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步天下】大乘华严之:普贤王如来

我有摩尼珠,只待有缘人...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佛陀有很多的弟子。

很多都称之为菩萨。

可是菩萨与菩萨之间差别很大。 这个不奇怪。 同一个师父, 有的弟子成就高一些, 有的差一点。

迦叶尊者之所以得了正法眼, 是因为他是第一个开悟的。

其实还有其他弟子后来也是开悟的。

所谓正法眼, 除了认证开悟以外, 还有衣钵的意思。

相当于下一任掌门。

 

佛说的经典当中,

常常是弟子们提问, 佛陀回答。

有时却不是。

有时是某一位弟子回答其他弟子的提问, 佛陀只是坐着听。

这种状况我们在《密严经》中看到过。

《密严经》就是金刚藏说给其他菩萨听, 佛陀基本上没说话。

在《华严经》中也是如此, 主要是普贤菩萨在说。

 

如果是某位菩萨说, 然后佛陀马上插进来改正, 就说明这位菩萨说得不怎么的。 如果佛陀听之任之, 那说明什么呢?

说明领导认可, 没有要补充的。

间接说明, 这位菩萨其实已经开悟了。

所以我说, 金刚藏菩萨应该称之为金刚藏如来。

普贤菩萨呢, 也应该称之为普贤王如来。

 

《华严经》的背景是一场大法会。

慕名而来的人很多。

举办和参加过大法会的人就知道, 会有很多人从各地而来, 法会有时持续好几天。 如果是密教的法会, 有时会更长。 各种唐卡, 曼陀罗, 有时要准备几个星期或更长。

 

《华严经》一共有八十卷。

花了很多篇幅描述法会的盛况。 从学法的角度来说, 这些描述看看就好, 可以一扫而过, 不必花过多心思。

比方说, 从第一到第六卷, 就可以跳过。

这六卷就好像各地进京的官员面圣, 说一大堆好听的话赞美皇帝。

“皇帝陛下天纵神武, 文治武功, 举世无双, 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四海臣服, 万民拥戴。 奴才对皇上的敬仰之情, 犹如滔滔江水, 绵绵不绝。”

和这个差不多的意思。

 

所以我们从第七卷看起。

 

尔时,普贤王如来菩萨欲重宣其义,承佛威力,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诸佛种种方便门,出兴一切诸刹海,皆随众生心所乐,此是如来善权力。诸佛法身不思议,无色无形无影像,能为众生现众相,随其心乐悉令见。或为众生现短寿,或现住寿无量劫,法身十方普现前,随宜出现于世间。或有严净不思议,十方所有诸刹海;或唯严净一国土,于一示现悉无余。或随众生心所乐,示现难思种种乘;或有唯宣一乘法,一中方便现无量。或有自然成正觉,令少众生住于道;或有能于一念中,开悟群迷无有数。或于毛孔出化云,示现无量无边佛,一切世间皆现睹,种种方便度群生。或有言音普周遍,随其心乐而说法,不可思议大劫中,调伏无量众生海。或有无量庄严国,众会清净俨然坐,佛如云布在其中,十方刹海靡不充。诸佛方便不思议,随众生心悉现前,普住种种庄严刹,一切国土皆周遍。”

 

总的来说, 普贤说法开示不如金刚藏直接了当。

感觉上有些含含糊糊, 不如金刚藏那么简短有力。

还是秉承了佛陀说法的特质, 方便法中夹着第一义, 有点夹生饭的味道。 这可能也是因为大法会, 来的人良莠不齐的原因。

 

这段颂言中有两句话很重要。

 

“诸佛种种方便门,出兴一切诸刹海,皆随众生心所乐,此是如来善权力。”

“诸佛法身不思议,无色无形无影像,能为众生现众相,随其心乐悉令见。”

 

第一句话说明佛为了投众生所好, 开了很多方便门。

第二句话点出了第一义。

为什么说第二句话点出了第一义?

我们昨天才说了无影掌。

我说了, 学会了无影掌, 你就是如来。

普贤菩萨绝对学会了无影掌,

所以他是普贤王如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