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就是简单的一句话:NOTHING MATTERS!
我查了一下《传道书》,是旧约的一部分,不是耶稣说的。我不是圣经专家,但我知道旧约就是比耶稣还古老的犹太古典中来的。旧约里面有相当多无法证实的神话故事,也包含了很多非常究竟的瑜伽士的感悟。我不清楚《传道书》的作者是谁,我感觉旧约是以色列那块地方好几个大彻大悟的瑜伽士的感悟总结。虽然旧约是圣经的一部分,但远远早于耶稣的出现。我来探讨旧约圣经不是传播宗教信仰,而是指出超越宗教超越信仰的直接瑜伽品味。根据贝叶朋友转载的部分来看,《传道书》的作者用贴近生活的例子把道理都讲清楚了。我挑出几段来评论:
【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明亮】:你认为的“事物”都是空性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用比较究竟的话说,一切经验质地内容,无论思想上看起来多么重要多么有意义,都是不留痕迹不结晶的,看似在发生,其实就像梦幻一样是完全空性的。
【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甚么益处呢。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
【明亮】:他说,人的各种努力有什么意义呢?人的所有利益增减,都是一场空。一代人来了,走了,又来一代人,又走了,就算凯撒大帝可谓丰功伟业了吧又怎样?多少伟大的帝国不都烟消云散了吗,多少伟大的历史都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什么都不会留下。唯一留下的就是土地。这是他的说法,我同意,但他说的不够究竟。现在我来补充比较究竟的说法,不但一切“成就”或“失败”都烟消云散,不留任何痕迹,连“土地”都不留下,为什么?因为所谓的“时间和空间”和“时空里面的宇宙世界或土地”都是当下此刻的经验显现或觉知效应。当你闭上眼睛了,顷刻之间“世界”就没有了,经验质地切换成说不清楚的内在显现效应。当你睁开眼睛,经验质地顷刻之间又显现出所谓的“时空”或“世界”来了。连“闭上眼睛”和“睁开眼睛”都是经验显现效应的一种形式,并非真的有“眼睛”也并非真的有“闭上或睁开”。如果这个情况还不能说服你经验显现的空性,那么就品味一下进入睡眠吧,在进入睡眠的过程中,整个所谓的“时空或世界”随着进入睡眠一下子都没有了,同步地,那个“我”感觉也没有了。你无法说在进入了无梦睡眠之后还有“时空”,因为要体验时空必须要有“观察者”,但无梦睡眠内是无观察者的。这就是《无法言说》的味道了。也许,梦幻升起来了,又出现一个“观察者”和被观察到的“梦境”,这是什么?这就是你自己的能量显现效应自发自动地运作起来了。假如我们把经验显现逻辑流分成一段一段的,那么,每段经验逻辑流里面都有一个看似独立的“观察者”和所观察的“世界”,那个所观察的“世界”是真的实体世界吗?非常可疑!那个“观察者”是真实独立的存在吗?同样非常可疑!因为所观察的世界和观察者都是同生同灭的经验显现效应。
注意,不但观察到的“世界”是一种效应不是真相。连那个你认为真实的“观察者”本身都是一种效应,也并非真相。
究竟地说,连“土地”都不长存。别麻烦去证明5万年之后经验中的“土地”是否还在,就在当下此刻,如果你现在闭上眼睛睡着了,“土地”去哪里了?“世界”去哪里了?“我”去哪里了?通通找不到了!
难道这还不可疑吗?
更奇怪的是,不是什么都没有了,有一个“在”,这个“在”可以贯穿经验的有和无。无论是无梦沉睡还是白天经验还是做梦,都是同一个“在”贯穿一切。同样,在那个宝贵的“我”出生之前,在那个宝贵的“我”死亡之后,还是同一个“在”。
到底是“谁”在体验经验内容的来来去去,到底“谁”在体验“一代一代人的来来去去?“
换句话说,能够体验“生”的那位从来不生,能够体验“死”的那位从来不死。它是什么?
再换句话说,真正体验的那位不是经验中的“观察者”。经验中的“观察者”也是被观察到的,就像昨晚梦中,到底是“谁”在观察梦境?思想理智肯定说是那位梦中的“我”在观察和参与经验,其实不是。能够观察梦境的那位不是梦境。
如果你要去确定一个终极的观察者,那么观察“我”的那位在我的上面,那么,谁在观察那个更上面的“我”呢?如果你去确定那个终极的“我”,一层一层上去,累死了都找不到它,观察者之上还有观察者,你可以无穷地推演上去没有终结,这是不是《无限》的味道?
请记得我不止一次提到,经验中的任何一点都是无限开放发散的,如果你要研究任何一点,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细节呈现出来,把原来的细节给开放发散掉了,最后你都忘了要找什么东西。如果你要去找那个终极的“我”,就等于是在体验无限开放发散的奇迹。
好消息是,有一个轻松简单的态度,不必去找那位终极的观察者,立刻明白,你自己才是终极本身,你自己可以出现一层一层无限层“观察”的效应,注意,我强调的是《观察的效应》并非告诉你真的有一个可以确定的观察者在那里。这个效应是无法确定的,但却看似存在的,你可以享受娱乐,只要明白这一切都是自己就可以了,明白了一切都是自己,就可以放下包袱了,管它有没有观察,管它体验还是不体验,都是自己的显现形式,都不是错误。RAMANA大师建议大家自我询问“我是谁”。你可以试试看。他不是真的要你找到那个终极的“我”或确定那个终极的“我”,而是在询问的过程中你发现这个问题本身也是空性的,你就安心了。
再换一个说法,你就是你自己,除了你自己外没有其它。但如果你要找你自己,是不会找到的。原因就是除了你自己外无其它。如果你找到了什么“东西”,这个东西是你自己的显现效应而已,是完全空性的,不是真的找到了什么。
【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的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万事令人厌烦〔或作万物满有困乏〕人不能说尽.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明亮】:他说这段话的意思就是:经验过程千变万化,类似小时候玩过的万花筒那样,没有一点是重复的,如果你要享受经验故事,将有无穷的精彩故事内容让你享受,只要追求的欲望在,经验故事就同步升起来符合这样的追求欲望,不会有止境。而且,经验内容会像一个无限循环那样,虽然每个内容细节不会重复,但好像都非常类似,甜酸苦辣的无尽循环,就是因为有一个“我”要认定这些情况是“甜酸苦辣“。观察者”我“要体验,立刻自发自动地同步升起了”要体验的情况“了。这是一个无限的死循环。
很多人抱怨说,我能脱离出这个死循环吗?如果有一个“我”要脱离,那么这个“脱离”的欲望将把那个“我”牢牢的捆绑在故事中,因为那个“脱离”欲望是把显现效应当成是真相了,上当了,那么就会越发痛苦。有一个捷径,这个捷径就是立刻明白这一切都是自己对自己,不是错误,完全空性,完全不会对你有任何利益上的增减,发生了就好像没有发生,完全不结晶。这个发现可以让你无需脱离经验体验而放下包袱来。
更好的消息是,你会发现这一切经验显现都是自己给自己的娱乐享受,根本不是什么“苦难”。但我这样说没有用,你必须自己去品味,你才能明白我说的道理了。
【岂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那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已过的世代、无人记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记念。我见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明亮】:他上面说的和释迦牟尼说的有多么相似?他的意思就是不要对经验中显现出来的内容太过于当真。他说人总是认为发现新东西或新情况了,其实类似的情况早就发生过了,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差不多了。他建议不要纠结于经验故事中,不要对于自己的际遇太认真了,过得好又怎样?过得不好又怎样?通通都是空性的经验显现。你再伟大,后来的人都不会记得住你,你再失败,也不会对你造成任何真正的损失。不必去追求什么功名,在梦幻里面追求到的功名是功名吗?他翻来覆去说的就是经验的空性。经验可以享受,但不要从经验中去抓住什么东西不放,所有经验内容都是空性的,你要抓到的东西都是捕风捉影。
举个例子,好像你在看电视的时候去抓电视机上的放映出来的“好吃食品”,你能抓得到它们吗?这个例子不太恰当。因为在经验中的角色“你”确实可以抓住“食品”享受美食的,只不过那个“你”和“美食”都是空性的秀,而且,经验中的“享受”也是空性。有可以享受的就享受吧,反正是空性的,为什么不呢?只要不当真了。如果把“享受”当真抓住不放,这就变成纠结痛苦了。
【我心里议论、说、我得了大智慧、胜过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众人.而且我心中多经历智能、和知识的事。我又专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这也是捕风。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
【明亮】:这段说的非常好,他告诉你连“大智慧”都是空性的。这就是一个普通瑜伽士的坦白。他坦白说自己曾经以为自己获得了别人没有的“大智慧”而沾沾自喜。但后来他更深入观察了以后发现连这些“大智慧”也是空性的思想感觉,也是捕风捉影。自认的大智慧也是思想把无法分割的现实分割成“智慧”的一部分和“愚蠢”的一部分,这种分割也是空性的幻觉游戏。昨晚梦中的“你”获得的智慧是真智慧吗?现实是无限的无法确定,任何“知识”都是一种抓取或定义,没有任何知识是可以确定成立的。如果你抓住一个原则不放,只能带来痛苦,当然不是真痛苦,是空性的痛苦。
记得吗?释迦牟尼在《心经》同样指出:无智亦无得。
【我心里说、来罢、我以喜乐试试你、你好享福.谁知、这也是虚空。我指嬉笑说、这是狂妄.论喜乐说、有何功效呢。】
【明亮】:在这段里他指出了享福享乐是空性的。绝大多数普通人接触修行是为了获得快乐或福报,只有极少数旨在发现自己到底是什么。绝大多数人希望获得开悟而幸福。《传道书》的作者说追求幸福也是空性的,有什么功效呢?真正的福不是经验中的“幸福”状态。就算在经验中获得了暂时的幸福生活,早晚会跑掉的,身体健康会跑掉,财富会跑掉,没有一样东西可以稳定。一个拼命维持稳定的“心”是痛苦的。真正的福不是维持经验中的幸福,而是看破经验待遇的好坏,明白他们都是空性的。经验中的享福和经验中的受难都是同样空性的。深刻明白了一切显现出来的故事都是空性的才是真正的福。
【因为有人用智能知识灵巧所劳碌得来的、却要留给未曾劳碌的人为分.这也是虚空、也是大患。】
【明亮】:这句话有趣了。他似乎在说知识的传递也在空性(虚空)的。
【人在日光之下劳碌累心、在他一切的劳碌上得着甚么呢。因为他日日忧虑他的劳苦成为愁烦.连夜间心也不安.这也是虚空。】
【明亮】:他说的够清楚了。该干啥干啥,无论顺境或逆境,随缘就是了,没什么好纠结的。
【人莫强如吃喝、且在劳碌中享福.我看这也是出于神的手。论到吃用、享福、谁能胜过我呢。】
【明亮】:也许是翻译的不好,我没看懂什么是“强如吃喝”。我认为他说的是在劳碌中享乐,以苦为乐。他坦白地说他比所有人都会享乐享福。我同意,就是这样。不少人以为开悟了就是天天持戒念佛清净,刻意地过清苦的日子。不是这样的,当你明白了一切显现出来的都是空性的,唯有自己为实,那么一切禁忌都不会有,绝对的自由。THAT是不懂戒律的,不念经念佛的,做这些事情是开玩笑了。只有自己在。爱干啥就干啥,自发自动。
【总结,到底空性的空是什么?】:空性的空不是什么东西都看不见的那种空。也不是什么东西都摸不着的空,而是,虽然你可以看见东西,虽然你可以摸的着东西,这些“看到”或“摸到“以及所摸到的“东西”都是经验印象,好像用透明的手去摸透明的东西那样,完全是空性的,也好想在昨晚的梦中看到或摸到东西那样,梦中的“看到”,“摸到”,和“东西”现在都不知道去哪里了。就像梦中的“看,摸,听,说”是完全空性的,当下此刻的“看,摸,听,说”也是完全空性的。
空性的另一个说法是幻觉。好像你在月色中看见一个人影,走近一看才发现没有“人”,那只是月光投射到一个物体上投射出来的样子,远看像一个“人”,其实不是人。也许我们不能说经验是幻觉,但如果你把经验中的内容定义为“山,天,人,海,水”,这些定义出来的东西是幻觉。经验显现是无法通过思想来定义的,经验显现出来的都是谜,永远无法解释是什么,但思想却一直在试图解释,思想自己相信了解释出来的故事幻觉,就像你把远处月光的投影当成是一个人一样是幻觉。
你不必去深度静坐中寻找“空”,空毫不费力的就是当下此刻,一切显现出来的景象都是空性的。你走的地板,你的身体,你的“观察”,你的“听”,蓝天,阳光,空气,树叶,美食,房子,以及自我属性“你,我,他“,所有这些都是空性的,但不妨碍你看到它们,触摸它们,享受它们,体验它们,吃喝它们,但不要抓住它们不放。空性的美景是供你享受娱乐的,抓住不放就不好玩了。就像电视剧是供你享受娱乐的,抓住电视剧的场景不放就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