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后,美国中西部的许多老牌学校名声大起,人称“新常春藤”学校。加上它们学费和生活费用相对较低,也就自然成了大量亚裔精英才子来美国深造的优先选择。
本文作者何丹蕾的父母何国柱、刘豫琪都在战后留学美国中西部,归国后任职南开大学。他们的南开同事中,还有很多有着相同经历。为了追寻父辈的足迹,何丹蕾在今年夏天做了一次中西部之旅,这是她记录这次寻找之旅的第一篇。壹嘉将陆续发表她的寻找记录。
本文所涉及学者:
周与良:毕业于芝加哥大学,任南开大学生物系教授,南开微生物学科主要创建人。
查良铮:即穆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著名诗人、翻译家,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
刘豫麒:圣母女子学院音乐专业肄业,归国后先任职中央音乐学院,学院搬迁至北京后,转到南开大学图书馆任职。
何国柱:毕业于圣母大学,任南开大学物理系教授,南开核物理学科主要创建人。
陈茹玉:毕业于印第安纳大学,任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中科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士。
何炳林:毕业于印第安纳大学,任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离子交换树脂之父。
王积涛:毕业于密执安大学、普度大学,任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
陈荣悌:毕业于印第安纳大学,任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中科院院士。
陈天池:毕业于路易斯安纳大学,任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
写在前面的话
2022 年是父亲何国柱诞辰一百周年。父亲1940年代留学美国中部印第安纳州的圣母大学,获核物理专业博士学位,继之又在芝加哥大学费米研究所作博士后研究。他也是在这里与我母亲相遇,并相爱成婚,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一段年华。1955年父亲回国后应聘于南开大学,任物理学教授,后任物理系主任。他也是南开大学理论物理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今年四月里我到美国靠近密西根湖区的中西部一带做了一次小小的旅行,目的是回眸父辈们往昔的留学生活与足迹。写下此文以志纪念。
今年碰巧也是南开一些学科创建一百周年之际,我特别增添一些内容以寄托对南开伯父伯母们的深切怀念。
01
—
历史知多少
1.1 华裔赴美
早在1941年赴美留学,后来在美国西密西根大学执教多年的二伯父何国樑在他的著作《华人在美成就录》中对华人赴美做了以下描写:
华裔赴美起于19世纪初期。按照美国政府记录,第一位赴美华裔是在1820年到达。马里兰大学的研究则认为华裔赴美最早在1785年。当年有三位中国海员乘“帕拉斯”号海船到达马里兰州的巴尔地摩城。
美国南北战争后,美国开始去广州与中国通商,主要是美国东北部与广州来往。最初中国人来,必须经智利的合恩角,当时巴拿马运河尚未修建,多半是商人、水手、和学生,多数暂时访问不久居。
美国传教士去中国,也送中国学生赴美就读。1818年到1825年有五位中国学生赴美就读于康涅狄尔格州康维尔城的教会学校。1854年容闳是第一位中国学生在耶鲁大学毕业。
由于一个特殊的原因,我这次还去了一个不起眼的学校:俄亥俄州的欧柏林大学。在一所普通的教学楼外的一个仍然不起眼的荣誉校友牌子上注意到一个人的名字 Robert Andrews Millikan, 他是著名清华核物理教授赵忠尧的博士导师1923年诺奖获得者密立根先生。这是个意外的发现。我是来寻找另一个人的踪迹。
1??902年,一个中国19岁的翩翩少年来过这里念书。他是在欧柏林大学(Oberlin College & Conservatory)获得学士和硕士,1907年还乡办学的孔祥熙先生。
听我的外婆郭碧琴讲,回乡时孔祥熙怀揣母校欧柏林托付的巨款,接手了在外婆的家乡山西太谷的一所教会小学,并在此基础上创办了美名流传的铭贤中学和大学。我外公刘铭善是铭贤头几期学生。“ 学以事人”( Learning for Service)是铭贤的校训。
我读过纽约时报编辑纳特·布兰特(Nat Brandt)著的一本书*,里面记载:孔先生年幼时,一家教会医院治愈了他的重病,他因此与治病恩人和教会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在1900年山西太谷教案里,灾难来临之际孔祥熙挺身参与营救神职人员。
欧柏林校园中的1900年山西殉难校友弧形墓碑。碑上有1994年毕业班留下的中文碑文
(2022年4月何丹蕾摄)
在山西太谷的一个古远幽静的孟家花园里,沉睡着一座墓碑亭和15座坟墓,它们也默默陈述着1900年这里发生的同一个悲剧故事。我外公的铭贤男校和外婆就学的贝露女校都曾经坐落在孟家花园,外婆从她阁楼窗口望去,远远可见那座精美的碑亭,隐约倾听到那里传出凄美的歌声。
说起教会学校资助的赴美留学,我母亲就是众多入选的留学生中的一个。
听我五姨刘豫余讲,“我们兄妹们是在三代基督家庭里长大的,大姐(我妈妈)早熟,英语音乐都出色。大姐入选时18岁,是一个婷婷玉立的南京国立音乐院的大学生”。后来她来到美国中部一个基督教女子学院留学。这其中的细节是我今年四月旅行中最出乎意料的一个收获。
1947年,一位来自美国芝加哥的中国牧师毛先生(John T. S Mao) 活跃在南京的学校里。他手里拿着一个美国教会学校的两个奖学金名额,受托从八十八位青年人当中选出两位。主要入选条件中之一是能够适应美国教会校园生活并有希望将来成为积极为主服务的人。母亲幸运地入选了。
1948年8月18号,妈妈只身一人踏上了梅格斯将军号远洋巨轮。两个月后梅格斯将军号靠岸旧金山,妈妈转乘火车抵达俄亥俄州她的新学校——圣母女子学院,成为第一次在这所教会学校里出现的两名中国新生之一。接下来的几年,毛先生又送出上百名由教会学校资助来美国读书的中国学生。
母亲刘豫麒(Lily Liu) 1948 摄于俄亥俄圣母学院
当地报纸上有关母亲一行抵达的报道(2022年5月圣母学院档案室 赠送)
两名中国新生的到来,不仅在多年后的今天对他们的后代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当时对于当地社会和舆论就有特别的意义。在这次访问母亲母校的过程中,圣母学院的图书管理员热心地帮我找到了当时报纸的配有照片的专题报道。新闻报道中所看到的是两位亚裔女子,无意中,她们以她们的话语、装束和神情在当地报坛上充当了一次东方青年女性面貌的代表。报纸编辑同样在无意中,为两位中国女生的后代追寻前辈的留学历史留下了超越文化和语言文字的记录。
妈妈的例子是当年留美浪潮中的一颗小水珠,下面段落中的年轻学子们,该算是那个时代的亮点。
1.2 第三次留学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和美国成为同盟。1943年12月17日,罗斯福总统签署法令,废止了歧视中国人的《排华法案》,多多少少地为中国赴美留学生改善了环境。同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制定了《留学教育方案 ——五年留学教育计划》和《国外自费留学生派遣办法》。
自1944年起至1949年,中国赴美留学的人数像滚雪球一样急速上升,由1944年的279人,增加到了战后1947年的1194人。这被认为是民国时期的第三次留学潮。
1944年秋,清华大学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有杨振宁、吴仲华等32人。同年,教育部英美公费奖学金获得者有李恒德等209人。1943年12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在重庆举办了全国第一届自费留学考试。1946年教育部公费和自费考试入榜者有邓稼先、谢希德、师昌绪、我父何国柱等一批自费留学生。这批自费留学生在其后几年分别赴美学习。
除攻读学位的留学生外,在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还派出理、数、工方面的优秀人才赴美研习,如华罗庚、唐敖庆、李政道、朱光亚等人。除教育部外,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从抗战时期就分批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到美国的工厂、矿山、水电部门实地考察实习。
(未完待续)
欢迎关注壹嘉个人史系列
无数个水滴汇成江河
无数个个体成就历史
更多阅读
亚裔传统月特别优惠!获奖童书低价促销:一本书带小读者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北京人文历史 (优惠购书地址BCH independent books - Beijing A Symmetrical City (bookch.com))
【壹嘉书摘】祝宗梁口述:从懵懂少年到抗日杀奸(摘自新书《逆流者》)
【壹嘉书摘】从“大春”到“洋插队”(序史钟麒先生《革命时期的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