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作品:高三少年追风记(连载四十三)

在东方和西方生活中游走、历练。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四十三、

对于马力斯和格美,它们早在10月4日和6日便在西北太平洋上变性和在中南半岛的山岭间消散四十三、

但是与这有关的还远没有结束,接下来的事情更加难以预料,日子更加难熬。我从考场走出,遇见同学,同学说,今年的题目很简单啊。同学还说,不是吗?我看他们好多人都做出平面几何了,写了一大堆。面对这样的说法,我没有亲眼所见,但是也只能心服口服。我遇到的几个不是学数学竞赛的同学,我想问他们是不是也做出来了,他们说肯定是没有了。我跟上铺一起从7楼从楼梯走下去,在半途中遇到了另一同学,我不记得那是谁了。我记得走出考场外的人个个兴高采烈的,可能是他们都觉得今年的题十分简单吧。但是我的心情却好不起来。从楼里面出来后,一路上听见同学们讨论、对答案,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想,他们都做出来了,说明题目不难,我要是再仔细看几分钟,说不定就做出来了,何必苦苦去寻找数论呢?只是我们这个考场,就有那么多人做出平面几何题,要么他们全部获得一等奖,要么一等奖的要求升高。我顿时觉得,我得一等奖的希望破灭了。只是二试,与我水平相当的人就有几乎一半之多。在一试上我输了,没有优势。因此我心中忐忑不安,我都不知道是怎么跟同学一起走过有一行椰树的那段路,怎么回到学校,怎么回到四楼的班上的。

班上,家长们都在等孩子。看到孩子回来了,十分关切地询问情况。我母亲也在。还不知道,我母亲已经知道了些什么呢。许多家长已经等不及,从教室里面跑出来了。他们站在走廊上夹道欢迎归来的孩子们。似乎有一位家长首先看到我,然后告诉了我母亲。我母亲十分激动,四处张望,看我在哪儿呢。当我和几个同学从楼梯口走出来的时候,她还在看,看到一个同学,她走上去问我回来了没有。那位同学手一指,我母亲说:“哦--我眼神不好。”我走到她面前,她问我,考得怎么样呀?我说,考得不好。她说,你快点儿进去把东西拿了,妈带你回家。母亲跟别的家长交谈了一会儿,我提着书包出来了,我准备开始我正式的学习了,我收拾了一些书准备回家看。母亲问我,你说实话呀,到底考得怎么样?我说,我真的没有希望获得一等奖了,因为一道很简单的题目没做出来。母亲问:“简单的题目为什么没做出来呢?”说来也奇怪,我说,因为我不知道它简单,以为它很难,所以就没有做。我还说,一试也有一道简单的题写错了。母亲又问我为什么,我说,是因为粗心。母亲说,那你要好好想想了,为什么总是粗心,以后能不能不犯低级错误。我听着这些话,一点感觉也没有。回到家以后,父亲问我考得怎么样。他每次都问:“题目做完了没有?”我回答他大家都是做不完的。我一到家,就打开电脑,看台风。JMA对90W发了W,可能它还没有意识到,90W有着多么令人羡慕的光明的前途。在矗吧,我回帖说:“本人各种求安慰。”父亲问我参加这个竞赛获奖有什么用处,我回答他,获得省一等奖,就取得了保送的资格。我现在还没有一个省一等奖,所以这次竞赛考试比较重要。吃过父亲做的午饭,下午JTWC将90W升格为23W,还是Super台风下午2:45用GTCT抢到的贴子。过了一会儿,JMA也对其发布GW,说明它开始正视这个它以前不看好的系统。可是,风迷们认为,JMA的反应太晚了,23W已经达到命名的标准了。今年多少台风,都是JTWC编号时,JMA也将其命名。前一个派比安,就是这样的货色。我后来查看台风路径记录,才知道派比安于7日20时被命名。对于23W来说,它的核心区已经十分明显了,有着十分强的对流。它的形态像一个逗号,十分小巧,中间那一团对流的北侧光秃秃的,南侧却有密密麻麻的发丝。一张红外线色调强化云图成为那时候它的象征。它已经脱胎换骨,与数天前飘在西太洋面上那团云有天壤之别。我以前没有看数值,以为90W不过是很普通的一团云,不会有什么作为,但是今天我发现数值强烈地支持它成为一个TC。我想,原来一团纬度这么高的对流云,对流旺盛,在秋季尚不寒冷的洋面上,因为地转偏向力大,还是容易变成一个TC的,它得益于较高的纬度。对于派比安,在路径图上,它已经朝着东北方向行进了,然而预测都是它将会先向西,再向东北,在海上画一个弧,然后急速射向北太平洋。看之前的路径,它已经足够纠结,像一条绳子弯弯绕,打了结,然后它扬起头朝东北方,上面一段跟下面一段已经缠在一起,可它还要再来一回。它已经经过了巅峰之后减弱。难怪台风论坛里的标题是:Z形路径或将成真。

。马力斯终生大环流、散乱的结构,在被两国气象机构升格为STS后,它的路也走到了尽头。但是有趣的是,升格STS后,它的路径成了笔直的一条直线,从日本列岛的东南方划过,把西北太平洋切分成两半。格美生成后,往东南偏南行进,然后又往东南偏东行进,不断南下。到达黄岩岛附近海域的时候,它停住了脚步,在那里打了几个圈圈儿,先向北逆时针绕一圈,再向南,再向东,最后急转向西。这些路径当然与路径图会有一定出入,因为它只是我记忆中的东西。当我后来制作它的路径的时候,这里一片浓浓的黄色,层层叠叠,似水粉画。为了把那些重叠的影子擦去,把路径显示出来,我可没少费工夫。我甚至查阅了福建水利信息网上的路径图。这可能耗费了格美很长时间,它借这个机会,加强成了一个小环流的STS,JTWC给予了55kts的评价。但是我从云图上看,它只是一片很淡的云中间被重重地点了一笔,好像一条床单被手指戳了一下而显现出的褶子。后来,我越看它越觉得不像一个STS。后来,它开始快速向西移动,这过程中还有一半的南分量,强度不断衰减,纬度不断降低,接近越南沿岸,它只剩下18m/s的风速,位于13°的纬度。最终6日晚上它在13°的越南沿海登陆,没过几小时,23时,它就只剩下热带低压强度,16m/s的风速,这样结束了它的一生。这出自我有一次打开中央气象台报文,看见的是10月6日23时的报文,上面写着“TD GAEMI”。

然而格美的一生并未就此结束,它只是登陆了中南半岛,10月了,中南半岛另一侧的孟加拉湾里,正适合台风活动。一天,我在看论坛,94B的讨论贴中,云图显示它正位于恒河平原附近的海岸,中心对流聚集,形成类似中心密集云区,螺旋雨带的形态,看得出这是一个热带风暴,但是JTWC那边依然是94B,北印度洋的RSMCIMD甚至没有理会。过一段时间,IMD才编号为BOB01。论坛中有人指出,这是由格美的残余发展而来的系统,并且应用涡度图,说明了格美残余的涡度并未消散,而是进入孟加拉湾,变成了94B。大家也都相信了这一结论。最终,它没有得到一个北印度洋的名字,大家都说,IMD很不称职。

Pingscorza 发表评论于
高三理科班“大佬”变身风迷,孰是孰非?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