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巢
我并没有小时候坐在父亲肩上的印象。小时候一直到十几岁对父亲的印象都有点模糊。似乎都难得见到父亲一面。 妈妈和爸爸的工作单位分处在镇子的两端,那时候对我们简直是天文距离。 只记得小时候和妹妹带着一罐母亲做的油茶, 从镇子的一头走到另一头, 到了父亲所在的厂子, 只见他的大衣挂在办公室的椅背上,父亲模糊的背影。 最多是过年时, 父亲给的簇新的压岁钱。
中学时我一心想高飞。 大学后, 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 与家人越来越遥远, 越来越孤独。 宁愿呆坐自己灯下看书疗伤, 也不会想到向父母哭诉。
真正的了解父亲其实是工作后有了自己的孩子开始的。 在女儿出生前的那个寒假, 一放假老公就急忙送我回去我吃家里更加顺胃的饭,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父母显得十分知足。 那个寒假,每天早晨我会跟着父亲早起,在晨曦中挽着父亲遛早,转遍县城的大街小巷。 特别在春节期间, 读着千家万户的簇新的春联,有时陪着父亲去中学的操场上看他打随着收音机打太极拳。我的生活好像这才慢下来,这才知道懂得什么叫“膝下承欢”, 那真是一个转折, 一个回归。
那年, 大约是大年初几,那天电视里放的陕西台的春晚,刚好我留在家中和父亲母亲一起看到,有一首歌倏然响起, 歌词前两句是: “父亲, 我长大了, 可你却老了, 老了啊, 父亲“只这一句, 引得我父母和我三人一起抱头痛哭,涕泪交流, 那一首歌瞬间把我们三人的距离拉近了。 这首歌实在是不起眼, 以至于现在怎么也搜索不到了。 但这个瞬间被我永久地珍藏心间, 在后来多年反复回放。
父亲见到宝宝的第一天, 就高兴得像个孩子。 看我搂着出生一个月的女儿对妈妈说: ”她(指着我)也是从这么小变过来的吗?“ 看到小外孙女一天天长大, 父亲自然说起他自己的童年, 他说小时候山上风景很美, 有山花烂漫, 民风淳朴, 虽然家里很穷,家人彼此间和睦。这一直到现在都是我心中关于美好家庭的经典画面: 贴近大自然, 有淳朴真诚和谐的感情。
90年代末的电视剧“咱爸咱妈” 是父母爱看的, 当年父母与我们还有小女同住,一起一集不拉地看过, 现在看来这部剧的故事未必很好的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还是挺有时代局限的,但这句片头曲却深深扎根在我的头脑中, “都说养儿防老, 山高水远他想留”, 山高水远与膝下承欢是多么不容易兼得啊!
从父亲内心来说, 一定是极舍不得我们出去的, 我那时撒娇地问过他这个问题, 他的第一反应是不舍, 然后说:”为了你们长远着想, 还是出国吧“。我内心知道这对父亲是多么不容易。 要知道, 父亲以前连我们毕业去去外地工作都很抗拒的, 在父亲的世界里,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在一起, 是无上的享受。每年的春节, 如果有人缺席,他都会非常失落。 后来, 被我们push, 也逐渐有了变化, 曾经说, 我是候鸟, 愿意跟着我们一起飞。
我们以为父亲会长长久久地这样, 却没想过, 父亲有一天会太累了。。。。
父亲离去的时候, 我不在身边, 那时候出国是件很了不得的事, 没有能回去尽孝,成为永久的遗憾。 有好几年我都不能完全接受这个事实, 在我心目中, 父亲一直是在那栋熟悉的家属楼中, 等待着我回来。 只是有时倏然想起父亲离去这个事实,会潸然泪下,会被”子欲养而不亲不在“的痛深深拉扯。
但是, 回望过去, 我深深感恩,上帝赐给我那几年能与父母朝夕相处, 而又因为”养儿方知父母恩“而心变得更加柔软。
I am sad it is over. I am glad it happened.
祝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祝疫情阴霾早日散尽, 游子能自由回家, 以慰长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