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水深,测汤温

从传统文化里发现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在交流过程中寻找令人茅塞顿开的灵感。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日本自民党政調会長萩生田将訪台。他標榜継承安倍晋三“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的“遺志”与蔡英文総統面会。日本自民党党執行部的三役在19年后訪台。萩生田氏11月30日与台湾国会議長的游錫堃立法院長在東京永田町自民党本部会談,麻生太郎副総裁也与游錫堃会談決定此項行程。为了刷新日本在台湾事务的存在感,在美国众议长佩洛西窜访前后,一些欧美国家的议员、地方官员也先后窜访台湾,志在“脱亚入欧”的日本自然“不甘落后”了。最近传美国人共和党众议院新任麦凯锡议长表示将访台。中国将认定美国破坏双边关系,台湾将面临比裴洛西访台更严重的后果。

吴楚江山已遍游
更无一处可驰求
栴檀林下舍狮子
芻草原头白牯牛
手打太虚鸣嚗嚗
心径古井冷湫湫
东海布衲如公少
大冶精金绕指柔


黄檗
卖茶翁
月海元昭
处世不知世
为禅不会禅
只将一担具
茶茗到处煎
到处煎,无人买
踽踽孤渡汤川
咦,何物好事薄插出
一任天下k灿灿
玉涧
边谖一笑意何踈
中载风流入画图回首社贤无觅处
炉峰香冷水云孤
月林
木轮孤朗碧天宽
水木森林照月寒
不是南海曾指出
至今谁作活头肩

昆岚卷空海水立
三十三天星斗湿
地神怒把铁牛鞭
石火电光追莫及

  被奉为日本煎茶道始祖的“卖茶翁”高游外(1675—1763),原名柴山元昭,肥前国(今佐贺县)人。11岁入当地黄檗宗寺院龙津寺学禅,经过40多年的禅僧历练,57岁时放弃了接任龙津寺住持的机会,来到京都,以卖茶为生,人称“卖茶翁”。68岁时还俗,改名为“高游外”。卖茶翁诗偈集《卖茶翁偈语》(1763)中有一首题为《试越溪新茶》的汉诗,咏茶说禅,堪称日本茶禅诗的佳作。
  据Normam A. Wadlle著《卖茶翁的生涯》所载汉诗《试越溪新茶》墨迹可知,该诗署名为“卖茶翁元昭”,这是卖茶翁到京都后较早时期使用的名号,因此人们推定该诗大约作于卖茶翁60岁左右,即1735年前后。全诗抄录如下——
  试越溪新茶
故人奚自仙芽赠, 道是越溪第一春。 开封色香浮满座, 旗枪极品可为珍。
汲来鸭绿河源水, 瓦鼎老汤好尝新。 一啜方知奇绝味, 口甘气洁爽精神。
庄周何暇化蝴蝶, 胸宇洒然域外人。 笑我枯肠无只字, 别传妙旨自天真。
由来久贫忍饥渴, 收得厚颁润吻唇。 以酪为奴甘露液, 清风两腋最超伦。
卢公七碗不消吃, 赵老一瓯宜接宾。 谁是个中知味者, 知音本自绝疏亲。
酒偏养气功如勇, 茶只清心德似仁。 纵使勇功施四海, 争如仁德保黎民。
越溪最胜色香味, 只此色香名六尘。 即此六尘了真味, 色声香味净法身。
诗中首先描绘了收到昔日故友馈赠的越溪春茶,急忙打来鸭河之水,用瓦鼎煮水沏茶的情景。鸭河,今作“鸭川”,是京都市内的一条河流,两岸绿树成荫,是卖茶翁卖茶的去处。2013年,为纪念卖茶翁250周年忌辰,全日本煎茶道联盟在鸭川的北大路桥堍建立了一块卖茶翁诗碑,镌刻其作《游鸭河煮茶》全文,以彰显卖茶翁的茶禅精神。
诗中对“奇绝”的越溪茶赞不绝口,认为越溪茶是茶中极品,色、香、味首屈一指,堪称茶中 “最胜”。“旗枪极品可为珍”一句告诉我们,诗中的“越溪茶”是明代开始流行起来的“瀹出茶”,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冲泡茶,应该不是日本所产。因为在1738年,日本宇治的制茶家永谷宗圆才研发了摘取“一芯二叶”的蒸青绿茶(日本茶界称之为“青制煎茶”),可以用茶壶冲泡而饮;在此之前,日本生产的散茶都是将茶叶放在茶釜等器具里煮开以后才能饮用的“煮出茶”。而卖茶翁在“宽保壬戌”年(1742)孟夏拜访了永谷宗圆,才在宗圆家“初试美丽清香之极品”。也就是说,卖茶翁直到1742年才第一次喝到可以“不以火煮”,“入茶于碗,瀉熟烫而吃”的日本制“旗枪”茶。可见,作于1735年前后的《试越溪新茶》所赞美的“越溪茶”不可能是日本所产。
  在极口称赞了越溪茶的色、香、味之后,卖茶翁模仿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又称《七碗茶歌》的手法,抒发了饮茶后的感受。“一啜方知奇绝味,口甘气洁爽精神”,越溪新茶美妙的口感,令人口中回甘,神清气爽。于是乎浮想联翩——庄周化蝶、茶为酪奴、七碗茶诗、赵州吃茶、茶酒之争——中国茶禅文化的典故信手拈来,反映了卖茶翁对中国茶禅文化的精深造诣。
  作为黄檗宗禅僧,卖茶翁对中国“瀹出茶”有过多次的体验。我们知道,中国的“散茶瀹饮法”是隐元隆琦禅师1654年东渡时传入日本的。1688年,卖茶翁13岁时,曾随师父化霖禅师赴京都宇治万福寺参见过第四代住持独湛禅师,想必在寺内是喝过“不以火煮”的中国茶的。他自己也在《梅山种茶谱略》中回忆说:“予僮僧时,侍师至长崎。唐僧某公,接待甚厚,劝武夷茶”,可见,卖茶翁年少时曾在长崎品尝过中国的武夷茶。另据福山朝丸《卖茶翁年谱》记载,元昭33岁时,“偶至长崎,观清人煮茶,学有所得”。中国“瀹出茶”给青年禅僧留下的印象一定是非常深刻的。也许是“越溪茶”美妙绝伦的色、香、味唤起了他年轻时品尝中国茶的记忆,卖茶翁才如此频频用典,以抒发自己的中国文化情结的。
  诗中典故源于《七碗茶歌》者尤多。“笑我枯肠无只字”“收得厚颁润吻唇”“清风两腋最超伦”“卢公七碗不消吃”分别化用《七碗茶歌》中“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一碗喉吻润”“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等诗句。陆羽和卢仝,是卖茶翁最为敬重的中国茶人,他曾说:“夫茶自神农以来,其来尚也。至于唐,陆羽著经,卢仝作歌,茶事布于海内。尔来风骚之士,或赋诗造谱,无不赏茶。”认为文人墨客之所以爱茶有加,甚至“赋诗造谱”讴歌饮茶,均是因为有了陆羽《茶经》和卢仝《茶歌》的缘故。他把卢、陆茶风看作文人清风茶的源头,自称“卢仝正流”,认为自己才是卢仝清风茶的正统继承者。现存卖茶翁诗偈中可找到许多跟卢仝和 《七碗茶歌》相关的诗句。
《试越溪新茶》诗中完全没有涉及日本禅茶文化的典故,这也从一个侧面为“越溪茶”并非日本所产的观点提供了依据。
  卖茶翁在诗中提出了一个疑问——“谁是个中知味者”?所谓“茶味”,有物质和精神两种属性。其物质属性毋庸赘言。精神方面,小而言之,可静心敛情,修身养性;大而言之,“茶只清新德似仁”,可保黎民平安,社会和谐。在茶酒之于人类利弊的问题上,卖茶翁旗帜鲜明,公然为茶站队:“纵使功勇施四海,争如仁德保黎民”,这与作为禅僧的卖茶翁的立场、价值观是一致的。
  这个疑问还给当时的日本茶禅界敲响了警钟,其潜台词是对当时日本茶禅界无人真正懂得“茶味”的慨叹。我们知道,千利休以后,日本茶道逐渐陷入了追求刻板程式和攀比名贵茶器的泥潭。卖茶翁曾指出:“今时游荡之僧,漫效茶事而逐世尘,以见古人,霄壤之隔也”,认为那些为追逐世俗名利而滥行茶事的“游荡之僧”跟“古人”是有天壤之别的,“游荡之僧”们只追求物质的“茶味”,不理解精神的“茶味”,不是真正懂“茶味”的人。
  那么,真正的“茶味”是什么呢?武野绍鸥诗曰:“料知茶味同禅味”,对于修禅习茶者而言,茶味即禅味,茶禅同一味,禅味才是真正的茶味。在卖茶翁心目中,只有陆羽、卢仝和赵州才是真正“ 懂茶德“”知茶味”的古人。这一共识早在室町时代初期就已形成。《卖茶口占十二首之三》的“频唤吃茶效赵州”句,表达了卖茶翁力求参透赵州吃茶禅意的决心。为纠正茶禅界颓废而奢靡的不良之风,他积极提倡陆羽的精行俭德、卢仝的七碗清风、赵州的吃茶禅味,力图重振卢、陆茶风,回归茶禅精神。他在京都建“通仙”茶亭,挂“清风”茶旗,肩挑“仙窠”茶担,游走大街小巷,随处鬻茶说禅,教化民众。他不羡富贵,不图安逸,身体力行,终生求道的高风亮节至今受人敬仰。现在,除1月、5月、8月和11月以外,其他月份的16日均有煎茶道流派在万福寺境内的卖茶堂举行祭奠卖茶翁的活动。
  最后,《试越溪新茶》诗再次夸赞:“越溪最胜色香味”,指出越溪茶在物质属性上的优势。然后便借题发挥,“只此色香名六尘”句把茶物质上的色香味和佛教的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联系起来;“即此六尘了真味”句表达了希望人们通过“六尘”感官了解茶的“真味”,达到“耳根透彻大圆通”的禅悟。“色声香味净法身”则强调茶的修为功能,茶能洗净人心的尘埃。
  卖茶翁“从来孤贫,无地无锥”,过着“卖茶聊博饭”“饥饱任天然”的贫苦生活,却常常“堪叹时人论色香”,对过于追求物质享受的世风心怀忧虑,希望“一啜为君洗心腑”。卖茶翁一生没有催人泪下的事迹,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却有着“要遣人醒尘世眠”“洗尽人间胸里埃”的伟大抱负,他是“茶禅一味”的终生践行者,也是社会民众的教化者。今天,我们重读卖茶翁《试越溪新茶》,理解其咏茶说禅用意和茶禅人生,弘扬茶禅文化,为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挥其重要作用。

  众议院大比数通过8580亿元的国防法案,预算按年增加450亿元后,军人将会加薪4.6%,法案同时撤销军人必须接种新冠疫苗的规定,并拨出100亿元协助台湾抗衡中国大陆,及以8亿元援助乌克兰对抗俄罗斯。对外军援方面面,法案反映两党议员决心加强抗衡中国与俄罗斯,华府未来5年会向台湾提供100亿元安全援助,协助台湾建立现代化防御能力,防范中国大陆武力进攻,乌克兰则会得到8亿元援助。此外,法案也批准27亿元增加弹药生产。在撤销疫苗令方面,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John F. Kirby)形容决定错误,又批评共和党人不顾官兵健康福祉,但众院军事委员会的部分民主党议员认同,强制措施已经过时,取消疫苗令是明智之举。共和党人形容,废除强制疫苗令是一大胜利,并表示政党明年控制众院后,有意更进一步,重招当年因拒绝接种而被迫退伍的军人,或向对方提供补偿。据报超过8000名官兵因此退伍,但反对阵营批评,军队向有强制接种的传统,入伍前需要注射流感、麻疹、腮腺炎等17种疫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