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诗人》是由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五代导演刘浩拍摄的,这是一部低成本的文艺片,讲一代老诗人和一代新诗人的命运。看电影过程中,我还在默默地想,是不是在隐喻顾城啊?
但凡诗人都有一点怪癖,电影中的诗人李五就是喜欢拆妻子的毛裤。电影里完全没有谈到过一点诗歌,连诗人的半句诗句都没听到,讲的只是他们的生活和命运。用了很多的镜头描述夫妻间的缠绵,很特别的表达,没有一点露的意思,否则就俗套了。
在我看来,导演要表扬的是女主角陈蕙,而非诗人。这样的女人美丽贤惠,又天生为诗歌而生,她为丈夫牺牲自己的前途,只因为这个丈夫是个诗人,还拼命要帮丈夫出版诗歌。这个丈夫很自私,生活上完全依靠老婆,却对老婆漠不关心,人家对他老婆好一点,还吃醋得不行,虚伪清高,善于伪装。
看这部影片让我想起《立春》里的王彩玲,有人评论他们都是实力托不起野心的人。他们是比一般人稍微有点艺术细胞,但也就是稍微而已,不是什么多大的天才。但是他们很自以为是,他们的最高成就,也就是在某个地区的文艺汇演中露个面,心里却妄想着进军巴黎歌剧院。
我喜欢看这部电影,因为它的场景吸引我。它的背景在大西北的煤矿,粗狂的石头,灰色的天空,烟气缭绕,只有水泥简陋房子,难看的服饰。唯一的色彩,是那些晾在露天的五颜六色的被子。火车凄厉的叫声,每天载着矿工们下井。吃也没啥好吃的,稀稀拉拉的一些小吃摊,感官上最大的享受是泡澡堂子,精神层面的几乎没有。在那种地方的生活只能叫“忍”或者“活着”。旁观“悲惨”好像还是很享受的,心里有一种悲壮的情怀;但是身临其境,必定会无法忍受。我插队的地方比这里不知要好上多少,上海近郊----江南的鱼米之乡,却也让我终身不愿回想。
美丽的东西到处都存在,在这部影片里就是女主角,还有他们温馨的小屋。那玻璃窗被油漆成六块不同的颜色,家里有许多花布:台布、沙发布、窗帘、隔帘,都是些美丽的色彩和花朵;还有炉灶上炖汤的砂锅,家里布置得整整齐齐,床上铺着彩色条纹布,一红一绿二条丝绸被面;家里唯一一件比较现代化的东西是一盏塑料台灯。男人是幸福的,他有世界上最美丽温柔的妻子,每天等他下班,给他做好吃的晚餐。然后一个灯下阅读、一个在边上织毛衣。这就是一个女人最大的满足,为了不打破这种宁静的享受,宁愿不要孩子。
在这部电影里我还喜欢一个情节:那是周里京扮演的老诗人张目。他风度潇洒命运坎坷,这是周里京擅长的角色。他懂得一个好女人在世界上的伟大意义。可是有些人不懂珍惜。
还有宋佳扮演的陈蕙,真是天然美玉难自弃。怎么样的穿着打扮都显得好看,一条大围巾,红色的或灰色的,好看;没有线条的裤子配着粗织套头,也好看。带海福绒领子的大衣,也好看。都是时代特色。
电影的最后,老诗人得晚期肝癌死去,年轻诗人被时代卷走。诗人都没有好下场,诗歌是什么?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奢侈品,过了80年代,中国就不再需要她了,大家都奔钱去了。
电影中还有一条线:年轻诗人有二个拜把子兄弟,这三剑客在时代的潮流下:一个以诗人自居,终于座上了文艺馆主任的位置而百无聊赖;一个下海经商,飞黄腾达,转眼又倒欠了别人几十万元;一个坚守岗位,没有离开矿区,最后在井下出事故死去。三个也都没有好结果。
我为什么喜欢看这部电影,因为我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那些事情我都能看明白,下岗、经商、上夜大、去海南、闺蜜小三、精神出轨、出国潮、当文友青年写诗歌。
诗歌都在远方,近处只有生活,没有诗歌。
影片中的的许多镜头,还是很美的,虽然都是些破破烂烂的东西,唯美!所以叫文艺片嚒。
总的感觉,剧本写得不好,什么东西都想塞进去一点,但都没有讲好;剧情转换生硬;摄影镜头极其美丽,尤其是那个夫妻小屋和文艺馆的大厅走廊和张目的办公室。
一个真正的诗人,不是把诗歌作为向上爬的梯子;而是从心底里热爱诗歌,把诗歌作为阳光空气一样不可缺少的物质,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样的人才称得上真正的诗人,其它的东西都是附带品(荣誉啊、金钱啊),而李五不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