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当年,我曾当过鸡倌

养鸡看似简单, 但其实不易。软件硬件都不可或缺。需要场地, 需要勤快,需要耐心, 需要恒心, 对, 还需要一定的金钱。。。。 

母亲好像软件硬件都不怎么具备, 但母亲养鸡养得无人可及。养鸡有很丰厚的回报,有鸡蛋吃, 还有鸡肉吃, 所以母亲喜欢养鸡。 

记忆中最早的是唐山大地震那年, 母亲养的鸡直接从四楼飞了下去, 惊到了母亲, 然后听到楼下嘈杂, 随即叫醒迷迷糊糊睡意朦胧的我和姐姐弟弟, 要我们带上被子赶紧下楼,懵里懵懂,糊里糊涂的我一下子抱了四床被子下楼, 等地震过后, 年纪小小的我竟然怎么把四床被子也搂不到怀中, 更别说抱着被子跑了。 

此事后来母亲唠叨了很多年。 

地震以后, 我们搬了家, 从四楼变成二楼。自打母亲知道鸡能报警地震以后, 更喜欢养鸡了。新的房子阳台较过去的老楼大了许多,母亲早早地就把一块地方规划了鸡窝, 然后就是四处打听她想要的母鸡品种。 

记忆中母亲养过很多鸡, 但最钟爱的是芦花鸡, 因其颜色斑斓,性情温和,我也最喜欢芦花鸡, 其他品种根本不记得,只记得有一只白颜色的母鸡, 很高大, 很漂亮, 经常欺负芦花鸡。 

我一直对芦花鸡抱有同情感, 就是因为她们常常被大白鸡欺负后表现得怯懦,忍让不反抗,感觉简直就是温良恭俭让的代表。 

养鸡最难的不是搭建鸡窝, 而是年复一年, 日复一日的清扫, 将脏物清扫出去, 再将蜂窝煤炉灰铺垫进去。 

鸡窝不大, 门肯定也小, 躬着身子, 弯着腰,还要忍受臭味, 清扫的吃力和艰难可想而知, 也因此长大后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去养鸡。 

除了清扫, 每天还要将青菜剁碎, 伴着米饭或其他食物, 给鸡做饭。 

母亲鸡养得很好, 各个丰乳肥臀, 最为惊奇的是不知道母亲用什么魔法, 竟然能让母鸡自己上楼下蛋, 生产完, 再自己下楼去玩, 晚上自己上楼回家睡觉。 

那时候母亲养的鸡上下楼成了邻里街坊的一道靓丽风景。 

母亲养鸡养了很多年, 应该说自从有了孙子以后才没有精力再养鸡。 

后来我上大学,住校, 也就没有再帮母亲养鸡。 

再后来, 我大学毕业, 留校后和一干新分配来的年轻教师同住一排宿舍,俗称西九排。 

西九排总共10间宿舍, 每一宿舍初始三人,随着时间的推移,30多个人先后结婚成家,搬走的搬走, 最后的宿舍就成了留守者的婚房。 

房子很简陋, 就一间房,不到20平方米, 根本没有几室几厅之说, 厨房都是自己在房间外拿砖垒的, 小的就只能放一炉子和一张小桌子。 

虽然简陋, 但是是平房, 房外有宽敞的过道, 有白天蓝云, 有袅袅炊烟,有家家做饭传来的美食飘香。。。。 

80年代的校园, 校职员工就住在校园里, 校园内又分成校区和生活区。 

生活区的教师住着公房,养着孩儿,兼带养些鸡鸭,工资不高, 要求也不高, 生活也是过得惬意。 

时光荏苒, 岁月如歌, 一晃儿西九排有了下一代, 男孩女孩, 蹦蹦跳跳, 茁壮成长。 

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女儿已上小学,刚放学回家,就被学校某老师养的公鸡追逐, 女儿吓得大哭, 拼命地跑, 恰好我在公共水池洗菜, 拽下身上的围裙就朝着块头高大的公鸡挥舞过去, 哪知那公鸡也是仗着身材高大, 竟然根本不怕我, 扭身就朝我扑咬过来, 若不是几个男学生路过,驱逐了大公鸡, 估计肯定难逃被啄几口的难堪。 

对鸡, 尤其是公鸡的憎恨,从来没有如此强烈过。 

然而现实有时候就是喜欢和人开玩笑, 后来我不仅养鸡, 还养了公鸡。 

那时候自由市场繁荣昌盛, 什么都有。带着孩子出去, 孩子总是在小鸡小鸭的筐子跟前驻留, 怎么拉都拉不走, 不约而同, 好几个家长都被孩子纠缠不过, 买了小鸡小鸭小兔子回来。 

女儿眼馋, 我看着绒绒的, 心都被融化的小动物们, 也禁不住诱惑,经常忘情的买了小鸡抚养, 俨然忘了过去随母亲养鸡时的艰辛, 更忘了被大公鸡追咬的不堪。 

那时间先生到北京读博, 我在家一人除了带孩子, 就是养这些小动物。 

小动物并不好养, 记得每年都养, 好像都没有"养大成鸡", 直到临出国那一年, 简直就像当年电影《 牧马人》里的女主人公李秀芝说得一样" 养什么, 成什么。"

那一年我不单养了小鸡, 还养了小鸭, 小兔, 甚至还养了蚕。

每天很忙, 但也很高兴, 女儿每天下学回家,就和小朋友一起带着小鸡小鸭小兔子们玩耍, 我每天都要到菜市场买很多青菜萝卜给小家伙们。 

后来一对小兔子被学校养猪场的人拐走, 我去追要, 那人很凶, 不承认, 我也没有办法。 

我的邻居小郭老师家养了至少6个鸭子, 每日浩浩荡荡出行,我家鸭子不甘心在我家做独生子, 跟了小郭老师, 从此和我缘分尽殆。

蚕儿已成茧, 亲眼看到蚕的剥丝抽茧, 留下美好记忆。

出国前就剩下两只鸡已经快成青年, 竟然是一男一女, 俩鸡成双入对,恩恩爱爱, 每日白天游玩, 晚上回到我在门外搭建的很小很小的新房里。 

后来随先生出国, 出去前因不确定能呆多久, 所以办理的是停薪留职, 公公婆婆就帮助我们看守房子, 还有仅存的两只鸡。 

婆婆每次打电话都要告知母鸡已经开始下蛋, 公鸡总是打鸣。我说该处理就处理, 免得别人提意见。 

再后来婆婆说母鸡下蛋总是不在窝里, 到处都是她下蛋的地方。每天都得追着她找蛋。 

我就想肯定是我没有给鸡剁菜拌米饭导致的鸡不回窝下蛋。 

再后来婆婆说她请小郭老师帮忙把鸡杀了。 

那时候我已经决定不再回去。 

在美国的前几年, 生活也是非常不易, 先生重操旧业, 从住院医做起, 到做完专家培训,有一家医院给了先生offer, 那一次是我在美国距当鸡倌最近的一次距离, 但是先生放弃了。 

那家医院很大, 但所在城市不大, 据说医生大多住在一个山头上, 画地为牢, 养鸡养鸭养马养什么都可以。 

我为之心动, 先生喜欢有教学的医院, 不喜欢纯粹的看病医院, 最后一刻放弃了。 

这些年过去了, 现在的条件比起过去不知好到哪里, 但是从来没有想过养鸡,所以所谓的养鸡需要各种软件硬件之说, 也就是自欺欺人而已。 

养鸡难,难在心动而不行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