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 答案很简单。
就看你会不会问问题。
你如果去读商学院, 你的教授很可能会告诉你成功的两个要素,
- 胃口要大, 也就是目标要远大。
- 要会问问题。
如果你的梦想就是做个包子铺的老板, 你成不了大款。
如果你问题问对了, 答案往往很简单。
问:“你修行的目的是什么?”
我的答案是为了生死解脱。
你如果说是为了有功德福报, 合家安乐, 幸福平安, 事业有成, 财源广进, 你最多就是个包子铺老板。
今天上网, 看到在北京有数万人为了去雍和宫上头柱香,
年夜饭都不吃, 彻夜排队。
这些人都在为成为包子铺老板而努力奋斗。
希望我竹林宗的弟子, 目标要高一点。
问:“从什么东西中解脱出来呢?”
从老病死以及得失中解脱出来。
我们不妨想想看, 如果你不会老, 不会病, 不会死, 也没有得失的问题, 你还会有烦恼吗?
这个问题问完以后,
你就知道问题的根源在老病死和得失。
你如果解决了老病死和得失的问题, 就什么问题也没有了。
问:“为什么会有老病死和得失?”
再问:“在什么状况下, 会没有老病死和得失。”
今天我一共问了四个问题,
前两个问题我把答案告诉你了,
后两个问题就要问你自己了。
其他的什么阿赖耶识, 什么无漏种子, 什么清净无垢识, 什么心与清净法身, 什么五蕴, 什么毗卢性海, 什么生灭法, 等等等等,
我说句粗话, 都是扯淡。
我说的稍微好听一点,就是故意高深化,绕来绕去让人听不懂,显得境界很高,让人崇拜,而来皈依。按现在的说法,叫聚粉。
说得再好听一点,就叫摄照众生。
你就把后两个问题答出来就好了。
不要把问题搞复杂了。
智慧低的人,会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有智慧的人,会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没有那么复杂,没有那么复杂,没有那么复杂。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龙树尊者说:
因爱有四取, 因取故有有, 若取者不取, 则解脱无有
从有而有生, 从生有老死, 从老死故有, 忧悲诸苦恼
大道至简, 正法眼就是这么简单。
那个没有老病死和得失的面目就是本来面目。
昨天极乐净土师姐写了一篇文章。
她说,无我谁都会说,做到了吗?
呵呵,无我不是谁都会说,比方说,你就不会。
无我能做到么?师姐做到了么?你做不到,因为没有人做到到。能做到的,就是境界,境界就是相。有人,有受者。做是因,达到所谓“无我”的境界就是果。如果你仍在希望达到无我的境界来证得某种果位,你一点希望也没有。
为什么?
因为无我不是境界,无我不是相。
无我是本来如此。佛,不以修成。
你在努力做到无我的时候,就已经有我了。
如果佛能以修成,修是因,佛便是果,佛就是因果。
法眼师兄的评论我也看到了。老实讲,挺失望的。
极乐净土师姐是净土宗弟子,罪与福的概念根深蒂固。她的这个观点还情有可原。对于罪福,我想对师姐说,你耐心等,我的下一本书中会演示惊世骇俗的提婆九式绝世武功,第一式就是破罪福。
我记得法眼师兄讲过,自己是禅密双修。
密宗是一个实修的宗派,所以师兄说事理圆融,要有一个行持的法门,我还能理解。可是师兄一开口就提到了“邪见”。呵呵,我的印象中,师兄应该已经过了正邪的阶段。
难道师兄还是所谓“正信的”佛弟子?
我的所有文章中,从来不说正邪,只说是第一义与入世法的区别,就算是讲罪福的净土宗,我也说它是很好的入世法。
我一直说,个人要学什么,完全是个人的选择。
我甚至说过,就算是一神教的教众,也是修行人,只是修的法不同而已。
法眼师兄先很不客气地批评了“邪见”,而后很客气地说了自己的“浅见”。
哈哈哈,既然认定了是“邪见”,那师兄自己的肯定是“正见”。
怎么又成了“浅见”?难道师兄对自己的“见”也不确定?
如果不确定,又如何能铁口直断别人的是“邪见”?
如果确定自己的是“正见”,那师兄已得无上正等正觉,恭喜。师兄就按自己的“正见”去寻一个行持的法门修持去吧。
师兄的“正见”是什么呢?
“身心安详,是学佛的最基本法益。进一步是生死解脱的利益。用功对了,就能善用其心,做事效率自然会提高”
简而言之,就是有利有益。
呵呵,师兄的观点有普通性。
不但今天的修行人很多持这种观点,龙树时代的修行人也是很多人持这种观点。
就是学佛有什么益处?
《龙树中观》这本书还有两三篇文章就写完了。我的下一本书是《龙树之门》,讲龙树的《十二门论》和提婆尊者的《百论》。
《十二门论》的第一篇,就是讲学佛的益处。
龙树之门的第一门是《观因缘门》,说摩诃衍义。
师兄到时不妨来看看。
当然,如果师兄认定自己的是“正见”,则不必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