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意大利 2022: 比萨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意大利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山川地貌让人沉醉其中,我们每天兴致勃勃地暴走于宽街窄巷,漫步在老城古镇。但是一个多月下来,新鲜感和兴奋劲平息之后,两个人的身体感觉非常疲劳,突然有了一种想彻底躺平的念头。身体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立刻择地休息以恢复体力。尤其是疫情尚未彻底平息,意大利每天有着上万新病人,古人所谓“正气存内邪气不干”十分在理,我们必须依靠自己抵抗力才能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屹立不倒。

 

从沃尔泰拉去下一站比萨没有直达巴士,必须在蓬泰代拉(Pontedera)转车。蓬泰代拉是托斯卡纳地区的一座工业小镇,欧洲最大的摩托车企业比亚乔就驻扎在这里,我们无意中发现当地最高级的四星级旅馆,房价比佛罗伦萨和锡耶纳的许多3星级旅馆还要便宜,实在是休息调整的好地方。住下来之后发现,这个3万人的小镇有老教堂,有石板老街,有精美雕塑,有古老民宅,所谓的旅游资源什么都不缺。但它没有被媒体吹捧包装,不是旅游热点,没有成群结队的美国大胖子挤满街巷,只有当地人骑着自行车从身边悄悄经过,非常安静平和。只有这些不出名的城镇,才能看到原汁原味的意大利风情。旅人徜徉其间,才能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意大利生活味道。原来城市和做人好像,做名城和做伟人一样辛苦,小城平民的寻常日子反而自由自在。

 

 

 

 

 

身体感觉疲劳,口味随着改变,号称世界第一的意大利菜顿时变得油腻倒胃口,整天只想着青菜白菜豆腐米饭。我们一般以为,身体的各个部位一律服从大脑的指挥,其实不然,比如胃就有很强的自主意识,它会告诉大脑自己想吃什么了,大脑如果置之不理,那胃就会联合身体其它器官实行怠工,搞得一个人无精打采昏头昏脑。

 

幸好小镇上有着好几家浙江青田人开的中国饭馆,青椒肉丝,宫保虾仁,炒卷心菜加白米饭,一顿简单的家常菜,吃的神清气爽,那真叫“落胃”。几顿落胃的中餐吃下来,感觉身体的疲劳感已去了一大半。现实再一次证明中华文化的根深蒂固,就是无比美味的意大利菜也只能忽悠中国胃于一时,丝毫动摇不了其根基。

 

好多年前在西班牙旅行时,就已经发现几乎所有的中餐馆都是青田人开的。不得不佩服青田人,就是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有几十万人走出国门。通常一个家族只要有一个人出国,就会竭尽全力把全家人接二连三地接出来,新移民则帮接济自己出来的人干3年,不拿工资。他们就这样互相提携互相帮助,使移民的人数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居然把中国饭店开到了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每一个大小城镇,而且绝大部分人在异乡僻壤熬过了这2年疫情。

 

意大利人说一旦有当地人经营不下去的餐馆,马上就会有青田人把它盘下来改为中餐馆,而且无论地段好坏和餐馆大小,这些落到青田人手里的餐馆都能起死回生,重新开始盈利。一年365天,青田人工作364天,每天10多个小时,只有春节休息一天,这样勤劳刻苦的人怎么能不盈利呢!青田人的欧洲创业史,是人类近代移民史中的一个传奇。

 

在蓬泰代拉休息2天之后来到比萨,比萨斜塔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性建筑,是比萨人的骄傲,也是意大利的象征之一,这个世界上可能很少有人不知道比萨斜塔。这座始建于1173年的乳白色大理石钟楼,集古朴和精美于一身,其斜而不倾的身影令人过目不忘。出生在比萨城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曾經在比萨斜塔上做自由落体实验,由此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的这一传说,更给比萨斜塔蒙上了一层浪漫神圣的色彩。

 

 

 

绝大部分的游客来比萨,都是为了一睹比萨斜塔,对比萨这个城市很少有兴趣。我们20年前也和大家一样,只在比萨停留2个小时,拍了几张比萨斜塔的照片就绝尘而去。实际上比萨这个城市本身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远在中世纪时,热那亚的领土大都在沿海地区,不断遭受萨拉森人窜犯蹂躏。被逐出家乡的人们成群结伙逃到比萨逃难,这样就促使比萨发展壮大。比萨在从 11 世纪到 15 世纪成为意大利中部重要的海上共和国,是意大利的各城市中最早独立的城邦國家,曾和威尼斯,热内亚,阿马尔菲并称为中世纪的四大海上强权。虽然比萨击败了阿马尔菲,但是在与佛罗伦斯的对抗中持续受挫,地位急剧下降,1406年被佛罗伦斯击败后并吞。

 

 

 

 

比萨斜塔所在的比萨奇迹广场上有着四座伟大的建筑:主教堂,洗礼堂,比萨斜塔和公墓。因为比萨斜塔名气太大,使得大部分游客常常忽视了其它三座同样不同凡响的历史建筑,而比萨公墓(意大利语:Piazza Camposanto)是最容易被游客忽视的一座重要历史建筑,它曾是比萨最重要的家庭墓园,是当地精英们的“万神殿”。

 

这座建于1277年的墓园建筑呈回字形,内部的宁静和奇迹广场上的喧嚣形成强烈的对比。大门上方装饰着优雅的哥特式装饰,长方形的美丽回廊有着一排带有装饰性圆拱的长窗,白色大理石的窗棂镂刻的玲珑剔透。另一面被壁画环绕。回廊内共有600余座墓碑,设计精致。四周墙壁上的壁画大部分已被岁月和战争摧残,难以辨认。唯有北侧墙上的“死的胜利”,“最后的审判”和“地狱”三幅著名壁画经过长时间的修复,已经基本恢复到原来的模样。

 

任何人参观比萨斜塔,却错失了这座近在咫尺的不朽墓园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事实上,这座墓园即是一座非凡的古建筑,也是一座博物馆,除了葬礼纪念碑,还可以看到辉煌的艺术作品和壮丽的考古遗迹。墓地内的土是13世纪末年用53条大船从耶路撒冷的加弗利山运来的,加弗利山是耶稣基督被钉上十字架的地方,那时十字军正占领着圣城,这些史实让人想起比萨的辉煌历史。

 

 

 

 

 这次我们在比萨住了3夜,继续修养生息模式。每天在黄昏时分,沿着横贯比萨市中心的阿诺河散步,阿尔诺河(Arno River)源出亚平宁山脉海拔1,654米的法尔泰罗纳峰(Monte Falterona),流经佛罗伦萨,比萨等城市,流入利古里亚海(Ligurian Sea),全长240公里,是意大利中部最主要的河流。阿尔诺河横贯比萨市中心的河道宽阔,河水不紧不慢地流淌,两岸的古老建筑被刷上各种鲜艳的色彩,在夕阳照射下美不胜收。

 

意大利人的晚饭正餐要到晚上8-9点钟才开始,让我们这样习惯于5-6点吃晚饭,又不愿意在应付外来游客餐馆将就的人常常饥肠辘辘,无助地徘徊于街头。还好我们发现了意大利人喝黄昏酒的生活习惯,每天傍晚5点半到7点半这段时间,下了班的人常常呼朋唤友去小酒馆聊天喝酒解馋。小酒馆会提供各式各样的小点心,客人只要点上一杯酒,就可以尽情享受各式点心而没有额外收费。

 

各家小酒馆能够提供的酒类大同小异,几乎没有人能够出奇制胜,于是小点心就成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招揽顾客之所在。在一小块面包上,放上生火腿,或奶酪,或无花果,或牛肉片,或烤蘑菇 - - -,做法千变万化,酒馆老板们各有自己拿手点心。

 

 

 

 

喝黄昏酒是意大利人慢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环,争分夺秒赶时间的旅行团自然不会去那里。当我们悄悄的步入当地人的小酒馆,静静的坐在街旁不惹人注意的角落,端起一杯当地葡萄酒,慢慢咀嚼品味各种不同的小点心。旁边桌上的情侣在谈情说笑,街上行人和车辆渐渐变得稀落,这是四周似乎笼罩着一股淡淡的懒散气儿,让人联想起已经过去的时代,好像终于让人触摸到了一丝真实的意大利。

 

一天傍晚,当摸肩接踵的旅游团队离开之后,比萨街头恢复了宁静,我们坐在当地人的小酒馆里喝着黄昏酒。“扣尼奇哇 ” 斜对面的一个白发老汉和我们打招呼,这一路许多人以为我们是日本人,大家都知道中国人走火入魔,把自己给圈禁了起来。没有了中国人,人们看见亚裔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日本人。“哈罗”我们只能以英语回应,出乎意料的是老汉讲一口流利的英语,知道我们从澳洲来更是来了劲,直接坐过来和我们聊天。

 

原来老汉是意大利人,也是澳洲人。上世纪50年代初,父母带着还是孩子的他一起移民墨尔本,但是他不喜欢澳洲,成年之后一个人回到意大利,现在退休在比萨。我们周游世界,遇见形形色色的人,他是第一个人明确表示不喜欢澳洲。我也来了兴趣,立刻问他为什么不喜欢澳洲,老汉说澳洲是世界上种族歧视最厉害的地方,就因为他是意大利人,从小学开始就被同学们霸凌;他父母开餐馆被小流氓骚扰,因为他们是意大利人,警察也不管。

 

上世纪50年代的澳洲实行白澳政策,有色人种不可能移居澳洲,新移民除了英国人,主要来自意大利,前南斯拉夫等国,当年这些不讲英语的新移民备受歧视的故事确实听到过不少。80年代末我们到的时候,这种现象已经改善了许多。我说时代还是在进步,你说的现象现在好多了,澳洲上个月刚刚当选的新总理就有意大利血统。老汉丝毫不以为然,他一口咬定:“我从来不相信盎格鲁人,这些狗娘养的不会改变。” 老汉话锋一转:“你们知不知道二战结束近80年了,冷战结束也30多年了,美国还在意大利保持了所有的陆海空军基地,常驻兵力约1万3千人,在比萨附近的Tombolo就有一个美军基地,是美国潜艇基地和美国部队掌管地中海领空的司令部。你千万别告诉我他们在保护意大利 - - -。” 老汉说起盎格鲁人,气就不打一处来。这一路走来听见好几个人抱怨美国驻军的问题,对美国的驻军,意大利人内心的反感显而易见。

 

 

 

Gecco 发表评论于
喜欢你分享旅途中的见闻,和当地人聊天,了解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也是旅行的乐趣之一。
peacemind2 发表评论于
美军驻意大利谁付钱?如果美国付钱还真是不合算
南半球 发表评论于
回复 'Tina_芬兰' 的评论 : 有许多这样活在当下的人,他们随遇而安,没有什么所谓的人生规划。
Tina_芬兰 发表评论于
之前出游时遇到一个澳洲人,他说他在澳洲卖冰激凌,夏天大概工作半年左右,然后在澳洲的冬季来欧洲旅行,那时欧洲正好是夏季,我觉得这样还挺好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