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到我师兄的一封邮件。
我的这位师兄, 是一位开悟的法王, 对我有半师之谊。
除了住持自己寺院的法务以外, 常会用群发的方式送一些邮件出来。 这也是我师兄度众的一种方式。
下面是我 昨天收到的, 觉得不错, 跟大家分享。
所以今天休息一下, 不说《华严经》。
徒弟擦镜子:“这镜子真便宜, 几十块买了这么一大面。”
师父笑道:“不要小看这面镜子, 它可以当你的老师。”
徒弟道:“哦, 不知这镜子老师如何教我?”
师父问:“不管什么东西, 只要放到镜子面前, 它都映得出吗?”
徒弟曰:“当然。”
师父问:“那么东西移开后, 镜子里还会有余影吗?”
徒弟曰:“那怎么会?”
师父说:“这就是智慧, 这叫‘物来则应, 过去不留’。 你能在生活中做到‘事来则应, 事过即忘’吗?”
师父问:“孔孟先师或者帝王将相来, 你说镜子会因为高兴而倍加细心吗?”
徒弟曰:“不会。”
师父问:“如果乞丐来, 镜子会因为厌恶而应付了事吗?”
徒弟曰:“不会。”
师父曰:“这就叫‘在圣不增, 在凡不减’。 与圣人居而不喜, 与凡夫居而不忧。 你能做到吗?”
师父问:“当甲在照镜子时, 镜子会一面照着甲一面思者乙吗?”
徒弟曰:“不会。”
师父曰:“这叫‘把握当下, 而无所住’, 你能做到吗?”
师父问:“镜子照红色的东西时会不会自己变成红色? 照蓝色的东西时会不会自己变成蓝色?”
徒弟曰:“不会。”
师父曰:“镜子本身不会变色, 却可以红来现红, 蓝来现蓝, 这就叫‘随缘不变, 不变随缘’。 你能做到吗?”
师父最后说:“镜子映人映物映水映火, 而本身玻璃的本质却始终不变。 这叫‘体不动而用常现, 用常现而体不变’, 你明白吗?”
大家说说看, 我师兄说法, 和我说法有什么不一样?
我自己觉得,
我师兄说法, 更加谆谆教导, 循序渐进, 更像个教书先生。
事实上他本来就是, 我师兄是货真价实的机械博士。 学历比我高, 学佛比我早, 密法修得比我好, 又比我先开悟。
我和师兄相比, 智慧差一截, 就是一傻子。
但是, 我也有比师兄强的地方。
我不会被师门宗派绑住,我不会一直待在师父的影子里。
我敢离开师门一个人闯江湖。
我说法则更直接更草根。
我开篇就说了, 我师兄是一位开悟的法王, 毋庸置疑。
没有他的教导, 就没有我的开悟。
我见他, 见一次顶礼一次, 以师礼待之。
我知道他是用镜子来做比喻, 描述本来面目。
重点在最后那一句,“体不动而用常现, 用常现而体不变。”这和我的“空为体, 性在用”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我还是觉得用镜子做比喻不妥。
镜子总是让我想起神秀大师和六祖慧能的那两首偈。
身似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不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两首偈都在说明镜, 所以都不是开悟的偈。
没有明镜。
没有心。
没有体。
没有动, 没有不动。
无始本来就是如此。
师兄武功盖世, 但说话和与人交流, 略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