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本质上没有左右之争,有的只是前后,内外,最主要的是上下之争。绝大部分美国人本质上都是保守派。新来的伊斯兰,天主教,士大夫骨子里是比早到的基督教还保守还传统的。像什么未婚先孕,男男女女,不男不女,吸粉扎眼之类的改革开放,都是基督教玩剩下的,在来美国之前痛斥担心的美式堕落。结果来了美国以后反倒成了捏着鼻子不得不支持的时髦进步。其实都是自欺欺人,本质上是混垮了给自己找脸。价值观说到底是长远的事,价值才是眼前的事。
都市就是工业化初期的产物,在信息化的今天早已经落伍了几十上百年了。五十万到五百万人口的散居型城市才是现在和未来的主体。实际上这种城市也是由若干五万到五十万的分城市/城区组成的。各自形成基本完整的社会配套体系自主循环。各社区之间的交往是有限,和世界各地的城市交往却是便利的网状的。中心大都市基本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大都市越来越是大区域内的贫民窟,不是旗舰而是垃圾船。
新移民属于美漂。往往脱离了旧有的家族支持,社会关系。而新的家族和社会关系尚未建立。而且由于缺乏旧有的家族互助和社区互助,生育新的家庭更加困难。尤其是往往是由大都市进入美国。好处是人情淡泊,不靠关系靠能力。坏处是虽然熙熙攘攘,却寂寞孤独,生活如履薄冰。都市生活资源就像著名的九流草地,中央公园一样严重不足。养育后代的条件相当糟糕。
所以大都市的中下层孤狼们由于生活环境所迫,不得不把政府当作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倾向于支持福利(给点是点),支持堕胎(生养不起),反对持枪(缺乏信任),胡搞乱搞(压力山大)等等。大幅度隐藏甚至放弃了所谓传统道德。这不是什么进步,这是人饿急了易子而食的原始倒退,基于绝望恐惧的发泄。不是传统道德不好,也不是人性泯灭,而是漂泊的人没有本钱去坚持原则。
所以一旦站稳了脚跟,生出了家族,绝大多数人都会迁出都市,至少中心烂区。并且逐步转向/恢复保守主义,或者人性的基本光辉。所谓的种族歧视,本质上是阶级歧视。苏北人看不起上海人的歧视。上海人一边骂着苏北人,一边搬到苏北变成苏北人。骂,不是对方不对,而是为什么不是我。这就是美国的历史。
纽约加州就是美国的厨房和厕所。共和党是夫人。民主党是想当夫人的保姆,负责做饭扫厕所,可又老惦记着欧洲表哥。来得早的猫跟着夫人进卧室。来的晚的狗只好跟着保姆吃剩饭。无所谓是猫是狗,事关历史形成的阶级地位。
而这种城乡剪刀差,还是应该顺应传统与未来的封建制度比较合适。就是各州或者更准确的说,各不同阶级的聚集区,应按该地区该阶级的条件自制。大一统一刀切的全球化全国化只能激化矛盾,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因为阶级结构是无法改变的,最多是填充不同人口。而取消文化的出发点,就打击现有位置的历史合法性,以便确保鸠占鹊巢。至于会不会导致整个前人建设的优良体系的动摇,那就说不得,得不到就毁掉。耐心积累,毕竟太久太累。覆巢之下无完卵那是以后再说。无恒产者无恒心。
反之既得利益的中上阶级一定会是强调家庭和谐互助,邻里友善,不抽烟少喝酒别吸毒,有能力养活自己保护自己,等等老生常谈。无论哪种信仰种族文化,都是如此。也许不可能完美做到,但是一定是有明确的好坏标准的。反之如果是边缘化的弱势群体,一定是愤愤不平,离经叛道,自暴自弃的。这个也不能以何不食肉糜来指手划脚。阶级不同,立场角度出发点,关键是利益利害是不同的。没法讲道理,只能谈价钱。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这是人类文明上万年的常态。种族矛盾只是民族国家这一两百年的时髦。
在中产区,就是拥枪是基本,控枪是特例。堕胎基本不可以,可以是特例。而在流浪区,禁枪是基本,拥枪是特例。堕胎基本允许,不允许是特例。这样量变调控就基本符合本阶级本区域的实际情况。毕竟美国是五十个邦国的联邦。接下来管理整个世界,也是要尊重各个国家的独立自主和多元化的。而大部分国家又是比美国都市更低一些的阶级存在。他们的理想生活方式就是搬到美国都市,或者建立美式都市。从硬件方面甚至更新,但是从理念上来说是一百五十年前的美国。这就是文明的落差,阶级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