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掉俄罗斯,是中国

这是国华对读过的书, 看过的电视/电影, 听过的音乐, 访游过的地方, 经历过的事物, 和时事的感想或点评.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二战中纳粹德国和日本帝国的失败开启了冷战时代。在打败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崩溃之间的45年里,全球事务是在两个核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之间“确保相互毁灭”的两极背景下展开的。1989年柏林墙倒塌和1991年苏联正式解体开启了美国在世界舞台上无可置疑的经济、外交、军事和地缘政治霸权的单极时代。几代美国人,包括千禧一代和Z一代,都在单极时代出生成长的,因而对植根于美国建国时的宪政和政治理论上的“美国例外论”习以为常。在单极时代,美国海军在世界公海展示其无与伦比的实力,在联合国等多边机构中纵横捭阖独领风骚,在世界各地基于价值或人道原因实施军事干预,乃理所当然。(下图 geopolitica)

即便人们宁愿生活在怀旧或否认的状态中,虽然美国人依然迷恋里根(Ronald Reagan)对共产主义的胜利,美国在“反恐战争”中表现出的无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政权更迭战争中右翼新保守主义和左翼国际主义分子的傲慢和军国主义暴行,让政治家们逐渐意识到,单极秩序已然崩坏。伴随着美国实力下降的,是中国大陆的崛起和大国竞争的回归,美国独尊的时代已经结束。

政权更迭战争的失败让美国付出了鲜血和财富的代价,而最近美中两国领袖就乌克兰危机的近2小时对话结果再次表明,单凭美国是很难阻止世界上的冲突。印太战略的主要盟国印度竟然无视美国呼吁,拒绝谴责俄罗斯的入侵行为,并继续保持与俄罗斯贸易关系(下图 zeebiz)。这一事实显示,美国对其他国家,包括美国盟国,的影响力是有限的。众多国内问题也在牵扯着美国的注意力和资源:穷困潦倒的公民、几十年以来最高的通胀、飙升的非婚生育率、乱象横生的南部边境、不断升级的谋杀和暴力犯罪率,以及带有明显种族主义色彩的“批判种族理论”和性别认知方面的严重分裂。这一切意味着:美国不是全能的,美国再也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世界。

与美国国力下降对应的是中国大陆在过去十年里的迅速崛起,这极其令人痛心 -- 主导联结中东、欧洲和中国大陆的全球大规模基础设施的“一带一路”倡议,正以惊人速度建设的军事武库,在吉布提建立军事基地,与伊朗这个失败国家签署帮助其重建经济的谅解备忘录,试飞展示军事能力的高超音速导弹,不费一枪一弹即有效地夺回对香港的控制。与中国大陆遥相呼应的,是俄罗斯强人普京正在乌克兰实施鲁莽的军事冒险主义,以及要建立一个新世界秩序的狂言。在那些怀念冷战,持极端鹰派态度的美国人眼中,产油国俄罗斯仍对美国构成威胁。因此,他们认定北约应该继续东扩,俄罗斯必须受到束缚。困兽犹斗。正是这样的国际形势,让普京与习近平相互吸引,越走越近(下图 FINANCIAL TIMES)。如果继续下去,普京必将与习在世界舞台上紧密配合并肩作战,中国大陆接管台湾将不再是天方夜谭。

美国现在的困境在于,尽管需要付出极大精力去应付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当今对美国的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形成最大威胁的却是中国。考虑到政府预算现实、厌倦战争的公民态度、以及令人心碎的国内问题,美国现在不适合也无力在世界舞台上频频施展自己的力量,并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可以单枪匹马地解决世界上的所有问题 -- 那个时代结束了。

我们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为中国的必然崛起,和全球回归冷战的新博弈做好准备。政治家们应在远东建立一个以印度、韩国和日本为锚的地区性威慑中国联盟(下图 scmp)。对美国来说,最具挑战的是,如何在乌克兰战争结束后,缓和与俄罗斯的长期关系。事实证明,尼克松总统1972年为改善美中关系,共同对付苏联而对北京的访问,大大加快了苏联的解体。一个客观冷静、非理想主义的美国外交政策同样需要美国(在乌克兰战争后)与俄罗斯重新接触。至少,美国应停止无缘无故地疏远俄罗斯,以获得对真正威胁中国大陆的战略影响力。

识时务者为俊杰。美国的政治家要面对现实,而非空中楼阁的理想世界。这意味着美国得承认单极时代的终结,美国必须推行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现实主义外交。就当今国际事务而言,现实就是美国决不能卷入乌克兰战事,美国要坚决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美国要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地对付最大竞争对手中国大陆(下图 The Statesman)。可同样冰冷的现实是,在当前这种敌视氛围中会有多少美国人支持修复与俄罗斯的关系呢?当乌克兰/欧洲占用了如此的资源后,美国还剩下多少可用于对付中国大陆呢?在被乌克兰危机搞得筋疲力尽之际,还有多少欧洲盟国愿意且有能力参与与中国大陆的搏杀呢?这不再是一个仅以鲜花和掌声迎接美国的世界。

* 本文大部内容参考《新闻周刊》(Newsweek)意见编辑哈默(Josh Hammer) The End of the Unipolar Moment一文。哈默同时还是一名专栏作家,担任“乔希·哈默秀”(The Josh Hammer Show)主持人和埃德蒙·伯克基金会(Edmund Burke Foundation)研究员。

参考资料

Buddhavarapu, R. (2022). An Indian rupee-ruble trade arrangement with Russia may be ready in a week. CNBC. 链接 https://www.cnbc.com/2022/03/23/fieo-india-rupee-ruble-trade-mechanism-with-russia-may-be-ready-soon.html

Hammer,J. (2022). The End of the Unipolar Moment. Newsweek. 链接   https://www.newsweek.com/end-unipolar-moment-opinion-1687036  

zoocation 发表评论于
回复 'iask' 的评论 :

“中共国发明过任何对科技世界有重大意义的东西吗?”

多了去了,屠呦呦的青蒿素、大疆无人机、5G手机最近大部分的专利都是中国的。这还不包括高铁、移动支付等不是中国首创的技术,但是中国在推广应用上把这些技术发扬光大了。
jiajia007 发表评论于
西岸-影: 高论!
iask 发表评论于
中共国最大的成就是铁公鸡加城市建设, 房地产大潮过后, 留下一地烂尾楼。当然还有一笔靠着血汗工厂赚来的美金储备。

总所周知,未来属于高科技, 你告诉我, 中共国发明过任何对科技世界有重大意义的东西吗? 就凭着东搬西抄,占食物链底端体量大就想弯道超车? 是崛起还是撅起?

这次普金是沉不住气,抢先一步跳进/陷入到乌克兰的烂泥坑里。 要不是他先犯冲,习近平急吼吼武统台湾,出丑的可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了。 解放台湾没戏,CCP就地集散,中国人民倒是先被解放了
lucy1975 发表评论于
习惯报忧不报喜的西媒和习惯报喜不报忧的中媒,两者叠加难怪会得出“东升西降”的错觉。
西岸-影 发表评论于
怎么说吧,假如这个世界不得不存在帝国,而且是在中美两个国家之间选择,我宁愿中国是帝国,而不是美国。
因为两国的社会体制,尤其是文化太不同了,根本就是人类文化光谱的两极。在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中甚至找不到能与“王道”对应的词汇,因为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
这也是为什么全球化是美国发起的,但真正推动和获得最大利益的是中国,而不是美国。
因为所谓全球化,所基于的理论基础是共享,这是美国文化中没有的概念,但在中国文化中普遍接受的。
那么问题就是你是愿意一个赢者通吃的世界,社会达尔文主义,还是一个具有共享特点,或者这种价值观的世界?
21世纪是陆权国家的世纪,而不是海权国家的世纪,因为殖民主义理念过时了,掠夺型经济无法维持。
那么也就意味中国会在21世纪占有世界主角地位,而美国英国日本这些海权国家会走向衰落。
这是历史发展规律决定的。
简单一点好 发表评论于
如果中国想赢得世界尊敬,劝劝普金倒是个好机会。
CR2019 发表评论于
中国的强大崛起不是美国能轻易阻挡的,但是习在今年来把衣服好牌打烂的低智商反而帮美国继续领导世界。习除了撒钱笼络一些小国弱国外,有几个欧亚大国国家心甘情愿投靠中国?中国现在在国际上声望肯定是下降毋庸置疑,眼前在国内的动态清零折腾自己国民恐怕也不得人心。
壁上观 发表评论于
我天天看美媒,感觉一般人就是着急中国赶上来,恨。
太空风 发表评论于
中国先把普京劝回再说影响力
Firefox01 发表评论于
问个问题:这个世界上,谁没有困境?是谁自1992年起,加重了世界的困境?尤其是2019年11月以后?
亘古未见的笔名 发表评论于
不管俄罗斯的话,他可以很快拿下乌克兰,接着波兰,接着 ....,你美国北约管不管?很好笑的文章!
Ken99 发表评论于
为了找人写这文章, 蔡英文送了多少凤梨酥啊?
这主题鲜明,提醒美国别管俄罗斯,催美国赶快往中国扔原子弹。
小心中共也有核弹,到时候先炸台湾
Californian 发表评论于
习在过去十几年以太极对应美国鹰爪还是比较成功的,至少在欧美中打下了经济这一个楔子,从而降低了在欧洲美国的领导力。但是新冠疫情使欧洲意识到底层意识形态可能带来的灾害开始对中国警觉。最近普大帝发动乌克兰战争,结果把大大精心布局的楔子一下子拔掉,过去的努力化为乌有。本来用二十一世纪的方法美国确实会东升西降,结果大家发现还是用十九世纪方法处理与俄中的冲突更有效。和过去欧美乐观想象的不大一样,这是体制文明冲突发展到一定程度避免不了的。

至于作者嘛,想多了。这次乌克兰战争更本就没有使美国伤筋动骨。君不见QUAD还是虎视眈眈,岿然不动。王毅还放下老脸往印度跑去拆墙角,好像无功而返。反观美国轻而易举拿回世界主导权,大大还反应不过来直往口袋里钻。世界格局真的变了!
dong140 发表评论于
翻译的拗口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