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三道四(124)为师无道,斯文扫地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说三道四(124)为师无道,斯文扫地

大学副教授为师无道,斯文扫地。

《文学城·即时滚动新闻》10月14 日,据网易报道:湖北省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汤玲,在图书馆阅览室大声打电话,严重影响正在安静自习的学生。一男学生见状,过去轻轻拍她的肩,提醒她打电话声音小一点,不要干扰他人。她不但不接受劝告,还大声斥责这个男生。阅览室监控记录,显示学生全过程都很有礼貌。学生看她这个样子,准备打110报警,她气势汹汹推搡男生,指责该生不该在图书馆给手机充电,扬言“警察来了,我要告你性骚扰”。还气势汹汹地喊着“我上课声音就这么大,学生还投诉我讲课声音小了呢”。图书管理员上前劝阻,这位副教授居然撒泼。严重干扰图书馆阅览室的正常秩序。

看到这则报道,第一感觉是无比悲哀!

如此行为丑陋的汤玲,居然还是一位大学的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为湖北工业大学校风师德而悲,为教师素质如此丑陋低下而哀!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这位女士能被湖北工业大学评聘为硕士生导师,也许其专业知识还能给学生“授业解惑”,但是就凭她在公共场合这样的表现,怎么可以给学生“传道”呢?

我不再想听到她说,从小没有谁教她在公共场合该怎样说话,就像北大校长林建华自己不认识“鸿鹄之志”之“鹄”,还说因为文革“停课闹革命”害了自己一样。汤玲自己不懂为师之道,必须从自身找原因,甚而至于要从自己的家庭教育方面深刻检讨一下。

对于大、中、小学,乃至幼儿园的教师来说,大而言之,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十六字箴言是训:“为师之道,端品为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小而言之,教师尤其需要“五讲四美”,身体力行倡导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众所周知,现代社会的文明人,不仅在大庭广众公共场合不会大声喧哗,而且,特别注意在不同的特定场合控制说话声音的大小。孔子说的“食不语,寝不言”,就是对“君子”举止言谈的日常规范,并严格要求他的弟子们要养成讲“礼”的习惯。

我们从那位女副教授的被男学生轻轻地拍肩时那一刻的反应,以及她的片言只语,可以发现她的问题症结就在于既不讲“礼”,也不懂“理”。

先讲“礼”: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两千七百多年前振兴齐国,成就霸业的一代英才管仲的千古名言。他说:“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愈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他这里说的“礼不愈节”,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礼”不能越出应有的节度,也就是说人的思想行为不能超出社会道德规范的底线。

“义不自进”,就是自己不推荐自己,即使自己的思想行为符合道德标准也“不自进”;

“廉不蔽恶”,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不隐瞒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论做什么都要做到廉洁不贪;

“耻不从枉”就是不与不正派的人在一起,就是说做人要知羞耻。

所以说,只要人们的思想行为不超出社会道德规范的底线,那么社会就安定和谐;老百姓使自己的思想行为符合道德标准就不会有“尔虞我诈”的行为;如果大家都不隐瞒自己的缺点错误,做到廉洁不贪,那么,人们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就完备了;如果大家都不与不正派的人在一起,都知羞耻,那么,社会上就不会出现坏人坏事了。他认为“礼、义、廉、耻”与法相比,比法更为重要,把它们认作支撑国家大厦的四根柱子。由此可见,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是多么重视“礼义廉耻”

作为大学老师的汤玲,理应率先垂范,才是为师之道,

再说“理”。何谓“理”?

【查百度】:“理”,本义为在作坊将山上挖来的璞石加工成美玉,使之成器,有形有款;由《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引申之义为治理、料理;由《淮南子时则》:“理关市,来商旅。”引申之又有条理、纹理、道理等义。

可见,讲“理”,就是说话要有“条理”。

汤玲在被学生拍肩提醒说话声音小一点之后,回过头就指责学生,第一句话说学生不该在阅览室为手机充电;学生准备报警后,她说要告学生“性骚扰”;最后还强调自己说话声音不大,依据居然是学生投诉她上课讲课声音太小。

毋庸赘言,上述汤玲的片言只语是语无伦次的,一个硕士生导师面对学生一个简单的文明提示,为什么会这样呢?

众所周知,人的语言与思维是密不可分的,对任何事情,如果没有想清楚,必定说不明白;思维层次不清,说话就语无伦次。再就是本来很简单的事情,想得太复杂了,又没有时间仔细分析,于是就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如果汤玲当时冷静地思考一下,微笑着回头向学生表示“好的”,并小声打电话。怎么可能会有后来的故事呢?

汤玲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就是她想多了!

我不知道汤老师在上专业课时,能否接受学生即席提问,说出与她不同的看法。但我知道不少老师对来自学生的,与他们的说法不相同的发言,特别是当学生直接指出老师的谬误时,重则恼羞成怒厉声斥责(汤老师的表现就是这样),轻则百般辩解,拒不认错。还记得改革开放之初,有一位师范大学毕业的年轻老师在班上“读报”(那个年代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必修课,每天下午读报15分钟),把“别墅”,读成“别野”。有学生在下面高声喊:“老师,读别墅,不读别野!”

那位老师笑着说:“在我们那里(好像是鄂西北一个县城)就是读别野。”学生无语,继续听老师读报。

从汤玲老师的几句话来看,反映的不仅仅是师道尊严问题,而是她的思维没有一点逻辑性。学生指出她在公共场合说话声音太大,与该生在阅览室充电没有任何关系;学生轻轻拍她的肩,用肢体语言提示她小声说话,怎么能说是“性骚扰”?在公共场合不宜喧哗,与上课时老师讲话声音的大小更是风马牛不相及!

唉!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如此素质,还能指望大学出大师吗?

 

 

 

 

 

李培永 发表评论于
回复所有关注的朋友!谢谢你们!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1
寒墨 发表评论于
这样的人怎么可以当副教授,完全成了叫兽。教授应该成为学生和社会的楷模。
林向田 发表评论于
“作为大学老师的汤玲,理应率先垂范,才是为师之道”-现在哪还有为师之道?
让我想起了十年前通过讲孔子论语行骗的于丹(也是副教授)。
smithmaella 发表评论于
好文,不过那个不识字的北大校长好像不是林建华。
歲月沈香 发表评论于
唉,问题老师应该找找她情绪失控的心理原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