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三道四(101)语言·思维·思想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说三道四(101)语言·思维·思想

 

我不懂英文,更不会说英语,我只有从日常的一些生活现象,试着比较一下东西方思维的异同,以及与思维密切相关的语言和思想。

70后,甚至80后,应该或多或少写过几封信吧。当然,那个年代从中国给在美国的亲朋好友写信,虽然不多,但还是有一些的。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信封怎么写?

中国通信信封上写收信人的地址是从整体到部分,如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华中师大一附中;而与在美国的朋友通信,信封上写收信人的地址则是从部分到整体。

我以为,这不是简单的书写习惯或格式的区别,而是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特点,在一些生活细节方面的反映。

再看中医和西医治病的流程吧:

老中医是“望闻问切”:

《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一文,生动形象描写了中医看病之“神”操作。且不说桓侯讳疾忌医,只说扁鹊一“望”便知桓侯的病在哪里,简直胜过现代医疗仪器了。

总之一句话,中医看病,重在从整体入手;而西医看病则是从部分开始,实实在在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生活中还有许多与上述类似的现象,都说明东西方思维的不同之处,然而,人类思维是有规律的,东西方思维还是有许多共同点的。

钱学森的思维科学论指出:“思维科学的基础科学是研究人有意识思维的规律的科学,可以称之为思维学,胡思乱想,不在思维学之内。又因为这种有意识的思维,除抽象(逻辑)思维之外,还有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思维”。钱先生还说:“思维科学的目的在于研究人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和方法”。

钱学森说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和方法。

不论东方,还是西方,语言和思维都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思维紊乱的人,语言表达肯定不清楚;只有思维清晰而有层次,语言表达才清楚而有条有理。

不论东方,还是西方,只要是有思想的人,都会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和不同的语言方式表达出来。

如果可以打比方的话,存在人的大脑中的思想,或是因某人某事突然想到什么,总是浮想联翩,如同气体在飘荡,稍纵即逝。这是不是像空气一样,呈“气态”呢?而人类的语言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还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都说明语言是流动的。像不像“液态”的水呢?当然,现在有了录音机,可以录下了,使其固化,另当别论。

那么,思维呢?思维是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

再举一例:

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它们在东西方出现,前后相差不到一百年。棋子数目一样,下棋规则基本相同,最大的不同是,中国象棋将帅不出九宫,而国际象棋帝后可以自由自在满天飞,且没有什么“楚河汉界”,更厉害的是,国际象棋的“兵卒”攻到对方底线后,就成为统帅三军的“帝”了。

这是不是可以说,国际象棋及其规则,反映了西方自由开放的思想,古已有之,而中国象棋及其规则,自古以来就有闭关自守、等级森严的桎梏呢?

由此可见,不同的思想观念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方法。

语言(文字是书面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思想和思维的外壳。思想和思维在人的大脑中,看不见,摸不着,而语言文字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这是不是可以说,“思想”要借助“思维”这个工具来表达。也就是说“思维”和“语言”一样,都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不过,语言是外壳,思维是内核,这个问题,哲学家们至今还是见仁见智,暂且不论。

我就说说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吧。

语文教学改革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必须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我把初中生说话训练的全过程,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训练学生敢说,第二阶段训练学生多说,第三阶段训练学生会说。三个阶段的训练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重点又有反复,思维和心理训练则贯穿说话训练的始终。

实践表明学生只要敢说,就会利用各种机会多说,而只有多说,才能逐步达到会说,继续练下去,就可以练到出口成章了。

     一、创造良好的“语场",鼓励学生敢说

    所谓“语场”,就是特定的说话场合。创造良好的“语场",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言,首先要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师生的“群言堂”,实行教学民主。这是创造课堂教学良好“语场”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标志。其次,鼓励学生敢说,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切实有效的训练。

    训练学生敢说的基本程序是大胆、大声、大方,基本要求是说普通话。

    训练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要求教师始终注意调动和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教师的“注意”,是通过面部表情、眼神、手势以及言语表现出来的。和蔼可亲、表情自然,不是装出来的,而是教师热爱事业和学生的诚心,通过眼神与学生的目光交流,发生心灵感应的能动反应。教师的眼睛应具有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双重功能,既放眼未来,又明察秋毫,自觉把每一次说话训练与学生的未来联系起来,努力在一次次的训练中发现学生微小进步,及时给予鼓励。

    训练学生适应“语场"变化,坚持大胆发言,要循序渐进。

    说话场合,按教学形式可分为课内和课外。课内训练的第一步是鼓励学生即席答问,第二步是引导学生主动提问,第三步是倡导课堂讨论即席发言;然后,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课堂内外有机结合,反复训练,逐渐增强学生说话的胆量。

    从学生心理角度来看,说话场合又有熟悉“语场”和生疏“语场”之别。师生之间比较熟悉,学生经过训练,说话一般不怯场。教室里增加了一些听课的老师,或换一个场合,学生又不敢发言了。这种心理障碍,只要在训练过程中晓之以理,导之以法,学生一般都能克服。初中三年试教,我班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千多人次听课,学生上公开课象平时上课一样面无惧色、踊跃发言。因为他们明白自己是在学习,不是在“演戏"。他们不是把主要精力去注意周围的环境,而是聚精会神地说自己所要说的事或观点,做到发言时“心中有人,目中无人”。只因“心中有人”,才非常需要说话时“目中无人”的勇气,也只有“目中无人”,才能保证发言的顺利进行而不受干扰,两者相反相成,是辩证的统一。

    初中生随着年龄的递增而发生的心理和生理变化,尤其是第二性征的出现,导致他们在大庭广众中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要使学生大声说话,首先要引导他们打破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自觉“对外开放”,以适应活跃的课堂教学形式。其次,要让学生明白一方发出的有声信息为另一方所接受,必须有适当的音量,并明确规定,音量的标准,是所有在“语场”中的人都能听清说话的内容。

    大方地与人交谈、参加讨论、演讲,乃至于辩论时谈吐自如,举止文雅,不是与生俱来的,也要进行训练。与其说这是一种技能训练,不如说是一种心理素质训练。因此,在学生大胆大声说话时,要启发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是“大人”了,增强他们的“成人感",并相机诱导他们注意说话时的姿态、正确运用手势,逐步培养正确的审美观。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审美能力的增强,学生可以做到说话大方,少数学生还能形成富有个性的说话风度。

训练学生敢说的最佳时期是初一年级。抓紧起始年级学生的说话训练,创造良好的“语场”,使学生养成敢于发言的习惯,形成讨论问题的学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设置最佳的“语境”,激励学生多说

    所谓“语境”,是就说话的具体内容而言,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语言环境"。它与“语场"相辅相成,构成说话训练的主体。“语场”和“语境”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研究说话场合与学生心理素质训练的关系,后者主要研究说话内容与说话技能的关系。设置最佳“语境”,是为了激励学生多练说话技能。因为“语言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用心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的。”(引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52页)

    语文教学中说话训练的“语境"包含诸种因素,从教的方面看,至少有三种因素: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从学的方面看,大致有智力和非智力两种因素。设置最佳“语境”,要综合上述各种因素,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因文而异,因势利导,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使学生有话可说,非说不可。

    设置最佳“语境",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艺术处理,使其成为说话材料,让学生有话可说;艺术处理教材,还要注意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选准刺激学生非说不可的兴奋点。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灵活机动地设置最佳“语境”,能激励学生多说。

学生即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他们的智力因素对教材的反应,常常超出教师预先设计的教案,表现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要珍惜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根据全班学生的智力水平,以适当方式反弹回去,让个别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引起思维的“开窍反应”。“开窍反应是在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去寻找尽可能多的不同解答或答案时所使用的许多教与学的方法之一。”(引自(美)林格伦著、章志光等译《课堂教育心理学》第426页) “开窍反应”的结果是众口齐开,七嘴八舌的争论,学生的说话能力在争论中得到提高。

总之,设置最佳“语境",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按照说话训练整体规划,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有步骤、分阶段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训练,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加强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会说

    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思维紊乱的人,一定说不好话。只有思维清晰而有层次,语言才清楚而有条有理。所以,思维和语言训练应基本同步,即敢想——敢说,多想——多说,会想——会说。

    然而,语言和思维毕竟还是有区别的。如何把语言和思维的训练结合起来呢?我们设想,并在三年初中教学全过程中付诸实践的做法,是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之与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基本同步,即敢想——敢问——敢说,多想——多问——多说,会想——会问——会说。

    我在学生升中学后的第一堂课,就给他们讲了古今中外名人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故事,并要求他们背诵陶行知先生的一首诗:“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引自《陶行知教育文选》第307页)启发学生敢于提问。首先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同时要求他们预习每一篇课文;上每一堂课,都要质疑问难,培养他们敢想敢问敢说的精神。

    接着训练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以及教学重点、难点,有目的地提出问题。这就要学生多想、多动脑筋分析,不能“见一个菩萨作一次揖”,而要善于从诸多问题中找出最主要的问题,学会“牵牛鼻子”。这一提问训练过程,体现了聚敛思维的特点。学生每节课都要想问题、提问题、讨论问题,脑筋越用越灵,思路越来越活,说话机会越来越多。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相应得到提高。

    然后,我们又适时提高思维训练的难度,不仅要学生有目的地提问,而且要能从新的角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是一种发散思维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经过系统提问训练的学生,一般能对课文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比较,由此及彼产生联想,即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起全班学生思维的“开窍反应”。实践证明,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具体内容,经常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思维训练,学生不仅会想、会问,而且也会说了。

实践告诉我们,能说会道的口才,至少是由敏捷的思维能力,以及适应“语场”、“语境’’的应变能力等因素构成。所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同时,通过系统地、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学会提问,把思维和语言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说话能力。

 

 

 

 

 

 

 

 

 

 

 

 

 

 

 

梅华书香 发表评论于
好文分享了!
李培永 发表评论于
谢谢你们的关注!
我的庭院 发表评论于
难得的好文章!
MoatCity 发表评论于
感到从中国来的第一代移民,注定成不了伟大的思想家。感到对语言的熟练驾驭,是深邃思想的基础。我们大部分人,在英语这个第二语言环境里,思维创造里,受到了极大限制。很多在国内很有成见及思想深刻的人,在这里变得默默无闻了 - 离开了自己的土壤。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