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关系与在澳华人简史(十五)
民国政府与澳大利亚(7)
十六.中华民国驻澳公使馆临时代办段茂润(一九四五年三月—七月)期间
段茂澜是段祺瑞的族侄。他于一八九九年出生于山东济南,曾就读于济南德文学堂、天津南开中学和清华大学等校,在美国留学时获纽约大学文学士和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来段茂润又曾赴巴黎大学等地进修。一九二八年回国后,他担任天津电话局局长,同时在南开大学任教。段茂润在一九三五年进入外交部,历任秘书、交际科科长和美洲司司长等职。他在一九四一年赴澳任公使馆参赞兼驻悉尼总领事,后短暂任公使馆临时代办。
接着段茂润先后任驻马尼拉总领事、驻英使馆公使衔参赞、驻法国公使代办、驻巴拿马大使和驻菲律宾大使。他在一九六四年返台任外交部顾问,次年再度出使,先后任驻科特迪瓦(Cote d'Ivoire)和阿根廷大使。一九七一年回台后再次担任外交部顾问。从一九七三年起,他在外交领事人员讲习所、淡江文理学院、中国文化学院和东吴大学等校任教。段茂润一九八0年在台北逝世。
段茂润精通英、法、德、俄、日和西班牙等多国语言。
一九四五年,《悉尼先驱晨报》在重庆建立了记者站。
十七.中华民国驻澳公使馆临时代办胡庆育(一九四五年七月—九月)期间
胡庆育一九0五年出生于北京,曾就读于汇文中学,一九三一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法学系。在当年七月国民政府举行的轰动一时的第一届高等文官考试中,胡庆育名列第三,遂入选外交部,先在法务科,后任国际联盟科科长。从一九四一年起,胡庆育在驻澳公使馆历任秘书和一秘,一九四五年七月至九月当了两个月的临时代办。
他后来曾任驻阿根廷和乌拉圭(Urague)公使。胡庆育还担任过外交部条约司司长、外交部常务次长和政务次长等职。他还曾任教于国立清华大学和国立交通大学。一九七0年胡庆育在台北逝世。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澳出生的华裔人数超过了来自中国的华人,华裔中女性的比例也大幅增加。
十八.中华民国驻澳第二任公使郑亦同(一九四五年九月—一九四六年二月)期间
郑亦同于一九0四年出生于浙江乐清。从浙江省立十中毕业后,他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加入国民党。他是北京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参加了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八日的天安门集会游行以及到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前的请愿。三一八惨案以后,郑亦同弃学离校,赴广州担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干事,不久被国民党中央党部派为江西省特派员。
一九二七年国共分裂后,郑亦同参与组织国民党中央清党委员会。他是陈果夫领导的“中央俱乐部”(CC系)的骨干之一。
一九二八年初,郑亦同任中国留日学生监督兼日本国民党党务整理会主任委員。一九三0—三三年,郑亦同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市政学。回国后他主持《政治评论》,又曾任江苏省政府主任秘书等职。一九三五年,郑亦同当选为国民党第五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抗战爆发以后,他曾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驻上海代表等职。一九四五年,郑亦同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一九四五年九月,郑亦同出任中国驻澳公使。他是民国驻澳使团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党务出身的一把手,不过他在堪培拉的时间不长。
一九四六年六月到一九四九年八月,郑亦同任中国驻伊朗王国大使兼驻德黑兰国际法庭代表。
一九四九年八月,郑亦同自国际法庭弃职,偕夫人及孩子到香港,并表示不再担任国民党候补中央执委。一九五0年冬,他举家迁居新加坡,更名郑衍通,初时任教于中正中学,后任南洋大学教授二十年,直至一九七一年退休。晚年郑亦同专注研究《周易》十多年,著有《周易探原》一书。一九八四年,郑亦同病逝于台湾荣民总医院。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后,悉尼华人的三大组织—国民党、致公堂和中华总商会—联合组织了盛大的庆祝集会,它们还募捐集资修葺了南半球最大的公墓—悉尼Rookwood墓园里的华人墓区。
十九.中华民国驻澳公使馆临时代办郑康祺(一九四六年二月至一九四八年七月)期间及其夫人郑念
郑康祺一九一0年出生于济南,据说他是写《盛世危言》的郑观应的后辈。郑康祺是学霸,一路凭奖学金读高中、清华大学和到英国留学。他在伦敦经济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一九三九年,郑康祺与夫人郑念转辗回到陪都重庆。一九四一年,郑康祺被派往驻澳公使馆,后以一秘的身份任公使馆临时代办两年多。
一九四八年十月,郑康祺回到上海,任外交部上海办事处主任。一九四九年六月,接管民国外交部上海办事处的共产党代表章汉夫聘请他担任新任上海市市长陈毅的外交顾问(章汉夫在该年底调往北京任外交部副部长时曾邀郑康祺同去外交部工作)。次年,郑康祺获准从市政府辞职,后经有关部门批准,出任英资壳牌(Shell)石油公司上海办事处总经理。壳牌是当时唯一愿意与红色中国进行贸易的西方石油公司。
一九五七年,郑康祺因癌症去世。
郑夫人郑念以其“纪实小说”《上海生死劫》(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而大大闻名于世。
郑念原名姚念媛,一九一五年出生于北京一个官宦之家。她先后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和燕京大学(她与英籍作家韩素音是大学同学),后赴伦敦经济学院留学,获硕士学位。在读中学时,她曾连续四次登上《北洋画报》的封面。在伦敦留学期间,郑念与郑康祺相识相爱,在双双拿到学位以后,两人在英国结婚。婚后她随夫改姓,同时保留了自己名字中的“念”。她也随丈夫成了虔诚的基督徒。
在堪培拉的第二年,他们的女儿梅平出生,因此郑梅平理应是澳大利亚公民。
一九五七年,郑念在丈夫去世后被聘为壳牌公司上海办事处新任英籍总经理的助理,她周旋于公司与政府之间,为不懂中文的总经理解决外资企业难免会遇到的种种麻烦,力求既不损害公司的利益和声誉,又能顾全当局的面子。她也是总经理和公司职工之间的联络员,她分析工会提出的要求,调解各种纠纷。她负责起草公司与政府机构之间交流的中文文件。每当总经理休假或去北京出差时,她就代理总经理职务(一九六六年春,壳牌结束了在华业务,跟政府签订了资产负债清理协议书,上缴了上海公司的全部财产。政府接管了公司的职工,为他们另行安排工作或支付了退休金)。
郑念母女住在建国西路一栋独立的三层小洋楼,她们有一男一女两个佣人、一个厨师,另加一个半职的园丁。
从一九六六年八月三十日起,她们的家多次被抄。
九月,郑念被以英国间谍的嫌疑关进上海第一看守所。在看守所的六年半里,她始终被单独囚禁,受尽饥饿、寒冷、肮脏、拳打脚踢、精神虐待以及种种病痛的折磨,但她极力捍卫自己的尊严,坚守底线,拒绝承认当局企图强加给她的一切莫须有的罪名。开始时在让她写交代材料的最后那张纸的签名处上面,总是有“犯罪分子”四个字,她每次都不厌其烦地在“犯罪分子”前面加上“没有犯过任何罪的”几个字。在多次反复写交代材料以后,那“犯罪分子”四个字终于消失了。郑念顶住了持续的高压和无耻的欺骗,没有诬陷过任何人,尽管她被许多人、包括她的弟弟诬陷。她甚至敢于为刘少奇鸣冤。
郑念用背唐诗和毛泽东语录的办法锻炼脑子,不让自己疯掉。
一九七三年三月廿七日,在被告知已获释放时,郑念拒绝离开看守所。她要求当局宣布她无罪,并在上海和北京的报纸上向她公开道歉。她的要求让专政人员啼笑皆非。她是被两个看守所人员推搡出看守所大门的。
郑念的女儿梅平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演员,在郑念被关进看守所的一年之后,梅平被上体司胡永年等人抓去,残酷殴打至死,随后被从南京路体委的高楼扔下,凶手们谎称她是自杀(胡永年在一九八0年九月底因涉嫌殴打致死六人(包括郑梅平)而被判死刑,缓期二年。他坐了十五年牢,但得以颐养晚年)。
一九七九年十月,郑念获得平反,不久被邀参加市妇联的学习小组,有机会出席妇女界的一些活动,并同时得到一些特权,如在内部商店购物等。
一九八0年九月二十日,郑念告别上海,以探亲的名义出国。她先在加拿大渥太华(Ottawa)生活了两年,然后在一九八三年搬到两个妹妹所在的华盛顿。她在那里的一个高等住宅区买了套一百八十平方米二房二厅四个卫生间的公寓,居住到去世。虽然去国时已经六十五岁了,但郑念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她甚至能在高速公路上开车。
离开上海前,郑念婉拒了上海博物馆收购她的劫后余生的收藏品中的十五件珍贵文物的要求,而是把它们无偿捐献给了上博。
一九八六年, 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由美国的格罗夫出版公司(Grove Press)出版,印了至少一百万册。一九八八年,上海作家程乃珊和她母亲潘佐君合作把那书翻译成《上海生死劫》(浙江文艺出版社),不过只印了五万册,而且是内部发行。春风文艺出版社随即在同年出版了华克健和曹思翻译的《上海滩的浮沉》,百家出版社出版的《生死在上海》由方耀光、郑培君和方耀楣翻译。台湾新陆书局一九九二年出版了曾国清和陈小安翻译的《上海生与死》。
郑念在美国设立了专门资助大陆留学生的“梅平基金会”。
二00九年十一月,九十四岁的郑念因心血管疾病和肾病在家里去世。去世之前,她立下遗嘱要求把她的骨灰撒入太平洋,因为太平洋连接着澳大利亚和上海。
有次记者曾问她想不想回国看看,郑念回答说:“天安门上毛主席的像……不拿下来,我绝对不会回去。”
郑念的一个妹妹是共产党员、上海电影译制厂的配音演员姚念贻,她在一九五八年就去世了。
郑念出看守所以后住在太原路四十五弄一号二楼。
与郑康祺差不多同时期担任中华民国驻澳使节的有个刘渭平,他在一九一五年出生于北京,一九三六年厦门大学毕业,一九四一年通过高等外交官考试进入外交部。一九四五—四九年间,刘渭平先后任驻悉尼领事馆副领事和驻珀斯领事。退出外交界后,他在一九五0年获悉尼大学文学硕士、一九五五年协助创建了悉尼大学东方系(后改名为东亚系),一九六0年获悉尼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一九八0年以东亚系副教授身份退休。刘渭平曾兼任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和香港大学等校客座教授,著有英语自传《浮云》(Drifting Clouds)、《澳洲华侨史》和《清代诗学理论的研究》等书。刘渭平于二00四年在悉尼去世。
二战结束以后,南京政府曾企图借战胜国之威努力改善华侨在各国的地位。而澳大利亚的白澳政策是那一努力的一大障碍。驻澳公使馆、驻悉尼领事馆以及驻英使馆等为修改白澳政策、改善旅澳侨民待遇以及居留条例跟澳大利亚政府反复交涉,但都基本徒劳。
澳大利亚有关外侨事务的管理在二战后归由移民部负责,但因战后复员与国家重建等等当务之急,直到一九四七年初,本·奇夫利(Ben Chifley)工党政府的移民部才得以腾出手处理战时滞留在澳的盟国侨民的去留问题。移民部长亚瑟·卡尔韦尔(Arthur Calwell)提出了《战时难民遣返法案》(中国在战后也采取了同样的驱逐外侨的措施,包括赶走在上海避难的几万犹太人)。二战期间滞留在澳的中国海员、为英国人服务的一百零六个仆役和七百三十七个从澳大利亚周围的岛屿(包括澳大利亚的委任统治地、托管地以及其它英国殖民地)撤退疏散前来避难的中国侨民自然而然成了驱逐对象。幸亏有个叫李俊生的律师极力为那些不愿离开的人(其中三十八人已经在澳娶妻成家)向法庭鸣冤,法庭遂命令政府暂缓强制遣返。
同时,二战的破坏以及恢复经济的紧迫需要使澳大利亚的一些政治家发出了“增加人口,否则灭亡”(populate or perish)的警告。政府希望从英国大量移民,但英国政府不干,他们也需要人口重建城市和基础设施。于是澳大利亚从一九四七年起引进了大量流离失所的东欧和南欧人(如立陶宛(Lithuania)、拉脱维亚(Latvia)和爱沙尼亚(Estonia)三国的所谓的“美丽的波罗的海人”(beautiful Balts)以及意大利人等),虽然那些人不是盎格鲁-撒克逊,至少他们的肤色看上去比较顺眼。
二十.中华民国驻澳大使馆首任大使甘乃光(一九四八年七月—一九五一年二月)期间
一九四八年二月,中华民国驻澳公使馆升格为大使馆,其間人事变动了几次,第一任大使、老资格国民党人甘乃光在七月正式上任。
甘乃光一八九七年出生于广西岑溪,其父为被袁世凯暗杀的同盟会元老甘绍相。一九二二年从岭南大学经济系毕业后,甘乃光留校任助教,与廖承志和廖梦醒兄妹等人在校内组织国民党分部。他曾当过廖仲恺的秘书。一九二四年六月,甘乃光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是周恩来的直接部下。他是国民党左派,在八月任国民党实业部代理部长,一九二五年国民政府成立后任监察院监察委员。在国民党二大上,他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任国民党中央青年部部长,后又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部长。一九二七年年底甘乃光任广州市市长,在其任内刚好发生中共发起的广州暴动,他以“纵袒广州暴动”的罪名被免职。一九二八年,甘乃光赴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行政学,并在欧洲考察游历一年。一九二九年三月,蒋介石在国民党三大上大反改组派,给汪精卫以书面警告,将甘乃光和陈公博永远开除出党。甘乃光随后在上海著书译述,先后出版了《先秦经济思想史》、《中国国民党几个根本问题》、《孙文主义大纲》、《孙文主义之理论与实际》、《美术摄影大纲》和译著《美国政党史》、《英国劳动党真相》等书。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各派在“共赴国难”的口号下重新联合,甘乃光在国民党四大上被恢复党籍,并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中央政治会议委员,任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委员。一九三二年五月,他担任国民政府内政部政务次长,一九三四年十二月暂代内政部部长。在内政部任职期间,甘乃光大力推行了文书档案改革运动。一九三七年七月抗战爆发以后,甘乃光任国防参议会秘书长。一九三八年任国民党中央党部副秘书长,同时与康泽等人发起筹建三民主义青年团,后任三青团临时中央干事会干事。一九三九年,甘乃光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副秘书长,一九四五年八月任国民政府外交部政务次长。一九四七年四月,甘乃光任行政院秘书长,次年五月任国民大会主席团主席,不久被派任驻澳大使。被免去大使职务后,甘乃光不能回大陆,也不愿去台湾,于是选择定居澳大利亚。一九五六年九月,甘乃光病逝于悉尼。
作为大使,甘乃光也曾企图为在澳华侨争取尽可能多的权益,但是战后的国民政府极端腐败(如政府官员滥用职权,将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United Nations Relief and Rehabilitation Administration)支援中国的小麦等救济物资在黑市上高价出售中饱私囊),令澳大利亚政府对之嗤之以鼻(澳大利亚是救济总署的第四大捐款国,澳大利亚在救济总署的职员希特因为批评中国政府官员的胡作非为而在华被捕),使甘乃光很难有所作为,他只能尽力而为维持中澳之间的交流。一九四九年,他向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赠送了一套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库全书》。
同时,由于内战形势逆转,澳大利亚工党政府以及随后的自由党政府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他们认为在与国民党政府继续保持礼节性的外交关系的同时,也必须与中共建立起“实业合作”关系,因此澳大利亚与国民政府之间的相互不满、埋怨和指责成为战后初期双边关系的基调。
奥斯蒙德·富尔曼(Osmond Fuhrman)在一九四八年六—十一月间担任澳大利亚驻华公使馆临时代办。
基思·奥菲塞(Keith Officer)在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一九四九年十月间担任澳大利亚首任驻华大使。
一九四九年底,孟席斯的自由党政府上台后,取消了前政府的难民遣返法案,给了那些难民五年的临时居留签证,那些人中的大多数华人后来都留在了澳大利亚。他们是澳大利亚推行白澳政策以后的第一批较大规模的华人移民。
在那以前,在澳只剩下了六千四百个华裔(当时在澳的所有非白人包括土著,只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因为年老华人数量不断减少,而新一代华裔很少能读中文,华文报纸少有销路,加上航空业发达便利,香港报纸隔日就能送达,本地报纸却排版缓慢,最快也要三天才能上架,根本无法跟港报竞争,以致除了在一九五五年创刊、两年后即告停刊的台湾背景的《澳华时报》以外,直到一九八二年,澳大利亚在十几年里没有一份华文报纸。
从一九四0年代末到一九五0年代初,澳大利亚也开始慢慢地允许中东和亚洲的临时移民。同时政府大力推行同化政策,其后果之一是外国人入籍相对容易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