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东渐之后


 

西风东渐之后

 

       ——浅谈节与礼


 

五四运动以来,主张全盘西化。用一句老掉牙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是一无是处的,理应统统抛弃。西方的一切我们都要统统搬来,加以学习和运用。一时之间,西方的月亮也是比中国的圆而且亮的。我今天不谈宏大的政治思想命题,只讲讲身边的西风东渐后的事儿, 只谈谈生活中东西方不同的节与礼,算是整理国故。

        
如今中国人尤其年轻的中国人一哄而上的庆祝着洋人的节, 同我们旅居在国外的一样,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还有令基督徒深恶痛绝的万盛节,中国年轻人都一个都不落地过,对于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反而生疏得很了。这好像是近几年的事儿,应该是我们的传统文化被割裂后商家趁虚而入的功劳。这是继100年前又一次巨大的文化冲击。在此之前的100多年里,中国人无论发式衣装建筑交通皆已效仿西方而改变,今天中国大约只有饮食还保有自己的传统了。虽然美国的标准中餐是橙汁鸡和芥蓝牛。这些节日海外华人凑凑热闹倒也罢了,毕竟在人家的地盘,算是尊重人家的文化传统,入乡随俗做个好客人,本土的中国人则实在应该另当别论,当然入籍美国以美国人自居进入主流社会的也除外。每逢节日到来我们家里也不妨应景地换换装饰,色调从十月底的黑色换成十一月的橙色再换成十二月的金色银色红色绿色。陪着小朋友走街窜巷要几颗糖,去朋友家吃几口又柴又无味的火鸡,买棵假树放在壁炉边枝上挂上一些可爱的小玩意儿,唱几句Merry Christmas,假装圣诞老公公送孩子们一些礼物,来年四月份的时候再买几只穿着浅粉淡绿鹅黄衣服的兔子摆在门口,孩子小的时候去高中操场捡几颗彩蛋,运气好打开蛋还能看到一块钱。

 

使我置喙的是情人节。这一天美国的小学生要互送礼物,卡片,糖果,铅笔,或其他小东西。而且学校提早会给一个名单,规定必须是人人有份。这个传统我没去考证不知起源于何时,在我看来是最没道理的。虽说出发点是要从小教孩子懂得爱,但也不必非用vanlentians教,瓦伦丁分明是向典狱长的女儿表达爱情的,这样教小学生未免太早了也太牵强附会了些。这个节日流行到中国,也变得啼笑皆非让人觉得难堪。情人,原本是个含义广泛的美好的词,但我们如今也偏偏狭隘化,变成了黑暗肮脏见不得人的——中国人现今是单指合法夫妇之外的男女关系中的双方。这样的关系是不能明目张胆地昭告于天下的,除非你有粉身碎骨的勇气。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是只给未婚的单身的青年中年老年男女的美好祝愿,不包括“狗男女”。以此推论,只有未婚的单身的男女情侣之间这一天互赠鲜花表达心意是必要的,其余不管有情无情已成了眷属的,这一天是该当平常日子安安静静过的。然而我所知道的是,做丈夫的这一天如若不买一束玫瑰当天献给妻子简直就是犯下了滔天大罪,而且罪大恶极罪不可赦,不管这个男人内心有多么不情愿。而且这一天花价也明显故意提高,我的看法是假如他爱你也不必非这一天买来表示忠心爱意,你好歹体谅他和他齐心协力使花店老板知道生活的艰难人品的可贵。况且家里也应时时有鲜花盛开,多备各式花瓶,陶瓷的,白铁的,玻璃的,水晶的,高的,矮的,方的,圆的,单把儿的,双柄的。花的种类也宜繁多,不必非玫瑰不可,剑兰,雏菊,向日葵,绣球,郁金香,银牙柳,金鱼草,晚香玉,紫罗兰,风信子,牡丹芍药栀子丁香百合皆可插。

 

另有母亲节, 父亲节,我们也趋之若鹜。当我的长辈控诉我不向他们致以节日问候时,我甘愿冒大不敬的罪回绝她。我们这样做,实在是东施效颦矫情得很。难道我们的孝道还不够广大吗。还有西方人庆祝的结婚纪念日,我们也照搬了来。但到了我们这里就只是妻子要求丈夫,丈夫要送首饰要定高级餐厅,妻子非得带着珠宝在黑灯瞎火中吃一顿所谓浪漫的烛光晚餐才能满意,仿佛只有这样庆祝才算是美满姻缘。另一个是生日。和情人节纪念日一样的标准要求。这时候女人绝不提男女平等,自愿处于弱势,甘当弱势群体。于此一途中国的男人最是可怜,可怜不是被逼上梁山就是被逼良为娼委屈活着。我尤同情中国的男人。究其原因不外是现今的中国人普遍缺失了教育。我们摒弃丢掉了自己原来的,便胡乱捡了别人的用,又用得不伦不类不尴不尬。缺乏新意,又无天赋,只能照猫画虎,画虎不成反类犬,别扭得很。其实生辰倒是该庆庆的。但太太们实在不必大张旗鼓逼迫着平日不下厨房的丈夫蹩脚表现一番。可以大宴宾客,收受贺礼。但别忘了礼尚往来还礼致谢,否则会被骂吝啬小气。

 

中国人是有着自己的传统节日的。我回想起我的经历,我的眼前,便似有一幅幅清新淡雅的画卷一样铺展开来。我生于二月二,哥哥生于三月三,二月二是龙抬头,三月三正好是上巳节。上巳节是中国人自己的初始的浪漫的情人节。过去这一天里人们成群结队去水边祭祀饮酒,用浸泡过药草的水沐浴,青年男女相亲约会谈情说爱。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这样的情形 。王羲之著名的兰亭集序记述的也是这样的曲水流觞。 杜甫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描述的也是这样摇曳绮丽的盛况。这样的景象到我辈早已一去不返空余怀想不可见。山西保留了上巳节,父亲便把节日和我们的生日并在一起,每年都要大肆庆祝一番,三月三是我们家里一年中宾客最多的时候。父亲在这一天遍邀亲友,大开宴席,哥哥们的年轻朋友们坐在一起猜拳行令,纵情畅谈,也算别有一番热闹。二月里除了二月二,山西还有另一个节日,花朝节。花朝节是我记忆中最令人兴奋的节日。这一天里我分外自由,长辈们似乎无事不允,可邀请女伴们相聚玩耍,白日一起祭拜花神,赏红粘花带,放风筝,晚上可彻夜不眠,和客人吃着花糕说女儿家的闲话,光明正大地念“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甚至可外出留宿别人家,会旧友,结识新友。寒食节紧挨着清明节在山西也是重要的日子。介子推和晋文公的故事在晋中家喻户晓,人人烂熟于胸。山西人的寒食节分外隆重,寒食到清明需禁火三天吃冷食。我们家里母亲会在头一天泡米第二天上笼蒸,然后用蒸熟的白糯米血糯米大黄米并红枣一层层铺好压实做成米糕。小姑姑手巧会用发好的面捏出一个个大拇指大小的小动物,我们称之为寒燕。一般有牛马猪羊狗鸡鸭鹅,燕子青蛙鱼龙蛇虎狮象,桃梨佛手石榴葫芦,十二生肖瓜果花卉般般样样。蒸好放凉后点画上色,然后用棉线穿成串,我们提了去和小伙伴争奇斗艳,比看谁的种类多谁的捏得形象。清明节还提了去给祖宗看。清明节要早起,要走长长的路,要带着头天折好的金元宝剪好的纸钱和沉甸甸的酒水瓜果吃食孝敬祖先。入了坟,不许嬉笑,摆好贡品,作揖下跪,烧纸祭酒,然后再走长长的路回去。回去的路上可以在田野里捉蚱蜢玩。

 

这都是春天里的节。到了夏,端午的时候 ,母亲会围着屋子撒雄黄粉 ,用艾草泡了水给我洗脸,教我选取五彩线配好色缠在手腕脚腕上。五月天气清朗晴和,黄昏时家家户户炊烟袅袅,邻里街上一派安宁祥和。我想象每家院子里都坐着一个像我一样的小姑娘,在吃着粽子,背着离骚。到了秋天,秋中有七夕,中秋,重阳,则别有气象。七夕是苦命的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祖母会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年复一年地重复讲述,我和表妹会一遍遍听,幼时也不知赚去了我多少眼泪。七夕我们又叫乞巧节,我记得我和表妹会安静的坐在檐下穿针引线,和大姐姐们学着打络子,编盘扣。我做的最好的是蝴蝶扣,但是我爱的却是多用在男子衣衫上的一字扣。看着简单却最考校功夫,针脚得均匀一致,因为简洁反而无处藏丑。七夕一天里都在忙着针线,一直到月亮上来迎风对月穿过最后一根长线证明自己心灵手巧才算大功告成。这一天最末的事儿是在睡前用捣成泥的凤仙花来染手掌染指甲。染色要包裹整个手掌还需是整夜握着,包手的不知道用的什么叶子,也许是向日葵吧,很是不舒服,辗转半天才能入睡。第二天起来看时,我的颜色总是最好的,因为我起来得最晚包得时间最长。母亲说这是懒人的福。七夕过后是中秋,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了。在我的记忆里也是长辈们最忙碌的节日之一。在我们家是从七月十五过后便开始制作各式各样的食物,最有趣的是蒸月饼。我首先要和父亲一起找南瓜把儿,一个个晾晒干,然后适当削减,再在大头的一端刻出字或花纹来。当雪白的包了芝麻糖馅儿大大扁扁的月饼出笼时,父亲端着盛了朱砂汁的小碟子,我握着南瓜把儿盖上我们家族的特殊印章,到八月十五分送给亲朋好友。然而八月十五也是我幼时苦难的日子,父亲在吃过晚饭后,一边看着母亲在中庭摆设果盘月饼,一边叫孩子们站了一个个背诵与月亮相关的诗词,谁背得多多给谁特殊的月饼。有一种提浆饼颜色是乳白色的,比普通包了青红丝玫瑰五仁的黄色月饼要好吃很多,我最爱吃。然而平日里对我多有偏袒的父亲偏偏那一日一视同仁不肯有半点回护迁就。我看着哥哥们一首首背下去忽然厌倦起来,就不肯再念同样新奇的诗句,只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因而就只有一个提浆月饼。我赌气干脆一个不要。然而第二天醒来,发觉我分到的那一份里提浆月饼却是最多的。也许是哥哥们怕我哭神现世吵得他们不得安宁,把他们的也给了我了,也许父亲终是良心发现,觉得不该为难小孩子。中秋节过后是重阳,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午后家里大大小小老老少少,一起浩浩荡荡去爬山,我们爬的山是城郊的西山,到了山顶登高远望,常见晴空一鹤排云上,我言秋日胜春朝。下山回家搬了一盆盆的菊花到院子里,设了席,温了黄酒,亲戚们一起陶然而饮,互祝长寿,直至一醉方休。陶靖节先生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正是这样的景象。我倒是从未见过茱萸。

 

冬日的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了。除夕的早上就忙起来,先是要贴门神,贴春联,贴斗方。家里大人一边写,小孩子一边忙着贴。对联上下加上金头,浆糊是现熬的,清清亮亮的刷在背后,踩着梯子贴到高高的柱子上的是哥哥们的事儿,我们住的正房就有五副。大门上的对子由父亲亲自来写来贴,大门的对子写的是“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横批是“三阳开泰。”其余辞旧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金玉满堂 ,喜气盈门,春回大地,八方进宝,五谷丰登,风条雨顺,紫气东来,国泰民安的斗方多写几张任邻居来讨。福字斗方我们一人写一张,写的丑的可以贴在米面瓮上。吃过中饭挂起灯笼,冬天的晚上来得早,忙完天就黑了。三十的晚上灯火通明,屋里灯烛屋外灯笼,全家人欢声笑语,小孩子正好学着包饺子。吃过晚饭换了新衣去放烟花爆竹,彻夜不眠守岁我常常困了手滑打碎茶杯,这一天不必担心母亲责怪,她忙着念岁岁碎碎平安。初一一早向长辈拜年磕头讨压岁钱,初二开始走亲戚,整个正月亲戚间轮流宴请,我陪着三缺一的姑母伯母们学会了打麻将。半月后到了上元节,锣鼓舞狮看灯,烟花提灯夜游。上元节是一场极致的盛宴,然而却也是最令我伤感的日子,无比的繁华热闹里蕴藏着酒阑人散的冷清与寂寞 。欧阳修写“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这是我知道的相思和离别。辛弃疾说”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我明白的爱与邂逅。 我初能体味的爱情是在这样的夜里。

 

大节之外,还有小节。二十四节气里的冬至,冬至大如年,一定要吃饺子,腊八一定要喝腊八粥。但饺子和粥与平日里也没什么分别。也许就是馅里多加了羊肉,豆粥里多放了几颗枣。冬至日我们家里特别的是一道点心,山西话叫做麻糖。麻糖的制作是把一团硬硬的麦芽糖软化,尔后像擀面条一样反复擀薄,撒上炒熟的豆面卷起来,切成块再冻硬吃,入口酥脆兼有熟豆面的清香,倘若放软了吃,有无痛拔牙的功效,适合学龄儿童。但不易消化,有一年我吃多了,好长时间胃疼。母亲开玩笑说,麻糖须冷藏,且需藏在妹妹找不到的地方。那一年母亲提早煮腊八粥给我喝,我念一首生僻的诗给母亲听,”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还有两个与鬼神相关的小节,四月初八佛诞日与七月十五中元节,这两个节我们家也严肃对待。我往往四月初八一早就被赶着出去,七月十五天未黑透就被催着回来。但是我既未见着佛祖,当然也未遇到鬼怪,以致如今一还直是个无神论者。再有一个是小年,这一天里要扫尘,照书上的说法,清理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还要祭灶,买来糖瓜供奉给灶王爷,祈求他嘴甜些,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总之小年忙碌辛苦得很。

 

最特别的是晒虫节,六月六,母亲打开经年不动的衣箱,翻检出厚重的皮毛冬衣,置于庭中的花木架上晾晒起来。我爬进空空的大箱子,嗅嗅淡淡的樟脑丸的味道,解开一个锦缎包裹,坐下来一件件赏鉴着祖母的遗物。有天青的帐子,有大红的嫁衣,有藕荷色的肚兜,有湖蓝色的荷包,有虎头鞋虎头帽虎头枕,精致的刺绣带我回到了过去的时代,我深深陷入其中不能自拔。恍惚中听到母亲的呼唤爬出去,突然到了烈日下,眩晕得几乎站不住脚。母亲手里拿着根小棍子正在击打皮袄皮裤子,吩咐我把丝缎纱绢棉麻的夹袍单袍挪到树荫下。我小心翼翼地把架子拉过去,一一摆好。站在里面,透过正午的阳光,眼前是一个缤纷的世界,灰的如轻烟,白的像薄雾,粉的红的云霞似的,我不由得以为自己身在仙境了。我小时候是有些呆病的,看到一些旧东西就发呆。

 

春以踏青,秋以辞青,春花秋月,花朝对秋夕,从二月到八月,由水边转至高山,从庭院移到街市,一年之中,上元看灯,清明祭祖,端午端坐,中秋赏月,重阳登高,过去的这一幅幅画印刻在我的心里,这是我曾经历过的丰富的传统古老节日,有些在西风东渐之后日渐式微,被淡忘 ,被忽略,直至没落而消亡,仅存的几个也已面目全非。但我总固执地以为传统节日是更合乎我们民族精神的,更适宜中国人过的节。

 

除了这些原有的,解放后又新添了许多,有舶来的,有发明创造的,从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过到十一国庆节。这几个月里电视台里的节目使你浑身起鸡皮疙瘩又冷又热又忍不住吐好像犯了伤寒症,我是极不适应的。近些年还添了九月十号教师节,我家里老师辈出桃李满园,总觉得那一天不太正常,躲在家里羞于见人。还有三八妇女节,中国妇女很自律只要求解放一天,依我看真正解放的妇女应该日日都休假不工作。十一月十二月总算消停了,元旦算正常的举世同庆的日子,虽然也张灯结彩,却缺失了美感。纽约时代广场只是一群人吵吵嚷嚷倒数个数。仔细数数节日越来越多,如果古今中外加一起几乎就是天天都在过节,过得我都麻木了。



 

这说的是节。论到礼,中国礼仪大邦, 中国人的礼是自古就有的,一点儿也不比西方的少,虽说现在是半点儿也不见了。不必说六礼,也不必说九拜,不必说家祭,也不必说斋戒,不必说座次,也不必说席次,不必说践行,也不必说送别,不必说拱,也不必说跪。我的主张是不论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好歹有些礼仪,哪怕是旧的,腐朽的。

 

 过去儒家最讲规矩,古代有“五礼”(吉、凶、军、宾、嘉)、“六礼”(冠、婚、丧、祭、乡、相见)、“九礼”(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之说。论语乡党里孔子更是事无巨细地说礼仪,单是饮食就有诸多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民间如我们家婚丧嫁娶做寿抓周年节往来也皆有定式,家里宾客名单礼金数特殊细节皆要用蝇头小楷写就记录在案以备日后查询。

 

新闻里看到中国新贵们的后代因为参加了欧洲的成人礼感到与荣有焉,朋友讲某某犹太人家13岁的男孩和12岁的女孩举行了成人礼,小小的少男少女正式登上社交舞台参加了相亲大会,使我不禁怀想过去中国男子二十行的弱冠礼和女儿十五的及笄礼,那是中国的成人嘉礼。冠礼讲究而慎重。据《仪礼.士冠礼》上所载,贵族男子到了二十岁,由父亲或兄长在宗庙里主持冠礼。行加冠礼首先要挑选吉日,选定加冠的来宾,并准备祭祀天地、祖先的供品,然后由父兄引领进太庙,祭告天地、祖先,然后礼成。女子的及笄礼,由族中尊贵的亲近女性长辈为之结发,礼节庄重温馨,礼毕喻意着从此可以婚嫁了。我曾行过及笄礼,母亲把祖母的首饰匣给了我。虽然简略了许多,但也足使我感觉到以后日子的不同。

 

我也偏爱东方的婚礼。新人穿了大红的喜服,凤冠霞披,拜了天地,拜了高堂,夫妇对拜,夜深高烛照红妆,还有亲戚朋友们来闹洞房。中式的婚礼不只喜庆,更透着热闹。女儿家即使因为离开父母而伤悲,也只是暗自默默垂泪不使人见,谓之端庄含蓄。丧礼我既赞成中式的排场,肃穆哀伤繁琐,也喜欢西式的轻松简单幽默。我们一哭三叹,披麻戴孝,仿佛演戏做给人看以搏取名声,人家回忆身平讲点趣事贴近人性。庆生辰我们有寿桃寿面,不吃西式蛋糕。中式的宴会灯火辉煌欢声笑语觥觞往还,任是再冷清的人见了心里都觉得温暖,脸上不由自主要现了笑意出来。西方的礼仪是要矜持着,男士穿了西服冷冰冰端着架子坐着,说话要轻言细语,不然要被笑话粗鲁。然而西服不适宜坐卧,也不适宜行走,只宜垂手直挺挺站着。定做裤子英国的老裁缝还要问你是要左边还是右边,脖子上还要挂条带子束缚着。林语堂说人非昏聩,又非惧内,绝不肯整日价挂那条狗领而自豪。我顶欣赏宽袍大袖的中式衣衫,长袍是最舒服的衣服了,男子的直身长袍似乎也适合东方男子。发式,除去清朝的猪尾巴,男子束起发来也是好看的,女士的发式也分明是旧式妇女满头珠翠的美。乌黑的发盘好了髻,用了玉石,珍珠,玛瑙 ,玳瑁,翡翠,黄金白银制的首饰装饰起来,云鬓花颜金步摇是怎样的风情呀。但是赵武灵王知道与时俱进胡服骑射,如今我们也不能不妥协,毕竟人类已从农耕时代进入工业时代,峨冠博带广袖长袍环佩叮咚开车赶地铁都有困难。

 

这也许是我作为中国人的偏见,东西方可以算作各有千秋,正如西方有骑士,东方有剑客,都是分属于各自文化的衍生物。然而日常生活里的礼仪,我更倾向于古老的东方,单为着健康的缘故,握手不如拱手,贴面不如鞠躬,陌生人更要保持距离,交际舞总使人为难,试想跳舞场上一位油头粉面或者猪头大耳的陌生男子搂着你的腰握着你的手该是多么的难堪别扭。不如坐而论道,哪怕一起逗逗蛐蛐。这倒实在是封建遗老遗少的想法应该唾弃。

 

然而人类文明进步到现在,却是西方人走得更远站得更高。以妇女穿衣一例来说,如今女人们衣服愈穿愈少愈薄愈短,夏日更是身着比基尼赤身裸体抹得油腻腻的暴晒于烈日下海滩上 ,美其名曰日光浴。我过去不能理解西方人,晒成红虾又疼又痒,分明是酷刑,哪里会有享受。后来知道原来只是我紫外线过敏的缘故。其实仅着寸缕晒太阳是有着极大好处的。因为维他命D是身体的必需元素,而晒太阳是增加维他命D的的不二法门唯一途径。过去假如我们于大庭广众之下众目睽睽之中敞胸露怀披头散发简直是禽兽行径失礼之至,为天地所不容。西风东渐之后,如今女人们不用出于礼教而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我们也有了穿泳衣的自由,也有了被晒成红虾获得维他命D的权利,再不用被成骂伤风败俗,实在是一件可喜可贺无比幸福的事。今天可怜的大约只有信仰真主的阿拉伯穆斯林妇女了。

 

中华文明浩浩汤汤,诸多礼仪之中最为我诟病的当属男子的丁忧和烈妇的贞洁牌坊。父母过世后需守孝,做官的要丁忧,大孝子坟前搭篷一守三五年,吃、住、睡都在坟前,不能洗澡,不能剃头,不能更衣,不能喝酒,并且停止一切应酬和娱乐,三五年后就彻底成为了一个野人流浪汉。在丁忧风盛行的时代,还要丁兄弟姊妹的忧,如果家里兄弟姐妹多健康又欠佳,那么一生便只能是做臭烘烘的野人了。丁忧前好不容易得着的晋升机会眼看着就付之东流,三五年或者七八年后,就只能从直隶总督到两广巡抚再到山西道台。当然如果隐匿不报以后则连山西道台也没得做了,恐怕还要被革职,再严重者还可能被下牢杀头。实际上父母养育子女不过是尽了他们为人父母的本分,反过来以恩人自居不免让人齿冷。但我们中国人的生命从来就不是自己的,身体毛发受之父母,一朝为子女,永世孝悌,一生需感恩戴德去还报,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想到父母,除非是为家庭生计上山去采药,下海去捕鱼,不然无缘无故去潜水攀岩,简直就是发了疯。社会众人会齐声谴责你,万一你遭遇了不测,让你的年迈的双亲怎么活下去。我们不懂科学卧冰求鱼,我们彩衣娱亲把肉麻当有趣却从来不自知,郭巨埋儿骇人听闻丧心病狂令人噩梦连连。家境清寒的孩子更是活得提心吊胆胆战心惊,害怕不知哪时就惨遭了自己父亲的毒手死于非命。二十四孝之种种糟粕至今仍画成彩画张贴于街头,孝子贤孙们看了仍频频点头赞叹,感慨父母一去人生再无归路,从此便一蹶不振。端不知明智的爷娘是希望我们仍旧好好活着,过我们自己的生活,尽起我们做父母的责任来。孝道遗祸无穷,真如毒瘤,欲想人体健康非割除不可,不割除不能有独立人格,独自思想,真正成其为人,只能永远附庸于别人做傀儡。

 

守节也决绝惨烈,关于一个女人一辈子的幸福。但凡丈夫死了,为了贞洁烈妇的名号和一块牌坊,许多妇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了自己的儿子异性看都不看一眼。三言二拍中的有些故事简直触目惊心。丈夫死去了除非鹣鲽情深的,一般人过一段也就恢复了,无论迫于生活还是自身的需要梅开二度也是正常不过的。然而一旦心里存了虚荣,眼里有了旌表,便万劫不复了。这总是政治下的产物,有所求而有所得。孝了节了可举孝廉可得牌坊,名声与嘉奖之下能得着诸多好处,倘或不忠不孝不贞不烈是难以存活下去的。我们何其有礼而泯灭人性!

 

明朝有位勇敢的哲学家李贽,他不愿身为陋俗所累,敢于反抗斗争,算是一位旷古未有的狂人奇士,他像西方的激进启蒙思想家。启蒙运动后西方人个性获得解放,有了平等自由的思想,这实在是西方现代文明的高明处。奇怪的是有些身在美国几十年的中国人直至今日依然因循守旧,满脑子君权神授帝王将相忠孝之道,导致家里小孩子也思想冲突糊涂得厉害,性格软弱的孩子常常不知该何去何从,强硬的整日与父母争吵不休。

 

今日之日理应奔向西方文明的怀抱,也应承继中华文明的余荫。奔向不是全然赤身裸体一丝不挂地照单全收,承继也不是夜郎自大,以为自己无所不有无所不能,固步自封,抱残守缺,穿着纸糊的甲胄自欺欺人。  无论是一千年多前的东风西渐还是一百年多前的西风东渐,都不妨穿着自己的外衣去求灵魂的改造,各民族衣裳前篇一律失去个性不免显得单调乏味。无论是拿来的还是自己的,总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自己所用。这是老生长谈,不是我的新解。今日之日,于社会国家政治之见解,不妨从西方人,求民主与科学,风俗习惯则不妨保留些民族传统。君不见印度妇女额头依然点着吉祥痣身披着纱丽,犹太人至今也泥古不化,聚居的街道圣诞节是黑黢黢的,安息日,新年,赎罪日,逾越节,七七节 ,帐篷节节日一个个过。世界大同,除非外星人征服殖民了地球。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