了知:‘我正在走路。’在站立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站立着。’在坐着时,他清楚了知:‘我正坐着。’在躺着时,他清楚了知:‘我正躺着。’无论何种姿势,他都清楚了知。于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觉知和只有观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那么,如何培养觉知,随时随地保持觉知?如何将日常生活变成修行而乐在其中?《一行禅师文集》说道:

“或许你会问,在洗碗、装帧书籍(装帧书籍是一行禅师的日常工作,在书中他讲了如何将这一工作变成修行),或在工厂、办公室上班时,到底如何培养觉知?我想,你得自己去寻找答案。只要尽己所能地让内在的觉知之光保持明亮,终会发现适合自己的方式。”

“对禅师而言,洗碗时,神圣和世俗是可以同时并存、相融不悖的。洗碗时觉知手碰触碗和水的历程,是充满神圣和新奇的经验,但是关键点还是在于持续和专注于当下地洗。”

“生活中还有许多其他事要做:整理花园、烧饭洗衣、清洗碗筷、装订书籍、写作。或许这些事比不上喝茶或到山坡上散步来得有趣,但如果带着完全的觉知来做这些事,就会发现它们也相当令人愉悦。即使饱餐一顿后去清洗碗筷,也是件享受的乐事,我们所洗的每一个碗都是奇迹。”

“在觉照中的每个思惟、每个动作都是神圣的。在这片光明的领域中,神圣与世俗的疆界已泯除。我承认自己洗碗所费的时间较长,但我时时刻刻都活在当下,而且内心十分快乐。洗碗这件事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换句话说,洗碗不仅是为了洁净碗盘,也是为了洗碗而洗碗,让自己在清洗碗盘时的每一刻都保持觉知。如果我不能以愉悦的心情来洗碗,只想尽快将碗洗完,好去喝茶,那我同样也无法尽情快乐地享用这杯茶。虽然一杯茶在手,心里却仍惦记着其他事,这样一来,这杯茶的滋味和品茗的乐趣都消失殆尽,我的心永远都悬念于‘未来’,绝不可能活在‘当下’”


记住:做什么事情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对所做的事情专注而且觉知。

 

问:觉知动作连轴转,说来容易,但实践起来却非常困难。怎么办?

答:这不奇怪,因为无始劫来已经养成不断打妄想的习惯,所谓习已成性,成为本能,而觉知动作却是崭新的。要把根深蒂固的坏习惯(打妄想)转变成崭新的好习惯(觉知动作),非花大力气、下大功夫不可。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妇人劝她丈夫念佛,而丈夫散漫懒惰、懈怠成性,总是做不到。妻子担心他将来堕入地狱受苦,就对丈夫说道:“我在门上悬一小铃,你出入门户时,听到铃响,就立即念佛,可保你平安。”丈夫回答:“这有何难?我照办即是。”此后,他每次出入门户,听见门铃作响,就念几句佛。他觉得这办法不错,省得妻子老是不断督促他念佛。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步入老年的丈夫一病不起,不久就病故身亡了。他死后,果真堕入地狱。因他在世间恶业深重,不信善法,不行善事,因此鬼卒将他丢入铁锅中烫煮。碰巧,那鬼卒用叉戟戳他时,叉上铜铃作响,丈夫以为是门铃作响,随口连声念佛,因而得到超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用善巧的方法、规定,来帮助养成好习惯,就会容易得多。现在你要养成觉知动作的好习惯,可以给自己规定:一、起身和落座时要觉知到动作;二、走路(包括室内行走)时,要觉知到每一步的动作;三、吃饭时,要觉知到每一口咀嚼。到了晚上睡觉之前,就回顾今天做得怎么样?按照很好(5分)、好(4分)、一般(3分)、不好(2分)、很不好(1分)这五个等级来打分,并且记在本子上。每个星期日的晚上,对这周的七天作一小结,计算出平均分数,评估这一周做得怎么样,以及下一周应当怎样来改进、提高,都详细写在本子上。依此,每月做一中结,每年做一总结。这个本子可以命名为《自知录》。人之堕落而非提升,是苦于不能自知。现在有了《自知录》,日日检点,周周检点,月月检点,年年检点,只要认真执行,不患不能成功。东岳大帝训曰:“行善,(福)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福)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祸福密移(祸福在暗中转移),迷者罔觉(迷者不能够察觉)。”对现在的修学而言,可写成:觉知,(般若)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妄想,(般若)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生死密移(生与死在暗中转移),迷者罔觉(迷者不能够察觉)

以后,修学觉知感受、觉知呼吸、觉知当下、觉知心念、觉知念佛时,都使用《自知录》,就必定能够成功。

借鉴先贤,再举一例:宋朝的赵康靖先生,用瓶子和黑白豆来做心地功夫:起一善念,投一白豆;起一恶念,投一黑豆。起初,瓶中的豆子黑多于白,后来就逐渐白多于黑。久而久之,纯白无黑。更进一步,达到心境两忘,入不思念境,于是连瓶子和豆子,也都弃而不用了。

问:为了提醒自己随时随地觉知,我总是在默念“觉知”可以吗?

答:可以。这是非常善巧的方法。


三、进程及答疑

做觉知动作的功夫,一般来说有如下进程:

一、开始时,觉知动作的同时仍有妄想。这是由于觉知力微弱,只要坚持修炼辅助功法,不久就会改善。

二、专注的觉知动作时即无妄想,稍有松懈,妄想即起。要比较努力才能够回到“觉知动作即无妄想”的状态。

三、觉知动作时即无妄想,一旦忘了觉知,即陷入妄想中而不自知。过一阵子才会发现在打妄想。但是,只要一回到觉知动作,妄想自息。

四、觉知动作时即无妄想,一旦忘了觉知,即陷入妄想。但是已经能够较快发现在打妄想。只要一回到觉知动作,妄想自息。


五、觉知动作时即无妄想,稍不留神,妄想即乘隙而入,但能够及时发现。

六、功夫打成一片,妄想无隙可入。

 

前行的核心是培养觉知力,觉知力增强一分,就自在一分,所以要抓紧一切机会来培养觉知力。若是在以后的修炼中遇到困难,问题都是出在觉知力不够,只要把欠缺的觉知力补上,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问:什么是妄想?什么是正念?

答:严格说来,有想皆妄,因此,一切念想,都是妄想;无念,才是正念。但一般来说,妄想是指不必要、不应有的念想,例如,念佛时,佛号是正念,其它念想是妄想;参禅时,话头是正念,其它念想是妄想;观心时,观当下一念是正念,其它念想是妄想。觉知动作时,觉知是正念,其它念想是妄想。

问:如果手足都在动,觉知哪里?

答:开始时,选择最方便的觉知点。例如,打太极拳时眼随手走,就选择眼睛盯着的那只手。觉知功夫熟了,就可以觉知整体动作。

问:觉知动作时仍有妄想,怎么办?


答:这是初学者常有的现象,原因是觉知力不够专注连贯,觉知与妄想相间而行,一瞬间在觉知,一瞬间在妄想,于是感觉是二者并行。办法是:开始时,只要知道自己是在觉知就对了。坚持不懈地练下去,觉知力自会愈来愈专注连贯。功夫到了,觉知连贯,即无妄念可插入。这时,只要一觉知动作,妄念自息。这就像西方人来到中国,吃饭得用筷子。开始时自然笨拙不堪,但是只要坚持一条:吃饭必须用筷子。用得久了,自然由生到熟,进而熟能生巧,巧能生妙。所以,做觉知动作的工夫不难,只要给自己规定一条:动作时必须觉知。坚持下去,不患功夫不成就。

问:有时被妄想笼罩,根本无法觉知动作,这该怎么办?

答:如果是这样,你就停下来,不要去觉知动作,而是心平气和地看头脑在想什么。此操作的要点是:一、要看着它;二、对所想的内容不加评判(不参与)。这样一来,妄想犹如烧天之火,过一会儿也就熄灭了。然后再去觉知动作。如果再出现妄想笼罩的情况,仍然如法炮制。而且,你看着“头脑在想什么”的这一段时间并没有白费,因为你在培养觉知念头的能力。这样练下去,妄想笼罩的次数和持续时间都会急剧减少,觉知力逐渐强大。其实,你应当经常向内看看,观看自己的思想、情绪、感受;只是看着,不加评判。这对减少妄想和培养觉知力甚为有益。做得多了,自会悟出箇中妙处。

问:觉知动作时,心中有一个念头:觉知。不知这样对不对?

答:觉知动作时,心中有“觉知”这一念头,是对的,这是正念。这个正念之外的念头统统都是妄念。当你修到只有“觉知”这唯一的念头时,你就做到了万念归一。


问:什么是食禅?

答:食禅就是把吃饭也作为禅修。其方法是:慢慢地吃,专注地吃,觉知地吃,每口饭要至少咀嚼三十下,觉知到每一口咀嚼。这不仅是在培养觉知力,去除妄想,享受宁静,而且对消化吸收大有好处。

问:我念佛多年,已养成步行时心中默念佛号的习惯。现在修炼觉知动作,步行时可以默念佛号吗?

答:可以。但是你要在念佛的同时,专注地觉知脚下的动作和感受。你会体会到,这样边走边念,妄念会很少,甚至没有。当觉知力强大了,你还会清清楚楚地觉知到念佛之念,妄念起来也看得见。这时,念佛就接近一心不乱了。

问:觉知连轴转说来容易,只要不忘记即可,但是我实行起来相当困难,问题出在哪里?


答:问题出在习惯和业障。对于习惯,只要革除漫不经心的旧习惯,而养成了了分明的新习惯即可。但是,如果阻碍是来自于业障,就要检查是否严持五戒十善,并且要忏除业障。每天读诵一部《地藏菩萨本愿经》并回向,这对消除业障是非常有效的。

要做到觉知连轴转,还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作为念佛人,其基本要求就是佛号不断,所谓未得不乱,先令不断。首先要求自己佛号不断,也就是说随时随地都在念佛。在此前提下,念一句佛号,就觉知当下的动作,如果没有动作,就觉知当下的景物,例如一个杯子,一张桌子,等等。如果你的觉知是专注而且连贯的,你会发现一件奇妙的事情:通常在念佛时总是夹杂着妄念,但是当你念一句佛号,同时就觉知动作,这时就不会有妄念生起。特别是当你把“即念即觉知”的方法练得比较深入,觉知专注而连贯(妄念就是在觉知不连贯的间隙处生起),就很容易做到没有妄想地念佛。

第二章 觉知感受

感受,有心理上的感受和身体上的感受,而且二者常常紧密相连。情绪,例如满意、快乐,贪爱、嫉妒、不满、痛苦、怨恨、责怪、忧愁、沮丧、空虚、恐惧、焦虑、瞋恚等等,都会引起身、心的感受。

觉知感受,并且觉知到自己是否在执著这些感受(把它们当真了),进而了悟到感受的虚幻无常而不受它们的操控,这就是在修行,进而修成了只有觉知和只有观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大念住经》)。1

觉知感受,就是客观地(以观察者的身份)、不加评判地观察了知这些感受。通过觉知感受,可以更确切地了知心念,并且能够平息情绪和妄想,要对自己当下的感受清清楚楚。


不加评判地觉知身、心感受,不仅能够释放负面情绪,不受它的伤害和操控,而且这正是拔除业种子的大好时机。所以,每当负面情绪生起,就立即不加评判地觉知并观察它所引起的身、心感受。这种练习做得愈多,就愈能够及时逮住负面情绪而不受其害,并使它们成为菩提道上的增上缘。当你愤怒(或者悲伤)时,如果你能够以观察者的身份不加评判地观察它,愤怒(悲伤)虽未平息,但它却不能够操控你了。

除了及时觉知情绪所引起的感受而脱离它的操控外,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觉知动作所引起的感受,来截断妄想并培养觉知力。例如,睡觉时,身体与床接触的感受;坐着时,身体与椅凳接触的感受;洗脸时,与毛巾、水接触的感受;刷牙时,与牙刷接触的感受;吃饭时、洗碗时、走路时,种种接触的感受。这样做的好处是:一、不打妄想;二、培养觉知力。若是在觉知感受时,还同时觉知引起感受的动作,这是奇妙而有趣的,效果更好,这就是在修行。推而广之,一天当中,你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修行机会。

通过坚持不懈地训练,一旦把觉知动作和觉知感受的技术掌握纯熟,则正如禅宗祖师所言,著衣吃饭、搬柴运水,无一不是修行,这是修行生活化的要诀。

 

《大念住经》中,世尊开示道:


比丘们!比丘如何就感受观察感受呢?比丘们!在经历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快乐的感受。”在经历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痛苦的感受。”在经历不苦不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不苦不乐的感受。”在他执著于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执著于快乐的感受。”没有执著于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执著于快乐的感受。”在执著于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执著于痛苦的感受。”没有执著于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执著于痛苦的感受。”当执著于不苦不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执著于不苦不乐的感受。”没有执著于不苦不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执著于不苦不乐的感受。”

于是,他于内部就感受观察感受,于外部就感受观察感受,同时于内部、外部就感受观察感受。因此,他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感受!”修成了只有觉知和只有观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感受观察感受。

 

问:我常常被负面情绪笼罩,怎么办?

答:负面情绪是身心之大敌,它不仅使我们蒙受不必要的痛苦,而且会造成许多疾病。你回顾自己的生活经验,就会发现一个事实:当你被负面情绪笼罩时,你会事事处处都不顺当;反之,当你心慈意悦时,你会事事处处都顺当。所以,及时发现负面情绪,并且及时地释放、化解它,非常重要。


问:怎样能够释放、化解负面情绪?

答:不加评判地观察它,觉知它所引起的感受,饶有兴趣地看着它,直到这哭闹不休的孩子露出笑脸。要注意的是:你必须具备一定的觉知力,才能够有效地实施以上办法。如果在实施上遇到困难,就要按照前一章“觉知动作”所讲,通过觉知动作来进一步培养觉知力。

问:怎样解除紧张和压力?

答:你向内看:紧张和压力从何而起?持续地看下去,你就会进入一个没有紧张和压力的状态。然后,就安住这没有紧张和压力的状态之中。时常这样来解除紧张和压力,他们就不会沉积下来为非作歹。

第三章 觉知呼吸

觉知呼吸是以前面“觉知动作”和“觉知感受”为基础。所以,前面的功夫愈扎实,这一阶段功夫就愈容易上手。如果觉知呼吸练起来很困难,就应回到前面阶段修炼,待到有足够的觉知力时,才开始练觉知呼吸。后面各阶段也都是以它的前一阶段为基础,所以盈科而后进是最好最快的。


〔盈科后进〕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这是比喻学习应当打下坚实的基础,步步走稳,不要急躁冒进。

觉知呼吸,比觉知动作来得细微,而且呼吸无时不在,随时觉知呼吸对提升觉知力甚为有效,对身心亦十分有益。

由于目的不同,呼吸的观法甚多,本章的觉知呼吸是为念佛一心不乱服务,故与其它观法有所不同。下面介绍三种方法,它们都是在静止状态时修炼,睁眼闭眼均可,姿势不限,坐、卧、站立都可以,出入息皆用鼻孔。这三种方法,选取一种来练即可,不必都练。

 

第一种方法是觉知鼻端处的呼吸(简称观息):自然呼吸,觉知时,不必去分辨气息的出入、长短、轻重、缓急等等,只要知道自己在觉知鼻端处的呼吸就好,一直保持这一状态,身体要放松。其要诀是:眼观鼻。“眼观鼻”的意思是将眼部的神光内敛,返照鼻端处的呼吸。(注意:切勿将“眼观鼻”误会成用眼睛去看鼻尖。)观息的功夫深了,神光就会留驻在鼻端,始终觉知着这里的呼吸。


第二种方法是观息数息法:舌抵上腭,腹式呼吸:深吸气(入息),腹部逐渐外凸;慢呼气(出息),腹部逐渐内凹,如是循环。要特别注意的是:呼吸一定要纯乎自然,不可用力。日久功深,逐渐会细、深、长、慢。练功之前,先放松身心,安详自在,调匀气息,即可开始。出息时,默数六个数字:一、二、三、四、五、六。(请注意,这与传统的数息法不同。传统的数息法是第一个出息数一,第二个出息数二,如此等等;而本法是每一出息,就数六个数字:一、二、三、四、五、六。)入息时,要觉知到吸气,出息时要觉知到所数的每一个数字,不要有杂念。杂念若起,说明觉知涣散或者完全失掉,要立即凛然一觉,抖擞精神重新开始。数息法功夫较深时,身心凝静,意不乐数,这时就不再数息,而专注地觉知出入息(观息)。修炼时,如果有境界出现,无论善恶好坏,当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取不舍,不喜不忧,专注在觉知数数和觉知气息上,即不受其害。

第三种方法是觉知腹部的起伏: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外凸,呼气时腹部内凹,呼吸要自然。开始练习时,可以把手置于腹部,感受腹部的起伏。待到功夫成熟,心渐凝聚,这时就可以把手拿开而能够很好地觉知到腹部的起伏。

 

另外,在修学觉知呼吸时,《实用内观练习》一书的方法值得借鉴,它是以觉知腹部的升降为核心来培养觉知力。由于这是借用内观禅法的基础练习部分,来训练培养专注、连贯、持久的觉知力。因此在使用内观书籍时,重点是阅读基础练习部分。

 


觉知呼吸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其功用是:一、培养专注、连贯、持久的觉知力;二、炼心,将散乱的心定静下来。心就像一头野象,狂躁不安,破坏性极大,所以必须驯服,才能够化害为益,为我们工作。觉知呼吸是在驯心,其奥妙难于讲说,只要练下去,功夫稍深即能悟到这是静心息妄之妙法,所以古人喻之为斩魔剑。

觉知呼吸看似容易,其实颇难。原因是注意力随时会被妄想牵离。所以,对治的办法是:旋失旋收。也就是说,只要一发现忘记了觉知呼吸,就马上把心收回来,专注地觉知呼吸。功夫上手后,只要是在觉知呼吸,即无妄念。功夫再深一些,妄念纷飞时,只要专注地觉知呼吸,妄念即息,此乃“斩魔剑”盛名之由来。故云:妄念纷起,观息为锚。

〔旋失旋收〕心一走失,旋即(立即)收回来。

修炼的路子是:自己去发现、试验、总结出一套能令觉知呼吸站得住、站得久、抗干扰的方法。经常自问:为什么忘记了觉知呼吸?是什么使我陷入了这次妄想?俗话说,工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心诚、志坚、吃得苦,坚持练下去,方法自会出来。

这一阶段的修炼,每天至少座上觉知呼吸两小时。打坐的姿势双盘、单盘、散盘(两腿交叉)均可,也可以端坐在椅凳上,姿势以背直(但胸部不要太挺,亦不靠椅背)稳定持久为宜。以后在“觉知心念”和“觉知念佛”阶段,座上修炼都必须保持每天至少两小时,愈多愈好。


觉知呼吸这一功夫,除了座上练,座下也要多练,住(伫立)、坐、卧都要练(行和动时练觉知动作),睁眼练,闭眼练,见缝插针地练,练!练!练!

 

问:有的腹式呼吸资料介绍,在吸气后屏息1秒,呼气后亦屏息1秒。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吗?

答:可以,但不要失掉觉知。

 


要特别指出的是:感受全身而入息,感受全身而出息。——这是非常简捷而且有效的修行方法。世尊在《大念住经》中开示道:“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入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出息’。......修成了只有觉知和观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恋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详见《大念住经注》

〔超越执著〕不起习性反应。

第四章 觉知当下

当下,就是此时此处。

临在,全然地临在,与当下合一。

不念过去,不思将来,活在当下。


失去当下,你会大大降低生活的质量。

 

觉知当下,就是觉知此时此处。(此处,即是眼耳所及之处。)其要点是:对周围的一切,见到只是见到,听到只是听到,知道只是知道,觉察只是觉察,而不起念想。

有一位名婆希的修行人,长途跋涉,风尘仆仆地赶到舍卫城去向佛陀求法,正见佛陀在城内一家一家地托钵乞食,举手投足都很优雅美妙,六根都已调御摄护,安详宁静。婆希上前顶礼,请求佛陀为他说法,为他说无尽利益安乐之法。佛陀说现在正沿门托钵,不适合说法。但婆希再三请求,于是佛陀为他就地说法:“婆希!你应当这样修习,见到只是见到,听到只是听到,知道只是知道,觉察只是觉察。婆希!当你能够做到见到只是见到,听到只是听到,知道只是知道,觉察只是觉察时,你就达到没有执著挂碍了。你若没有执著挂碍,那么你就没有过去世,也没有未来世。你没有过去和未来这两世(而只有当下),所有的忧悲恼苦就因此消散殆尽。”(原文见南传佛教《自说经》)

〔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凡已生已灭之法叫做“过去世”,已生未灭之法叫做“现在世”,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来世”。〔而只有当下〕经文云:“见到只是见到,听到只是听到,知道只是知道,觉察只是觉察。”而没有关于过去或未来的妄念。其实,人们心理上的不安、焦虑和痛苦,都是由关于过去或未来的妄想所生。


 

觉知而无想无念,称为临在。前面说过,只要觉知,即无浮念,这里所说的“无想无念”,是说,不仅没有浮念,而且也不主动起念想。

要随时随地保持临在状态。《佛藏经》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大乘起信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自性)离念。”(所谓觉,就是自性离念。)《传心法要》云:“当体便是,动念即乖。”“息念忘虑,佛自现前。”大安禅师云:“阿尔(汝等)欲作佛,但(只须)无如许多颠倒攀缘、妄想恶觉、垢欲不净众生之心,则汝便是初心正觉佛”(《景德传灯录》)

你可以通过觉知一朵花,一棵树,一个瓶子,一把椅子,等等,来培训自己看只是看的能力;通过聆听乐曲,周围的谈话声,街上的车流声,机电设备的噪音,等等,来培训自己听只是听的能力。要经常练习。久久行之,你就会体会到“制心一处,无所不办”的妙处。

你也可以觉知身体或者身体的某一个部分,例如手指头、足指头、掌心、膝盖、胳膊、肩头,等等。进一步,你还可以觉知自性,觉知当下时刻。这都是在觉知当下而处于临在。前面三章(觉知动作、觉知感受、觉知呼吸),以及下面一章(觉知心念),也是在觉知当下,因而处于临在。从内在来感受身体,也会使你处于临在。


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每一件事都要有意识地做的习惯。切忌无意识地做!前面讲了一个例子,这里再重复一下,因为太重要了。据说,有一只苍蝇飞来停在佛陀的脸上,佛陀用手轻轻挥去。接着,又做了一次挥手的动作。弟子奇怪地问道:“世尊,您第一次挥手是驱赶苍蝇,第二次挥手是为了什么?”佛陀答道:“第一次是无意识的动作,没有觉知到,所以有觉知地做了第二次动作,改正过来。”佛陀的这一示现,是教导弟子:每一个动作都要有意识地做,了了觉知;无意识的动作是无明,要立即改正过来。

 

每当妄念生起,就立即把注意力转向觉知当下而临在。此刻就只管自己是否处于临在,而不要去管妄念怎么样。——这样就可以瓦解、消融妄念。(其难易程度取决于自己临在功夫之浅深。只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妙不可言。)反之,若是去厌恶妄念,想驱除它,消灭它,这是把注意力放在妄念上,反而会使妄念更加牢固、炽盛。

妄念是警钟,当它敲响时,就要立刻提起觉知,回到当下:临在,而且保持临在。妄念也是陪练,只要它来,就以临在来瓦解它,消融它,临在的功力就是这样提升的。

 


问:我感受到临在是非常容易而且有效的修法,给我解决了不少的实际问题,包括心理上的不安、焦虑和受苦,希望把临在讲说得更详细一些。

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更好地理解临在,体会临在,运用临在,你可以阅读和观看:《修炼当下的力量》《宁静在说话》《如何无压力的生活(视频)》《Yes的惊人力量(视频)》。在阅读和观看时,要注意一点:它们的著者(埃克哈特·托勒)认为“意识”是宇宙间无所不在的唯一本质,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而自我是意识的一部分或意识的化身,这与佛法相异,故称“他山”。

问:如何觉知自性?

答:自性是内在的灵能。觉知自性,就是感受它,并且与之合一,安住其中。对众生而言,身体是自性的躯壳,住宅。《六祖坛经》云:“色身是舍宅。”临济祖师云:“但看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里头人。”这是说色身如木偶,而操纵这个色身的是自性。故《修心诀》云:“百骸溃散,归火归风;一物长灵,盖天盖地。”二六时中,知饥知渴,知寒知热,或嗔或喜,即是自性。色身是地水火风四缘所集,其质顽而无情,岂能见闻觉知?能见闻觉知者,必是汝之自性。祖师云:“四大不解说法听法,虚空不解说法听法,只汝目前历历孤明无形段者,始解说法听法。所谓无形段者,即是汝之自性。”《大乘入楞伽经》云:“譬如木人及以起尸(令尸体起来行走、活动),以毗舍阇机关力故,动摇运转,云为(所为)不绝。”这是说:色身如木头人、尸体,因机关力而动。这个机关力,即是自性之生命力。所谓觉知自性,就是感受到体内这一鲜活的生命力,并且与之合一,安住其中。保持觉知自性,则浮念不起,就能够轻松自然地做到无念,或者专念。觉知自性绵密不断,就是随时随地都在觉知到、感受到体内自性鲜活的生命力,并且与之合一,安住其中。在日常生活中,缘来即施,缘去即寂。无论做事,还是谈话时,都要保持觉知自性,自在自主(不陷入妄想,不被境缘所操控)。《六祖坛经》云:“不离自性,即是福田。”

问:如何觉知当下时刻?


答:觉知当下时刻,就是深刻地意识当下时刻。当你深刻地意识到当下时刻的时候,就会处于一种不念过去、不思未来的凝然状态。当然,你也可以去觉知当下本身,那个容纳万事万物发生的空间。当你觉知这个空间的时候,也会处于一种不念过去、不思未来的凝然状态。

坐在公园的长板凳上接受采访时,埃克哈特·托勒说了一段颇富启迪的话:“当你坐在这里时,就只是看着周遭发生的事情,不加任何的诠释,就只是与当下原本的情况同在。这样,你大概就会知道坐在公园的长板凳上是什么滋味。不需要添加任何东西的此时此刻——声音、景象、人们、水声、光影,容许它就是当下原本的样子。而这就会带来平静,你不必老被卷入事件、念头、情绪和反应中。你是那个更宽广的空间,而这一切事情在里面发生。你是这一切事情背后的觉知,没有那个觉知,这些都不会在这里,空间中就只有原子、分子。你是那个能够让整个世界存在的觉知,能够明白的那个觉知,就是真正的你。不是籍由思惟概念,而是透过实际的了悟。后退一步,容许现象世界就是它当下的原貌,容许此时此刻就是它当下原本的情况。这会让你更深入自己,然后你可能会发现背景中突如其来的平静,就这样发生了。然而你必须具有警觉性,你需要保持警觉,警觉当下原本的情况,警觉到你的感官、觉受,以及感受背后的那个能量——也就是觉知。要有警觉性。没有警觉性的话,你就会漂进思维里面,开始想着下一件事情:明天我会发生什么事情?做计划有做计划的地方,但不是在公园的长板凳上。这里不是思考明天要怎样的地方,因为你会错失周遭这一切的美好和生命力(笑)。然后你感到冷,但你甚至用不着去想自己感受到的是‘冷’。对,它只是一种觉受,你用不着称它为‘冷’。就算是这样也很好,没有关系,生命中不再有受制约的反应——总在反抗,总在反对什么,总想抓住一个什么。”(《埃克哈特·托勒:当下的开悟(视频)》

问:怎样做“如镜映物”的功夫?

答:觉知当前的境相,而无想无念。印光大师云:“欲令真知显现,当於日用云为,常起觉照,不使一切违理情想,暂萌於心。常使其心,虚明洞彻。如镜当台,随境映现;但照前境,不随境转。妍媸自彼,於我何干?来不豫计,去不留恋。若或违理情想,稍有萌动,即当严以攻治,剿除令尽。”(《了凡四训序》,注解详见《了凡四训注释·原序摘要》

问:我临在时,意守丹田而性命双修,可以吗?


答:可以。如果临在时意守夹脊,效果会更好。夹脊又名夹脊双关,即心腧穴。意守夹脊的功效,详见《逆转衰老炼夹脊》一文。

〔心腧(shù)穴〕在第七胸椎两侧一寸半处(如下图),是心气出入的门户。而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故夹脊一穴,与五脏六腑相关,可见夹脊一穴非同一般。

 



 


第五章 觉知心念

精神内敛。

养成内视的习惯。

把握心的每个当下。

 

一、求其放心


二、知而勿随

三、不离当念

 

觉知心念,就是了知自心。这里的心,是六根接触六尘所生起的念想。修行人必须时时了知自己的念想——兴兵讨贼,当知贼在何处。而且,观心之重要,远远不仅于此。

达摩祖师《破相论》云:“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大乘心地观经》云:“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又云:“此法(观心)名为十方如来最胜秘密心地法门,此法名为一切凡夫入如来地顿悟法门,此法名为一切菩萨趣大菩提真实正路,此法名为三世诸佛自受法乐微妙宝宫,此法名为一切饶益有情无尽宝藏。”又云:“若能修习深妙观,惑业苦果无由起;唯观实相真如性,能所俱忘离诸见。”《圆觉经》云:“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涅槃经》云:“能观心性,名为上定。”


太虚大师在《大乘心地观经讲记》中说道:“(本经)指示大乘行者的意念的醒悟,这是一个最可靠而实用的法门。”“本经尽管有十三品之多,‘观心品’是特别而重要的。行者如能观心,知心幻寂,就不迷执;执去了,妄惑就可以不生;惑不生,智慧就得增长起来;智慧增长,就消灭烦恼,惑灭智生,于行者就有实用,完成断德。”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尘者染污之义,谓能染污人们清净的心灵,使真性不能显发。六尘又名六境,即六根所缘之境。〔断德〕一切烦恼断除,清净无为,解脱自在。这是佛的三德之一。佛的三德是:智德、恩德和断德。

 

觉知心念有三个环节:一、求其放心;二、知而勿随;三、不离当念。其中,“知而勿随”是承前启后的中心环节。

一、求其放心

觉知当下,称为心在,这是觉;陷入妄想,心就不在,这是迷。孟子曰:“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章》)(译文:有的人,鸡狗丢失了,倒晓得去找回来;心丢失了,却不晓得去找回来。做人的学问,没有别的什么,就是把那丢失了的心找回来罢了。)


〔学问之道〕这里的“学问”不是指系统的知识,而是心性的涵养,做人的学问。

心在,就是心在觉知当下。把陷入头脑世界(妄想)的心收回来,觉知当下(此时、此地、此事)——活在当下,这是觉知心念的第一步。一般人的心如野马、如狂象、如狡猿,一点也管不住,总是在妄想中。把心收回来就是从头脑世界(妄想)中脱离出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反过来说,心若散乱,则无事可成。修行是修心,心若散乱,所做的功夫都是虚的,就像武林中所说的花架子。

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的心念管起来。要随时随地照顾心念,若走失了,就要立即收回来,并且保持在当下。不断地做收心功夫,旋失旋收。收心的方法很多,自己可以通过尝试,找到最适合的方法。

这里介绍一个方法,自省自问:“主人公,心在否?”立即就回光返照,看自己的心是否走失,当你仔细看的时候,心就收回来了,就自答:“在。”这是饶有兴味的修持。经常这样做,功夫深了,心就定下来了,即便走失,只要凛然一觉,就收回来了。

慧可(后来是禅宗二祖)见达摩祖师曰:“我心未安,乞师安心。”达摩曰:“将心来与汝安。”慧可曰:“觅心,了不可得。”达摩曰:“与汝安心竟。”


这是达摩祖师所传安心妙法:觅心。当念头搅扰时,就仔细观看念头,看它究竟要想什么,念头即自然停息,心也就安住下来了,所谓“观念念即住(停息)”。(这一安心妙法非常有效。如果现在还下不了手,或者很吃力,说明觉知力还不够强大,可暂时放一下,待以后觉知力强大了再做。)

通过不断地练习,有了初步的收心基础以后,只要一提醒自己:当下!于是,心就收回来了。

 

要经常观察:心在,还是走失?如果心在当下,也就是说在此时、此地或此事(正在做的事)上,即在;如果心打妄想,在想它时、它处、或者它事,就走失了,要马上收回来,做到“穿衣就是穿衣,吃饭就是吃饭”,觉知当下。

“一心以鸿鹄将至”,这是打妄想的典型。《孟子·告子上》曰:“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译文:弈秋是全国下棋的圣手。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别无它想;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牠。这样,虽然同一个老师在教,他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本来,我们的思想是为在这个形相世界生存服务的。所以,思想应当像自来水,要就打开,不要就关掉。也应当像臣仆,完全听令于君主,不得擅自主张。但是,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思想专横跋扈,为所欲为,它控制了你,而且光开不停,浮想联翩,妄念纷飞。修行就是要主人公重掌大权,令思想听从于你。《佛遗教经》中,佛言:“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譬如有人,手执蜜器,动转轻躁,但观于蜜,不见深坑。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跳踯,难可禁制。当急挫之,无令放逸。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汝心。”

 

心在,就是心在此时、此地或此事(正在做的事)上,而无攀缘妄想。“心在”有两种情况,一个是心处于工作的状态,一个是心处于静止的状态。如果生活或者业务需要心工作时,心就处于工作状态,这时应当专心致志地思惟;当不需要心工作时,心就应当处于静止状态,无念无想,切不可浮想联翩。所以,做心在功夫,应当从这两方面来做。

那么,心工作时,怎样能够专心致志?心静止时,又怎样能够无想无念?因为本书都是对修行而言,因此,侧重于心怎样能够无想无念。《佛藏经》云:“诸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传心法要》云:“息念忘虑,佛自现前。”至于念佛、观心或参禅时,怎样做到专心致志的心在,在有关章节中,有详细的论述。


 

心要做到无想无念,有许多方法,这里着重介绍觉知当下法。当你专注地觉知到当下(深刻地意识到当下时刻),心就处于无想无念的状态。因为浮念都是思前想后,与当下不相干,是要把你拖离当下。因此,在这一节要专门刻苦地练觉知当下(心在)。做到念念不间地觉知当下,直到动静打成一片,保持灵台清明。清者,无念也;明者,觉知也。

〔灵台〕指心、心灵。

过去已经过去,未来还没有到来,你所能拥有的全部,就是当下一刻,而且这一刻的质量切实地影响着你的未来。所以,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当下一刻——心在,至关重要。这就是为什么禅宗祖师总是教人活在当下。

培养专注、连贯、持久的觉知力,至为重要。做心在功夫时,要专注地心在,连贯地心在,持久地心在。总而言之,专注、连贯、持久地心在!


问:我专注地觉知当下,可是仍然妄想不断,怎么办?

答:这说明你的觉知力还不够强大,应加强前面阶段觉知动作、觉知感受和觉知呼吸的修炼,把基础打牢了,才开始“觉知心念”的修炼。

 

所谓“心在”,就是心专注于所视、所听、或所作之上而无它想。这是“著衣吃饭亦修行”之要诀。把握住了这个要诀,时时处处皆可修行。这样一来,不仅有充裕的修行时间,工作修行两不误,而且功夫不间断,易于成就。

功夫深了,你会发现“心在”是非常美妙而有情趣的,这是禅的境界。要随时检查:心在否?你一检查,心就定下来了。要在空闲中练,在做事中练,在等待中练,在烦躁不安中练。


有学人问赵州禅师:明心见性之人该当如何?赵州禅师回答说:正好大修行。学人道:不知您这样境界的大师是否也还修行?赵州禅师说:我就是穿衣吃饭。学人道:穿衣吃饭乃寻常事,难道这也是修行?赵州禅师说:若不是修行,那你说我每天在干什么?(原文:“问:了事的人如何?师云:正大修行。学云:未审和尚还修行也无?师云:著衣吃饭。学云:著衣吃饭寻常事,未审修行也无?师云:你且道我每日做什么?”(《赵州禅师语录》))

憨山大师云:“有问者云:‘古人饥时吃饭,困时打眠,便是道。今人饥时吃饭,困来打眠,为什么不是道?’答曰:‘古人吃饭只吃饭,打眠只打眠,所以是道。今人吃饭不吃饭,打眠不打眠,(而在)胡思乱算,所以背道耳。’由此看来,足下日用,只将眉毛剔起,叱咤一声,只教神惊鬼怕,天魔胆碎,阴鬼魂消,一喝喝退,落得本地静静悄悄,寸丝不挂,赤力力,净裸裸。将此一段家风,要读书便读书,不读则拈向一边,不许挂一字;要作文,便作文,不作便拈向一边,不许胡思算;乃至吃茶吃饭,就吃茶吃饭,要打眠,便打眠;要痾矢放尿,便痾矢放尿;撞著便了,更不许过后思量。如游魂鬼子一般,干干净净,洁洁白白,亦不许坐在干净洁白里(不要失掉觉照而落于无记)。如此单刀直入,一念向前,则读书亲见古人,作文也只向自胸中一口吐出,更无前后。涵畜时,便是吐露时;吐露时,便是涵畜时。如此不为动静明暗所转,不为种种伎俩所移。”(《梦游集·示黄惟恒》)

 

问:我做收心功夫时,心收回来了,但是守不住,马上又跑了,而且眼睁睁地看着它跑,束手无策。怎么办?

答:心收回来了,就要以觉知将它拴住,通常称之为守心。例如,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情(特别是日常生活的琐碎小事,这是最好的练习对象),心不旁骛,了了分明;或者觉知动作,觉知呼吸;或者觉知一花、一木、一物而不起念想——如镜映物,系心一处。所以,守心的关键是:觉知到而不起念想。收心和守心的功夫是以前面培养觉知力的修炼为基础,若收心时,发现觉知力不够强大,收不回来(陷入妄想世界而不能自拔),或者收回来却守不住,就要加强前面三段(觉知动作、觉知感受和觉知呼吸)的修炼。


问:我常常躺在床上妄念纷飞,怎么办?

答:如果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立即觉知呼吸,或者觉知动作、觉知感受,例如可以拈指。拈指的方法是:以拇指缓慢地反复搓拈(抚摸)中指、食指,专注地觉知每一动作以及指间接触的感受,心随指走。这一功法熟了,身心很容易进入安详宁静而又觉知的状态。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是持续地打妄想,这都是很糟糕的事情,是迷,是在做轮回梦。这时就要立即凛然一觉将心收回来,专注于所做的事上;或者觉知呼吸、或者动作、感受;或者觉知当下:与周遭的一切同处当下而不起念想,境不扰心,心不缘境。经常这样做,就能够摸索出一整套方法,使自己处于觉的状态,安住当下。

二、知而勿随

觉知心念的方法是:观自心念,而不加评判。“不加评判”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会妄上生妄。其要点是:知而勿随。《发菩提心论》云:“妄心若起(妄念若起),知而勿随;妄若息时(妄念若息),心源空寂,万德斯具,妙用无穷。”

〔知而勿随〕不加评判地看着念头,于念无念。〔心源〕心为万法之源,故曰心源。〔万德斯具〕万德乃具。斯:乃。例句:有备斯可以无患。

 


当你觉知心念,观察思想时,你就体验到主人公的存在,是主人公在觉知心念,观察思想。这个主人公才是你,而思想并不是你。念头生起,你跟着它跑,它就控制了你,甚至还以为它就是你。如果念头生起,你不跟着跑,而是知而勿随,你就做主了。这就是自在——自主地存在。无始劫来,众生迷惑颠倒,就是跟着念头跑,起惑造业而生死轮回不断。现在要了生死出轮回,当务之急就是脱离头脑的操控,做一个自在者。

观心的要点是:看当下一念。妄念起时,仔细一看,它就消失了;一会儿又起,又仔细一看,它又消失了;妄念若不起,就只看着。这样继续,久久纯熟,看到一念不生,即与般若相应。此时是观而无念,无念而观。《起信论》云:“若有能观无念者,即为向佛智故。”无念状态甚佳,而且深广无尽,但不要去追求、执著。有念时,知而勿随;无念时,仍然保持觉知——寂而照,照而寂。所谓“有念观念,无念观空”,向一念起处看去,念头若起,就要立即看见。观心功夫不断深入地做下去,伏烦恼,除习气,离忧苦,得一心不乱,这是自然而然的事。达摩祖师云:“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破相论》)

如果看当下一念功夫成熟了,观心时,回光返照:看下一念是什么(下念云何)?或者:有无念起?也是非常有效的息妄方法。

 

要经常观察(觉知)心念,这是非常有益而且有趣的。一般说来,这有三种情形:一、观察是专注而连贯的,这时就只有正念(觉知之念)而无妄念。二、观察,却不连贯,因而正念和妄念交替而行。这时,要仔细地观察前念和后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不仅有趣,还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个所谓的“自己”,并且有助于过渡到第一种情形。三、失掉观察,完全陷入妄想,只有妄念而无正念。第一种情形,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第二种情形,一定要在监控下进行;第三种情形,是要完全杜绝的。


觉知心念是息妄、去执、破惑的利器,古人喻之为照妖镜。同样地,这一功夫除了座上练,座下也要多练,行住坐卧都要练,睁眼练,闭眼练,见缝插针地练,练!练!练!养成随时随地观心的习惯,进而习惯成自然。

问:观心时看不见念头,怎么办?

答:开始时,会有这样的情形,不用着急,只要知道在专注地观心就好。若是注意力失掉了,就要立即收回来,旋失旋收。务必培养起专注、连贯、持久观心的能力和习惯。进一步,就要做到:妄念若起,知而勿随。

问:观心时头容易晕,怎么办?

答:对此,南怀瑾先生说道:“纯正的般若观心法门,观自我心意识的生生灭灭,本无所谓在何处起观的问题,婆婆妈妈,多此一举!心并不在内外中间。然而一般行者做此观法,很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头部,引起高血压等病症,所以才又提供大家轻轻在心头作观的方便;又怕你们不懂心头部分,特别说明在心窝子这里,两个乳头中间,肋骨衔接凹下之处(通常称为黄庭、心轮、心头,亦是膻中穴的位置)。就在这里自然起观。”(《定慧初修》)


问:有时妄想盘旋不去,怎么办?

答:你就静下心来,细细地观察那个思考者,不加任何评判地观察它,看它要想什么。当你这样观察时,妄想的力量就急剧地减弱了,终会停息。一会儿再起,你又如是观察,直到停息。这就是“观念念即住(停息)”,是止息妄想的好方法。当你收心功夫和观妄功夫入手了,一些有创意的方法会自动浮现,你就采用“实施,总结,改进(拟订新方案);再实施,再总结,再改进(拟订新方案)”不断深入的循环。久而久之,你会形成自己的一整套全天候方法。

要经常好奇而且饶有兴趣地仔细观察那个思考者在想什么,做到知而不随。这样做,既在息妄,又在培养觉知力,一举两得。在觉知念佛的整个修学过程中,专注、连贯、持久的觉知力极其重要,觉知力强大了,甚么都好办。所以要尽量地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来增强觉知力,这是最基本、最有效的办法。

问:是谁在观察那个思考者?

答:是主人公在观察。迷昧时,是思考者在做主;觉醒时,是主人公在做主。解脱之道的核心就是要主人公做主。


问:“观念念即住,觉妄妄皆真”是什么意思?

答:这是倓虚大师在其自传《影尘回忆录》中所讲的一段禅修经历:“最初坐的时候,妄想直起,像海里的波浪一样,前浪逐后浪,后浪逐前浪的不断,抑制也抑制不住,心里很著急。后来我不抑制它,反而用观照力来观它,观看妄想究竟从何处起,这样一观,妄想就没了,没了又起,起来再观。时间长久,慢慢的妄想就不起了,心里也很恬静很自然了。”

“有一次坐晚二板香,觉得刚盘上腿子不久就开静了,后来经邻单的告诉我,一支大板香,早已坐过了。在这一支香里,虽觉得时间没多大工夫,可是觉得身心很恬适,很如法,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受用,无形之中,从性地里流露出来两句话,就是:‘观念念即住,觉妄妄皆真。’最初我对这两句话,并不敢认为就是对,后来去问谛老(谛闲大师),谛老给印可了。”

“观念念即住”是说:当妄念不断生起时,专注地观察它,它就止住了。“觉妄妄皆真”是说:妄心和真心是心的两种状态,当觉照这个妄想之心(妄心),它就转变成了无念的真心。

倓虚大师说道:“所以最初用功的人,不要怕有妄念,有妄念时,用能观智去观,这妄念就住了(这个妄念就止住了);同时觉照这妄心就是真心,并没离开妄心,另有个真心。”


三、不离当念

不离当念,就是行住坐卧,不离觉知当下一念,做到念起即觉(妄念一起,就立刻看见)。妄念若起,立即呵斥一声(例如:错!),将其斩断,勿令相续;妄念不起,就这样看着。也可以,妄念若起,即凛然一觉,觉之即无。还可以,妄念若起,就看它要想什么,妄念自息。总而言之,斩断妄想的具体方法甚多,各人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采用。但是,务必做到念起即觉,觉之即无。直至一念不生。

不离当念,就是随时随地觉知当念。觉知当念,入无念境,即是离相;这是在起心动念处,做离相工夫。内不随念转,外不为境牵,浩浩境风中,自己作得了主。

〔离相〕就是不著相——知相是幻,不为相迷,不为相转。《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不离当念的功夫极其重要,这是参禅、念佛的基本功。如果妄念生起都看不见,被妄念笼罩,云何参禅?云何念佛得一心不乱?所以,这一功夫,座上要练,座下也要练,行住坐卧练,二六时中都在练,练得扎扎实实的。

这一阶段的修学,实际上是上一节中“知而勿随”的继续和深化。要由“知而勿随”,进一步做到“念起即觉,觉之即无”,直至一念不生,动静打成一片。


到了这一阶段,若是觉知专注、连贯,则妄念不生;稍有闪失,妄念即起。所以要始终保持觉知,在“念起即觉”上做功夫,妄念一起,立即觉知,不令相续。要随时检查是否陷入头脑世界(打妄想),如果是,就说明失去了觉知,要立刻提起来。觉知一提,如太阳当空,魍魉潜消,妄念无踪无影,习气的坚冰也在融化。到了这个地步,就要把注意力放在不失觉知上。久久纯熟,入一念不生之境。以此基础来念佛,必能一心不乱,并且进而可修念佛三昧。

 

不离当念的功夫要分两个方面来做,一是加强自身的觉知力,一是削弱尘境对自己的牵缠力。削弱尘境牵缠力的功夫,是在日常起心动念处,通过看破、放下来做。《圆觉经》云:“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维摩诘所说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能够明鉴万法,而心不为这些幻象所动。)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在“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净修院的“般若破妄”阶段的教材(《金刚经精解》、《心经精解》、《六祖坛经精解》和《佛藏经选注》)中,都有详细的论述。要经常观察是什么把你牵离当下而陷入妄想?一定要把牵离当下的事件和原因找出来,对症下药,重者先治。特别是在关键时刻,要能够忍,然后能够化。

〔第一义〕至高无上的义理,即诸法实相。佛言:“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空。”(《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憍陈如品》)

念佛人看待和处理尘事的原则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排除一切干扰,达到一心不乱。关于这方面的道理,在本书的最后两章(“厌离娑婆”、“临终正念”)以及“如说修行”的“极乐为归”阶段的教材(《阿弥陀经要解注》、《念佛论》、《禅净要旨》和《念佛三昧摸象记精解》)中,都有详细的论述。莲池大师云:“七十古稀,百年能几(七十古来稀,百岁能几人)?今此暮景,正宜开放怀抱,看破世间宛如一场戏剧,何有真实?但以一声阿弥陀佛,消遣光阴,但以西方极乐世界为我家舍。我今念佛,日后当生西方,何幸如之!发大欢喜,莫生烦恼。倘遇不如意事,即便拨转心头,这一声佛,急急提念,却回光返照,我是阿弥陀佛世界中人,奈何与世人一般见识!回嗔作喜,一心念佛,此是智慧中人大安乐、大解脱法门也。”(《云栖法汇》)


总的来说,当尘境牵缠时,就是对信愿是否真切的考验,每一次考验,都是生与死的搏斗,要做到理明事透(事上要透得过),以极大的毅力和忍力从牵缠中解脱出来。通得过一次考验,就向极乐世界迈进了一程。

 

不离当念也是明心见性的基础。觉知当念不断,保持无念(一念不生),动静打成一片,然后在无念中看取本来面目。憨山大师云:“大慧老人寻常惯用的钳锤,其意只是要你将话头堵截意根下妄想流注不行,就在不行处,看取本来面目。”(《梦游集·示参禅切要》)

憨山大师又云:“即今现在无明梦中,如何能得消旧业?须是以智慧光照破无明,的信自心本来清净,不被妄想颠倒所使,则诸业无因,以(因为)妄想乃诸业之因也。此何以故?由无始来迷自本心,生生世世以妄想心造种种业。业习内积八识(阿赖耶识)田中,以无明水而灌溉之,令此恶种发现(生发出)业芽,是为罪根,一切恶业从此而生。今欲旧业消除,先要发起大智慧光,照破无明,不许妄想萌芽,潜滋暗长。若能于妄想起处一念斩断,则旧积业根当下消除。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觉照稍迟,则被他转矣。若能于日用起心动念处,念念觉察,念念消灭,此所谓‘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以无明黑暗,唯智慧能破,是谓智慧能消除也。若(你)昼夜不舍,勤勤观察,不可放行,但就妄想生处,穷究了无生起之相。看来看去,毕竟不可得。久久纯熟,则自心清净无物,无物之心是为实相。若常观此心,又何妄想可容、积业可寄耶?……要以觉照为行本也。……非智慧光,又何以破痴暗耶?但须觉照不昧,智光现前,便是了业障、出生死之时节也。”(《梦游集·示董智光》)

憨山大师又云:“所言修者,只是随顺自心,净除妄想习气影子(妄想和习气都是虚幻不实的,所以称之为影子)。于此用力,故谓之修。若一念妄想顿歇,彻见自心本来圆满光明广大,清净本然,了无一物,名之曰悟。……如今做工夫,先要刬(同“铲”)去知解,的的只在一念上做。谛信自心,本来干干净净,寸丝不挂,圆圆明明,充满法界。本无身心世界,亦无妄想情虑。即此一念,本自无生。现前种种境界,都是幻妄不实,唯是真心中所现影子。如此勘破,就于妄念起灭处,一觑觑定。看他:起向何处起,灭向何处灭?如此著力一拶,任他何等妄念,一拶粉碎,当下冰消瓦解。切不可随他流转,亦不可相续,永嘉谓要断相续心者,此也。盖虚妄浮心,本无根绪,切不可当作实事,横在胸中。起时便咄(duō,呵叱),一咄便消。切不可遏捺(切不可去压制念头),则随他使作(否则会跟着它转),如水上葫芦(这个按下去,那个又浮上来)。只要把身心世界撇向一边,单单的的提此一念。如横空宝剑,任他是佛是魔,一齐斩绝,如斩乱丝。赤力力挨拶将去,所谓直心正念真如。正念者,无念也。能观无念,可谓向佛智矣。”(《梦游集·答郑昆岩中丞》)


 

下篇 念佛

佛号一举,妄念全消,其为乐也,莫能喻焉。

 

我们的每一个念头,不是在修净业,即是在造轮回业。正念是心转业,妄念是业缚心。所以,要珍惜每一个念头,唯佛是念,念念相续。经常检点一下:这是在修净业,还是在造轮回业?是心在转业,还是业在缚心?如果没有在念佛,就要立刻反省:为什么没有念?马上提起佛号。心不外缘,将一句佛号当作命根子,念念不忘,心心不断。

觉知而无妄念的状态,称为明觉。念佛的要旨,就是令明觉站得住,站得久,连成片,抗干扰,生活在明觉中。所谓“无妄念”,是说:要么正念(念佛之念),要么无念而不昏沉。


 

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净修八要”云:

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是学道通途。

二、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为净土正宗。

三、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


四、以折伏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

五、以坚持四重戒法,为入道根本。

六、以种种苦行,为修道助缘。

七、以一心不乱,为净心归宿。

八、以种种灵瑞,为往生证验。


此八种事,各宜痛讲,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

〔四重戒〕戒杀、戒盗、戒淫、戒妄。杀盗淫妄是性罪,其性是恶,不待佛制,犯之则得罪报也。

 

慈云忏主云:“念佛者,有六胜益:一、诸佛菩萨护念,弥陀住顶放光,诸天神将昼夜冥加;二、恶鬼毒药,皆不能害,三灾八难,咸悉消除;三、宿障冰清,怨命解脱;四、气力充满,无诸横病;五、睡梦吉祥,见佛色像,无有非人,夺其精气;六、现为一切礼敬,临终三圣接引。故知日常一意念佛,即为预备不虞法矣。如人入城干事,必先觅下安处,抵暮昏黑,则有投宿之地。先觅下处者,预修净业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来也。有投宿地者,生莲华中不遭障难也。人若依此用心,临终定得往生。”(《大势至菩萨圆通章疏钞》)

〔慈云忏主〕宋朝遵式法师,号慈云,制定往生净土忏仪、请观音消伏毒害忏仪、金光明忏法等,因而后世称为“慈云忏主”。〔非人〕指天龙八部中似人而非人的鬼神。〔不虞〕意料不到。〔预备不虞法〕预备突然死亡(不虞)之法。这里的不虞是指突然死亡。由于预修净业,故生莲华中不遭障难也。


第一章 修学纲领

《佛说阿弥陀经》,乃世尊不问自说之心要,各方佛赞之深经,究竟方便之妙法,最极圆顿之指归。经中,世尊专门开示了如何确保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信愿持名,一心不乱。从而立定了净土宗之修学纲领

《佛说阿弥陀经》中,世尊说道:“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净宗第九祖蕅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云:“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经中先陈依正以生信,次劝发愿以导行,次示持名以径登不退。信,则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愿,则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行,则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信和愿必须在精进念佛上体现出来,方可为真信切愿。将蕅益大师开示的“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与“行,则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这两句连贯起来看,其具体意思是:非一心不乱之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所以真信切愿的落脚点和具体表现,是在一心不乱之持名妙行上。

净宗第十二祖彻悟大师云:“一心不乱乃净业之归宿,净土之大门。若未入此门,终非稳妥,学者可不勉哉!”(《彻悟大师法语》)


在阿弥陀经之玄奘大师译本《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中,佛言:“舍利子!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祐,令心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又,舍利子!我观如是利益安乐大事因缘,说诚谛语: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净佛土者,一切皆应信受发愿,如说修行,生彼佛土。”

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真信、切愿、实行。信愿行如三足之鼎立,缺一不可。信是眼目,愿是动力,行是实施,是信愿的具体落实。《径中径又径》云:“信既笃矣,愿既坚矣。无实行以自励,则信为徒信,愿为徒愿。空言无补,何能幸获?凡事必有苦行,方可成就,况出世之大乎!”故我净宗学人,当以一心不乱之实行,证其真信,满其切愿。

念佛之所以要一心,是因为“有唯心净土,方生西方净土;由念佛之净心,感生西方之净土”——这是念佛往生之原理。

印光大师云:“有唯心净土,方生西方净土。若自心不净,何能即得往生?纵逆恶罪人,以十声念佛即得往生者,由念佛之净心,感生西方之净土。”(《印光法师文钞·答曲天翔居士问二十七则》)

〔唯心净土〕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其正报(身心)和依报(环境),之所以有胜劣、净秽之不同,都是由心所感变。心净则感变胜净之正报和依报;心秽则感变劣秽之正报和依报。故经云“心净则土净”,这就是所说的“唯心净土”。因此,修学净土法门的核心是净心,心净则与净土相应;反之,则与秽土相应。〔正报、依报〕正报,指众生的身心,这是过去的业因而召感得来的果报正体,故名正报。依报,身心(正报)依之而住的环境,这也是过去的业因而召感得来的果报,如国土、山河、大地、房屋器具等等。


 

关于临终十念相续之所以往生,印光大师解释道:“虽非亲证一心不乱,然其心毕竟了无异念。”(《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陈薪儒居士书》)

这一段的原文是:“《观经》五逆十恶,将欲命终,地狱相现。有善知识(原注:此不论僧俗男女,但能教彼念佛者,即名善知识)教以念佛,或止十声,或不及十声,直下命终,亦得仗佛慈力,带业往生。此之十念,比平常之十念,其猛切有天渊相殊之势,故得往生也。以地狱极苦所逼,其一闻佛名,乃以全副精神为之称念。除此念外,绝无他念。虽非亲证一心不乱,然其心毕竟了无异念。”

印光大师又云:“以散心念佛,难得往生。......一心念佛,决定往生。”(《印光法师文钞·与陈锡周居士书》)

莲池大师云:“内凝正念,外感佛迎,舍此报身,竟生彼国。”(《阿弥陀经疏钞》)请特别注意:“内凝正念,外感佛迎。”


所以,觉知念佛的修学纲领是:信愿持名,一心不乱。

 

问:何谓一心不乱?

答:将阿弥陀经的两种译本对照,罗什大师译本:“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玄奘大师译本:“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即知一心不乱就是系念不乱。由此可知,鸠摩罗什大师当初译成“一心不乱”,其意思是:一心一意地念佛,不为烦恼所乱,历历分明,不昏不散。

问:上文“历历分明”,是否是说佛号要念得清清楚楚?


答:不是这个意思。“历历分明”是说:所念的佛号要在心中历历分明(每一句佛号在心中都清清楚楚地知道)。张光纬云:“吾向来念佛,亦只囫囵念过。今始知须字字从心里出,还须字字入心里去。当念佛时,先要闭目端坐,凝神定虑,不可有一毫杂乱心、躁竞心、昏惰心。开口出声,务令声从心发,心借口传,息调声和,不徐不疾,字字分明,句句相续。分之则一字可作一句,贯之则百千句直如一句。绵绵密密,自一声以至千万声,自一刻以至十二时,无断无续,不缺不漏。久之纯熟,华开见佛,到时自验,决不赚人。......愿以此告诸念佛人。须知心念,莫但口念。入此门时,去佛不远。”(《净土剩言》)

问:上文“不昏不散”是什么意思?

答:“不昏不散”的意思是:不昏沉、不散乱。这是说:妄念若起,知而勿随,不为妄念所乱。所以,念佛一心不乱不是说一个妄念都不起,而是说不被妄念瞒昧(不昏),不让妄念相续成想(不散)。总的来说,不为妄念所乱。当然,这只是一心不乱最初步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努力,就会达到念念无妄念,佛号纯然一片的境界。

问:什么是事一心和理一心?

答:事一心和理一心的全称是事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以上所说的一心不乱,即事一心不乱,是通过持名念佛来达到。理一心不乱是默契无生,洞明自性,这是通过修念佛三昧来达到。蕅益大师云:“事一心者,历历分明,不昏不散是也;理一心者,默契无生,洞明自性是也。”(《灵峰宗论·梵室偶谈》)


〔无生〕不生不灭的意思,也就是涅槃的道理。

问: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在七日之中,真的能够达到一心不乱吗?

答: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乃例举之词,省略的说法。详细的说法,例如世尊在《大念住经》中所说:“比丘们!任何人,依这个方式正确地修四念住七年,就可以期望有两种果报中的一种:现生得最上智慧(证阿罗汉果),或者如果五蕴仍然存在,则得不还果(证阿那含果)。比丘们!不用说七年......比丘们!不用说六年......比丘们!不用说一年......比丘们!不用说七个月......比丘们!不用说一个月......比丘们!不用说半个月,如果有人依这个方式正确地修四念住七天,就可以期望得到两种果位中的一种:现生得最上智慧,或者如果五蕴仍然存在,则得不还果。”

〔四果〕修四圣谛有四种果位: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初果须陀洹,汉译为入流,意即初入圣人之流;二果斯陀含,汉译为一来,意即修到此果位者,死后升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此世界一次,便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三果阿那含,汉译为无还,意即修到此果位者,不再生于欲界;四果阿罗汉,汉译为无生,意即修到此果位者,解脱生死,不受后有,为最高果位。〔欲界〕有淫欲和食欲的众生所居住的世界。

至于“七日之中,能否达到一心不乱”之问,回答是:念佛一心不乱比较证得阿罗汉果(已断见惑和思惑)或者阿那含果(已断欲界最后第九品残余思惑)来说,实在容易得太多太多,所以确实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够在七日之中达到念佛一心不乱。例如,原先已伏烦恼的行人,一旦闻说净土法门之殊胜,因而真信切愿持名念佛,即可在七日之内念佛一心不乱。对于未伏烦恼者,时间就会长些,具体要多久,取决于各人的基础和修学进度。总的来说,只要方法正确(例如,按照《觉知念佛》来修),加上精进不懈的刻苦努力,任何人在七年之内,都能够达到念佛一心不乱。你可能要问:何以证明?回答是:只要脚踏实地地做,你就是证明。


要特别注意的是:私和欲最为搅心,它们是修持一心不乱的拦路虎,因此要去私离欲。务必时时警醒,不被私、欲所操控,否则功夫难成。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课程的第一阶段“断恶行善”和第二阶段“持戒为本”之修学重点就是:“去私离欲,三业清净”——这是觉知念佛的基础。(读者如果没有修学这两个阶段的课程,宜及时补上。)同时,要熟练地掌握修心三要(收心、守心和定心),经常练此基本功。

〔三业〕身业、口业、意业。〔三业清净〕身业清净: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业清净: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业清净:不贪、不嗔、不痴。〔收心、守心和定心〕收心,将已失之心收回来。守心,将收回来的心牢牢守住。定心,心将失未失之际,将它定住不动,喻如悬崖勒马。

在修炼中要苦练、巧练。苦练是不畏劳苦地攀登,巧练是善于寻路。只要将心力全部聚焦在修炼一心不乱上,有创意的方法就会应运而生,要及时捕捉到。然后按“实施,总结,改进(拟订新方案);再实施,再总结,再改进(拟订新方案)”这一优化循环,不断地深入提高,形成一套对自己最有效的方法。

要时时检点自己:是否全力以赴?是否心力全部聚焦在修炼一心不乱上?是否随时都在琢磨、在总结、在尝试、在坚持?这就像钻木取火一样,第一、方法要正确,第二、要坚持不懈地钻。方法固然非常重要,但是方法虽然正确,如果时钻时停,也永远钻不出火。所以,念佛人须当真信切愿,精进不懈。虽然一生勤苦,须臾间尔,一旦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寿命无量,快乐无极,成佛度众生,满菩提大愿。

问:念佛要达到一心不乱,为什么还说净土法门是易行道?


答:出离生死轮回的途径有两类:通途法门和净土法门。通途法门必须要断尽见思烦恼,才能够出离生死轮回,这是极其困难的。而净土法门只须达到念佛一心不乱(用佛号伏住烦恼),临终时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出离生死轮回,这比断见思烦恼容易得太多太多。而且,只要方法正确,通过刻苦努力,念佛一心不乱是人人都可以达到的。故云净土法门是易行道。

第二章 净业三福

《佛说阿弥陀经》中,佛言:“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西方极乐世界)。”《观无量寿佛经》中,佛言:“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因此,念佛人必须遵修净业三福,以具备多善根福德之因缘,这是净宗修学之基础。

〔善根〕即身、口、意三业之善,因其能生妙果,故谓之善根。〔十善〕十种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搬弄是非)、不恶口(不讥刺恶声)、不绮语(不说无义语)、不贪、不瞋、不痴(不违背道理)。〔三归〕即三归依(三皈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这是归依三宝,诸佛是佛宝,正法是法宝,贤圣僧是僧宝。〔发菩提心〕发上求佛道(成佛)下化众生的大心。

“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净修院的课程,就是根据净业三福和一心不乱的构架来编排的:

第一阶段“断恶行善”,修学的课程是《地藏菩萨本愿经》、《了凡四训》、《俞净意公遇灶神记》、《王凤仪嘉言录》和《感应篇》,修学的核心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第二阶段“持戒为本”,修学的课程是《四十二章经》、《八大人觉经》、《佛遗教经》、《十善业道经》和《大念住经》,修学的核心是“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第三阶段“般若破妄”,修学的课程是《金刚经》、《心经》、《六祖坛经》、《佛藏经》和《真心直说》,修学的核心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第四阶段“极乐为归”,修学的课程是《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念佛论》、《禅净要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和《念佛三昧摸象记》,修学的核心是“信愿持名,一心不乱”

这些课程的修学,既集聚往生净土的资粮,又清除前进道路上的障难,是“觉知念佛”的基础,一定要扎扎实实地学好。净罪集资(净除罪障,集聚资粮),是净宗修学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要切实地做功夫,做到知行合一。

〔资粮〕资是资财,粮是粮食,修道亦如远行,要有资粮以助其身,才能到达目的地。信愿行,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资粮,常称为净土三资粮。


第三章 如说修行

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中,世尊开示道:“汝等有情,皆应信受如是称赞不可思议佛土功德,一切诸佛摄受法门。”所以,念佛求生净土是一切诸佛摄受之法门,而且世尊在本经中具体明确地开示了如何修持这一法门。

世尊在讲了“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祐,令心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就立即说道:“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净佛土者,一切皆应信受发愿,如说修行,生彼佛土。”

世尊在这里把信、愿、行讲得十方清楚:信,是“信受”;愿,是“发愿”;行,是“如说修行”——系念不乱(一心不乱)。

当信、愿还仅只停留在头脑中时,这只是一种想法而已。必须把信、愿实践出来,这才是真信笃愿。所以,真信笃愿必然导致力行。若无切实精进的修行,何以证其所信?何以满其所愿?没有力行的信、愿不过是虚信浮愿而已。

在本经中,世尊反反复复、再三再四地强调要“如说修行”,并且明确的告诉我们:只要如说修行,就为十方诸佛所摄受,就一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永不退转速证佛果,关切之情,溢于言表。世尊开示道:


  • “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净佛土者,一切皆应信受发愿,如说修行,生彼佛土。”

  • 如说行者,一切定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一切定生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清净佛土。是故,舍利子。汝等有情,一切皆应信受领解,我及十方佛世尊语,当勤精进,如说修行,勿生疑虑。”

  • 如说行者,一切定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一切定生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清净佛土。是故,舍利子。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一切皆应于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深心信解,发愿往生,勿行放逸。”

  • “于此杂染堪忍世界五浊恶时,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闻说如是一切世间极难信法,能生信解,受持演说,如教修行,当知是人,甚为希有,无量佛所,曾种善根。是人命终,定生西方极乐世界,受用种种功德庄严清净佛土大乘法乐。”

因此,学人一定要深心信解“如说修行”的含义,并付诸行动,惟日孜孜,一往无前。《维摩诘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众生之心如水,阿弥陀佛如月。心水澄清,与净土(极乐世界)相应,则佛月现前;若心水浊乱,与秽土(娑婆世界)相应,则佛月不彰。所以,念佛法门是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令浊乱的心水澄清(一心不乱),进而去泥纯水(念佛三昧)。


觉知念佛的修学纲领是:真信切愿,一心不乱。因为真信,眼光晓了前境,对目标和道路看得清清楚楚;因为切愿,动力强大无比,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有了真信切愿,就必然会遵循世尊“如说修行”的谆谆教导,而导致一心不乱之妙行,并以此一心不乱之妙行来证其所信,满其所愿:“内凝正念,外感佛迎,舍此报身,竟生彼国。”(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

〔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如同江河的洪水把堤岸冲开,浩浩荡荡,无论什么都抵挡不住。

关于真信、切愿和笃行这三者的关系,彻悟大师(净宗第十二祖)开示道:“不信姑置(不信者,姑且放在一边不说他们)。即如信者,信而不愿,犹不信也。愿而无行,犹弗愿也。行而不猛,犹弗行也。行之所以不猛,由愿不切。愿之所以不切,由信不真。总之,生真信难。信果真矣,愿自能切。愿果切矣,行自能猛。真切信愿,加以勇猛力行,决定得生净土,决定得见弥陀,决定证三不退,决定一生补佛。”(《彻悟大师遗集》)所以,是否真信切愿,是以是否行猛来检验。无行或者行而不猛,就说明是虚信浮愿。

一心不乱(系念不乱),就是大势至菩萨所说的“净念相继”,亦即是善导大师(净宗第二祖)所说的:“念念相续”。善导大师云:“是以大圣(释迦牟尼佛)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愿一切人等善自思惟,行住坐卧,必须厉心克己,昼夜莫废,前念命终,后念即生,永受无为法乐,乃至成佛,岂不快哉!”(引自《念佛法要》)所以,平日念念相续,是临终正念分明的保障;而临终正念分明,又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关键。

善导大师作《临终正念文》云:“知归子问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来,便属后世,一念差错,便堕轮回。小子累蒙开诲念佛往生之法,其理甚明。又恐病来死至之时,心识散乱,仍虑他人惑动正念,忘失净因。伏望重示归径之方,俾脱沉沦之苦。师曰:善哉,问也!凡一切人,命终欲生净土,须是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不净恶业种种交缠。若得舍此秽身,超生净土,受无量快乐,解脱生死苦趣,乃是称意之事。如脱弊衣,得换珍服。但当放下身心,莫生恋着。……若病重将终之际,亲属不得垂泪哭泣,及发嗟叹懊恼之声,惑乱心神,失其正念。但一时同声念佛,待气尽了,方可哀泣。才有丝毫恋世间心,便成挂碍,不得解脱。……余多见世人于平常念佛礼赞,发愿求生西方,甚是勤拳(恳切真诚)。及至临病,却又怕死,都不说着往生解脱之事。直待气消命尽,识投冥界,方始十念。恰如贼去关门,济何事耶?死生事大,须是自家着力始得。若一念差错,历劫受苦,谁人相代?思之思之!”(引自《龙舒净土文》)


第四章 觉知佛号

念好佛的关键是要有强大的念力——专注、连贯、持久,通身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毛孔,全都聚焦在佛号上,以全身心来念佛。俗话说:两军相逢勇者胜。念佛人必须以强大的念力来战胜业力和妄想。要念好佛,念力十分关键,而念力之强弱来源于信愿。要通过念力的强弱,来检查自己的信愿是否真切,以了知如何来改进提高。

〔念力〕专念之力,能抗干扰和诱惑。《佛遗教经》曰:“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曰:“念力强故,得见我身。”〔五欲〕对色、声、香、味、触的欲求。色是指美丽的色相;声是指悦耳的声音和动听的言辞;香是指芬芳的香气;味是指可口的美味;触是指适意的触乐。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贪欲之心,故名五欲。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觉知佛号,即念即知。其方法是:一字一字地念:南——,无——,阿——,弥——,陀——,佛——,字字觉知。这是初学的方便,功夫上手了,就可以逐渐缩短字与字之间的时间,佛号一句一句绵密不断,犹如呼吸相似。这样行持得久了,佛号自然会在心中连绵不断地涌出,成为生活的主旋律,加之字字觉知,则佛号“历历分明,不昏不散”矣。

另一方法是呼吸念佛法:每一出息(呼气)默念一字,字字觉知。(当然,也可以入息默念一字,或者一息一字、或一息数字。总之,按照各人习惯,以摄心持久为好。)此乃宝王随息法门。唐·飞锡大师《念佛三昧宝王论》云:“世上之人,多以宝玉、水精、金刚、菩提、木槵为数珠矣。吾则以出入息为念珠焉。称佛名号,随之于息,有大恃怙,安惧一息不还(一口气不来)属后世者哉!余行住坐卧常用此珠,纵令昏昧,含佛而寝,觉即续之,必于梦中得见彼佛。如钻燧烟飞,火之前相;梦之不已,三昧成焉。面覩玉毫,亲蒙授记,则万无一失也。”有关呼吸念佛的更多信息,详见《呼吸念佛精要》一文。

〔如钻燧烟飞,火之前相〕如钻木取火,有烟冒出来,就说明很快会起火了。烟飞是火起之前兆。这里用来譬喻梦中见佛是念佛三昧成就之前兆。〔钻燧(suì)〕亦作“钻鐩”。钻燧取火,是原始的取火法,燧为取火的工具。


 

各人也可以选用最适合自己的念佛方法,关键是要字字觉知,切莫空口滑过,心不在焉。对此,净宗八祖莲池大师云:“忆念者,闻佛名号,常忆常念,以心缘历,字字分明,前句后句,相续不断,行住坐卧,惟此一念,无第二念,不为贪瞋烦恼诸念之所杂乱,如《成具光明定意经》所谓‘空闲寂寞而一其心,在众烦恼而一其心,乃至褒讪、利失、善恶等处,皆一其心’者是也。”(《云栖法汇》)请特别留意:“以心缘历,字字分明”。这就是字字觉知。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开示道:“所谓执持名号者,即拳拳服膺(牢牢铭记心中)之谓,谓牢持于心而不暂忘也。稍或一念间断,则非执持也。稍或一念夹杂,则非执持也。念念相续,无杂无间,是真精进。精进不已,则渐入一心不乱,圆成净业焉。”(《彻悟大师遗集》)

〔拳拳服膺(yīng)〕拳拳:紧握不舍,引伸为恳切;服膺:铭记心中。“拳拳服膺”,形容恳切地牢记不忘。

 

在觉知念佛中,经行是非常重要的,要尽可能多地经行念佛,做得久了,自会体悟到其中的奥妙。永明大师说道:“问论云:行道(经行)念佛,与坐念功德如何?答:譬如逆水张帆,犹云得往,更若张帆顺水,速疾可知。坐念一口,尚乃八十亿劫罪消,行念功德,岂知其量?故偈云:行道五百遍,念佛一千声,事业常如此,西方佛自成。”(引自《念佛法要》)


〔行道五百遍,念佛一千声〕“行道”即经行,亦指日常的步行(走路)。“行道五百遍,念佛一千声”的方法是:一步一声佛号,两步(右一步、左一步)为一遍。

开始时,经行念佛的方法是:一步一字,步步字字觉知。如果是绕行,每绕一周(或在自己选定的检查处)即检查一下:是否陷入妄想?然后提起觉知,认真念佛。若是往返经行,每次转身之后,稍微停顿一下,检查是否妄起?经行完毕,即要反省这次念得怎么样,总结经验与教训,并明确下一次当如何做。待到经行念佛熟练,做到字字觉知,即可一步二字,或者一步一句地念。

 

平时必须保持觉知,努力做到觉知连续不断。在一心不乱功夫尚未成就时,最重要的任务是:密切监控是否陷入妄想?觉察到了,就要立即提起佛号,字字觉知,从妄想世界中脱出来。要绵密细致地做功夫,关键在于坚持,持之以恒。待到功夫深了,此时方会得祖师开示之妙:

“念佛之人,须要信心恳切,正因凛然。重念死生轮转之可悲,深厌尘劳纷扰为可痛。举起一声佛名,直下更无异见。如太阿剑,横按当轩;如大火轮,星腾焰炽。万物撄之则燎,触之则伤。直至一心不乱,能所两忘。”(《中峰三时系念》)


“念得阿弥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瞋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蕅益大师《示念佛法门》)

 

问:念佛要字字觉知,甚感吃力,且妄念时起不停。怎么办?

答:若是这样,可把注意力放在口形的变化上,一字一字地觉知。功夫上手了,就可以舍去这一拐杖。如果这样还不行,就说明觉知力太薄弱,要加强“前行”阶段的修学,以培养专注、连贯、持久的觉知力。要先把基础打牢,盈科而后进。

问:我呼吸念佛已有数年,但是控制不住妄想,怎么办?


答:呼吸念佛的初始阶段,是以随息(心随息走)为拐杖。这时念佛,一定要觉知到呼吸。待到功夫成熟,心渐凝聚,这时就不再留意呼吸,而专注于念佛之念。当然,如果觉得随息念佛已经很摄心,也可以继续保持这一方法。

另外,也可以这样来呼吸念佛: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外凸,呼气时腹部内凹。呼吸一定要自然,这一点很重要。开始练习时,可以把手置于腹部,感受腹部的起伏。腹部外凸(吸气)时念“阿弥”,腹部内凹(呼气)时念“陀佛”。在初始阶段,念佛的同时要觉知到腹部的凸、凹,以此为拐杖。待到功夫成熟,心渐凝聚,这时就不再留意腹部的凸、凹,而专注于念佛之念。

 

念佛,最忌讳的是散漫无归——念着念着就被妄想裹挟,不知所云了。所以,在初学阶段,还应该在呼吸念佛时,加上十气记数法来帮助止息妄念:每呼吸一次记一次数,从一记到十(1,2,3,......,9,10;记5时小指曲,记6时小指伸),再从一记到十,终而复始。在记数时,用一只手的手指屈和伸来记:左手(也可以用右手)每呼吸一次屈一指,五指屈尽后,每呼吸一次伸一指,五指伸尽,即呼吸了十口气。

用手指的屈和伸来记数,这一点非常重要,其中奥妙你慢慢就会领悟到。待到功夫深了,便不再记数,而此时亦无妄念。


十气记数法还有一个好处是:每数到十,就检查一下这十口气念得怎么样?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及时解决问题。然后有思想准备地抖擞精神念好下一个十口气。这样即时反馈,即时处理,最初虽然显得费时费力,熟了就会得心应手,而且愈念愈精纯。这样持之以恒,就能够胸有成竹地达到一心不乱。

为了使呼吸念佛的功夫做得更加细密,还可以缓慢地腹式呼吸,在每一次呼吸中都做到心中有数:在这个呼吸中有无妄念?

 

对于呼吸念佛,倓虚大师开示道:“还有一种最方便的法子,就是呼吸念佛。往里一喘气(吸气)的时候念‘南无阿弥’,往外一呼气的时候念‘陀佛’。这样,只要人有一口气就念一声佛,久而久之,时时刻刻,行住坐卧,不离一句阿弥陀佛,这方是真精进。当人临命终时,最后一息气欲断时,人一生的行业,也就随着最后呼吸的一声佛,去往生极乐世界,得见阿弥陀佛。”大师还开示说:“行人端身正坐,调顺呼吸,不使有快慢不均,粗涩喘急,一呼一吸,平静缓慢。然后依呼吸念佛,四字六字均可,但以四字较好,将佛号分成二拍,如呼气念阿弥,吸气念陀佛但要用腹部呼吸,注意下腹且须任其自然。此法凡休息、睡卧、坐立皆可用,若久练纯熟,正念不失,呼吸一断,即生西方,是持名念佛之上乘方法,有志西方者当留心焉。”

 


对勇于攀登不畏劳苦的人来说,呼吸念佛有一条最扎实的路子:首先按照《实用内观练习》一文来修,以觉知腹部的升降为核心来培养觉知力。觉知功夫成熟后,在此基础上有觉知地随着腹部的升降来念佛,绵密不断,这自然是一心不乱的境界。(请注意:这是借用内观禅法的基础练习部分,来训练培养专注、连贯、持久的觉知力,为呼吸念佛奠定基础。因此在使用内观书籍时,重点是阅读基础练习部分。)

 

问:我是入息念一句“阿弥陀佛”,出息念一句“阿弥陀佛”。这样可以吗?

答:可以。这样来呼吸念佛,效果也是很好的。

印光大师云:“光(大师自称)自出家以来,即信净土一法。但以(但由于)业障所遮,二十年来,悠悠虚度。口虽念佛,心不染道。近蒙法师训励,誓期不负婆心。无奈昏散交攻,依旧昔时行履。因日阅十余纸净典,以发胜进之心。至宝王随息法门,试用此法,遂觉妄念不似以前之潮涌澜翻。想久而久之,当必有雾散云消彻见天日之时。......光又谓只此一法,具摄五停心观。若能随息念佛,即摄数息念佛二观(即摄数息观和念佛观,数息观止散乱、念佛观止业障)。而摄心念佛,染心渐可断绝(止贪欲),瞋恚必不炽盛(止嗔恚),昏散一去,智慧现前,而愚痴可破矣(止愚痴)。又即势至都摄六根法门(这又是大势至菩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法门)。愚谓今之悠忽念佛者,似不宜令依此法。恐彼因不记数,便成懈怠。有肯心者,若不依此法,决定难成三昧。法师乘愿利人,自虽不用,当为后学试之,以教来哲。若是利根,一七、二七定得一心。纵光之昏钝鲁劣,想十年八年或可不乱矣。”(《与谛闲法师书》)


〔五停心观〕能使五种过失(贪欲、嗔恚、愚痴、业障、散乱)停止于心的观法。一、不净观,即观察一切根身器界皆属不净,以停止贪欲。二、慈悲观,即观察一切众生痛苦可怜之相,以停止嗔恚。三、因缘观,即观察一切法皆从因缘生,前因后果,历历分明,以停止愚痴。四、念佛观,即观察佛身相好,功德庄严,以停止业障。五、数息观,即观察呼吸出入之相,每一出入,皆暗数自一至十,以停止散乱。〔势至都摄六根法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译文:佛问如何证得圆通的,我没有选择其它方法,而是总摄六根,令妄念不起,唯有忆佛之念相续不断,而证得念佛三昧。此种修法,是第一殊胜。)〔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净念相继〕忆佛之念无有间断。〔三摩地〕即三昧。

呼吸念佛若是与气功结合,还可以祛病延年,所谓身安而后道隆也。其方法是:坐、卧、立皆可,舌抵上腭,鼻吸鼻呼,吸必吸满、呼必呼尽(若一时做不到,则宜放缓,循序渐进地做到)。吸气时念“阿弥陀佛”,腹部外凸,气纳丹田,然后呼气念“阿弥陀佛”,腹部内凹。呼吸要轻柔而不费力。在呼吸念佛的过程中,始终觉知丹田(意守丹田),逐渐做到心无杂念,这是性命双修的关键。

〔丹田〕这里是指下丹田,乃任脉之关元穴,在肚脐下三寸(四指宽)处,为藏精之所。下丹田是锻炼、汇聚、储存真气的主要部位。人的元气发源于肾,藏于丹田,借三焦之道,周流全身,以推动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人体的强弱,生死存亡,全赖丹田元气之盛衰,所以保养丹田元气非常重要。丹田元气充实旺盛,就可以调动人体潜力,使真气能在全身循环运行。意守丹田,可以调节阴阳,沟通心肾,使真气充实畅通八脉,恢复先天之生理机能,促进身体的健康长寿。

《持名念佛四十八法》云:“或于气静心平时,先想己身,在圆光中,默观鼻端,想出入息。每一息(出息和入息各算一息)默念阿弥陀佛一声,方便调息,不缓不急,心息相依,随其出入。行住坐卧,皆可行之,勿令间断,常自密持。摄心既久,息念两忘,即此身心与虚空等,持至纯熟,心眼开通,三昧忽尔现前,即是唯心净土矣!”

问:步行时可以呼吸念佛吗?


答:可以。方法是:步行时默念“阿弥陀佛”,一步一字;四步一吸,四步一呼。这一方法虽妙,但如同骑自行车,有一个学会的过程,一旦掌握,其利无穷。呼吸仍然是腹式呼吸:吸时腹部外凸,呼时腹部内凹。

问:我使用呼吸念佛不能持久,久了会感到胸闷气短,很不舒服。怎么办?

答:呼吸念佛的要点是:随息。也就是跟随自然的呼吸而念佛,而不要去控制或改变呼吸。呼吸念佛时的呼吸,应当与平时没有念佛时的呼吸一样。你现在要做的是,细心体会怎样来随息念佛(在“随”字上做功夫)而没有去控制或改变呼吸。先在静止状态下练,待到静中功夫熟练,才逐渐在动中做。

问:呼吸念佛久了,有时候感觉气不顺。后来我就采用鼓腹和收腹来帮助腹式呼吸:鼓腹时吸气,收腹时呼气。这样就解决了气不顺的问题。这样来呼吸念佛可以吗?

答:完全可以。


问:我坐念时,以手指轻轻点按,一字一点,五句一组,字字觉知;每念完一组,即检查有无妄起,然后提起觉知念下一组;如此反复进行。我这样念佛,妄念很少,即便生起,也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息灭。这样做可以吗?

答:可以。法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要符合“历历分明,不昏不散,持久抗干扰”的原则就好。还可以多准备几个念法,以适合不同的情景。不过要提醒的是,此方法中有两个拐杖:用指点按和五句一检查。这是起步时的方便,功夫深了,就不要再靠着它们。当然,遇到困难时,可随时拾起拐杖度过难关。

念佛,要从实战出发。临境遇缘时,能够不忘记佛号,这是一个重大胜利。妄念起时,能够立即用佛号转掉,这是又一个重大胜利。要时常有意地在境缘上打磨,不断地取得这两个胜利,则上品可期。

问:为什么文中常常说修炼和功夫?

答:修是整治,恢复完美。炼是冶炼,众生心性如金在矿,炼除矿渣,即得纯金;亦是锤炼,众生心性犹如顽铁,反复锤锻,百炼成钢。至于“功夫”一词,意思是用功所费的时间与精力以及用功所达到的水平(造诣)。印光大师明确指出:修德“是功夫所致”。


〔百炼成钢〕古代炼铁成钢的工艺。铁块烧红后锤打,会使它的组织细化,更加致密,成分均匀,并且排除杂质,成为硬度甚高而有韧性的钢。东汉至南北朝时期,最精良的钢就称为百炼精钢或百炼钢。用来制作刀剑,锋利异常,被称为宝刀、宝剑。

印光大师《答念佛居士问(即周孟由)》一书中云:“问:‘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四句(这四句是: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是否指性德?‘一念现前,一念相应’四句(这四句是:一念现前,即一念相应;念念现前,即念念相应,是否指修德?答:二俱是修德。以‘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是功夫所致故也。”

〔二德〕性德与修德。性德是本具之德,而修德是用功修来的德。

问:上面所说的两个四句,是什么意思?

答:这两个四句非常有名,出自《彻悟大师遗集·覆香严居士书》。现将彻悟大师的这段开示注释如下:


【直须深信谛了,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一念现前,即一念相应;念念现前,即念念相应。】

应当深信并且确实了悟“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这一境界——唯存念佛这一念,别无它念。功夫到达了这一境界,则:一念(纯一无杂的念佛之念)现前,便一念相应;念念现前,便念念相应。

这里的“心”,是心念;“佛”,是所念之佛号;“相应”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意思。一念相应,一念心是佛;念念相应,念念心是佛。

〔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即佛,全佛即心〕心念外无佛念(念佛之念),佛念外无心念;全部心念即佛念,全部佛念即心念。这是描述心念与佛念完全重合,念佛之念纯净无杂之境界。

【但使此念常现在前,便是真实效验。离此念外,别求效验,便是间断,便不亲切,便入歧路矣!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正此之谓也。】


只要使此念(纯净无杂的念佛之念)常现在前,便是真实效验。离此念外,别求效验,便是间断,便不亲切,便入歧路矣!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正是讲的这个境界啊!

念佛,就是要做到:但使此念(纯一无杂的念佛之念)常现在前。

为了“但使此念(纯净无杂的念佛之念)常现在前”,在还没有达到一心不乱之前,首先要养成佛号不断的好习惯,这一条极其重要!所谓“未得不乱,先令不断”。印光大师云:“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复叶福备居士书一》)

在第一章“觉知动作”的“觉知连轴转”这一节中,是用“自知录”来培养觉知不断的好习惯,现在就用“自知录”来培养佛号不断的好习惯。

第五章 觉知当念

妄起即觉,觉之即无。


 

觉知当念,亦名觉照当念。当“觉知佛号”功夫成熟,即可转入本阶段“觉知(觉照)当念”的修炼:念佛时觉知(觉照)当下一念。

“觉知当念”念佛,有两种方式:一、间歇念,念一句佛号,就停一会儿,细观当下一念;二、连续念,即念即观。这两种方式,可根据功夫浅深和境况而灵活运用。

刚开始修炼觉知当念时,可能容易疲累,可穿插前行阶段的功法,或者觉知佛号,然后逐渐做到全时间的觉知当念。

重要练习:在觉知当念念佛时,令每一句佛号都要敌过妄想。起初,念一句,就检查一下是否敌过妄想?功夫上手了,念的时候就能够知道是否敌过了妄想。这时,每念一句,都要保持清楚地觉知:是否敌过了妄想?如果没有,就要找出原因,对症下药。这样坚持练下去,久而久之,功夫纯熟,自然就念佛成片了,不昏不散。这个练习非常重要,佛号敌得过妄想,就敌得过生死,这是慧命攸关的大事,一定要苦练。


〔功夫成片〕念佛时不夹杂妄念——念佛之念相续成一整片。印光大师云:“念佛不能纯一,必须制心不令外驰,久久自会纯一。成片者,纯一无杂之谓也。”(《印光法师文钞·复马契西居士书四》)憨山大师云:“要将此一声佛(佛号)咬定,定要敌过妄想。一切处,念念现前,不被妄想遮障。如此下苦切工夫,久久纯熟,自然相应,不求成片而自成片矣。”(《梦游集·示净心居士》)

《一分钟禅定》网页上,有一个音频播放器:一分钟后,钟声敲响。(右击播放键,可在菜单上设定循环播放模式或者下载。)你可以用它来测量,提一句佛号能够保持多久无妄念生起。并且用它作为工具,来帮助你练习逐步延长这个保持时间。这是培训念力的基本功,非常重要,一定要下苦功夫练好,做到一句佛号所向无敌。

 

问:祖师常说要放下。实际做起来相当困难,当以何法对治?

答:《佛法要领》云:“当知放不下时,一心念佛,便能放下。净宗珠清浊水之喻,正如此。心若驰散,便以佛号抵制之,久久自静。凡学法,哪个不用苦功夫?如不用功,而遽(jù,立刻)能放下,何须学耶?”憨山大师云:“心若有迷,但须念佛。”(《梦游集·示容玉居士》)


〔珠清浊水之喻〕《中峰三时系念》云:“西天有宝,名曰清珠。谓此珠投入浊水中,入水一寸,则一寸之浊水,即便清洁。此珠入水,自寸至尺,乃至於底,则浊水亦随之而澄湛。当知清珠者,喻念佛之净念也;浊水者,喻杂乱之妄心也。”

 

《梦游集》中,有净心居士问曰:念佛难成一片,请开示。憨山大师开示道:“修行,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生死心不切,如何敢云念佛成片?且众生无量劫来,念念妄想,情根固蔽。即今生出世(即便今生要修行出世),何曾一念痛为生死?日用念念循情(平时都是念念随着情识流转),未常返省(反省)。今欲以虚浮信心,就要断多劫生死,所谓滴水救积薪之火,岂有是理哉(哪有这个道理呢)?若果为生死心切,念念若救头然(燃)。只恐一失人身,百劫难复。要将此一声佛(佛号)咬定,定要敌过妄想。一切处,念念现前(每一念都是佛念现前),不被妄想遮障。如此下苦切工夫,久久纯熟,自然相应。如此,不求成片而自成一片矣。此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告诉不得他人(没有办法给他人讲得明白),全要自己著力(全要靠当事人自己去领悟、去实践)。若但将念佛做面皮,如此驴年无受用时(如此到驴年亦无受用之时,即:如此永无受用之时)。直须勇猛,更莫迟疑!”(《梦游集·示净心居士》)

在这一开示中,其修法是:“要将此一声佛(佛号)咬定,定要敌过妄想。一切处,念念现前(每一念都是佛念现前),不被妄想遮障。如此下苦切工夫,久久纯熟,自然相应。如此,不求成片而自成一片矣。”

 


“觉知当念”的要点,在初步阶段,以无妄念为好;然后,就要以“妄起即觉(妄念一起就立刻看见)”为修炼的要点。当做到了“妄起即觉”这一步,“觉之即无”就很容易了,由此而达到妄起不随,一心不乱的境界就稳定了。

妄起即觉”,这是修念佛一心不乱的重要功夫。要经常练:念佛时,关注妄念的生起。久而久之,就能够做到妄起即觉。

妄念之生起,皆在觉知间断处。做“妄起即觉”功夫,即是加强觉知的连贯性,弥合这些间断。所以,“妄起即觉”功夫要愈做愈细密。

修炼“妄起即觉”的具体方法很多。例如,缓慢地念佛,念完一句,观一会儿,才念下一句;或者念佛时,觉知自性,看有无妄念生起;等等。多练多试,就会找到许多好的练习方法。除了座上专练,辅之以座下随时随地、见缝插针地练,进展会很快的。方法正确,加上苦练,必能成就。所以,对于刻苦修行的道人而言,最重要的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修行方法(识路头)。古德云:“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只在于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修行方法),路头若识得(若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修行方法),生死一齐休。”

其实,细细观察和研究妄想是怎样生起的,又怎样笼罩你而不能自拔,这是很有趣的。更有趣的是,你观察、研究得愈深入,妄想反而愈不容易生起,功夫迅速进展。例如,本来念佛念得好好的,心清清静静的。突然,一些令人讨厌的念头不断生起,挥之不去。怎么办?你就静下心来,细细观察和研究妄想是怎样生起的,又怎样笼罩你而不能自拔。念一句佛号,观察研究一会儿;念一句佛号,观察研究一会儿。这是摆脱妄想的妙法,而且在摆脱的过程中,功力会迅速增长,真得感谢这些“陪练”!


从前,一位僧人独去深山修行。到了晚上,见一厉鬼扑来。危急中,他赶紧念佛,厉鬼便连连后退。但是只要佛号一停,厉鬼便又向前逼近,所以他必须不停地念佛,彻夜如此。直到破晓,鬼才离去。以后的一连几晚都是这样。于是僧人索性白天睡一觉,晚上便通宵念佛。这样,年复一年地僵持下去。最后,他成就了念佛三昧,厉鬼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他真是万分感谢那个厉鬼。(评:这位僧人完全可以搬迁到没有厉鬼之处去,但他却知难而上,在危难中锤炼!这就是修行人的本色。)

其实,每一位念佛人也都面临着一个厉鬼——妄想。它日夜窥视着,要吞噬我们的法身慧命。所以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及时打退它的每一次进攻。总的结局是:要么是你伏住它,成就自己的道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么是它伏住你,令你依旧在六道轮回。

 

“觉知当念”,是在“前行篇”和“觉知佛号”功夫的基础上进行,如果发现哪有问题,就要及时补课,以突破难关。这也是对我们真信切愿的考验,一定要以百折不饶的毅力坚持练下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念佛念到“当念即佛念,佛念即当念”,则入一心不乱矣。

中峰大师云:“诸仁者!要知阿弥陀佛是甚么人?即能念佛之众生也。即今三界中,循苦乐二境,与轮回结业,日夜营营而不得休息者是甚么人?即是不能念阿弥之诸佛也。


要知此一声佛,非但今生不能念,逆而求之,由向多劫沉滞苦轮,未曾蹉口念著,所以至今日此念(念佛之念)不能纯熟。方将勉强念得两三声,则疑心顿起,杂虑横生,虚烦颊舌之动摇,徒使精神之驰散,欲求与佛相应,不异吹网之欲满也。

因甚如斯?(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根本不深,操志无定,虽曰念佛,其实此念不与佛俱也(即念佛时心口不一)

古人信心纯至,正因凛然,重念生死,切思轮转(真切地思虑到六道轮回之可怕),万缘寝削(寝削:停止、削除),百虑冰消,举起一声佛名,直下更无异见(佛念即当念,当念即佛念)

原夫(发语词)即佛之念如太阿剑,横按当轩;即念之佛如大火轮,星腾焰炽。使万物撄之则燎,触之则伤。久而念之,念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念,身心一致(心口一致),能所两忘。其到家之说,不容有声;捷径之词,何劳挂齿?可谓证修行之神术,超方便(极其方便)之正途,破死生蛰户之雷霆,烛迷妄幽衢之日月。”(《中峰三时系念仪范》)

〔念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念〕当念即是念佛之念,念佛之念即是当念。


“觉知当念”的功夫非常重要,是觉知念佛的核心功夫,要座上座下反反复复地练,睁眼闭眼练,行住坐卧练,在不同的环境下练,入睡之前练。一定要做到佛号敌得过妄念,不被妄念操控。要时时在境缘上练,在境缘上验。功夫深了,即如中峰大师所言:“念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念,身心一致,能所两忘。其到家之说,不容有声;捷径之词,何劳挂齿?可谓证修行之神术,超方便之正途,破死生蛰户之雷霆,烛迷妄幽衢之日月。”

印光大师云:“自是不归,归便得,故乡风月有谁争?”此时方始会得“归便得”三字之妙。

〔自是不归,归便得〕全联曰:“应当发愿,愿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恋;自是不归,归便得,故乡风月有谁争?”(《印光法师文钞·思归集发刊序》)

 

问:觉知当念,我觉得很困难。怎么办?


答:觉知当念,是建立在觉知佛号的基础上。如果你觉得觉知当念困难,可分两段来进行。首先,间歇念佛,念佛时觉知佛号,在停歇时间觉知当念。这一段功夫成熟后,自然地转入全时间地觉知当念。要是做第一段功夫都觉得下不了手,就应当继续修炼觉知佛号,待到觉知力强大后,才来修觉知当念。修行的诀窍是:急不得,停不得,持之以恒,连绵不断。日久功深,就会进入这样一个境界:每念一句佛号,就清楚地觉知到从这句佛号开始,直到下一句佛号开始,中间都没有妄念。这就是:“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进一步,就是巩固和提高这一境界,由习惯而成自然,做到更加持久,更加抗干扰,直到“全天候飞行”。

问:我念佛是两句两句地念,两句为一组,数五下便是十句,觉得很摄心。现在仍然可以保持这一习惯吗?

答:可以。因为你已经养成习惯,就不会着意去数。现在你把注意力放在念好每一组佛号上,每一组都要念得合格,没有妄念,功夫就成片了。

问:我修“念起即觉”感到太困难了,有何方便?

答:若是这样,可以借用李凤山先生的“平甩功”来修(平甩功的功法,详见第一章)。因为平甩功的口令是六个字,所以你练时,默念六字洪名,把注意力放在观看妄念生起。此法效果甚好,持之以恒,不仅可以做到“妄起即觉,觉之即无”,而且是在练动中定力。


问:什么是观心念佛?

答:观心念佛,就是即念即观当念。“觉知当念”这一章实际上就是观心念佛。

答:不仅没有矛盾,而且相得益彰。印光大师云:“初心念佛,未到亲证三昧之时,谁能无有妄念?所贵心常觉照,不随妄转。”(《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示修持方法》)这里“心常觉照,不随妄转”,便是观心。有了观心功夫而念佛,犹如带角虎,君自试即知。

问:那为什么印光大师说:“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复杨炜章居士书》)

答:因为对方(杨炜章居士)是初机学人,没有足够基础,却去使用观心念佛,而导致心火上炎,为此写信给印光大师求教。所以印光大师在这封信中,是针对对方的具体情况,因病与药,而不是否定观心念佛。印光大师写道:“汝以极重之业力凡夫妄用观心之法,故致如此(即对方来信中所说的‘心火上炎’)。”并且继续写道:“观心之法,乃教家修观之法,念佛之人,不甚合机。”这里“念佛之人,不甚合机”是委婉的说法,意思是你的基础够不上观心念佛,所以出现心火上炎。因此印光大师告诉他:“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


观心念佛虽妙,却不适合基础不够的人。由于初机学人没有足够基础,若是观心念佛,往往会出现头晕、头痛、心火上炎等现象。所以本书(《觉知念佛》)在讲“觉知当念(观心念佛)”时,就已经通过修学前行篇(觉知动作、觉知感受、觉知呼吸、觉知当下、觉知心念)和“觉知佛号”扎下坚实的基础。在《念佛三昧摸象记》中,印光大师开示道:“若论其法,必须当念佛时,即念返观,专注一境,毋使外驰,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不就是观心念佛吗?所以,念佛人要采用观心念法,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观心念佛是持名念佛之精髓,自古以来,许多祖师大德都是通过观心念佛而成就一心不乱。

问:我观心念佛时,感到头晕,怎么办?

答:这是因为觉知力不够强大的缘故。应当先在前行篇上下功夫以增强觉知力,待到觉知力足够强大时,再来观心念佛,便不会头晕。

问:观心时,当于何处起观?

答:对此,南怀瑾先生说道:“纯正的般若观心法门,观自我心意识的生生灭灭,本无所谓在何处起观的问题,婆婆妈妈,多此一举!心并不在内外中间。然而一般行者做此观法,很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头部,引起高血压等病症,所以才又提供大家轻轻在心头作观的方便;又怕你们不懂心头部分,特别说明在心窝子这里,两个乳头中间,肋骨衔接凹下之处。就在这里自然起观。”(《定慧初修》)


〔两个乳头中间〕两个乳头连线的中点之处,通常称为黄庭、心轮、心头,亦是膻中穴的位置。

 

为了说明观心对学佛人之重要,特地录出以下开示:

古德云:“若不观心,法无来处。”因为佛法都在清净心上,返观内照,始能引出佛性,一切三昧门,一切陀罗尼门,一切解脱门,一切神通门,一时俱得显现。故知心是妙法来处,若不观心,如何能引得出来?是以观心为佛法第一妙行,诸行莫及。

〔陀罗尼门〕梵语陀罗尼,汉译:总持。由于菩萨以总持之法,随顺一切众生言音,开导正信,令其灭诸恶心,而行一切善法,是为菩萨陀罗尼门。


《大乘心地观经》云:“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此法名为十方如来最胜秘密心地法门,此法名为一切凡夫入如来地顿悟法门,此法名为一切菩萨趣大菩提真实正路,此法名为三世诸佛自受法乐微妙宝宫,此法名为一切饶益有情无尽宝藏。”《涅槃经》云:“能观心性,名为上定。”禅宗四祖道信云:“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五祖弘忍云:“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六祖慧能云:“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是故佛法根本在心,行法根本在观。常常观照,即是般若熏无明。无明一破,法身顿现。一超直入如来地,不历僧祗获法身。《圆觉经》云:“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达摩祖师《破相论》云:“问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当修何法最为省要?答曰: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问曰:何一法能摄诸法?答曰: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犹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树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观心之至要,印光大师讲述释迦牟尼佛得道的经过时,写道:“至年十九,于二月八日夜半时,乘乾陟马,逾城而去,直至深山,修出世道。又欲示彼外道皆非正法,故复游历五年,遍访诸仙。后乃独坐观心,日食一麻一麦,苦行六年,于腊月初八日明星出时,举目一观,豁然大悟。叹曰,奇哉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即得现前。”(《潮阳佛教分会演说一》)

第六章 别无二念

月到上方诸品净,心持佛名万缘空。

 


综上所述,修炼觉知念佛有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觉知佛号——念佛时,觉知念佛这一念,即念即知,心不旁鹜。

第二阶段:觉知当念——念佛时,觉知当下一念,妄念起时看得见,并能够用佛号转掉,妄起不随。

第三阶段:别无二念——念佛时,念佛之念即是当下之念,当下之念即是念佛之念,心佛合一,得一心不乱矣。

按照以上介绍的方法,坚持练下去。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在念佛的同时,就自动地、清明地觉知到当下一念,而此时除了忆佛念佛之外,别无它念,清清静静地在忆佛念佛——此即一心不乱,亦名系念不乱。正如印光大师《念佛三昧摸象记》云:“佛号一举,妄念全消,透体清凉,中怀悦豫。直同甘露灌顶,醍醐沃心,其为乐也,莫能喻焉。”


当念佛之念纯净无杂,即是心佛合一的境界——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使此念常现在前,便是真实效验也。

下一步就是巩固和加深这一心不乱的境界,使其持久、抗干扰,在任何情形下都能够提起佛号,顺利地进入一心不乱境界,持续地安住其中——积习成性。为此,须要随时随地以佛号为定海神针来做三心功夫(收心、守心和定心)。三心功夫纯熟了,一心不乱的佛号就能够从百到千,从千至万,连绵不断地延续下去——念念相续。善导大师云:“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是以大圣(释迦牟尼佛)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愿一切人等,善自思惟,行住坐卧,必须厉心克己,昼夜莫废,前念命终,后念即生,永受无为法乐,乃至成佛,岂不快哉!”(详见《善导大师净土教法》一文)

〔收心、守心和定心〕收心,将已失之心收回来。守心,将收回来的心牢牢守住。定心,心将失未失之际,将它定住不动,喻如悬崖勒马。

行策大师(净宗第十祖)云:“七日(精进佛七的七天)持名,贵在一心不乱,无间无杂,非必以快念多念为胜也。但不缓不急,密密持名,使心中佛号,历历分明,着衣吃饭,行住坐卧,一句洪名,绵密不断,犹如呼吸相似,既不散乱,亦不沉没。如是持名,可谓事上能一心精进者矣。”(《净土警语·起精进七期示众》)

普度大师云:“凡修净土之人,灼然是要敌他生死,不是说了便休,当念无常迅速,时不待人,须把做一件事始得。若信得及,便从今日起,发大勇猛精进,莫问会与不会,见性不见性,只执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如靠著一座须弥山相似,摇撼不动。专其心,壹其意,或参念、观念、忆念、十念,或默念、专念、系念、礼念,念兹在兹,常忆常念。朝也念,暮也念,行也念,坐也念,心念不空过,念佛不离心,日日时时,不要放舍。绵绵密密,如鸡抱卵,常教暖气相接,即是净念相继。更加智照,则知净土即是自心,此乃上智人修进工夫。如此抱得定,做得主,靠得稳,纵遇苦乐顺逆境界现前,只是念阿弥陀佛,无一念变异心、退惰心、杂想心,直至尽生,永无别念,决定要生西方极乐世界。果能如是用功,则历劫无明,生死业障,自然消殒,尘劳习漏,自然净尽,亲见弥陀,不离本念,功成行满,愿力相资,临命终时,定生上品。”(《莲宗宝鉴》)


〔愿力相资〕信愿与力行,相互凭借,相互资助。

 

功夫到此,犹如贫子得宝,便要善于使用这如意宝珠,不可再过饥寒交迫的日子。由于已经具备了念佛一心不乱的能力,就能够而且应当以心转业,以心消业,直到业消智朗,障尽福崇,凡所作为,皆悉顺遂,捷登上品。其具体方法,详见《以心转业》一文。

 

问:善导大师云:“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有何方便,能够做到念念相续?


答:可用金线串珠法:一句佛号念完,而念佛之念意犹未尽,就将它保持一会儿,直到下一句佛号开始,使相邻两句佛号以意贯之,无有妄念。如此继续念下去,自能做到念念相续。随着念力的增强,可将两句之间的时间间隔逐渐延长而意念不断。无论行住坐卧,都要照顾好功夫,不令走失,单单的的佛念现前,不间不断,直练得炉火纯青,浑然一片。《中峰三时系念》云:“举起一声佛名,直下更无异见。如太阿剑,横按当轩;如大火轮,星腾焰炽。万物撄之则燎,触之则伤。直至一心不乱,能所两忘。到家之说,不容再举;捷迳之词,何劳挂齿?可谓:证修行之神术,超方便之正途;破死生蛰户之雷霆,烛迷妄幽衢之日月。”

〔念力〕专念之力,能抗干扰和诱惑。《佛遗教经》中,佛言:“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五欲〕对色、声、香、味、触的欲求。色是指美丽的色相;声是指悦耳的声音和动听的言辞;香是指芬芳的香气;味是指可口的美味;触是指适意的触乐。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贪欲之心,故名五欲。持戒清净,就是要能够控制五根,不为五欲所动。《佛遗教经》中,佛言:“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五根〕眼、耳、鼻、舌、身。

第七章 四个段位

见缝插针,积习成性。

 

一、十句不乱


二、百句不乱

三、千句不乱

四、随时不乱

 

总的来说,一心不乱功夫有四个段位:一、十句不乱;二、百句不乱;三、千句不乱;四、随时不乱。通常所说的一心不乱是指随时不乱,这是每个念佛人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每个念佛人能够达到的目标,故云:万修万人去。


从时间上来说,念十句佛号大约是九秒钟,念一百句佛号大约是一分半钟,念一千句佛号大约是十五分钟。当然,这仅只是一个参考数据,因为各人念佛的快慢不相同,可以自己来测定。截流大师(净宗第十祖)在精进佛七法会上开示道:“七日持名,贵在一心不乱,无间无杂,非必以快念多念为胜也。”(《净土警语》)所以,念佛的快慢,以摄心、持久为佳。

修炼念佛一心不乱,总的方法是:即念即观(当下一念 )——念佛观心,观心念佛。这样来念,如果觉知力专注连贯,则妄念不生;即便偶有闪失而妄念生起,亦可立即觉知到。而且随着念佛,觉知力也在不断地增强——这是最为关键重要的。当觉知力强大到一定程度,妄念自会销声匿迹,并且清清楚楚地“看见”心中只有佛号,别无二念。有人请教广钦老和尚念佛的窍门,他回答道:“无有一窍,但看自心。”(《无处不自在的水果法师》)记住,随时随地“但看自心”!妄念若起,知而勿随,不为所乱。

〔无有一窍,但看自心〕没有别的甚么窍门,就是念佛时,一定要看着自己的心念。〔知而勿随〕不加评判地看着这个妄念。“知而勿随”的关键,是要在“知”上做功夫,如猫守穴似地看着,念起即知。做到了“念起即知”,“勿随”就容易了。

 

为了达到这四个段位,在修炼中,要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步步升进。其办法是:实施,琢磨,总结,改进;再实施,再琢磨,再总结,再改进;......。如此继续,就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好方法。


一、十句不乱

念好十句佛号,乃是基础中之基础,因此首先要在十句不乱上痛下功夫。十句不乱的功夫,是在十念记数法的基础上进行。由于此法已经纯熟,故念佛时不须着意记数,而是即观当念。

十句佛号一定要念得浑成一体,无隙可入。只要佛号一提,十句便本能地鱼贯而出,并且清清楚楚地“看见”心中只有佛号,别无二念。

这十句佛号一定要练好,要见缝插针地练,见缝插针地念,做到持久而不懈怠。妄念生起,这是业来缚心;以佛号取代妄念,这是心在转业。要随时随地以佛号来取代妄念,十句不行,再来十句,如此继续下去,不断地以心转业,日久功深,妙不可言。《菜根谭》云:“念头起处,才觉向欲路上去,便挽从理路上来。一起便觉,一觉便转,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轻易放过。”

 

关于十念记数法,印光大师开示道:“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两个五句)。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三、三、四)。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


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

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

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

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印光法师文钞·复高邵麟居士书四》)

〔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憧憧(chōng chōng)”:往来不断的样子。这里“憧憧往来者”,是指往来不断的念头。“朋从”:同类相从。全句话的意思是:由于摄心记数,往来不断的念头,也都相继而成专注一境之佛号矣。


 

问:十念记数念佛时,我是两句两句地念,两句为一组,数五下便是十句。念的时候每一组数得清清楚楚的,这样既容易记数又很摄心。这样念可以吗?

答:当然可以。既容易而又摄心,这是很好的。

问:应当怎样来修炼“十念相续,积习成性”?

答:可分两方面来进行。一方面,不断地十句十句地念,使其熟之又熟,直到纯熟。另一方面,培养忆佛之念力,令其专注、连贯、持久。方法是:提一句佛号,即专注地、绵密不断地、如子思母地忆念阿弥陀佛(佛光照耀身心,得大加持);待到妄念欲起之时,再提一句佛号,即专注地、绵密不断地、如子思母地忆念阿弥陀佛;如此继续。两句之间不杂妄念,其时间间隔愈长愈好。日久功深,那时不仅十念相续,而且能够百念相续,千念相续,随时相续。


〔十念相续〕在称念十句佛号的过程中,念佛之念,念念相续,不杂妄念,亦即十句不乱。而临终十念相续,极其重要!道绰大师在《安乐集》中,对于第十八愿的含义开示道:“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积习成性〕通过不断地反复练习,令十念相续成为本能。〔如子思母地忆念阿弥陀佛〕印光大师《大势至菩萨赞》曰:“如子忆母忆世尊(阿弥陀佛),直下即蒙恩。因心果觉两相契,立刻返本还源,都摄六根妙难论。”〔佛光照耀身心,得大加持〕《佛说无量寿经》云:“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若在三涂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无复苦恼。寿终之后,皆蒙解脱。”〔三垢〕三毒的别名,即贪、嗔、痴。〔三涂〕火涂、刀涂和血涂,即三恶道之地狱、饿鬼、畜生,乃身口意诸恶业所引生之处。(一)火涂,即地狱道,彼处众生常为镬汤炉炭所苦,故称火涂。(二)刀涂,即饿鬼道,彼处众生常受刀杖驱逼之苦,故称刀涂。(三)血涂,即畜生道,彼处众生,强者伏弱,互相吞啖,饮血食肉,故称血涂。

二、百句不乱

十句不乱有把握之后,就可以开始修炼百句不乱。做到百句佛号,水泼不进,风吹不入,如银墙铁壁。此时,百句佛号如太阿剑、如大火轮,是伏烦恼的利器。只要境风吹起,立即以百句佛号镇住。若还不行,再念百句,如此等等,务令佛号胜过烦恼。功夫深了,境风一刮,佛号即起,滴水不漏,自然伏住烦恼。《中峰三时系念》云:“如太阿剑,横按当轩;如大火轮,星腾焰炽。万物撄之则燎,触之则伤。”

念一百句佛号,时间大约是一分半钟。一天当中,除了定课念佛,要见缝插针、专注地念一个“百句佛号(十个十句)”,要尽可能多地练,要练得炉火纯青,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一溜念出而无妄想。记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你一定能够做到!

 

问:百句如何计数?


答:计数的方法可用手指计数:左手每念十句屈一指,五指屈尽后,每念十句伸一指,五指伸尽,即念了一百句。

问:如何修炼“百句不乱”?

答:每念一百句,就总结一下这一百句念得怎么样。一般是:一、全无妄念;二、有妄念,但未成想;三、妄念生起,相续成想。于是针对情况找出应当保持的和须要改进的,确定下一百句怎么念;这样念了一百句,又如是总结,如是确定下一百句怎么念;如此继续。这样修炼不仅有趣,而且进步很快。此外,念佛时如果发现有事情常常萦绕心头,就要暂停下来作般若观照,把它想通想透,再以佛号伏住。记住:每念一百句,就要对这一百句念得怎么样,做到心中有数。

也可以这样来修炼“百句不乱”:每念十句就检查一下是否陷入妄想?若是在打妄想,就看妄想的是什么?是什么在牵动汝心?以便对症下药。这样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日久功深,十组佛号(每组十句)自然连成一片。

问:一般来说,我能够以佛号伏住烦恼。但是遇到顶心之事或切身之事,就禁不住要打妄想。怎么办?


答:这正是进道的好机会。我们在“如说修行网上佛学院”课程的第三阶段“般若破妄”中,修学了四部经:《金刚经》、《心经》、《六祖坛经》和《佛藏经》,以及第四阶段“极乐为归”中的《念佛论》和《禅净要旨》。现在正好以这些顶心切身之事来活学活用,亲切勘破。憨山大师《费闲歌》云:“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所以,修学经论不仅要诵、要解,更要依之而行——如说修行,方能得实际受用。做功夫时,特别要在得与失、荣与辱、忧与喜、苦与乐的两头来勘验。一旦勘破了,再以佛号伏住这些妄想,你在菩提道上就又进了一大步。

问:放下最难,当以何法对治?

答:百句不乱的功夫,正好派上用场。刘洙源先生开示道:“当知放不下时,一心念佛,便能放下。净宗珠清浊水之喻,正如此。心若驰散,便以佛号抵制之,久久自静。凡学法,哪个不用苦功夫?如不用功,而遽能放下,何须学耶?”(《刘洙源先生书札》)请特别留意“抵制”二字,这是做功夫的要领。

〔珠清浊水之喻〕《中峰三时系念》云:“西天有宝,名曰清珠。谓此珠投入浊水中,入水一寸,则一寸之浊水,即便清洁。此珠入水,自寸至尺,乃至於底,则浊水亦随之而澄湛。当知清珠者,喻念佛之净念也;浊水者,喻杂乱之妄心也。”

三、千句不乱

百句不乱达到后,进一步修炼,将百句联成千,做到千句不乱。方法是:每念百句就检查一下是否陷入妄想?若是在妄想,就看妄想的是什么?是什么在牵动汝心?以便对症下药。这样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日久功深,十段佛号(每段百句)自然连成一片,形成燎原之势,蚊蚋无处藏身。


计数的方法可用手指计数:左手每念十句屈一指,五指屈尽后,每念十句伸一指,五指伸尽,即念了一百句。再加上右手:每一百句,就屈一指或伸一指,右手五指屈尽伸完,即为一千句。

也可以每一百句用左手五指一屈一伸来计数,而每计完一百句就心中默记一个数字,例如:1就是一百句,2就是两百句,记到10就是一千句。

问:如此念佛,左手要屈伸计数,心中还要默记数,岂不分心?

答:这是达到随时一心不乱的前行方便。由于左手要计十,心中要计百,就不容易陷入妄想,不仅佛号持得“历历分明,不昏不散”,而且心力愈来愈集中,觉知力不断增强,就为随时一心不乱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你也可以左手五指屈尽伸完为一百句,而每念一百句佛号,右手指就按一下念佛计数器。

 


众生从无始劫来被喋喋不休的妄念所控制,苦不堪言,而且造业受报。现在有了千句不乱的功夫,就要从此控制中脱离出来,伏住烦恼,掌控自己的心念。因此,只要一发现自己被喋喋不休的妄念所控制,不由自主由此及彼地浮想,就要立即提起佛号将它斩断,务令佛号胜过烦恼。要随时保持警觉的状态,经常地、反复地斩断喋喋不休的浮想。功夫熟了,妄念一起,就会立即察觉,而且立即提起佛号将它斩断。

一般来说,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一、妄念来了,打了一阵妄想才发觉。而且提起佛号来斩断时,比较费力。

二、妄念来了,打了一下妄想就发觉,并能够提起佛号立即将它斩断。

三、妄念来了,就立即发觉,并立即提起佛号将它斩断。


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能够做到:念起即觉,觉即斩断。这样一来,就把烦恼伏住了。

 

问:我修炼的办法是交叉进行:念佛一千句,止静一刻钟。止静时,就“觉知心念”(详见前行篇中“觉知心念”一章)。这样可以吗?

答:这是一个好办法。

〔止静〕专心静坐。


问:净宗是修清净心。请问:什么是清净心?

答:清净心是离烦恼之心。《金刚经》云:“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念佛人是通过念佛,将染心转为净心。憨山大师云:“所言生死根者,即吾人日用种种妄想,人我、憎爱、贪瞋痴等诸烦恼业,若有一丝不断,即是生死根本。......今果能以妄想之心,转为念佛,则念念断烦恼。若念念能断烦恼,则是念念出生死。若此一念不乱,到临命终时,恶业消灭,佛境现前,一念随佛往生净土,永超生死,登不退地。”(《梦游集·答王于凡》)

四、随时不乱

要做到随时不乱,首先要做到佛号随时不断,所谓“未得不乱,先令不断”。为此,必须放下万缘,一心念佛,不舍昼夜,精修密练(“密练”是指功夫绵密不断)。工作时,专心工作;其余时间,都要做到行住坐卧佛号不断。在周末和节假日,就要做到全时间佛号不断。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直到形成定例,养成习惯。要随时提醒警诫自己:难道还有比了脱生死更重大的事吗?印光大师云:“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印光法师文钞·复叶福备居士书一》)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人们要学好一门技艺,尚须如此努力,我辈欲了生死,难道连佛号不断都做不到吗?世间之事哪有不下苦功夫便一蹴而成的?更何况修行出三界!其实,修行是苦中有大乐,而且苦尽甘来。当你念佛念到心心念佛、心心不昧的时候,此中之乐,是乐不可支。当你念佛念到莲花化生融入当下,死亡的阴影不再笼罩着你的时候,心中的那份安详、笃定,又何可言喻?对此,印光大师云:“佛号一举,妄念全消,透体清凉,中怀悦豫。直同甘露灌顶,醍醐沃心。其为乐也,莫能喻焉。”(《印光法师文钞·念佛三昧摸象记》)

〔甘露〕梵语阿密哩多,译言甘露。味甘如蜜,天人所食。《光明文句》云:“甘露是诸天不死之药,食者命长身安,力大体光。”这里,甘露喻指智慧之水。〔灌顶〕灌者大悲护念义,顶者佛果最上义,谓诸佛以智水灌顶,能使功德圆满。〔醍醐〕经过多次制炼的乳酪,味中第一,喻指最上乘佛法。


而且,人们在没完没了的问题纠缠下压力重重,身心交瘁,但是所有的问题几乎都是自己想出来的(许多人连这一点都还没有认识到),修行人光是心清净这一条,就比一般人的生活质量高出许多,更不必说业因果报是天地悬殊。

业障,是由于宿世所作的种种罪业,而造成今生的种种障碍,令所作所为皆不如意。所以人们常问:怎样消业障?牢牢记住:妄念起时,是业来缚心;以佛号取代之,这就是心在转业。随时随地连绵不断地做下去,自然会業消智朗,障盡福崇,诸事谐和,上品可期。

 

其实,修炼之道无它,一“熟”字而已。大将军百步穿杨,卖油翁滴油入钱,都是一个“熟”。这就是说,“熟”是一切技艺道行的核心。“熟”字诀的要点,具体说来有三条:一、正确的方法和步骤;二、大量的重复训练(熟能生巧,巧能成妙,妙能入化);三、不断地琢磨、总结、改进、提高。循此而行,没有不成功的。

〔卖油翁滴油入钱〕“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


译文:陈尧咨(北宋状元,官至武信军节度使,追赠太尉,谥号“康肃”)擅长射箭,举世无双,他也以此自我夸耀。有一次,他在家中箭场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场边斜着眼看着他射,很久也没有离开。老翁看见他射箭,十中八、九,只是微微点头。陈尧咨问老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不高超吗?”卖油的老翁说:“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手熟罢了。”陈尧咨恼怒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就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杓子舀了油向下灌注,油从钱孔中注入,但钱币却未被沾湿。老翁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罢了。”陈尧咨只好笑着打发他走了。

 

问:怎样“琢磨、总结、改进、提高”?

答:首先要有及时正确的反馈:自己在这一次训练中做得怎么样?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哪些没有达到;心态怎么样,自强、自律、克己功夫做得怎么样。然后针对性地制定下一次的训练计划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保持发扬好的,纠正改进不好的。在下一次训练中,按此计划和目标实施。记住:自信成功,自强成才,自律成长,克己心净。

〔自强〕自己奋发图强。〔自律〕自我约束。〔克己〕克制物欲。


训练是艰苦的,甚至是枯燥的,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但是你可以在修炼和体悟中培养兴趣。兴趣一旦培养起来了,你就会乐在其中,享受整个训练过程。这时,功夫得力,兴味盎然,欲罢不能,直挂云帆济沧海。

 

所以,修学的关键是:生处转熟,熟处转生。所谓生处,就是心安住在佛号上;而熟处,就是心攀缘五欲六尘,这是无始劫来养成的习气,也是生死轮回的根。

憨山大师在《梦游集》中开示道:

“吾人日用一切,起心动念,皆是妄想,为生死本,故招苦果。今以妄想之心,转为念佛,则念念成净土因,是为乐果。若念佛心心不断,妄想消灭,心光发露,智慧现前,则成佛法身。”


“昔欧文忠公(欧阳修)问一僧云:‘古人临生死之际,有谈笑脱去者,今何寂寥无有?’僧云:‘古人念念在定慧,临终安得乱?今人念念在散乱,临终安得定?’文忠大惊:‘此语(念念在定慧)正吾人学道之标的(目标)也。’......学道无他伎俩,只是生处要熟,熟处要生,久久纯熟,打成一片,自然念念弥陀,头头极乐矣。近见学道之士,祗知贪求玄妙,不知向根本处下死工夫,及临荣辱祸患死生之际,便见手忙脚乱,此非人误,乃自误耳。”

“所言生死根者,即吾人日用种种妄想,人我、憎爱、贪瞋痴等诸烦恼业,若有一丝不断,即是生死根本。今要参禅顿悟了生死,请自讨量,果能一念顿断历劫烦恼如斩乱丝否?若不能断烦恼,纵能顿悟,亦成魔业,岂可轻视?从上诸祖顿悟,亦从多生积功渐修中来。故顿悟一着,说易实难,苟无二三十年死心工夫,如何得向热恼中一念顿悟?要在自知根器何如耳!至若念佛一门,世人不知其妙,视为浅近,其实步步踏着实地。何也?以吾人有生以来,念念妄想攀缘,造生死业,何曾一念回光返照自心?何曾一念肯断烦恼?今果能以妄想之心,转为念佛,则念念断烦恼。若念念能断烦恼,则是念念出生死。若此一念不乱,到临命终时,恶业消灭,佛境现前,一念随佛往生净土,永超生死,登不退地。所谓‘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果能以念佛之一念不移,一心不乱,比参禅更有下落,总之惟在一念真切耳。但参禅定要死尽世心,不容一念妄想。其念佛是以净想转染想,以想除想,乃博换之法,就吾人根器易为耳。其实,心心念佛,心心不昧,此心妙乐,有不可言者。”

“消磨习气,必定要念力为主。或古人话头,或单提一咒(念佛人则是一句佛号),切切记心,时时在念。久久此念纯熟,中心有主,则于遇境逢缘,内不出,外不入,中闲(间)一念,炯炯孤明。一切应事接物,如镜现像,不将不迎,来无所黏,去无踪迹,此便是最初得力处也。若于微细情想,潜滋暗长,不自觉时,或己知己见,吝惜护痛,不肯一刀两段,此便是因循软暖,自恕自欺处。者(这)里最要吃紧著眼,决不可放过,亦不可被他瞒过。若轻放恕过,便是自欺。故孔子曰:毋自欺也。此便是教吾人行路,把手拖步一般。以吾人情昏智暗,一向只在光影门头,识神影子里弄聪明,全于本地真实处不相干。若者里认得,便是披沙拣金。砂土若去,金体自纯,不患不到精耀时节。”

 

问:如何做到随时不乱?


答:以十句佛号为单位来念,可以不再计百、计千,只是不令间断。持得纯熟,於持中不持,於不持中持,到得念头不动,则灵验矣。随时不乱的要点是:做到念佛时清清楚楚地知道没有妄念,而不是觉得没有妄念即可。《文殊所说摩诃般若经》云:“若人学射,久习则巧,后虽无心,箭发皆中。”念佛功夫深了,自会做到:佛号一举,妄念全消。

问:我一开始就用这个方法来达到随时不乱可以吗?

答:如果你用这个方法愈念愈清净则可。如果念佛时总是夹杂有妄念,不见退减,就要首先做到百句不乱,然后千句不乱,再使用这个方法。

问:上文说“随时不乱的要点是:做到念佛时清清楚楚地知道没有妄念”,但是我几经努力,仍没达到。应当从何着手?

答:这是由于观心功夫不够。你现在应当加强“觉知心念”一章的修学来提升观心功力,特别是要在“知而勿随”这一节上用功。到时候自会做到“念佛时清清楚楚地知道没有妄念”。


问:我已经达到千句不乱,现在修炼随时不乱,是否一定要以十句佛号为单位来念?

答:各人情况不同,没有定法。“以十句佛号为单位来念”,效果十分显著,要尽量多用。当然,在有些场合下,可采用自己已经习惯的方法来念。例如,吃饭时一嚼一字,经行时一步一字或二字。在这一阶段中,反复细读《念佛论》、《禅净要旨》和毛惕园居士选辑的《念佛法要》是非常有帮助的。总之,念佛方法以摄心、持久、抗干扰为好,做到心心念佛,心心不昧。如果随时不乱比较有把握了,就可以一句一句地念,句与句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而无异念。

问:这一阶段念佛是朗念(出声念)、默念还是金刚持?

答:一般来说,朗念费力,默念易昏沉,宜以金刚持为主,间以朗念、默念。但这仅只是就一般而言。具体说来是因人而异,因功夫的浅深而异。若是朗念能持久,默念不昏沉,则朗念和默念也不亚于金刚持,而且有其独到之处。自己最好多试一试,看看哪种方法在哪种场境更适宜。

〔金刚持〕念佛时,唇舌动而不出声。


问:“念念相续”甚妙。怎样做到念念相续呢?

答:当达到百句不乱以后,便可修炼“念念相续”。其要点是:照顾好这一句与下一句之间无妄念,并且念好下一句。如此递推下去,做到念念相续。若是中间有妄念生起,就一定要觉知到。然后,抖擞精神,集中注意力,继续念下去。善导大师云:“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愿一切人等,善自思惟,行住坐卧,必须厉心克己,昼夜莫废。前念命终,后念即生,永受无为法乐,乃至成佛,岂不快哉!”(详见《善导大师净土教法》)关于“念念相续”,有一个形象的譬喻:冬夜,你手持电筒,行走在水田间的田埂上,稍不小心就会失足落入水中。怎么办?解决的办法是:始终都照亮脚下,跨好下一步。觉知就是电筒的光,始终都照亮脚下(这一句与下一句之间、以及下一句),跨好下一步(念好下一句)。

问:要做到随时不乱,应当怎样来工作和生活呢?

答:形象地说,我们所处的境可分为两个世界:当下世界和头脑世界。当下世界就是当下你五根(眼、耳、鼻、舌、身)所接触到的那个境,头脑世界就是你思这想那而存在于头脑中的那个境。修行人应当随时随地处于当下世界,若陷入头脑世界,即是与道相背。对此,祖师早有明训。前面已经说过,现在不妨再引如下:

有学人问赵州禅师:明心见性之人该当如何?赵州禅师回答说:正好大修行。学人道:不知您这样境界的大师是否也还修行?赵州禅师说:我就是穿衣吃饭。学人道:穿衣吃饭乃寻常事,难道这也是修行?赵州禅师说:若不是修行,那你说我每天在干什么?(原文:“问:了事的人如何?师云:正大修行。学云:未审和尚还修行也无?师云:着衣吃饭。学云:着衣吃饭寻常事,未审修行也无?师云:你且道我每日做什么?”(《赵州禅师语录》))


憨山大师云:“有问者云:‘古人饥时吃饭,困时打眠,便是道。今人饥时吃饭,困来打眠,为什么不是道?’答曰:‘古人吃饭只吃饭,打眠只打眠,所以是道。今人吃饭不吃饭,打眠不打眠,(而在)胡思乱算,所以背道耳。’由此看来,足下日用,只将眉毛剔起,叱咤一声,只教神惊鬼怕,天魔胆碎,阴鬼魂消,一喝喝退,落得本地静静悄悄,寸丝不挂,赤力力,净裸裸。将此一段家风,要读书便读书,不读则拈向一边,不许挂一字;要作文,便作文,不作便拈向一边,不许胡思算;乃至吃茶吃饭,就吃茶吃饭,要打眠,便打眠;要疴矢放尿,便疴矢放尿;撞着便了,更不许过后思量。如游魂鬼子一般,干干净净,洁洁白白,亦不许坐在干净洁白里(不要失掉觉照而落于无记)。如此单刀直入,一念向前,则读书亲见古人,作文也只向自胸中一口吐出,更无前后。涵畜时,便是吐露时;吐露时,便是涵畜时。如此不为动静明暗所转,不为种种伎俩所移。”(《梦游集·示黄惟恒》)

因此,一切时中,绝不可无谓地陷入头脑世界。即便工作时,其思惟也仅限于工作所须。待人接物应当是缘来即施,缘去即寂,过后不思量。这些,都是修行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必须严守的原则。但是,由于无始劫来,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头脑世界中打滚,这一根深蒂固的恶习难于猝然拔除,必须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来磨除,这就是为什么要修行,同时,这也就是修行的着力之处。

问:有时候我明明知道在打妄想,想从头脑世界中脱离出来,但是禁不住还要想,怎么办?

答:你已经进入到“随时不乱”这一阶段,说明具有相当的定慧力,对自己要有充分的信心,好似深山学剑十年得真传,现在出山闯荡江湖。当被妄想笼罩难于自拔时,就百句佛号、百句佛号地不断念,紧紧把握住“即念即观”这一要点。如果愈念愈清净,最后进入一心不乱境界,这是很好的。倘若进入不了,也不要气馁,只要你是紧紧把握住“即念即观”这一要点,你的功力就在长进,而且是在实战中长进,日日坚持下去,定会战胜妄想。

还有一法是:当实在禁不住还要想时,你就不去禁止它,而是仔细的观察这个思考者,看他究竟要干什么。就像坐下来看戏一样,既然这个思考者要想表演,好吧,就让你表演,看你演个什么,但是自己一定要看清楚他在演什么。这是饶有趣味的,常常这样观看表演,紧紧把握住“看清楚”这一要点。不知不觉有一天你会发现,在要打妄想时,你对自己下命令:不思量。妄想一下子就停歇下来了,清清静静,妙不可言。到此时节,就能够做到妄念若起,立即以佛号取代,而处于一心不乱的境界。剩下来,就是巩固和加深这一定境。定者,内不随妄转,外不为境牵也。


问:如何死尽偷心?

答:偷心就是妄念(识情)。死尽偷心就是斩尽妄念,谁来谁斩!憨山大师云:“至若念佛一门,世人不知其妙,视为浅近,其实步步踏着实地(妙!)。何也?以吾人有生以来,念念妄想攀缘,造生死业,何曾一念回光返照自心?何曾一念肯断烦恼?今果能以妄想之心,转为念佛,则念念断烦恼。若念念能断烦恼,则是念念出生死。若此一念不乱(关键!),到临命终时,恶业消灭,佛境现前,一念随佛往生净土,永超生死,登不退地。”(《梦游集·答王于凡》)

 

莲池大师云:“夫生死不离一念,乃至世出世间万法皆不离一念,今即以此念念佛,何等切近精实。若觑破此念起处,即是自性弥陀,即是祖师西来意。纵令不悟,乘此念力,往生极乐,且横截生死,不受轮回,终当大悟耳。愿放下万缘,十二时中念念提撕,是所至望!”(《云栖法汇》)

〔提撕〕警醒振作,保持正念。《禅宗无门关》云:“将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毫窍,通身起个疑团,参个‘无’字,昼夜提撕。”《朱子全书·存养》云:“只要常自提撕,分寸积累将去,久久自然接续,打成一片。”


憨山大师云:“然净土一门,接引众生,利益最广,古今念佛得往生者甚多。但以专精为主,不是一月一两会,念佛几千声,如此便作正行也。第一要发心,深厌娑婆是苦,志求舍离,存想西方净土,莲花化生,念念定要往生彼国,亲见弥陀,以为本愿。每日早晚要刻定功课,或持金刚经,或持弥陀经,或持往生咒,定要念佛回向西方发愿往生,以此为定规。二六时中,无论闲忙动静,将一声阿弥陀佛,持在心中,念念不忘,心心不断,乃至睡梦之中,亦不忘失。如此打成一片,无有闲(古同“间”)断,名为一行三昧。此念纯熟,一切境缘不被打断,开眼合眼,一声阿弥陀佛,明明现前。将一切世闲父母妻子,种种恩爱妄想业念,都被一声佛号消磨清净,如此即得自心清净。经云:‘心净则佛土净。’如此念佛,如此用心,念到临命终时,单单只有一声阿弥陀佛现在目前,一心不乱,自然得见阿弥陀佛亲来接引。一念之顷,即得往生净土,从此即得永脱生死之苦,高登极乐,莲华化生,便是一生念佛之效验也。如此精专,若不往生,则诸佛堕妄语矣。若是悠悠岁月,口说念佛,心无实行,是为自瞒自欺,岂有效验之时耶?善男子等,既发信心,当行实行,万勿自欺。”(《梦游集·示宜华众道人》)

 

问:我决心全力以赴地念佛,当从何着手?

答:给自己规定:(白天)应事一毕,就立即念佛;(夜晚)尚未睡着,就一直念佛。为了保证念佛的质量,可以采用分段念佛法:将一天的时间按照活动单元划分成段,然后分段来念佛。每一段念得怎么样,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作出针对性地改进。例如,起床穿衣为一段,整理床铺为一段,去盥洗室为一段,刷牙洗脸为一段,一顿饭为一段,如此等等。又例如外出步行,将前面的一棵树或一个招牌作为现前一段的终点,来确定一个距离为一段;这一段走完,又确定下一段;如此等等。又例如在公车上,每一站为一段。开始时,每一段的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划分得短一些;随着功夫深入,再逐渐增长每一段的时间。总之,自己灵活掌握,力求实效。每一段都一定要努力做到:念佛一心不乱。形成定例,坚持不懈,日久功深,积习成性。如此,则上品可期。

关于怎样念好佛,同修之间要多交流,多互相鼓励,待人如待己,度人即度己,集思广益,形成团队。有好的念佛经验,也应在网上公布、交流,万众一心,同奔极乐。


问:我吃饭时念佛,咀嚼一口念一字。这样做,妄念减少了许多,但是不能除净。怎么办?

答:功夫要一步一步落实。你可以这样来念,咀嚼一口念一字,每三句佛号记一次数,从一到十;然后又从一到十;如此继续。每记一数时,注意一下有无妄念。这一方法,可以推广到日常生活中许多一字一动作的情形,非常有效。当然,数目字只是拐杖而已,心念凝聚到一定程度,即可扔掉,做到没有拐杖也能够一心不乱。

问:念佛必须计数每天念了多少句吗?

答:念佛计数的目的,是督促自己不生懈怠,对自己每天念佛多少,是勤是惰,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已经做到持久而不懈怠,即可不再计数。云谷大师(憨山大师之师)云:“汝(指了凡先生)未能无心,但能持准提咒。无记无数,不令间断,持得纯熟,於持中不持,於不持中持,到得念头不动,则灵验矣。”(见《了凡四训》)此开示虽然是讲怎样持咒,但对持名念佛亦颇多启迪。

〔无计无数〕不用计数。〔於持中不持〕念咒时十分真诚专注,已经不知道自己是在念咒了。〔於不持中持〕不念咒时,下意识还在念。这就是念佛人常说的:“念而无念,不念而念”的境界。〔到得念头不动〕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


对于持咒的境界,慧明法师开示了持咒三关:“云何初关?学人持诵真言(咒语),持到万念归一,不起二念,名透初关。但此乃以石压草,尚非究竟。云何二关?真言持到持而不持,不持而持,是谁在持,自己亦不知,乃至同时好似有二人同持,是名三昧现前,亦名透二关。云何三关?真言持到真、妄、法,三者不知,深入三昧,而得离持正定,一无所有,即证实相,一切具足,名透三关。”《慧明法师开示录》

第八章 净心集资

佛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烦恼千千万万,归纳起来就是三毒:贪、嗔、痴。念佛功夫得力,就要用佛号来伏烦恼,净其心地,储备往生资粮。古德云:“行人净业成熟,心地清净,与佛相应,方见佛现前,接引生西。”佛月在天,光照亿万心水。若心不净,如水荡浊,月虽在天,其影不彰。故临终思绪纷乱者,佛虽放光接引,犹盲不能见也。

〔三毒〕毒者,毒害也。贪嗔痴毒害出世善心,故名为毒。一、贪毒:引取之心,名之为贪。若以迷心对一切顺情之境便喜好引取,是名贪毒。二、嗔毒:嗔恚之心,名之为嗔。若以迷心对一切违情之境便不悦厌弃,是名嗔毒。三、痴毒:迷惑之心,名之为痴。若于一切事理之法无所明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是名痴毒。


贪嗔痴三毒中,贪是根本,嗔和痴均是由贪而生。因为贪爱不到、或者失去贪爱的,而有嗔恚;因为贪爱,于是违背义理,颠倒妄取,而有愚痴。所以要息灭烦恼,当在断除贪爱上下功夫。佛言:“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佛说四十二章经》)

 

凡人不能无念,不念佛、法、僧,必念贪、嗔、痴。念贪、嗔、痴则杀、盗、淫等恶业蜂起,生死轮回无有止息。佛乃因势利导,抓住众生不能无念的习气,善巧方便地用一佛念来代替妄念,令众生将妄念转为佛念,染心换为净心,从而容易地往生净土,出离生死。彻悟大师云:“净心之要,亦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清珠(澄清浊水之宝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彻悟大师遗集》)所以,念佛就是于众生生死切近处作最亲切、最简易的转换。而作此转换的关键是觉察,念念觉察,妄念一起,立即用佛号转掉。要切切实实地做“觉察-转掉”功夫,念念不放过,念念透得过。日久功深,自然打成一片,伏住烦恼,成就净业。净心的关键就是:用佛号将妄念转掉。

〔念念不放过〕每一个妄念,都不要让它滑过(不被它瞒昧)。〔念念透得过〕每一个妄念,都不要被它笼罩,不听随它调弄,不当作实事。

要了生死,就要知道生死之根,以及怎样来拔除生死之根。祖师开示道:生死之根就是贪嗔痴三毒,而拔除生死之根,就是在于此心一念转变之间不遗余力!要在日用现前境界,妻子儿女团聚之际,亲戚朋友交接之间,义利逆顺交攻之处,喜怒贪嗔未发之前,预先着眼觑定,真真实实,清清楚楚,见到如何是生死之根,并立即极力拔除。


 

诸苦尽从贪爱起,因此灭苦之道是:贪爱在哪里生起,就在那里将它根除和息灭。

〔诸苦尽从贪爱起〕贪爱集苦(贪爱造成苦),是苦的根源。由于贪爱,于是取著,于是造业,于是受苦,于是轮回。贪爱是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处生起,因此要把紧六根门头,触尘起照、截断惑根,这是关键。

佛言:“比丘们!什么是苦集圣谛呢?它就是贪爱,就是造成不断轮回、为喜乐欲求所束缚,以及任何情况都不忘寻求快乐的欲望,也就是欲爱、有爱及无有爱。比丘们!而这贪爱从哪里生起,又从何处建立?在身心世界,只要有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事物,就有贪爱的生起和建立。而在身心世界,什么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事物呢?在身心世界中,眼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耳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又,比丘们!什么是苦灭圣谛呢?它是贪爱的完全远离、灭尽、舍离、弃舍、解脱、无染。但比丘们!何处根除贪爱,何处息灭贪爱呢?在身心世界中,有诱人的、令人喜悦的地方,就是可以根除和息灭贪爱的地方。但在身心世界中,什么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事物呢?在身心世界中,眼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耳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详见《大念住经注》

〔谛〕真实无谬的道理。〔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一、“苦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苦者,逼迫为相,苦是现实人生的真相。二、“集谛”的“集”是招致、造成的意思,是说明人生之苦怎样来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于贪爱,于是取著,于是造业,于是受苦,于是轮回。三、“灭谛”是说明息灭诸苦的真理。当所有的苦集(贪爱)都永断无余,无取无著,就不再造业、受苦、轮回,这就是灭谛。四、“道谛”是说明如何永断苦集(贪爱),亦即灭苦之道。四圣谛中,集是因,苦是果;道是因,灭是果。


 

修行的目标是伏烦恼、断烦恼,儒家的目标是成仁,其修持方法很值得借鉴。《论语·颜渊》中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译文: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颜回请教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礼。要是有一天你真正做到了这一点——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则天下的人都会认可你达到了仁。达到仁的境界全是由你自己,而不是依赖别人。颜回又问:那麽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颜回听后向老师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决心按照先生的话去做。)

〔克己〕约束自己。〔复礼〕复原到性本善的状态。〔礼〕行为准则。

仿此,而有以下的问答:

问:怎样来伏烦恼、断烦恼?


答:克己去毒。约束自己,去除三毒(贪、嗔、痴)。要是有一天你真正做到了随心自在而不贪、不嗔、不痴,则天下的人都会认可你断掉了烦恼。断烦恼全是由你自己,而不是依赖别人。

问:那麽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

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思。这里的“礼”,是身口意的准则:不贪、不嗔、不痴。“非礼”,即是贪嗔痴。这“五勿”的意思是说:令你起贪嗔痴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不要去想。

所以,要克己去毒,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思,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这样来伏住烦恼,不让烦恼起现行。

 


印光大师在《了凡四训序》中,关于对治烦恼,有一段非常精辟的开示,现摘录注释如下:

【然作圣不难,在自明其明德。欲明其明德,须从格物致知下手。倘人欲之物,不能极力格除。则本有真知,决难彻底显现。】

然而作圣也不难,只在於彰明自己光明正大的性德。要彰明自己光明正大的性德,必须从“格除人欲之物,而显现自心本有之真知”下手。倘如人欲之物,不能极力克除,则本有的真知,决难彻底显现。

〔明德〕光明正大的自性之德。这是人人本具,但被种种违理情想所锢蔽而不显。〔格物致知〕格除人欲之物,而显现自心本有之真知。《礼记·大学》云:“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欲令真知显现,当于日用云为,常起觉照。不使一切违理情想,暂萌于心。常使其心,虚明洞彻。如镜当台,随境映现;但照前境,不随境转。妍媸自彼,于我何干。来不预计,去不留恋。】


欲令真知显现,就应当在日用间,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之时,常起觉照。不使一切与理相违的情绪、念头,哪怕是短暂地萌发於心。要常使其心,虚明洞彻,如明镜当台,面前有什麽就仅仅是映现它们,而不要被它们牵转。是美是丑是它们自己的事,与我有何干系?来时没有期望等待,去了也没有烦恼留恋。

这几句话是修心要诀,让真心做主。

〔云为〕言论行为。〔觉照〕就是清楚的知道自己当下的念头、情绪是什麽。这是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为圣的基本功夫。故祖师大德常云:於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有所作业,悉当返观,了知是心。〔妍〕美。〔媸chī〕丑。〔豫计〕即“预计”。

【若或违理情想,稍有萌动。即当严以攻治,剿除令尽。如与贼军对敌,不但不使侵我封疆,尚须斩将搴旗,剿灭余党。】

假如违理情想,刚有显露,即当严以攻治,剿除令尽。如同与贼军对敌,不但不让他们侵犯我的疆土,尚须斩将夺旗,剿灭余党,连根铲除。


〔萌动〕刚有显露。〔封疆〕交给一位官员全权管理的地区。〔搴qiān〕夺取。

【其制军之法,必须严以自治,毋怠毋忽。克己复礼,主敬存诚。】

其统帅军队之法,必须严以自治。自己一定要不懈怠、不荒废,约束自己的视、听、言、行,使之符合於“礼”的要求,恭敬至诚。

〔毋wú〕不要。〔克己复礼〕儒家的修养方法:约束自己的视、听、言、行,使之符合於“礼”的要求。〔主敬存诚〕外要敬,内要诚。

【其器仗须用颜子之四勿,曾子之三省,蘧伯玉之寡过知非。】


其武器必须使用颜子之四勿,曾子之三省,蘧伯玉之寡过知非。

〔器仗〕武器。〔颜子之四勿〕颜子就是颜回,孔子的学生。他善用克己工夫,恪守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曾子之三省〕曾子即曾参,孔子的学生。他善用反省工夫,说“吾日三省吾身”:以“为谋不忠乎?交友不信乎?传授不习乎?”这三者,在身心上密密勘验。〔蘧qú伯玉〕春秋时代卫国的大夫,逐日反省、检点、改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日不发现自己还有过错,无日不痛加改悔。〔寡过〕减少自己的过错。〔知非〕知道自己的过错。

【加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与之相对。则军威远振,贼党寒心。惧罹灭种之极戮,冀沾安抚之洪恩。从兹相率投降,归顺至化。尽革先心,聿修后德。】

加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极其谨慎肃整地与贼军(违理情想)相对。则军威远振,贼党寒心。他们恐惧会遭到灭种灭族的惨祸,希望得到赦免、招安的洪恩。於是相率投降、归顺,回心转意,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战战兢兢〕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贼党〕这里的“贼党”是指违理情想。〔罹lí〕遭受。〔聿修厥德〕修复其道德。“聿yù”,文言助词;“厥jué”,意思是“其”、“他的”。


【将不出户,兵不血刃。举寇仇皆为赤子,即叛逆悉作良民。上行下效,率土清宁。不动干戈,坐致太平矣。】

於是将不出营门,兵不流血厮杀,所有的寇仇、叛逆都成为善良的百姓。贼党上下相继仿效,通通改邪归正,四海清明宁静,不用打仗,就天下太平了。

〔赤子〕初生的婴儿,通常用来譬喻纯洁善良之人。〔率土〕意思是“四海之内”。“率”读帅,意思是“皆”、“都”。

这一段是说,攻治违理情想的关键是:严阵以待,稍有萌动(此刻是歼敌之最佳时机),立即迎头痛击,铲除其根。人之造恶,皆由身、语、意之所作,而身、语又是以意为根,故觉照断恶,如伐毒树,直断其根。

由于现在念佛功夫已经得力,所以妄念稀少,即便生起,也能及时察觉。对于每一个生起的念头都要细加审查,看它是贪、是嗔、或是痴,为什么会生起?一一挖根,予以铲除。


 

在净心集资的过程中,忍的修炼也十分重要。忍是破除我执的利器,成佛之第一妙行。永嘉大师《证道歌》云:“我师得见然灯佛,多劫曾为忍辱仙。”

“忍”者,安住于理而不动心也。其实,整个佛法的修学,都是在修忍——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所谓“忍之一字,众妙之门”。

修忍,有四个层次:伏忍、柔顺忍、无生忍和寂灭忍。伏忍,这是初心行者,须调伏其心而忍顺、逆之境;柔顺忍,这是调伏其心既久,遇境遇缘,不须勉强抑制而自然能忍,此时之心,柔和善顺;无生忍,这是圣位中的人,达一切法本自不生,情与非情,皆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因此于无性法中,忍心不动,亲证无生;寂灭忍,是果位圣人,彻证涅槃寂灭境界,动静二相,皆契如如。

〔无性〕)性者体也,一切诸法无实体,谓之无性。《法华经》云:“知诸法常无性。”《楞严经》云:“诸幻成无性。”


 

关于为什么要修忍,以及怎样来修忍,憨山大师在《梦游集·示法锦禅人》中精辟地开示道:

【一切众生,生死苦具,皆以有我而成;无上菩提,福慧庄严,皆以无我而至。以我与物敌,故是非生;是非生,则爱憎立;爱憎立,则喜怒滋;自性浊,而心地昏;心地昏,则诸恶长;诸恶长,则众苦集;众苦集,而生死长矣!是皆从我之所致。甚矣,我之为害!譬如严城坚兵,岂易破哉!】

一切众生之所以有生、死、苦,都是因为有我而成立;无上菩提,福慧庄严,皆以无我而证得。以我为中心,则与其他人对立,于是是非生;是非生,则爱憎立;爱憎立,则喜怒滋生。于是自性浊,而心地昏;心地昏,则诸恶长;诸恶长,则众苦集;众苦集,而生死轮回就没完没了!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个“我”所造成的。我之为害,是多么严重啊!但是要破我执,譬如是去攻打精锐重兵防守严密的城堡,岂是容易攻破的呢!

〔以我与物敌〕以我为中心,与他人相对立。这里的“物”,是指自己以外的人。


【老氏有言,曰:柔胜刚,弱胜强。此盖忍行之初地也。众生恃其我见,坚牢难破,所以一言之逆不能受,一事之违不能安,一饥一寒之不能耐,一念之欲不能净,斯皆不知忍之之方,徒增我见之执耳!所以佛教诸弟子修和合行。又曰:苦法忍,苦法智。又曰:无生法忍,八地乃得。是知从生法忍忍至无生,则妙行圆,佛果成矣!忍之一行,岂浅浅哉!故曰:凡有所作,皆当忍之。】

老子《道德经》曰:“柔胜刚,弱胜强。”这是“忍”之一行的初步阶段。众生所持之我见,坚牢难破。所以一言之逆都不能受,一事之违都不能安,一饥一寒都不能耐,一念之欲都不能净,这都是不知道安忍之方,只是不断地增强对我见的执著啊!所以佛教导诸弟子修和合行。又说道:“苦法忍,苦法智。”又说道:“无生法忍,八地菩萨才证得。”由此可知,从生法忍,一直忍到无生法忍,则妙行圆满,佛果成矣!“忍”之一行,哪里是微细之事啊!所以说:凡是有所作为,都要能够做到忍。

〔我见〕又名我执。妄执五蕴身心为自己。《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例如以东为西、以南为北等等),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惟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有坚、湿、暖、动之四性,故称为“大”。〔六尘缘影〕六根缘六尘所产生的种种念想,而这些念想都是虚幻不实的,所以称之为六尘缘影——缘六尘之幻影。〔和合〕和合有理和和事和。理和是证择灭,就是大家一同修证此共同选择的寂灭之理。事和共有六项,即所谓六和敬:一、身和同住,是身体的和平共处;二、口和无诤,是言语的不起争论;三、意和同悦,是心意的共同欣悦;四、戒和同修,是戒律的共同遵守;五、见和同解,是见解的完全一致;六、利和同均,是利益的一体均沾。〔苦法忍〕于欲界诸苦,慧心安住于真如之理。〔苦法智〕缘观欲界之苦谛所得之无漏智。〔生法忍〕在无生法忍之前的种种忍,称为生法忍。

【是则,举心动念处以忍试之,举足动步处以忍先之,折旋动容处以忍持之,喜怒哀乐处以忍验之。如斯,则心有不敢妄动,身有不敢妄作,事有不敢妄为,情有不敢妄发。故老氏曰:不敢,为天下先。“不敢”,即忍之异名。由不敢,为天下先,故忍为成佛第一行。】

因此,举心动念处,要以忍来检查;举足动步处,要以忍走在前面;待人接物处,要以忍来对待;喜怒哀乐处,要以忍来堪验。这样一来,则心不敢妄动,身不敢妄作,事不敢妄为,情不敢妄发。故老子《道德经》曰:“不敢,为天下先。”“不敢”,即是忍之异名。由不敢,因此为天下之先。故忍为成佛之第一行。


〔折旋〕举止。〔不敢,为天下先〕虚怀游世,无我而不与物对,物自莫能胜矣,是为人中之最上者。

【如此,则忍大而我小,故忍能衣被于我,亦能衣被于物,自利利他之德无出此者。故曰柔和忍辱衣,谓是故也。禅人求法语,故余题之曰:忍辱为衣。禅人勉而行之,其无以为口头话,且又无以此博饭具也。】

如此,则忍大而我小,故忍能庇护我,也能够庇护其他人,自利且利他之德,没有超得过忍的。所以说,要以柔和忍辱为衣,就是这个道理啊!法锦禅人求法语,因此我题之曰:忍辱为衣。法锦啊,你要勉而行之!切莫以为这是老生常谈,又切莫以此作为博取名闻利养的工具。

〔忍辱衣〕忍辱之心,以能防一切之外障,故譬以衣。〔口头话〕常挂在嘴边的套话。〔博〕换取。〔无以此博饭具〕憨山大师在这里语重心长地告诫:参学明理,是要躬身实践,切莫自己不做,却以此教导他人而作为博取名闻利养的工具。《论语·宪问》曰:“古人之学为己,今人之学为人。”《论语注疏》曰:“古人之学,则履而行之,是为己也。今人之学,空能为人言说之,己不能行,是为人也。范晔云:‘为人者,冯誉以显物;为己者,因心以会道也。’”〔冯誉以显物〕凭誉以显于物(他人),即沽名钓誉的意思。“冯”,古同“凭”,凭借,依靠。“物”,自己以外的人。

 


在净心集资的过程中,通过持佛名号来随缘消业,这是在实战中修炼一心不乱。而且,这样做会使生活更加平顺安乐,也为临终正念铺平了道路,防止临终业障现前。

妄念生起,便是转业、消业的缘,要立即抓住这个机会来转业、消业。转一次业,业种子便削弱一些。不断地转,便不断地削弱,乃至拔除。

〔业种子〕众生所造之业存储在阿赖耶识中,因其能生现行而开花结果,故名种子。业种子又称业习气,亦简称为种子、习气,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着潜在的影响乃至操控。

祖师云:“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因此,每当业种子起现行,就要乘此机缘削弱它,乃至拔除它;反之,如果随顺习气,即造新殃,业种子便更加强大了,以后发作起来,更难控制。

妄念生起,这是业来缚心;以佛号取代妄念,这是心在转业。随时随地以佛号取代妄念,十句不行,再来十句,如此继续下去,不断地以心转业,日久功深,妙不可言。《菜根谭》云:“念头起处,才觉向欲路上去,便挽从理路上来。一起便觉,一觉便转。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轻易放过!”


记住:随着现行之心念流,净除妄想和贪瞋痴的习气。念念不放过,念念透得过。功夫深了,业消智朗,障尽福崇,其乐莫可言喻也。

有关消业除习之道,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一文中“识心的运作过程”一节,以及《以心转业》一文。

 

问:我已经下决心把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作为头等大事,请告诉我最有把握往生的修持方法。

答:要随时检点:自己是在修净业,还是在造轮回业;是心在转业,还是业在缚心。(详见《以心转业》一文。)具体的的修持方法,憨山大师开示道:


“至若为末后一著大事(临终往生大事),其做工夫,更要亲切。每日除二时(早晚二时)功课之外,于二六时中,单将一声阿弥陀佛,横在胸中,念念不忘,心心不昧。把一切世事,都不思想,但只将一句佛号,作自己命根。(命根的意思是说,离开它就活不成。)咬定牙关,决不放舍,乃至饭食起居,行住坐卧,此一声佛时时现前。若遇逆顺、喜怒、烦恼境界心不安时,就将者(这)一声佛,提起一拶,即见烦恼当下消灭。以念念烦恼,是生死苦根(以念头念烦恼,这是生死苦根);今以念佛消灭烦恼(而今以念头念佛来消灭烦恼),便是佛度生死苦处。若念佛消得烦恼,便可了得生死,更无别法。若念佛念到烦恼上作得主,即于睡梦中作得主;若于睡梦中作得主,则于病苦中作得主;若于病苦中作得主,则于临命终时,分明了了便知去处矣。此事不难行,只是要一念为生死心切,单单靠定一声佛,再不别向寻思,久久纯熟,自然得大安乐自在,得大欢喜受用,殊非世间五欲之乐可比也。惟大王留意此法,便是真实修行,舍此更无过此直捷省事者也,切不可听邪见邪说而惑焉。”(《梦游集·答德王问》)

憨山大师又云:“至若工夫做得力处,外境不入,唯有心内烦恼,无状横起。或欲念横发,或心生烦闷,或起种种障碍,以致心疲力倦,无可柰何。此乃八识(阿赖耶识)中,含藏无量劫来习气种子,今日被工夫逼急,都现出来。此处最要分晓,先要识得破,透得过,决不可被他笼罩,决不可随他调弄,决不可当作实事。但只抖擞精神,奋发勇猛,提起本参话头(念佛人提起佛号)。就在此等念头起处,一直捱追将去:我者里元无此事(我这里原来并无此事),问渠(它)向何处来?毕竟是甚么?决定要见个下落。如此一拶将去,只教神鬼皆泣,灭迹潜踪。务要赶尽杀绝,不留寸丝。如此著力,自然得见好消息。”(《梦游集·答郑昆岩中丞》)

若是能够按照善导大师的教导“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行住坐卧,必须厉心克己,昼夜莫废”来做,则净心集资的效果最好,而方法最为专一。善导大师云:“正由称名易故(正是由于称名比观想容易的缘故)相续即生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愿一切人等,善自思惟,行住坐卧,必须厉心克己,昼夜莫废。”(详见《善导大师净土教法》一文)

第九章 欣求厌离

娑婆之苦,苦不堪言;极乐之乐,乐莫能喻。

 


欣求极乐

病困益切

厌离娑婆

 

一、生死根株


  二、断爱念一

  三、自警七条

  四、百事不管

 

五、一笔勾


 

 

信愿行,是净土三资粮。其中,愿则欣求极乐,厌离娑婆。所以,念佛人在精进念佛的同时要修欣厌行,并且落实在日常生活中,这是信与愿的具体体现。

欣求极乐

为什么要欣求极乐?因为“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更何况这是满“普度众生,共成佛道”之菩提愿的金光大道!

《佛说阿弥陀经》中,佛言:“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众苦者,有三苦、八苦、十苦、百一十苦,而且还有二种生死(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之苦。

三苦者,苦苦、坏苦和行苦。一、苦苦,世人有生死之身,已经够苦,加上众苦逼煎,更是苦上加苦,故谓之苦苦;二、坏苦,是偶而出现之乐境,一旦失去时所感受的苦;三、行苦,是诸行无常,迁流不息,不得安定的苦。

八苦者,一、生苦,是出生时的痛苦;二、老苦,是年老体弱的痛苦;三、病苦,是患病时的痛苦;四、死苦,是临死时的痛苦;五、爱别离苦,是与所爱分离的痛苦;六、怨憎会苦,是与仇敌在一起的痛苦;七、求不得苦,是所求不遂的痛苦;八、五阴炽盛苦,由于五阴(色、受、想、行、识)之幻妄身心等法,于六尘境中起惑造业,备受熬煎,如火炽然,不能止息。

〔五阴〕五蕴的旧译,阴是障蔽的意思,能阴覆真如法性,起诸烦恼。〔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此五者是积集而生起的,所以叫做“五蕴”;又能把人的真性盖覆,使人迷惑颠倒,造作诸业,故亦名为“五阴”。其中,色蕴是指物质,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叫做“心法”。这是构成身心的五大要素。其中色蕴是身,其余四蕴(受、想、行、识)是心。

关于十苦和百一十苦,莲池大师《佛说阿弥陀经疏钞》云:“十苦者,菩萨藏经谓:一、生苦,二、老苦,乃至十、生死流转苦。百一十苦者,瑜伽论:一、无差别流转苦,二、欲苦,三、痴苦,乃至五十五苦;次九种苦,于九种中,又次第迭开成五十五,合之为百一十苦。”


以上诸苦,极乐世界完全没有。至于二种生死之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莲华化生,即无分段生死,而且位登不退,又何虑变易生死之苦呢?故云“无有众苦”。

〔二种生死〕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分段生死〕在三界六道中的众生,由于善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了分段生死者,脱轮回出三界。〔变易生死〕三乘圣者,已断见思惑,了分段生死,修道过程中,迷想渐灭,证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后期,恰如一度生死,其变化神妙莫测,不可思议,故名“变易生死”。了变易生死者,圆证佛果。

《佛说阿弥陀经》云:“但受诸乐。”

诸乐者,慈云忏主以此方之苦与彼国之乐对比而言,有十种:一者、此土有不常值佛之苦,彼土无有,但有华开见佛,常得亲近之乐;二者、此土有不闻说法之苦,彼土无有,但有水鸟树林皆宣妙法之乐;三者、无恶友牵缠之苦,而有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之乐;四者、无群魔恼乱之苦,而有诸佛护念,远离魔事之乐;五者、无轮回不息之苦,而有横截生死,永脱轮回之乐;六者、无难免三途之苦,而有恶道永离,名且不闻之乐;七者、无尘缘障道之苦,而有受用自然,不待经营之乐;八者、无寿命短促之苦,而有寿与佛同,更无限量之乐;九者、无修行退失之苦,而有入正定聚,永无退转之乐;十者、无尘劫难成 之苦,而有一生行满,所作得办之乐。

〔正定聚〕三聚之一。〔三聚〕三聚就是三类众生。这三类众生是: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正定聚,是指一定可以证悟的一类众生;邪定聚,是指毕竟不能证悟的一类众生;不定聚,是指介于正邪之间,可能证悟也可能不证悟的一类众生。〔尘劫〕即三千尘点劫:磨一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之物而为墨,每经一三千大千世界便下一点,墨用完了,而所经过的世界又全部碎为微尘,再以每一微尘当作一劫来计算劫数,这是表示时间非常久远的比喻。


《莲宗宝鉴》云:“娑婆浊境,众苦集而求道难成;净土乐邦,诸善聚而位登不退。称名号者,诸佛护念而往生;发菩提者,弥陀光照而增进。菩萨罗汉与其同俦(同伴),水鸟树林悉皆念佛。耳畔常闻妙法,心中顿绝贪嗔。快乐无穷,寿量何极?一生彼土便获阿惟(阿惟越致,亦译为阿鞞跋致,不退成佛的意思,这是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位),岂比人天道中,触目多诸违顺。权乘路上,善根希有周圆;地前三贤,尚未见道而失念。......是知,三乘之士,历僧祇劫(阿僧祇劫)而功行无成;念佛之门,于弹指顷而位阶不退。是以生净土者,唯善无恶故,位无有退者,决定成佛。故弥陀经云: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是也。嗟乎!初心信浅,非他力难以进修;我佛愿深,但有缘悉皆摄受。须信,余门学道,如蚁子(蚂蚁)上于高山;净土往生,似风帆行于顺水。弥陀接引,直趣菩提;众圣提携,高超三界。上品即登佛果,下生犹胜天宫。普信勿疑,同修不退。”

〔权乘〕权乘菩萨,指藏通别三教的菩萨,因他们的功行尚浅,实在还没有达到真实菩萨地位。〔三贤〕大乘修道的过程,从凡至圣的五十二位中,其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诸位菩萨,但断见思惑,尚有尘沙惑和无明惑,未入十地圣位,所以只称为“三贤”,或“地前菩萨”。

印光大师开示道:“娑婆之苦,苦不可言;极乐之乐,乐莫能喻。”并将这两个世界作了鲜明的对比,指出应发切实誓愿,愿离娑婆苦,愿得极乐乐。其文曰:

“娑婆之苦,无量无边。总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此八种苦,贵极一时,贱至乞丐,各皆有之。前七种,是过去世所感之果,谛思自知,不须详说,说则太费笔墨。第八‘五阴炽盛苦’,乃现在起心动念,及动作云为,乃未来得苦之因。因果牵连,相续不断,从劫至劫,莫能解脱。五阴者,即色、受、想、行、识也。色,即所感业报之身;受、想、行、识,即触境所起幻妄之心。由此幻妄身心等法,于六尘境,起惑造业,如火炽然,不能止息,故名炽盛也。又、‘阴’者,盖覆义,音义与‘荫’同。由此五法,盖覆真性,不能显现。如浓云蔽日,虽杲(gǎo明亮)日光辉,了无所损,而由云蔽故,不蒙其照。凡夫未断惑业,被此五法(色、受、想、行、识)障蔽,性天慧日,不能显现,亦复如是。此第八苦,乃一切诸苦之本。修道之人,禅定力深,于六尘境界,了无执著,不起憎爱。从此加功用行,进证无生,则惑业净尽,斩断生死根本矣。然此工夫,大不容易,末世之中,得者实难。故须专修净业,求生极乐,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则莲华化生,无有生苦。纯童男相,寿等虚空,身无灾变、老、病、死等,名尚不闻,况有其实?追随圣众,亲侍弥陀,水鸟树林,皆演法音,随己根性,由闻而证。亲尚了不可得,何况有怨?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楼阁堂舍,皆是七宝所成,不假人力,唯是化作。则翻娑婆之七苦,以成七乐。至于身,则有大神通,有大威力,不离当处,便能于一念中,普于十方诸佛世界,作诸佛事,上求下化;心,则有大智慧,有大辩才,于一法中,遍知诸法实相,随机说法,无有错谬。虽说世谛语言,皆契实相妙理。无五阴炽盛之苦,享身心寂灭之乐。故经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也。”“既知娑婆是苦,极乐是乐。应发切实誓愿,愿离娑婆苦,愿得极乐乐。其愿之切,当如堕厕坑之急求出离,又如系牢狱之切念家乡。”(《印光法师嘉言录》)

病困益切

(清朝)道彻大师,钱塘人。出家参师,发明本有(见性)后,专修净业。居杭州文殊庵,结期(预订期限)闭关,室无长物(关房内没有多余的东西),唯一几一单而已(只有一张小桌和一个床铺而已)。甫数日得疾困甚(闭关才几天就生病,而且愈来愈严重),自奋(激励自己)曰:“念佛正为生死(闭关念佛正是为了了生死),奈何以病辍(chuò中止)耶?(怎么可以因病而中止闭关去就医呢?)”持佛名益切。俄而(不久)金光照室,佛为摩顶,病立愈。


遂得念佛三昧,行住坐卧,了无异念。如是三年,於三月望日(农历三月十五日)出关。升座说法毕,谓众曰:“吾将於七月望(七月十五日)后西归,汝等可来送。”及期(到了七月十五日),方(正当)设盂兰盆会,众集(众人聚集在一起),理前语(有人提起大师前些日子说七月十五日后要往生的话),师曰:“有之(是有这件事),可少待。”次日,交卸住持,设斋别众,入龛,暝坐气绝。顷复苏(一会儿又苏醒过来),曰:“与诸君远别,可无一言?娑婆之苦不可说,极乐之乐不可说,倘蒙记忆,但念阿弥陀佛,不久当相见。错过此生,轮转长夜,痛哉!痛哉!”语讫而逝,年四十八。(《净土圣贤录》)

〔盂兰盆会〕“盂兰”汉译为“解倒悬”。人死后堕落于三恶道中,极为痛苦,如被倒悬。“盆”是盛载食物的容器。“盂兰盆”是说:用盆器盛着各种珍贵百味美食供佛及僧,承仗三宝不可思议福田之力以解救先亡倒悬之苦。“盂兰盆会”就是每年阴历七月十五日,为解救先亡倒悬之苦,而盛设种种供养,奉施三宝之法会。

 

印光大师云:“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愈,以(因为)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业,业消则病愈矣。若不放下,欲求好(欲求病愈),倘不能好,则决定无由往生,以不愿生故(因为不愿求往生的缘故)。此等道理不明白,尚能得仗佛慈力乎?汝母之病,宜切劝放下,求往生,如寿未尽,求往生反能速愈,以心至诚故,得蒙佛慈加被也。”(《印光法师文钞·复周孟由昆弟书》)

 


善导大师云:“凡一切人,命终欲生净土,须是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不净恶业种种交缠,若得舍此秽身,超生净土,受无量快乐,解脱生死苦趣,乃是称意之事;如脱弊衣,得换珍服。但当放下身心,莫生恋着。凡遇有病之时,便念无常,一心待死。”(《善导和尚临终往生正念文》)

〔无常〕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谓之无常。无常是这个娑婆世界的特征,对有生命的动植物(人类也在其中)而言,有生、老、病、死;对没有生命的矿物、器具、乃至山河大地而言,有成(生成)、住(维持)、坏(败坏)、空(消散)。彻知无常,就明白有生必有灭,有聚必有散,有升必有堕,一切都会过去,转眼皆空,了生死才是头等大事,便不会对愉悦的事物和情境起贪爱、对恼人的事物和情境起嗔恚,而贪瞋是生死轮回的根源。同时,彻知无常,就会时时警策自己:生命短促、国土危脆,必须抓紧时间修行,一息不来,即属后世。

厌离娑婆

过眼般般分好丑,到头事事不相干。

 

  一、生死根株


二、断爱念一

三、自警七条

四、百事不管

五、一笔勾


 
 


净土三资粮信愿行中,愿则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所以念佛人不仅要欣求极乐,而且厌离娑婆,这是非常重要的。净宗十祖行策大师云:“具真实愿,发忻(xīn同“欣”)厌心,视三界如牢狱,视家园如桎梏,视声色如鸩毒,视名利如缰锁,视数十年穷通际遇如同昨梦,视娑婆一期报命如在逆旅,信宿舍离,惟以一心念佛,愿共同生净土。”“念佛令功行不虚者,勤策身心,寸阴是惜,况命在呼吸,岂能长久,如囚赴市,步步近死。直需孜孜(勤奋不息)昼夜,矻矻(kū kū,勤劳不懈)暑寒,一句洪名,无时间歇,净土决定可生,慎勿锐始怠终。”(《行策大师警语菁华》)

广钦老和尚说:“如果情执不断,嘴里念佛,念念还是堕娑婆。如果恳切至诚,放下万缘,那么,一念之间,便能到西方。万缘牵扯,割舍不下,那么,百年万年还是在三界内。”

那么,在万缘牵扯中,如何能够做到厌离娑婆呢?现将祖师的有关开示,抄录注释如下。

一、生死根株
憨山大师《梦游集·示念佛切要》云:

【念佛求生净土一门,元是要了生死大事。故云:念佛了生死。今人发心,因要了生死,方才肯念佛,只说‘佛可以了生死’,若不知生死根株,毕竟向何处念?若念佛的心,断不得生死根株,如何了得生死?】


念佛求生净土这一法门,原本是要了生死大事。所以说:念佛了生死。今人发心,因为要了生死,方才肯念佛,只说‘念佛可以了生死’,若不知道生死根本,毕竟向何处念?若念佛的心,断不得生死根本,又如何了得生死?

〔根株〕植物的根和主干部分,比喻事物的根本。

 

【如何是生死根株?古人云:“业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断,不生净土。”是知爱根乃生死之根株。以一切众生受生死之苦,皆爱欲之过也。推此爱根,不是今生有的,也不是一二三四生有的,乃自从无始最初有生死以来,生生世世,舍身受身,皆是爱欲流转,直至今日。翻思从前,何曾有一念暂离此爱根耶?如此爱根种子,积劫深厚,故生死无穷。】

什么是生死根本呢?古人云:“业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断,不生净土。”由此可知爱根乃是生死之根本。因为一切众生受生死之苦,都是爱欲之过。推究此爱根,不是今生才有的,也不是一二三四生才有的,乃是从无始最初有生死以来,生生世世,舍身(死亡)受身(投胎),都是爱欲令其流转,直至今日。回想从前,何曾有一念暂离此爱根呢?如此爱根种子,无数劫来积累深厚,因此生死无穷尽。


〔爱〕贪恋染著之意。《大乘义章》曰:“贪染名爱。”《圆觉经》曰:“轮回爱为根本。”〔爱根〕爱生业果,故曰爱根。

省庵大师云:“念佛无难事,所难在一心;一心亦无难,难在断爱根。”

 

【今日方才发心念佛,只望空求生西方,连爱是生死之根的名字也不知,何曾有一念断着?既不知生死之根,则念佛一边念,生死根只听长。如此念佛,与生死两不相关。这等任你如何念,念到临命终时,只见生死爱根现前,那时方知佛全不得力,却怨念佛无灵验,悔之迟矣。】

今日方才发心念佛,只是望空求生西方,就连爱是生死之根这回事都不知道,又何曾有一念断着?既然不知道生死之根是什么,则念佛一边念,而生死之根(爱)却任随它生长。如此念佛,与了脱生死两不相关。用这样的方法,任凭你如何念,念到临命终时,只见生死之根(爱)现前,那时方知念佛全不得力,却怨念佛无灵验,悔之晚矣。


 

【故劝今念佛的人,先要知爱是生死根本。而今念佛,念念要断这爱根。即日用现前,在家念佛,眼中见得儿女子孙,家缘财产,无一件不是爱的,则无一事无一念不是生死活计,如全身在火坑中一般。不知正念佛时,心中爱根未曾一念放得下。直如正念佛时,只说念不切,不知爱是主宰,念佛是皮面。如此佛只听念,爱只听长。且如儿女之情现前时,回光看看,这一声佛果能敌得这爱么?果然断得这爱么?若断不得这爱,毕竟如何了得生死?以爱缘多生习熟,念佛才发心甚生疏,又不切实,因此不得力。】

因此,奉劝现今念佛的人,先要知道爱是生死根本。如今念佛,念念要断这爱根。即如现前在家念佛,日常眼中见到儿女子孙,家缘财产,没有一件不是爱的,则无一事无一念不是生死活计,如同全身在火坑中一般。却不知道正念佛时,心中爱根未曾一念放得下。就如正念佛时,只说念得不真切,却不知道箇中原因——爱是主宰,念佛是皮面。这样来念,佛只管念,爱只管长。而且,就如儿女之情现前时,回光看看,这一声佛号果真能够敌得这爱么?果然断得这爱么?若断不得这爱,毕竟如何了得生死?因为爱缘是多生以来熟透了的,而念佛是才发心的非常生疏,又不真切实在,因此不得力。

〔爱缘〕情爱之缘。《宝积经》曰:“诸烦恼中,爱缘所合,此最为重。”

 


【若目前爱境主张不得,则临命终时,毕竟主张不得。故劝念佛人,第一要知为生死心切,要断生死心切,要在生死根株上念念斩断,则念念是了生死之时也。何必待到腊月三十日,方才了得?晚之晚矣!所谓:“目前都是生死事,目前了得生死空。”如此念念真切,刀刀见血,这般用心,若不出生死,则诸佛堕妄语矣。故在家出家,但知生死心,便是出生死的时节也,岂更有别妙法哉!】

若是目前爱境都做不了主,则临命终时,毕竟做不了主。因此奉劝念佛人,第一要晓得为断生死之心切。晓得了要断生死之心切,就要在生死根(爱根)上念念斩断,则念念是了生死之时也。何必待到腊月三十日(临终),方才了得生死?若是那时才想到要了生死,则晚之晚矣!所谓:“目前都是生死事,目前了得生死空。”如此念念真切,刀刀见血,这般用心,若不出生死,则诸佛堕妄语矣。因此,在家出家,只要真有了生死之心,便是出生死的时节也,哪会更有别的妙法啊!

〔目前都是生死事,目前了得生死空〕眼前都是生死活计,了得眼前这些生死活计,就了得生死(生死空)。

二、断爱念一
〔断爱念一〕断其爱而一其念。〔断其爱而一其念〕断其爱根而专一其念佛之念。

 


幽溪大师《净土法语》云:

【然而说之匪难,行之为难。行之匪难,心要为难。此昔人之所诫,在我辈之当遵。若求其为吾真切教诫,莫要乎杨次公之两言,谓:‘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

然而求生净土一事,口头说说不难,实际修行则难。实际修行不难,悟得修行的心要则难。这是昔日古德之所告诫,我辈应当谨遵。若要想得到对自己如何修行的最真切教诫(心要),莫过于杨次公的两句话,这就是:‘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

〔杨次公〕杨杰,字次公,号无为子。宋代人,初好禅宗,参天衣怀禅师大悟。熙宁末以母忧(母亲去世)归,闲居阅藏经,遂归心净土,大力提倡,并绘丈六阿弥陀佛随身观念。临终时,见金台从空而至,即说偈而逝。〔爱不重不生娑婆〕要了生死出轮回,就必须断爱。《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念不一不生极乐〕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必须专一念佛之念。专一念佛之念,即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所说的“净念相继”,善导大师所说的“念念相续”。

 


【夫念佛以一其心,恳切持名,专志不乱,此吾所当尽心者。然或忘之而不能念,念之而不能一,无他,为情爱之所牵也。夫轻爱以杜其妄,斩断情根,脱离爱网,此吾所当尽心者。然或念之而不能忘,忘之而不能尽,此无他,为念心之不能一也。故念佛求生净土之人,寻常有娑婆一爱之不轻,则临终为此爱之所牵而不得生,矧多爱乎?即极乐有一念之不一,则临终为此念之所转而不得生,矧多念乎?】

念佛,乃是为了专一其心。所以恳切持名,专心致志不乱,这是自己所应当尽心的。然而或者忘了而不念,或者念了而不能一,没有其它原因,都是情爱把念佛之心牵走了(打起妄想来)。轻爱以杜绝妄想,斩断情根,脱离爱网,这是自己所应当尽心的。然而或者念佛而不能忘爱,或者要忘爱而不能忘尽,没有其它原因,都是因为念佛之心不能专一也。故念佛求生净土之人,平日有娑婆世界一爱之不放下,则临终为此爱之所牵而不得生,何况有许多爱呢?求生极乐世界有一念不专一,则临终为此不专一之念所转而不得往生,何况有许多不专一之念呢?

〔矧shěn〕何况。

 

【盖爱之所以为爱者,有轻焉,重焉;厚焉,薄焉;正报焉,依报焉。历举其目,则父母妻子,昆弟朋友,功名富贵,文章诗赋,道术技艺,衣服饮食,屋室田园,林泉花卉,珍宝玩物,种种妙好,不可枚尽。大而重于泰山,小而轻于鸿毛。有一物之不忘,爱也;有一念之不遗,爱也。有一爱之存于怀,则念不一;有一念之不归于一,则不得生。】


而爱之所以为爱者,有轻有重,有厚有薄;有正报有依报。历举其种类,则有父母妻子,兄弟朋友,功名富贵,文章诗赋,道术技艺,衣服饮食,屋室田园,林泉花卉,珍宝玩物,种种妙好等等,没法一一列出。其中,有大而重于泰山者,有小而轻于鸿毛者。有一物不能忘怀,爱也;有一念放舍不下,爱也。有一爱之存于怀,则念佛之念不一;有一念之不归于一,则不得往生极乐。

〔昆弟〕兄弟。

 

【呜呼!‘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此两语,可谓刮翳眼之金錍,治膏肓之圣药。凡有志于求生极乐者,宜以此书之于屋壁,铭之于肌肤,时时庄诵,念念提撕。于娑婆之爱,日求其轻;极乐之念,日求其一。轻之又轻之,以渐阶乎无;一之又一之,以渐邻乎极。果能如此,则此人虽未脱娑婆,不是娑婆之久客;虽未生极乐,已是极乐之嘉宾。临终正念现前,往生极乐必矣。】

呜呼!‘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这两句,可说是刮翳眼之金錍,治膏肓之圣药。凡有志于求生极乐世界者,应当将这两句写在墙壁上,铭刻在肌肤上,时时庄诵,念念提撕。于娑婆之爱,日求其轻;极乐之念,日求其一。爱,轻之又轻之,逐渐达到没有;念,一之又一之,逐渐达到究竟。果真能够如此,则此人虽然尚未脱离娑婆世界,已经不是娑婆世界之久客;虽然尚未生极乐世界,已经是极乐世界之嘉宾。临终正念现前,往生极乐世界是必定的。


〔刮翳眼之金錍〕金錍(pī),即金鎞(bī)。这是古代医治眼病的器具,用它刮去眼球表面的翳膜,就能够使人复明。〔膏肓〕指绝症。

 

【或问:轻爱有道乎?曰:轻爱莫要乎一念。又问:一念有道乎?曰:一念莫要乎轻爱。或者莞尔,谓曰:师言首鼠两端,似无主正,俾学者乎何从?曰:非两端也,欲明一念之所以也。盖念之所不能一,由散心异缘之使然。散心异缘,又由逐境纷驰之使然。故娑婆有一境,则众生有一心;众生有一心,则娑婆有一境。故曰:‘心生,故种种法生;法生,故种种心生。’聚缘内摇,趣外奔逸,心境交驰,尘沙莫尽。爱苟不忘,念能一乎?】

有人问道:轻爱有什么方法吗?答曰:轻爱最关键的是要一其念。又问道:一其念有什么方法吗?答曰:一其念最关键的是要轻爱。此人笑道:师父您的话摇摆不定,没有主见,令学人无所适从。答曰:不是摇摆不定,这是要阐明一其念之所以然也。因为,念(念佛之念)之所以不能专一,是由于心散乱攀缘别处去了。心散乱攀缘别处去了,又是由于逐境纷驰的缘故。因此,娑婆世界有一境,则众生有一心;众生有一心,则娑婆世界有一境。故曰:‘心生,故种种法生;法生,故种种心生。’缘聚而心生,逐境奔逸,心缘境,境牵心,心境交驰,尘沙劫也不能够穷尽。爱如果不断,念能够专一吗?

〔爱苟不忘〕爱如果不灭。在古文中“忘”通“亡”,意思是“灭”。〔莞尔〕微笑的样子。〔首鼠两端〕在两者之间摇摆不定。“首鼠”,鼠性多疑,出洞时,头一下伸出来,一下又缩进去;“两端”,是进是退,拿不定主意。


 

故欲一其念者,莫若轻其爱;欲轻其爱者,莫若一其心。一其心者,莫若杜其境;众境皆空,则万缘都寂;万缘都寂,则一念自成。一念若成,则爱缘俱尽,故曰:‘欲一其念,莫若轻爱;欲轻其爱,莫若一念。’盖爱之与念,势不两立,若日月之代行,明暗之相背也。】

故欲一其念者,莫若轻其爱;欲轻其爱者,莫若一其心。一其心者,莫若杜绝其境(心不缘境);众境皆空,则万缘俱寂;万缘俱寂,则一念自成(则纯一之佛念自然成就)。一念若成,则爱缘俱尽,故曰:‘欲一其念,莫若轻爱;欲轻其爱,莫若一念。’因为爱缘与念一,势不两立,有如夜晚与白昼之相互轮换,又如黑暗与光明之完全对立也。(所以,断爱与念一是相辅相成。)

 

问:放下万缘,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是否只顾自利?


答:印光大师云:“自未能度,而欲度他,何异溺海渡人?奉劝诸贤,不可我慢高大,还是真信切愿,仗慈力念佛求生西方好。”(《上海法藏寺念佛开示》)

三、自警七条
〔自警〕自我警诫。莲池大师在这自我警诫的七条中,明确规定了那些事情不可做,以保持一心正念。

莲池大师《云栖大师遗稿·自警》云:

 

【先民有言:‘禹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我今衰残,奚啻惜分,一弹指顷,毋杂用心。】


古人说:‘大禹是圣人,都要惜寸阴,我辈则应当惜分阴才是。’我今年迈体衰,岂但要惜分阴,就是一弹指顷,也不可杂用心啊!

〔先民有言〕晋朝名将陶侃常语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寸阴,我辈当惜分阴。”〔寸阴〕短暂的光阴。语出《淮南子·原道训》:“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光阴〕时间。〔尺之璧〕直径一尺之璧玉。〔璧玉〕上等美玉。〔奚啻,xī chì〕何止;岂但。

 

【毋杂用心者,谓本参正念外,才起一念杂想,即便扫除,摄归正念,不可时刻延捱。今略开七事,真为生死出家,直欲一生了办,务力守之,时时自警。】

不可杂用心,这是说除本参正念外,才起一念杂想,便要立即扫除,摄归正念,不可有片刻的拖延。今略举七事,真为生死而出家,直欲一生了办大事者,务必尽力守之,时时自警。


〔本参正念〕莲池大师是通过参究来修念佛三昧,所以本参正念即是“阿弥陀佛”。莲池大师云:“提话头,是宗门发悟最紧切工夫。修净土人,即以一声佛号做个话头,此妙法也。”又云:“今当於妄想纷飞时,只轻轻举佛(佛号)一声,即住了,看他是谁念佛?久之念起(妄念若起),又如是举,如是看;念若不起,只看着。”(《云栖净土汇语》)关于参究念佛和念佛三昧,详见《念佛三昧摸象记精解》

 

【一、不得畜资财,造房屋,买田地,置一切精致好物。即经像等传自太古,出自名家,皆勿留恋,一心正念。】

一、不得畜积资财,建造房屋,购买田地,办置一切精美的物品。就是传自太古的经像等,即便出自名家,也都不得留恋,一心正念。

〔一心正念〕莲池大师云:“有志于学者,只是一个正念,常在胸中。逢静时也如此,逢闹时也如此,凭他静闹变迁,而我者(同“这”)个念头,断然无有移易;如是方无间断,谓之善做工夫也。岂不见古人道:智者除心,愚者除境。如必嫌喧取静,则境界恐无有静之时,亦无有静之处。夫求静者,莫如深山之中。然深山静矣,而樵斧闻于隔云,牧笛鸣于斜照,则耳畔又安能静也?然樵斧牧笛,或可使屏绝之,使不交于吾耳;至于清宵而猿啼虎啸,白昼而鹊噪鸦鸣,又安能静耶?然猿啼虎啸,鹊噪鸦鸣,或可驱逐之,使不交于吾耳;至于狂风起而万窍怒号,迅雷发而千山震撼,则此时嫌喧取寂者,将屏绝之耶?驱逐之耶?以此推之,境界決无有静之时也,决无有静之处也。学人但患志不猛烈耳!存一猛烈之志,则何之而不可?”(《云栖法汇》)


 

【二、不得作种种非紧要福缘事,姑俟他日大事已明,作之未晚。今且权置万行门,一心正念。】

二、不得作种种不紧要的福缘事,姑且待他日大事已明,作之未晚。现今权且搁置万行门,一心正念。

〔大事〕这里指明心见性。对尚未达到一心不乱的念佛人而言,念佛一心不乱则是了生死之头等大事。〔万行门〕“万行”,一切之行法。“门”者,入出义也。沩山灵祐禅师云:“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语录》)

 


【三、不得于好色好味等起贪爱心,于好言赞誉我者,起贪爱心。不得于恶色恶味等起瞋恼心,于恶言讥毁我者,骂辱我者,种种拂逆我者,起瞋恼心。乃至过去未来事,或顺或违,皆悉屏绝,坚壁固守,一心正念。】

三、不得于好色美味等起贪爱心,于好言赞誉我者,起贪爱心。不得于恶色坏味等起瞋恼心,于恶言讥毁我者,骂辱我者,种种拂逆我者,起瞋恼心。乃至过去未来之事,或顺或违,都要全部屏弃断绝,不起爱憎取舍之心,坚壁固守,一心正念。

〔坚壁〕坚固壁垒。

 

【四、不得吟作诗文,书写真草题帖对联,修饰尺牍,泛览外书,议论他人得失长短,乃至教凭臆见,而高心著述,禅未悟彻,而妄意拈评,缄口结舌一心正念。】


四、不得吟诗作文,书写楷书(真书)草书之题帖对联,以及修饰书信(尺牍),翻阅外书。不得议论他人得失长短,乃至仅凭个人的私见,而自以为是地(高心)著述。参禅尚未悟彻,不得妄意拈古评唱,应当缄口结舌,一心正念。

〔修饰尺牍〕修改润饰书信之文辞,使其完美。〔外书〕佛之教典为内典,此外之书皆称外书。〔臆见〕个人的私见。〔拈评〕拈古评唱。“拈古”,拈出古则公案以点化参禅之学人;“评唱”,品评提倡古人之说。

 

【五、不得交结亲朋,应赴请召,游山玩景,杂话间(闲)谈。凡种种世谛中事,除理所当为,决不可已者,余悉休罢,一心正念。】

五、不得交结亲朋好友,参加请召等应酬活动,游山玩景,杂话闲谈。凡是种种世间事,除理所当为决不可推辞者,其余一概免去,一心正念。


 

【六、不得贪着放逸,恣纵睡眠。大事未明,提劳忍苦,一心正念。】

六、不得贪著,放逸身心,放任睡眠。大事未明,必须勤劳忍苦,一心正念。

 

【七、不得与世人竞才竞能,争名争势,未得言得,未证言证,诳称知识,妄自尊高。惟应执卑守愚,终身居学地,而自锻炼,常精当进,一心正念。】


七、不得与世人竞赛才能,争名争势,未得言得,未证言证,诳称自己是善知识,妄自尊高。只应当执卑守愚,终身居于学人的地位,而自锻炼,精进不已,一心正念。

〔未得言得,未证言证〕自己未得圣法,而言已得;未证道果,而言已证。

四、百事不管
清朝有一位百不管老太太,不知她的姓名,只晓得她是杭州人。她曾经请教“孝慈庵”的道源和尚:“修什么法门,一生决定脱离苦海?”道源和尚回答道:“没有比得上念佛了!然而,念佛不难,而难在持久;持久不难,而难在一心。你如果能够不管一切俗事,专心持名念佛,以至诚心发愿往生,临命终时,佛来接引,就脱离苦海了!”老太太欣然拜谢。她回家后,马上将家事委托给媳妇们,自己开辟了一间净室供奉佛像,在里面修持。

过了一年多,她又来请教道源和尚:“自从接受您的开示后,弟子我舍弃家务,专心念佛。自问已经可以持久念佛而不懈怠,但是却苦于一心太难,无法达到,请您再教导我该怎么办。”道源和尚说:“你虽然抛却家务,但是对于儿孙和眷属,却仍然还有挂念。而这个爱根不拔,怎么能够成就一心呢?现在要功夫更进一步,就必须先拔去爱根,放下一切,然后才能够得到一心!”老太太感叹地说:“师父说得太对了!我虽然身子不去管,心中却仍然没有放下。从今以后,我当真要做一个百不管的人了!”于是,她更加精进。爱心偶动,她就立即默念“百不管”这三个字,将它驱除。有人问她家事,她也是以“百不管”这三个字来拒绝他们。因此“百不管”的大名就传播在亲友和乡里间。这样又过了一年多,有一天,她来到“孝慈庵”拜谢道源和尚说:“师父没有欺骗我,弟子过不了几天就要去西方了!”数日后,她无疾而终。

 


原文:清,百不管老媪,失其姓,杭州人。尝问孝慈庵道源和尚,曰:“修何法门,一生决离苦海?”和尚曰:“无过念佛。然念佛不难,难于持久;持久不难,难于一心。若能一切不管,专心持名,至诚发愿往生,临终佛来接引,脱离苦海矣。”欣然拜谢。即将家事委子妇等,自辟净室供佛,修持其中。年余,复往问曰:“自蒙开示,弟子弃舍家务,专事念佛。自问亦可谓久而不懈,但苦一心之难,师当有以教我!”和尚曰:“汝虽抛却家务,而儿孙眷属,不无挂念,此则爱根未拔,如何一心?汝今加功,先拔去爱根,将一切放下,然后能得一心也。”叹曰:“师言是也,我虽不管于身,不能不管于心,从此真当百不管矣。”遂愈加精进,爱心偶动,即默持百不管三字,以自驱除。或咨以家事,亦以此三字拒之。于是百不管之名,播于亲党间。又年余,诣庵谢曰:“师不欺我也,弟子西行有日矣。”数日后,无疾而终。(录自《念佛法要》)

五、一笔勾

嘉靖乙丑年(1565年)除夕日,莲池大师命妻汤氏泡茶。汤氏捧茶至案前,失手落地。大师看到心爱的祖传玉盏碎裂,笑道:“因缘无不散之理。”明年,与汤氏告别,说道:“恩爱不可能永远,生死莫人替代。我要出家去了,你好好安排自己。”汤氏也洒脱地说道:“您先去,我安排好家中事,我也出家去。”大师乃作“一笔勾”词而出家。

〔一笔勾〕这是古人销账的用语,意思是把还清了的账一笔抹掉,后来引申为把一切全部取消。例如晚唐道人吕洞滨悟道词《沁园春》云:“休休,及早回头,把往日风流一笔钩。”

一、父母章

【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嗏!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贤孙,好向真空究,因此把五色金章一笔勾。】

父母恩重如山丘,五鼎三牲未足以报酬,务须救度双亲出生死,儿女孝道方才成就。嗏!出家事这一大因由,凡夫的情识怎能解得透?真正的孝子贤孙,当向诸法实相参究(自己得道才能够救度父母出离生死苦海),因此把荣名显亲、光宗耀祖的五色金章一笔勾。


〔五鼎三牲〕形容祭品极其丰盛。〔五鼎〕古代行祭礼时,大夫用五个鼎。〔三牲〕牛、羊、猪。〔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是说:父母了脱生死(离尘垢),儿女才是真正尽到孝道。〔嗏chā〕叹词,这里是当头棒喝。〔真空〕诸法实相。〔诸法实相〕一切法的实际情形。《佛藏经》云:“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详见《诸法实相》一文)〔五色金章〕古代高级官员的官服,这里指功成名就,荣名显亲,光宗耀祖。

憨山大师云:“举世父母所望于子者,欲其荣名显亲也,故以三牲五鼎之养为尽孝。殊不知养愈厚,苦益深,是累其亲非真孝也。故吾佛世尊,薄金轮(鄙薄金轮王之位)而不为,舍父母,弃王宫,苦行于雪山,六年成道,为三界尊,人天之所宗仰。苟不舍至贵,割大爱,何以博长劫不朽之业乎?故称之曰:‘大孝释迦尊,累劫报亲恩。’此非以了悟无生,普度众生为报地乎?佛说大戒,首曰:孝名为戒。谓孝顺父母,孝顺师僧三宝,孝顺至道,孝顺一切众生。故真学佛行者,将视一切众生,为己多生父母,岂一生之亲而不报乎(岂有今生父母之恩都不报答的)?”(《梦游集·示王自安居士舍子出家》)

二、夫妻章

【凤侣鸾俦,恩爱牵缠何日休?活鬼乔相守,缘尽还分手。嗏!为你两绸缪,披枷带杻,觑破冤家,各自寻门走,因此把鱼水夫妻一笔勾。】

凤侣鸾俦,恩爱牵缠何日休?还不是活鬼一对乔装打扮相厮守,缘尽还分手。嗏!为你这两情缠绵,披枷带锁江湖游。觑破你是冤家来讨债,各寻解脱之门走,因此把鱼水夫妻一笔勾。

〔凤侣鸾俦〕指男女欢爱如凤凰与鸾鸟相谐作伴。〔杻chǒu〕古代手铐一类的刑具。〔绸缪chóu móu〕情深意长缠绵:两情绸缪。〔冤家〕为报复而来的仇人。“夫妻是冤家”,是说彼此都是在把对方拖住,在生死轮回中没完没了的受苦。《楞严经》云:“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化解的办法是入解脱门,由情侣而成道友。〔各自寻门走〕各自寻求了脱生死之门(佛门)走。


三、儿孙章

【身似疮疣(yóu),莫为儿孙作远忧。忆昔燕山窦,今日还存否?嗏!毕竟有时休,总归无后。谁识当人,万古常如旧,因此把桂子兰孙一笔勾。】

色身脏苦似疮疣,莫为儿孙作远忧。忆昔燕山教五子,名扬天下,而今还在否?嗏!毕竟有时休,总归无后,黄泉路上独自走。谁识当人(自性),万古常如旧(从来就不老不死),因此把桂子兰孙一笔勾。

〔燕山窦〕即窦禹钧,五代后晋时期人,他的老家是蓟州渔阳,地处燕山一带,因此后人尊称他为窦燕山,这是古时候以地代名表示尊敬的风尚。他家教甚严,有五个儿子,皆文行(学问品行)并优,时人赞为“窦氏五龙”,都考中进士,成为国家的栋梁。《三字经》曰:“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今日还存否〕“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总归无后〕一息不来,黄泉独自走;究竟说来,哪有什么子孙后人?〔谁识当人〕谁晓得自性才是自己呢?众生迷,妄认色身为自己,而不晓得自性才是自己,故有生死轮回。《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例如以东为西、以南为北等等),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有坚、湿、暖、动之四性,故称为“大”。色身是四大构成,这里的“四大”指色身。〔六尘缘影〕六根缘六尘所产生的种种念想,而这些念想都是虚幻不实的,所以称之为六尘缘影——缘六尘之幻影。〔桂子兰孙〕对人子孙的美称。儿孙同时显贵发达,称为兰桂齐芳。

四、功名章

【独占鳌头,谩说男儿得意秋。金印悬如斗,声势非常久。嗏!多少枉驰求,童颜皓首。梦觉黄梁,一笑无何有,因此把富贵功名一笔勾。】

独占鳌头,休说这是男儿得意的时候。金印悬如斗,声势并非能常久。嗏!多少枉驰求,童颜转瞬是白头。黄梁一梦醒,笑看何所有?因此把富贵功名一笔勾。


〔独占鳌头〕“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在这上面迎榜。〔多少枉驰求〕“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红楼梦·好了歌》)〔黄梁一梦〕典出唐代《枕中记》:“开成七年,有卢生名英,字萃之。于邯郸逆旅(旅店),遇道者吕翁。生言下甚自叹困穷,翁乃取囊中枕授之。曰:‘子枕吾此枕,当令子荣显适意!’时主人方蒸黍(黄粱),生俛首就之,梦入枕中,遂至其家。数月,娶清河崔氏女为妻。女容甚丽,生资(嫁妆)愈厚,生大悦。于是,旋(不久)举进士,累官舍人,迁节度使,大破戎虏,为相(当宰相)十余年。子五人皆仕宦(做官),孙十余人,其姻媾(姻亲)皆天下望族(显贵的家族),年逾八十而卒(zú,去世)。及醒,蒸黍尚未熟。怪曰:‘岂其梦耶(这难道是梦吗)?’翁笑曰:‘人生之适(际遇),亦如是耳!’生抚然(茫然自失)良久,稽首拜谢而去。”〔黄粱〕黄小米。〔稽首〕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五、财富章

【富比王候,你道欢时我道愁,求者多生受,得者忧倾覆。嗏!淡饭胜珍馐,衲衣如绣。天地吾庐,大厦何须构,因此把家舍田园一笔勾。】

富比王候,你道我欢我道愁,求时受尽千般苦,得后忧倾覆。嗏!粗茶淡饭胜珍馐,衲衣破袄如锦绣。天地之间是我屋,大厦何须建构?因此把家舍田园一笔勾。

〔你道欢时我道愁〕你以为我富比王候就会非常欢喜,却不知道这里面的苦楚:为了追求财富,我受尽千般幸苦;一旦侥幸地富了,又随时在担忧官家、盗贼、水灾、火灾、以及败家子,将我的财富毁掉。〔生受〕受苦;辛苦。

六、才学章

【学海长流,文阵光芒射斗牛,百艺丛中走,斗酒诗千首。嗏!锦绣满胸头,何须夸口,生死跟前,半点难相救,因此把盖世文章一笔勾。】


学海长流无时休,文坛光芒射斗牛,百艺丛中恣意走,斗酒诗千首。嗏!锦绣满胸头,何须夸口,生死跟前,一丝儿也不能相救,因此把盖世文章一笔勾。

〔学海〕汉扬雄《法言·学行》:“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这是说:百川流行不息,所以至海;丘陵止而不动,所以不至于山。所以做学问当如河川流向大海,日进不已。〔文阵〕文坛。〔文阵光芒射斗牛〕形容此人才学之高:在文坛上光芒万丈,射到了斗宿(北斗星)和牛宿(牵牛星)。

七、游乐章

【夏赏春游,歌舞场中乐事稠,烟雨迷花柳,棋酒娱亲友。嗏!眼底逞风流,苦归身后。可惜光阴,懡?空回首,因此把风月情怀一笔勾。】

夏赏又春游,歌舞场中乐事频稠,烟雨迷花柳,茶酒琴棋娱亲友。嗏!眼下个个逞风流,苦归自身死后。可惜浪费光阴误了生死大事,悔愧难当空回首,因此把风月情怀一笔勾。

〔眼底〕眼下,目前,现时。〔风流〕既有功绩又有文采。〔懡?mǒ luó〕梵语,汉译:惭愧。〔空回首〕回顾往事,一场空。


光阴迅速,人命无常。学佛人务须时时警觉,切莫掉以轻心,嬉戏游乐,虚掷时光,而悔恨无穷。普贤菩萨《警众偈》云:“是日已过(今天一过去),命亦随减(活在世上的日子也就随之减少一天),如少水鱼(犹如池水日渐枯竭之鱼),斯有何乐(这有什么快乐可言)?大众!当勤精进(应当勤奋精进地修行),如救头然(如同救护自己的头那样,迫不可待)。但念无常(时时刻刻想到念死亡的来临),甚勿放逸(千万不要放纵自己,去贪图闲适安乐,而浪费了宝贵的时光)。”

〔当勤精进,如救头然〕应当勤奋精进地修行,如同救护自己的 头颅那样,迫不可待。(例如,当有东西向头上砸来,就必须立即挡住,或者躲开,一刻也不能够耽误。同样,当死亡袭来,解脱此身的修行必须勤奋精进,一刻也不能够耽误。)“然”用于词尾,表示状态,例如:显然,忽然,飘飘然。这一句是说:死亡迅速逼近,念佛应当精勤不懈,赶快地、迫不及待地,抢在昏迷死亡之前,成就“十念相续,积习成性”(详见《往生的条件》一文)。〔无常〕无有常住(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亦指死亡、勾魂之鬼。〔甚勿放逸 〕千万不要放纵自己,去贪图闲适安乐,而浪费了宝贵的时光。佛言:“虽一世勤苦,须臾之间,后生无量寿国,快乐无极。”(《佛说无量寿佛经》)

 

正是:

生前费尽心千万,死后空留手一双。


悲欢离合朝朝闹,寿夭穷通日日忙。

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

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如何是下场。

 

第十章 临终正念

一、善导大师开示


二、莲池大师开示

三、蕅益大师开示

四、彻悟大师开示

五、印光大师开示

六、元贤禅师开示


 

对念佛人而言,临终一心正念,极其重要。千念万念,以至终日终年念佛者,无非为熟此念佛一念,以确保临终之时此念相续不断,感得阿弥陀佛现前接引。莲池大师云:“内凝正念,外感佛迎,舍此报身,竟生彼国。”(《阿弥陀经疏钞》)

现将祖师的有关开示,抄录注释如下。

一、善导大师开示

下面的开示,录自《善导和尚临终往生正念文》

【若病重将终之际,亲属不得垂泪哭泣,及发嗟叹懊恼之声,惑乱心神,失其正念。但一时同声念佛,待气尽了,方可哀泣。才有丝毫恋世间心,便成挂碍,不得解脱。若得明晓净土之人,频来策励,极为大幸。若依此者,决定超生,即无疑也。】


若是病重将命终的时候,亲属们不得垂泪哭泣,及发出嗟叹懊恼的声音,以免惑乱病人之心神,使他失去正念。而必须齐声念佛,待病人气尽了,才可以哀泣。因为病人才有丝毫留恋世间之心,便成往生的挂碍,不得解脱。若是能够有明晓净土之人,来时时策励,这是非常幸运的。若依此而行者,病人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无疑也。

 

......此法僧人、俗人、未念佛人用之,皆得往生,决无疑也。余多见世人于平常念佛礼赞,发愿求生西方,甚是勤拳(恳切真诚)。及至临病,却又怕死,都不说着往生解脱之事。直待气消命尽,识投冥界,方始十念。恰如贼去关门,济何事耶?死生事大,须是自家着力始得。若一念差错,历劫受苦,谁人相代?思之!思之!若无事时,当以此法精进受持,是为临终大事。】

......此“临终往生正念”之法(病人要尽力保持临终正念,亲属不得哭泣哀叹以免搅乱病人的临终正念,善知识时时的开导策励能够帮助病人提起并保持临终正念),僧人、俗人、未念佛人用之,皆得往生,决定无疑也。我见到世上许多人,平常念佛礼赞,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非常恳切真诚。及至生病,却又怕死,完全不说往生解脱之事。直待自己气消命尽,神识投入冥界,才来十念念佛。这恰如贼去关门(贼已经把东西偷走了,才来关门防盗),有什么用呢?死生事大,须是自家精勤用功才可以。若是临终一念差错,其后果是历劫受苦,谁人相代?你要好好考虑!要好好考虑!在尚未生病之时,就应当以此“临终往生正念”之法精进受持(自己要为临终正念做好充分的准备,也就是永明大师所说的“预办津梁”,同时告诫亲属到时候不得哭泣哀叹,能够有善知识的临终帮助就更好了),这就是临终大事啊!

二、莲池大师开示

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云:


【临终颠倒者,由其平日随顺妄想,不修正念,心多散乱。将舍暖触之时,一生所作,俱现于前,心神惶怖,动止挥霍。应入地狱者,刀山剑树,视作园林。应堕畜生者,马腹驴胎,认为堂宇。就令作善,合为人天,未免憎爱父母。乃至小圣初心,犹不能正知出入。皆所谓颠倒也。乘此颠倒,三界七趣,随业受生。内凝正念,外感佛迎,舍此报身,竟生彼国。如佛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又言:“一切国土,唯想所持。”净想成就,必得往生,固无疑也。】

临终颠倒者,都是由于平日随顺妄想,不修正念,心多散乱。将四大分解之时,一生所作,俱现于前,心神惶怖,举止失措。应入地狱者,就将刀山剑树,看成美丽的园林。应堕畜生者,就将马腹驴胎,认作华丽的殿堂。即便作善者,应生人道或天道,入胎时也不免爱母憎父而作男身,或者爱父憎母而作女身。乃至小乘初果及初发心菩萨,犹有隔阴之迷,不能够正知地入胎出胎。这统统都是颠倒。由于临终的颠倒,于是就在三界中的七趣,随业而受生。如今既然已经成就念佛一心不乱,则临终时,内凝正念,外感佛迎,舍此报身,径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正如佛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随其心净,则所生之佛土亦净。)佛又言:‘一切国土,唯想所持。’(一切国土,全是心想所依持。)所以,念佛人临终正念分明,净想成就,必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对此,当然没有丝毫的怀疑。

〔七趣〕地狱、饿鬼、畜生、人、神仙、天、阿修罗。“趣”是趣向的意思。〔佛土〕一佛所教化的领土,有净土、秽土、报土和法性土之分。

三、蕅益大师开示

蕅益大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云:

【问:散心称名,亦除罪否?答: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宁不除罪?但不定往生,以悠悠散善,难敌无始积罪故。当知积罪假使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虽百年昼夜弥陀十万,一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然所灭罪如爪上土,未灭罪如大地土。唯念至一心不乱,则如健人突围而出,非复三军能制耳。】


问:散心念佛,也除罪吗?答: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岂不除罪?但不一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因为悠悠散善,难敌无始以来所积之罪的缘故。应当知道,无始以来所积之罪假使有体相的话,尽虚空界也容纳不了,虽然一百年中,每一昼夜念阿弥陀佛十万声,每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然而所灭之罪如指甲上的土,未灭之罪如十方大地之土。只有念至一心不乱,则如勇士突围而出,敌之三军(指烦恼、业障)也奈何不了。

蕅益大师在这里明确指出:散心念佛,并非不能除罪,但不一定往生极乐世界,并阐明了其中道理:“当知积罪假使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虽百年昼夜弥陀十万,一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然所灭罪如爪上土,未灭罪如大地土。”那么,该怎么办呢?蕅益大师接着说道:“唯念至一心不乱,则如健人突围而出,非复三军能制耳。”所以,出路是“唯念至一心不乱”。这就是为什么世尊明示要念佛一心不乱,而且再三叮咛要“如说修行”。

〔爪上土〕又作“甲上土”,指甲上的土。经论中常用爪上土与大地土相比较来譬喻,形容前者极其微少,后者极其众多。

 

【问:大本十念,宝王一念,平时耶,临终耶?答:十念通二时。晨朝十念属平时;十念得生,与观经十念称名同,属临终时。一念则但约临终时。】


学人问道:《无量寿经》中讲“十念得生”,《宝王论》中讲“一念得生”,此十念一念是指平时呢,还是临终呢?蕅益大师答道:通常所说“十念”有两种情形,一指平时,一指临终。慈云忏主提倡的“晨朝十念”是指平时;“十念得生”,与《观无量寿经》中“十念称名”相同,都是指临终时最后十念。而《宝王论》中所讲的“一念得生”则仅指临终时最后一念。

〔大本十念〕指《无量寿经》中所讲的“十念得生”。〔宝王一念〕指《念佛三昧宝王论·此生他生一念十念门第九》中所讲的“一念得生”。

 

【问:十念一念并得生,何须七日?答:若无平时七日功夫,安有临终十念一念?纵下下品逆恶之人,并是夙因成熟,故感临终遇善友,闻便信愿。此事万中无一,岂可侥幸!《净土或问》斥此最详,今人不可不读。】

学人又问道:临终十念或一念都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又何必要有念佛一心不乱的功夫呢?蕅益大师答道:若无平时一心不乱的功夫,哪里会有临终之十念一念呢?纵然下下品逆恶之人,皆是夙因成熟,故感得临终遇善友,闻后便信愿。此事万中无一,岂可侥幸!《净土或问》驳斥这一“十念一念皆得往生,何须平时一心不乱”的谬论最为详尽,今人不可不读。


关于临终十念的问题,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修净土忏并放生社序》中论述道:临终十念,必须深植善根,才能够临终正念现前。若是现今逆、顺境缘一来,便不再有正念,更何况临终时要能够保持正念?况且,现今青天白日,明明朗朗,尚且不能对明师善友真实的劝诫教导信受奉行,而妄图在临终苦现时,仅只借助于善友提醒教导就要做到信受奉行?更何况,当临终时,哪能就保证有真正的善友现前?即便有真正的善友现前,如果在开示时,其人又神识昏迷,而欲求其信解,这又是绝不可能的事!(原文是:“夫临终十念,必深植善根。今逆顺境缘,便不复有正念,何况临终?且临终苦现,止藉善友提撕;今青天白日,尚不能於明师友真实格言信受奉行!当临终时,安保善友现前?设现前开示,神识昏迷,而欲求其信解,此又决不可得之数也。”)

由此可知,十念得生是临终最后十念,一念得生亦是临终最后一念,临终最后的决定,才是真正的决定。临终之际,犹如人到机场,平时说要到这里要到那里,而究竟会到哪里,全看他最后登上的是哪一架飞机。所以,临终最后能够专心一意地念一句佛号、十句佛号,是非常关键的。

关于十念一念得生与一心不乱的关系,蕅益大师明确指出:“若无平时七日功夫(平时一心不乱的功夫),安有临终十念一念?”

关于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十念而往生的念佛状态,印光大师开示道:他虽然没有亲证一心不乱,但是临终之心除了念佛之念,毕竟了无异念。(印光大师开示原文:“观经五逆十恶,将欲命终,地狱相现,有善知识(原注:此不论僧俗男女,但能教彼念佛者,即名善知识。)教以念佛,或止十声,或不及十声,直下命终,亦得仗佛慈力,带业往生。此之十念,比平常之十念,其猛切有天渊相殊之势,故得往生也。以地狱极苦所逼,其一闻佛名,乃以全副精神为之称念。除此念外,绝无他念。虽非亲证一心不乱,然其心毕竟了无异念。”(《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陈薪儒居士书》))

四、彻悟大师开示

彻悟大师《彻悟大师遗集》云:


【吾人现前一念,缘生无性,无性缘生。不生佛界,便生九界。若约缘生无性,则生佛平等一空。若约无性缘生,则十界胜劣悬殊。阿祈达王临终,为赶蝇人以拂拂面,一念瞋心,遂堕为毒蛇。一妇人渡河失手,其子堕水,因捞子故,与之俱没。以慈心故,得生天上。夫一念慈、瞋,天、畜遂分,则此临终之缘生一念,可不慎乎?苟以此心缘念弥陀,求生净土,得不见佛往生乎?】

我们现前一念,是缘生而无自性,无自性而缘生。不生佛法界,便生九法界。若就缘生而无自性来说,则众生与佛平等,都是一空。若就无自性而缘生来说,则十法界中彼此之胜或劣非常悬殊。阿祈达王临终时,因为赶蝇人不小心以扇拂面,生起一念瞋心,由于这临终一念是瞋心,于是堕为毒蛇。一位妇人渡河失手,她的孩子落水,因救孩子的缘故,她和孩子都被水淹没。由于临终一念是慈心的缘故,这位妇人得生天上。临终一念慈或瞋,于是慈者生天,瞋者生畜生,胜劣遂分,难道临终之缘生一念,可以不谨慎吗?如果临终以此心缘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难道会不见佛往生吗?

〔无自性〕“诸法无自性”的意思是说,一切法没有实体,皆是幻象,如梦中事。无自性,又称作无性。《唯识论》云:“一切法皆无自性。”《法华经》云:“知诸法常无性。”《楞严经》云:“诸幻成无性。”〔阿祈达王〕即阿耆达王,一生造立佛塔无数,供养三宝,护持正法,功德广大。临命终时,因侍者失手以扇拂面,遂起瞋心,而堕为毒蛇。事见《杂譬喻经》。

 

【但此一念,不可侥幸而致。必须存之以诚,操之有素。是故吾辈于此一句弥陀,千念万念,以至终日终年念者,无非为熟此一念而已。果得一念纯熟,则临命终时,唯此一念,更无异念。智者大师云:‘临终在定之心,即净土受生之心。’然惟此一念,更无异念,非在定之心乎?念果如是,不见弥陀,更见何人?不生净土,更生何处?只恐吾人自信不及耳。】


但此临终一念,不可以侥幸而致。必须存之以诚,操之有素。所以,我们于此一句阿弥陀佛,千念万念,以至终日终年念者,无非是为熟此念佛一念,以保证临终之念是念阿弥陀佛。果真做到念佛一念纯熟,则临命终时,唯此念佛一念,更无它念。智者大师云:“临终在定之心,即净土受生之心。”那么只有念佛之念而别无它念,不就是在定之心吗?临终既然是在定之心,不见阿弥陀佛,更见何人?不生净土,更生何处?只恐怕我们自己对上述道理没能真正相信罢了,果真相信,怎么会不努力熟此念佛一念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

〔熟此一念〕就是要做到大势至菩萨所说的“净念相继”,亦即是善导大师(净宗第二祖)所说的:“念念相续”。(请注意:“念念相续”是说念佛之念念念相续,而不是口中不断念佛心中却在妄想那种情形。)善导大师云:“是以大圣(释迦牟尼佛)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愿一切人等善自思惟,行住坐卧,必须厉心克己,昼夜莫废,前念命终,后念即生,永受无为法乐,乃至成佛,岂不快哉!”(引自《念佛法要》)所以,平日念念相续,是临终正念分明的保障;而临终正念分明,又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关键。

五、印光大师开示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陈薪儒居士书》云:

【《观经》五逆十恶,将欲命终,地狱相现。有善知识(原注:此不论僧俗男女,但能教彼念佛者,即名善知识)教以念佛,或止十声,或不及十声,直下命终,亦得仗佛慈力,带业往生。此之十念,比平常之十念,其猛切有天渊相殊之势,故得往生也。以地狱极苦所逼,其一闻佛名,乃以全副精神为之称念。除此念外,绝无他念。虽非亲证一心不乱,然其心毕竟了无异念。】

《观无量寿佛经》中讲到,五逆十恶之人临命终时,地狱相现,有人教他念佛,虽然他只念了十声,或者还不到十声就断气了,亦得仗佛慈力,带业往生。这是由于此之十念,比平常之十念,其勇猛真切有天渊相殊之势,所以能够往生。因为他被地狱极苦所逼迫,一听到念佛能够不堕地狱而且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于是就全副精神来念。除此念佛之念外,绝无他念。虽然他并没有亲证一心不乱,然而临终时,其心毕竟除了念佛之念外,完全没有其它念头。


〔五逆〕五种极逆于理的罪恶,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因为这五种是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十恶〕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瞋恚、愚痴。

 

《印光法师文钞·初机净业指南序》云:

【众生之心如水,阿弥陀佛如月。众生信愿具足,至诚感佛,则佛应之,如水清月现也。若心不清净,不至诚,与贪瞋痴相应,与佛相背,如水浊而动,月虽不遗照临,而不能昭彰影现也。】

众生之心如水,阿弥陀佛如月。众生信愿具足,至诚感佛,则佛应之,如水清而月现也。若是心不清净,不至诚,与贪瞋痴相应,则与佛相背,如水混浊动荡,月虽仍然照临,而不能昭彰影现也。


六、元贤禅师开示

〔元贤禅师〕明代曹洞宗僧(1578-1657年)。建阳(福建省)人,俗姓蔡,字永觉。万历六年七月十九日生。天资聪颖,少时习儒,颇为精进,获举邑庠弟子。万历三十年(1602),二十五岁时,始知除周孔外,尚有佛道之学,遂博涉经论,深究义理。翌年,归依寿昌慧经,四十岁从其披剃。万历四十六年(1618),寿昌示寂,乃事其弟子博山元来,受具足戒,复往香炉峰、金仙庵、荷山等地研修数年。天启三年(1623)九月,归闽,途过剑津时,闻舟中人诵《法华经》,廓然心悟。崇祯六年(1633),从闻谷广印受云栖戒本,次年,住福州鼓山,又历住泉州开元寺、杭州真寂寺、延州宝善寺等刹。后再返鼓山,整建寺观堂宇,大振洞上宗风,时人皆称古佛再世。师志在西方,常劝人修持净业。清·顺治十四年十月七日示寂,年寿八十。弟子有为霖道霈等多人。著有《永觉贤和尚广录》三十卷、《楞严经略疏》十卷、《金刚经略疏》一卷、《般若心经指掌》一卷、《四分戒本约义》四卷、《律学发轨》三卷、《净慈要语》一卷、《禅门疏语考证》四卷、《继灯录》六卷、《建州弘释录》二卷、《禅余内集》二卷、《禅余外集》八卷等书。

 

【永觉元贤禅师曰:净业之功,虽积于平日,而临终最后一念,最为紧要。盖以生净生秽,入圣入凡,唯此一念为之转移也。】

永觉元贤禅师开示道:净业之功,虽然积累于平日,而临终最后一念,最为紧要。这是因为生净土还是生秽土,入圣流还是入凡位,完全是由这临终最后一念来决定的啊!

 


【每见念佛之人,寻常俱说求生净土,及临命终时,多无正念。或贪生怕死,恋此皮囊;或目顾妻儿,难忍分别;或系念家财,放舍不下;或因境界不顺,抱恨而终;或因病苦逼迫,饮痛而去。既失正念,甘从沦堕。】

每见念佛之人,平常都说要求生净土,及至临命终时,大多无正念。或者贪生怕死,留恋这个色身;或者眼看着妻子儿女,难舍难分;或者系念家财,放舍不下;或者因为境界不顺,抱恨而终;或者因为病苦逼迫,饮痛而去。既然失掉正念,就只好随着这非正之临终最后一念而沉沦堕落。

 

【我劝修行人到此,只要谛信经文,坚凝正念,百般放下,念佛待尽。呜呼!死门事大,顷刻来生。一念差错,历劫受苦,可不惧哉!】

我劝修行人到临命终时,只要谛信经文,坚凝正念,百般放下,念佛不断,直至气绝。呜呼!生死事大,顷刻就是来生。临终最后一念出了差错,而导致历劫受苦,可不惧哉!


(原文录自《径中径又径征义》)

 

附  录

 

一、得生与否


二、念佛妙诀

三、念佛堂联


 

一、得生与否

问:请问“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是什么意思?


答:这两句出自蕅益大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其文曰:“信愿持名,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信愿)为前导,行行(持名)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

在这段文中,“信、愿、持名,一经要旨”,是说:信、愿、行(持名)三者密不可分,是本经要旨,亦是净土修行之要径。“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和“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是说:信愿是前导,如同眼看;持名是正修,如同足行。没有眼看,会乱走;而没有足行,根本就不能够到达宝所(到达宝所譬喻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从“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的上下文来看,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得生者,必须要有信愿,而且还必须有持名功夫,功夫深者高品位往生,功夫浅者低品位往生。

问:不对。“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的意思应该是:只要有信愿,即得往生。而且印光大师非常赞叹这两句话,因为它告诉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重要的条件是:只要你真信、切愿,就能往生。

答:把“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理解成“只要有信愿,即得往生”,有两个问题:

一、如果这样来理解,那么“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的意思就是:只要有信愿,即得往生;只要有持名功夫,即得往生(功夫深者,高品位往生;功夫浅者,低品位往生)。这样一来,前半段说只要有信愿,即得往生;后半段说只要有持名功夫,即得往生。那么,往生究竟是只要有信愿,还是只要有持名功夫呢?试想,蕅益大师怎么会讲出这样自相矛盾的话来!?所以,要特别注意“全由”与“全凭”二词在含义上的差别:“全由”是必要条件(必不可少的条件),“全凭”是充分条件(只要具备这一条件就够了)。


二、在《要解》这段文中,蕅益大师讲得很清楚,信愿是前导(指引目的地),持名是正修(走向目的地),怎么可以只要有前导而无正修就可以了呢?而且大师还形象地譬喻说:信愿如眼看,持名如足行,那么行人要到目的地(西方极乐世界),就必须眼睛要看路、足要行走(“目足并运”),怎么可以只要有眼睛看路而足不行走就到达目的地了呢?正如蕅益大师在《要解》前面“明宗”一节中开示道:“宗是修行要径。......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详见《佛说阿弥陀经要解注》

请注意:蕅益大师在上文阐释信愿行时,明确指出:“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将信愿行的关系,讲得一清二楚。

所以,印光大师在引用“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时,先就讲明:“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信愿行三,具足无缺,决定往生。”印光大师的这段开示是:“既有真信切愿,当修念佛正行。以信愿为先导,念佛为正行。信愿行三,乃念佛法门宗要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信愿行三,具足无缺,决定往生。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印光法师文钞·与陈锡周居士书》)

印光大师在引用“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这段话前,就讲得清清楚楚:“既有真信切愿,当修念佛正行”,“信愿行三,具足无缺,决定往生”。而且印光大师明确开示道:“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哪里是说“只要有真信切愿就能往生”呢?更何况,没有力行的信愿,哪里是真信切愿呢?没有力行的信愿,实际上是虚信浮愿,自欺欺人!

 


而且,倘若藕益大师主张“只要有信愿,即得往生”,他怎么会在大病垂危之际,由于“心虽明了,力不自由”“痛哭号呼,罔知攸措(不知所措)呢?并且忏悔自己“观行荒疎”呢?怎么会要赶紧启建净社,精进念佛以求往生呢?而且还说道:“设非急勖净业(若不紧急地勉力精修净业),何以永脱苦轮(怎么能够永出生死轮回)?”(详见《大病中启建净社愿文》一文)

 

念佛之所以要一心,是因为“由念佛之净心,感生西方之净土”。印光大师云:“若自心不净,何能即得往生?纵逆恶罪人,以十声念佛即得往生者,由念佛之净心,感生西方之净土。”(《印光法师文钞·答曲天翔居士问二十七则》)印光大师又云:“以散心念佛,难得往生。......一心念佛,决定往生。”(《印光法师文钞·与陈锡周居士书》)

所以,确保往生的要诀是:真信切愿,临终正念。这也是念佛人的修学纲领。因为真信,眼光晓了前境,对目标和道路看得清清楚楚;因为切愿,动力强大无比,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有了真信切愿,就必然会遵循世尊“如说修行”的谆谆教导,做到临终正念,以证其所信,满其所愿。莲池大师云:“内凝正念,外感佛迎,舍此报身,竟生彼国。”(《阿弥陀经疏钞》)

〔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如同江河的洪水把堤岸冲开,浩浩荡荡,无论什么都抵挡不住。


要注意的是,当信、愿还仅只停留在头脑中时,这只是一种想法而已。必须把信、愿实践出来,这才是真信切愿。所以,真信切愿必然导致力行。若无切实精进的念佛,何以证其所信?何以满其所愿?没有力行的信、愿,只不过是虚信浮愿而已。蕅益大师云:“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灵峰宗论》)

二、念佛妙诀

草庵禅师云:“阿弥陀佛,谁不能念,而偏难念,西方极乐,谁不愿生,而罕得生者,盖(是因为)念佛之人未得诀耳。教(令)念佛而使之真切者,其唯死之一字乎!死之一字在念头上,境缘自然冷淡,情爱亦自轻微;名利势豪,向此处俱用不得;见闻知解,到此时却使不行。四大各离,将何所靠?孤魂无主,安得自由?此时不见弥陀,恐逢罗刹。不生净土,恐入驴胎。纵无恶业,亦不免人道往还。即有善因,其争奈(怎奈)天福易尽。莫云自有主宰,业果所牵,诚难回避。莫道本无生死,识心未尽,总属轮回。莫视此事为缓,明日之事,今日不知。莫将此事为轻,错过此生,沉沦永劫。是一切事,无如生死大事,则事事皆不切之事。于一切时,总作临命终时,即时时皆念佛之时。如是念佛,斯为切心;如是切心,方生净土。须下死功夫,才成净业;常念死时节,方肯切心。此乃成佛之阶梯,是诚念佛之妙诀也。”

〔罗刹〕恶鬼的总名。〔是一切事,无如生死大事,则事事皆不切之事〕任何事,都不如生死大事重大,所以事事都不是紧要之事。

 


印光大师云:“人在世间,不能超凡入圣,了生脱死者,皆由妄念所致。今于念佛时,即作已死未往生想。于念念中,所有世间一切情念,悉皆置之度外,除一句佛号外,无有一念可得。何以能令如此?以我已死矣,所有一切妄念,皆用不著。能如是念,必有大益。”(《复朱仲华居士书二》)

 

三、念佛堂联

(印光大师题于无锡开元寺念佛堂)

 


应当发愿,愿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恋;

自是不归,归便得,故乡风月有谁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