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关系与在澳华人简史(十一)
民国政府与澳大利亚(3)
四.中华民国驻澳第四任总领事吴勤训(代)(一九二八年八月—一九二九年四月)期间
吴勤训一八七七年出生于江苏泰兴。他是法国留学生,在巴黎期间曾帮助法国汉学家、东方学泰斗爱德华·沙畹(édouard Chavannes)整理和考释匈牙利裔英国考古学家马尔克·斯坦因(Marc Stein)第二次中亚考察期间在塔里木盆地和敦煌发现的汉文简牍,并参与编成了《流沙坠简》。作为随行人员,吴勤训在一九0五底至一九0六年初参加了著名的载泽、端方等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团。
吴勤训在北京外交部任职历时二十余年,其中曾外派巴西及秘鲁十一年。尽管已由北京政府委任为驻澳代理总领事,吴勤训仍在一九二八年四月特地前去面见南京政府的外长王正廷,经其认可后才启程赴澳就任。他在澳前后仅八个月,随后在新西兰任领事至一九三四年六月,再调任驻马来亚山打根(Sandakan)领事。抗战期间吴勤训旧病复发,赴港就医不治而逝。
吴勤训是老资格外交官,但是他是满清和北洋政府的外交官,不能与时俱进,在三观上与新时代格格不入,以致在一九二八年底发给新南威尔士中华总商会的公函中居然胆敢谴责国民党在澳党徒们的活动:“关于华侨往往因宣传三民主义,运输党义书籍,或与居留地人民发生细故,致受当地政府之干涉。……应随时劝诫当地侨民,务各安心职业,捐除意见,恪守法律之范围,共谋国家之幸福,勿贻口实至生纠纷” 。
为此,他自然逃不了澳大利亚国民党人的口诛笔伐,很快被下放到新西兰也就顺理成章了。
五.中华民国驻澳第五任总领事宋发祥(一九二九年五月—一九三一年一月)期间
宋发祥是蒋介石的民国政府委派的第一个驻澳总领事。
宋发祥一八八二年出生于福建兴化(即莆田),曾在兴化英华学校读书,十九岁得美国传教士资助留学美国,一九0五年获俄亥俄(Ohio)韦斯理(Wesleyan)大学理科学士学位,翌年获硕士学位,后又在芝加哥大学得学士学位。他于一九0七年回国,曾在福建高等学堂和京师大学堂任教。一九一四年,他转任北洋政府财政部技正、一九一五年成为江苏督军冯国璋的私人英文秘书。一九一七年,宋发祥任南京造币厂厂长,后活跃于政商两界。离开澳大利亚以后,他先后任驻印尼爪哇和南非总领事。抗战爆发后,宋发祥奉调回外交部。外交部曾拟调他赴苏联使馆就职,因故未果。一九四一年春,他在将赴福建就任省长之际突发脑溢血而病逝于重庆。
宋发祥和他的夫人、曾任职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的Margaret Wong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冯玉祥的夫人李德全是宋发祥的教友,而宋发祥是冯李姻缘的牵线人。宋夫人在教会中非常活跃。
宋发祥的就职典礼是在澳大利亚国民党总支部主席余荣的监督下进行的,因为“依国民党例,凡政府委派官员,当受地方党部监督”。取代中华民国原来的五色旗的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那次首次在澳大利亚亮相。
悉尼中华总商会紧接着宋发祥就职后就送去了请愿呈文,其大意是:
当地警察经常随时随地闯入华人商号住家,缉拿非法入境之人,严重影响侨胞的利益。我们同胞自海禁开放以来,因国内生活困难而远涉重洋,谋生异邦,饱受外人欺凌侮辱。最痛苦的莫过于年轻华侨常常被指为偷渡入境,不时遭到拘拿,无论从事农、工或商,警察以缉私为名,骚扰不断。他们对年轻华侨盘问移民条例时,如果答复不能令其满意,或英语不能对答如流,都会被指为偷渡入境,立即逮捕拘留。庭审时如无证件,或忘记于某年某月某日由某处到埠而被驱逐出境者,占了百分之九十九。而最不幸的是身陷缧绁之中等候审讯,经年累月,备尝艰苦。那些人往往绌于财力而无从聘请律师辩护,以致被逐归国。此中痛苦,非身历其境,无以言表。如最近四月二十日,悉尼和兴公司设筵聚会,宾朋满座,正在觥筹交错之际,突然来了十余警察,气势汹汹,守住该公司前后两门,从席中抓去七人,事后放回了三人,其余四人解庭审讯,至今尚未判决。警察如知此数人为非法入境者,应去他们家而不应到公司捕人。这样藐视国际公法,不光把华人视同被征服民族,也大大侮辱了中国。从前温哥华的侨胞,也受到过同样的苛待,后由那里的侨商呈请当地中国领事向当局据理力争,此后那里的警察只检查到港船只,而再无在街市抓人之事。希望您能向澳外交部提出抗议,以取消警察有权随地查缉的条例。
中华总商会绝对有权抗议澳大利亚警察对华人的歧视和无端的粗暴对待,只是他们对华人违法收留或雇用偷渡客不置一辞,一味指责澳当局不顾场合、不给面子、随时随地缉拿偷渡入境人士,并要求宋发祥加以干涉,将宋发祥置于难堪的境地。
在跟澳方的交涉中,宋发祥无法否认有华人偷渡入境的事实,同时也不能承认一些有居留权的华人涉嫌组织偷渡的事实,他能强调的只能是澳海关和警察不分青红皂白任意搜查嫌疑人、使一些无辜的华侨含冤受辱、“为任何其它国籍人民之所不受”的恶行。
九月,宋发祥终于发出通告,对中华总商会的请愿书间接作出了回答。他以保护华侨为名,要求所有华侨在三个月内向领事馆注册。他同时要求澳方许诺凡已注册者,除领事馆认为不合法者外,澳当局“概不得再加以逮捕审讯或驱逐”。他强调:“其它未经注册侨民,则本馆概不负责”。
宋发祥曾努力争取华人眷属入境后有永久居留的权力。他争辩说,迫使夫妻长期分居,“将迫人于不道德之境,而为基督教国家所不取”。他说,据澳大利亚政府统计数字,一九二八年在澳华人男子为一万三千六百一十四名,而女子仅一百八十五名。多数华人在中国本已婚娶,但因为不能携妻来澳,“于是其有力另娶者,则另娶澳妇;其不能娶者,势必入于不正当关系,而致演成悲剧、堕落苦海”。如果澳政府能允许华人携妻来澳永远同居,“则其道德程度可得而提高,澳大利亚社会亦将受赐非浅”。但宋发祥的提议被澳大利亚政府断然拒绝。
宋发祥也关心在澳华侨老人的处境。年老华商已经获准由亲人顶替,务工务农的老人却往往不能享受同等权利,他们多半有微薄田产,但不易出售变现,这种情况遍及澳大利亚各州,而在西澳北澳尤多。宋发祥建议澳政府能允许那些老人的子侄或亲属也来澳代其工作,则年轻人在澳所得微利,可使叶落归根的老人免衣食之困而终其余年。
澳大利亚在一九二七年移都堪培拉。由于当时的堪培拉几乎一无所有,不少国家如法国、日本和比利时等选择将使馆从墨尔本迁往悉尼,中国也作出了同样的决定。
一九二九年九月,中国外交部电令迁馆,十月八日总领事馆在悉尼正式办公,原墨尔本领事馆改为分馆,仅履行接洽商务、签发货单和翻译文件等事务。
在迁馆的过程中,宋发祥做了两件按规矩本不该做的事:向悉尼中华总商会借款购置家具和挪用华侨遗产二百九十八镑十先令八便士。
因为迁馆极其仓促,而搬迁费用事先未到帐,购置新家具的钱不够,宋发祥无奈向中华总商会暂借,指望待外交部拨款后偿还。总商会对党国的忠臣宋发祥不是太感冒,所以他们虽然答应借款,但设定了借款的限额和归还日期,而这一笔款子却延至一年都未能归还。
在即使向总商会借款还是不敷应用的情况下,宋发祥挪用了馆中的资金。当年领事馆收入来自三项业务:颁发华侨回国护照、为外国人签证以及华侨注册,但这些款项是代外交部收取并需及时上缴的,宋发祥能挪用的只有澳政府移交但尚未找到国内亲属的华侨遗产。
魏子京在离任时将华侨遗产共一百八十七镑零一便士移交给其后任吴勤训。吴勤训任内曾因外交部拖欠经费而挪用过一部份,后如数补回。
一九三0年十月,宋发祥因《悉尼导报》(Sunday Guardian)在他奉令回国叙职期间刊登有伤其名誉的报导而提出控告,要求赔偿一万英镑。为他站队的《民国报》说“华侨中有奸徒,勾结本埠西文报纸,辱骂总领事宋发祥君已非一次,谣言惑众,荒谬绝伦,不特破坏宋君个人名誉,抑且有损国家体面,殊属可恶“。
宋发祥曾多次登报声明对华人不卫生行为“碍难袒护”;对商界争取更多华人入境的愿望,他曾对悉尼报纸表示:“我国政府无意向澳大利亚引进廉价劳动力”,这类言论足够让一些人不快。
有关宋发祥在澳大利亚的争议不断传到外交部,外交部因此电令宋发祥“另候任用”,由副领事李明炎“升署领事代理馆务”。
然而宋发祥与李明炎于十一月初在职务交接时产生矛盾并直接摊牌,李明炎在悉尼各英语报纸登载启事称:“华侨遗产存款,卸任宋领事未经交出,声明不负责任”。宋发祥随即在《东华报》上发启事称:“遗产存款一节,祥未移交前曾与该李领事述及对外应慎重发言,因与国家信用有关。此项‘神钱’,无论何人不敢妄动。……外交部积欠另款五百七十余镑,并一时青黄不接,故暂时垫用,有前例可沿。俟桂总领事到任后,自当负责偿还,以重公款而清手续”。
中华总商会随之卷入,除了在《东华报》发文要求李明炎查明遗产款项情况并公布于众外,还直接发电到外交部告宋发祥欠债不还的状。外交部回电称“款项如何清理,俟其回国查明办理”。
尽管按规定在职务交接完成以后应立即回国,但因为还在跟《悉尼导报》打官司,宋发祥一时无法离开,于是连住处都成了问题,只能仍暂住在总领事的房屋里。李明炎在《东华报》上发表声明,进一步落井下石:“现虽奉令升署领事,代理馆务,又因前任违令,抗不交代,尚未执行职务”。这让外交部大光其火,宣布“宋发祥屡抗外交部命令,有犯抗令之罪,特免职”。一时间澳大利亚各英语报纸纷纷报导。
新任驻澳总领事桂植在一九三一年一月十四日乘船抵达悉尼,宋发祥同日乘另一船返国,有不少人送他登船。因为他是原告,他的官司随着他的离去而自动撤销了。
李明炎在二月二十六日亦乘船回国了。
一九二九年六月一日,民国政府在南京中山陵举行孙中山奉安大典,澳大利亚国民党也举行了纪念仪式。
六.中华民国驻澳第六任总领事桂植(一九三一年一月—九月)期间
随同桂植在一九三一年一月到悉尼就任的还有他的夫人以及前来视察并指导国民党党务的中央特派员余俊贤等人。
桂植一八七二年出生于广东南海,他是清朝通过“援例捐纳”而得到的增贡生,曾历任袁世凯在天津办的《北洋官报》的总编辑、天津北洋大学堂史地教员,驻英使馆二等参赞、驻新西兰领事、驻菲律宾总领事和驻北婆罗州总领事等职。
桂植曾在新西兰任职四年,据说“终日以饮酒、击兔、驰马为乐,费用无度,故亦负债累累”。
他在澳大利亚任上只有九个月,一九三一年十月就回国了。
桂植到澳大利亚后,先是把给前任宋发祥惹了不少麻烦的副领事李明炎打发走,然后填补了宋发祥挪用的华侨遗产款项以平熄一些华侨的怒火。
桂植在澳大利亚办的值得一提的事有三桩:
1)被逮捕的非法入境华人通常可以用现金保释直到结案为止,在过去大多是华商亲友到海关缴纳保释金。一九三一年全球经济陷入大萧条,澳大利亚同样市场凋零,华商因此往往银根奇紧,导致那些非法入境者只能困监待审。桂植与澳大利亚外交部交涉后,争取到允许有地位的华商或者银行以书面担保代替现金。本来嫌犯如在未结案前逃逸,保释金就被没收,新规则则变成了由出具担保书的华商或银行补缴现金,所以当时常有华商登报悬赏寻找失踪的被担保人的广告。
2)一九三一年国内江淮流域“水灾奇重,空前未有”,总领事馆多次接到外交部及全国救灾委员会的告急电,于是桂植多次召集华商商议筹款,在市面极不景气的情况下募得了不少钱,其中仅在十月十七日的一次义演中就募得了二百二十六英镑一先令。
3)桂植在访问昆士兰时,联系那里的年老失业华人,组织对他们身份的核查与统计汇总,以便总领事馆给予抚恤救济。
中华民国立法院院长林森在一九三一年访问了澳大利亚。那是民国政府对澳大利亚最高级别的一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