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美国发动贸易战特别是科技战后,世界多国纷纷开始热衷于发展本国的半导体产业。有能力的要加强自己的现有的基础,没有能力的也不甘落后地“强攻硬上”。
美国祭出芯片法案,千亿巨资促进芯片生产本土化。欧洲、日本也不甘落后纷纷追随,甚至连印度、澳大利亚、越南等国都“雄心勃勃”地要涉足高难上的半导体芯片技术产业,犹如一“芯”兴起千层浪!然而,这蜂拥而上的现象可能会给世界的芯片产业造成混乱,毕竟在科技宝塔顶尖上的微电子技术不是人人都玩得起的,劳命伤财不无可能,至少在目前是这样。
先前世界半导体芯片技术的基本格局是美国开发、台湾生产、中国运用,这一分工合作的现状被美国打破后,半导体成了世界多国的警钟。问题是,如果人人都要做芯片,能做好芯片吗?芯片的成本呢?更大芯片的市场在哪里?
正在人人抢挤芯片产业之际,经济学人、花旗最近对这一火热拨向冷水并发出警讯:晶片产业可能要进入长期的“超级大萧条”,甚至可能遭遇到10年、甚至20年的严重衰退。摩根士丹利分析师 Joseph Moore发表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在他们追踪研究的半导体公司几乎每家都在进行库存调整,而且需要一个很长的消化期。
在晶片产业将面临最艰难的时期,半导体巨头超微(AMD)的营运表现更不容乐观,25日AMD的股价从102美元大跌到 95美元,并下修该公司未来两年的获利预期,它拖累周五股价重挫逾2%。与此同时,科技指数的晴雨表,纳斯达克指数也下跌 31%。
巴隆周刊(Barron's)报导,全球个人电脑CPU(中央处理器)两大巨头超微、英特尔坦承,目前PC市况比之前更加恶化,超微悲观地表示,当前PC市场很“混乱”,平淡的手机市场也不会给芯片产业带来太多振奋人心的信息。目前,半导体产业唯一令人宽慰的是车用半导体芯片需求旺盛,但是,这一现象将在不久后改变。
半导体是大国、特别是科技大国的命脉关键,但在经济获利上不可能是永远“一帆风顺”的。
超微(AMD)的下滑业绩仅仅是芯片行业的冰山一角,如果全球经济长时间持续低迷的话,半导体芯片产业真正的寒冬可能将要来临,尽管美国还正在挥舞半导体的大棒来制裁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