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门光复心不死
华夏崛起义难辞
图:广州越秀公园光复亭。光复中华乃达摩托梦洪门始祖洪英的精神。孙中山先生:“驱除鞑虏,光复我民族的国家。”与洪门“反清复明”是推翻满清的共同目标。洪门是辛亥革命的同盟军。
洪门尊殷洪盛为始祖。为什么洪门要有始祖?这要从中国宗法社会结构讲起。
中国社会形态与西方不同。西方社会以财产为纽带,如加拿大滑铁卢地区有姓Weber的,就是以纺织业产为姓,有姓Salt的,就是以盐行业产为姓,有姓Spice的,就是以香料行业产为姓,有姓Needle的,就是以针织业产为姓。西方金融大鳄罗斯柴尔德,以其家族“红盾”银行的商号为姓。圣经中有Jesus of Nazareth 和Joseph of Arimathea等,以其人所生活的地名冠尾而成为姓,到了欧洲中世纪,疆域分封给诸侯,成为公爵领地,领地上的人都是公爵的财产,地方名字也就是公爵的姓。领地在英语中是estate,后来estate引申为父权社会中家长属下的财产。农场主把自家的财产,都标记上自己的姓,如在牛身上烙上自己的姓,以防自己的牲口跑到邻家可以要回来。奴隶也是财产,奴隶身上也烙有主人的姓,以防逃跑。为什么西方女人出嫁了就跟丈夫姓?因为一些女人也是财产。不仅是奴隶和妻子,就算是佣人女仆,只有依附了主人家而生活,就跟主人姓,成为Household之一员。 美国黑人有姓华盛顿的,其中一些很可能祖上就是华盛顿的奴隶。
与西方以财产纽带组织社会不同,中国以血缘纽带组织社会。西方村落必以教堂为社区中心,中国村落必以祠堂为社区中心。我们走到中国农村,还可以看到很多祠堂,祠堂就是家族议事祭祖的地方。中国宗族制含有族人相恤的内容,一家盖房了,族人一起做义工来建房。家族有公田,办公学,有公产。所以,在中国农业社会中建立组织,必然要与中国宗法社会结构相容,洪门金兰结义成为一家人,不可不祭祖,洪门组织就是沿承中国宗法社会传统的一个异姓家族的组织,每逢聚会必有祭祖拜宗的仪式,洪门大会亦称为恳亲大会。洪门不仅有前五祖蔡德忠,方大洪,胡德帝,马超兴和李式开,还有洪门五始祖殷洪盛,傅山,顾炎武,黄宗羲和王夫之。
殷洪盛又名洪英,1631年(崇祯四年)中进士,为人慷慨好义,与明末学者思想家傅山、顾炎武、黄宗羲和王夫之等都有交往,许多血气青年都拜其门下做门生。1634年,洪英出任山西大同镇守参赞军机,陕西同洲府蒲城的蔡德忠、直隶宣化府怀来县方大洪,直隶顺天府涿州马超兴,山西绛州的胡德帝和李式开等都慕名投奔洪英门下。1641年,洪英率领门生投奔史可法麾下。史可法是洪门五宗的文宗。
一日,史可法与洪英小酌,谈及民族存亡,苦思不得解救之法。洪英因此提出游说吴三桂倒戈,史可法认为希望甚微,洪英还是坚持去试试。他日,洪英一人入京,路居客栈,与客栈老板谈及清兵残暴,明朝将亡,涕泪纵横,热血沸腾。入夜辗转反侧,忽见达摩祖师现身窗前,口中念道:“洪英洪英快努力,眼下时局救不及,人心死不尽,光复总有望”。洪英翻身跪下,正想请教救国之计,只听达摩口中又念道:“大树风吹倒,何必内心焦;种下小树去,日久一样高”。洪英正想继续讨教,不妨被祖师一指禅点到额头,向后摔倒,惊醒过来原来是一梦。洪英到北京以后,游说吴三桂失败,走访了傅山、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羲等志同道合大家,广议创办汉留组织。待洪英回到扬州,史可法已经大义殉国,“扬州十日”屠杀已经把那烟柳繁华之地变成了人间地狱。
洪门文宗史可法是抗清名将,民族英雄。1645年(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二年,大顺永昌二年)4月24日,扬州陷落,史可法面对十倍于己的清兵宁死不降,以身殉国,其不屈的民族精神为后世永远追思仰望。扬州陷落后,清兵对扬州百姓屠杀十日,尸骨如山,血流成河,史可法遗骸亦无以寻觅,一年后其嗣子史德威在扬州梅花岭为史可法建了衣冠冢。1772年乾隆追谥史可法为“忠正”公,在梅花岭修建史可法衣冠墓和史公祠。1807年同治重修史公祠。1956年史公祠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建国后经过多次修缮,渐成为“千朵梅花满池水,一弯明月半亭风”的园林式史可法纪念馆,1962年朱德为纪念馆题写匾额。纪念馆正堂供奉1985年为纪念史可法殉难340周年而塑的史可法像。史可法纪念馆现在是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话说洪英从京城回到扬州,召集了扬州突围出来的史可法旧部及他的门生,包括洪门五祖,投奔芜湖明将黄得功军中,1645年5月13日战死芜湖西南的三叉河。洪英临终之时,对门生蔡德忠等讲述了达摩托梦的经过,嘱咐了达摩的指点和与明代大儒大道探讨的光复理念,奠定了洪门组织“人心不死,光复有望”的民族不屈的信念。蔡德忠等洪门五祖突围后投奔郑成功,后来散入海湖组织了洪门。
洪门祭拜祖宗,就是祭拜中华民族面对强权不屈不挠的精神,祭拜反抗侵略反抗压迫的正义精神。达摩托梦洪英,奠定了洪门民族大义的精神支柱,洪英就成为了洪门始祖。
图:扬州梅花岭史可法纪念馆正堂洪门文宗史可法塑像。郭沫若题写楹联:骑鹤楼头难忘十日,梅花岭畔共仰千秋。不忘民族灾难,共仰民族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