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科学史有感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前日读了胡升华同学的一篇文章“从钱临照院士的五次选择看中国科学家精神”(原载于中华读书报,5.5.2021)。文章介绍了五次选择的小故事:师从钱氏穆厚植国学根基;追逐理想还是追逐高薪;民族尊严和科学真理重于博士学位;成就个人还是报效祖国;安度余生还是艰苦创业。

今天又在网上找来几篇与钱临照先生相关的文字看了一看,感觉那一辈科学家生涯坎坷悲壮。钱氏的经历也颇具戏剧色彩,既有古典元素也有现代印记。

  • 少时择师是父辈的选择。这个选择奠定了钱氏的国学修养和儒者风度。通常人们重视对老师的感恩,其实最应该被感谢的是自己的父母。
  • 放弃高薪的故事是前一个选择的自然结果。钱氏的选择也无不反映出那个时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儒学信念和钱氏飘然倜傥君子固穷的古人情怀。严济慈先生对钱氏的生活关照和学术提携,也开启了这段师父弟子情结。
  • 英国学位的故事实在令人难以理解。考取庚款赴英求学目标明确,但为了印度同学的民族尊严,因主义单方放弃学位情理难解。也许与同学友谊深厚挺身而出,也许有难言隐私之情。钱拒绝学位不易理解,但仍不失英雄气概。(当年我一同学被老先生辞退,一位科大人,亦有钱的英雄气概。)
  • 跳槽德国的故事是绝境险恶至极。奥地利人斯密德Schmid已经离开大学,钱氏学术落脚艰难学位无望,无庚款资源生活必不宽裕,只身赴纳粹高涨时期的德国社会更是安全难保。更兼七七事变中德关系恶化,留在德国或回国都将是充满险恶。这段时期几乎可以拍成一个电影。(严先生留法出身,未能帮助钱氏赴法国避难一时是一个缺憾。但反命钱氏立即回国则是可圈可点)。七七事变三周后北平沦陷。不知钱氏对回北平的自身安全考量如何,或许当年北平高校研究机构依然运行。至于转移部分物资到大后方钱氏自然功不可没。
  • 京城户口的故事。从事物理研究乃钱氏之命也,岂有放弃之理。莫非为了教书就不要命了?必是物理所内各个学科学派倾轧排挤激烈,钱氏孤掌难鸣激流勇退到科大当教书匠。至于科大南迁,对于钱氏不异于二次下放,被彻底地边缘化了。

至古稀之年方等到科教复兴。领导科大建制回归反正,钱氏方得以施展腾挪,教书育人有声有色,学术创业老树新芽桃李满天下。固体所的葛庭燧先生也是如此。说到对中国科学史的研究,钱氏的英国导师Andrade也曾是一位极端热忱的英国物理学史和科普学者。

钱先生的国外求学经历也含有几分悲壮色彩。德国作曲家奥尔夫著名的布兰诗歌(Carmina Burana)首演于柏林1937年。这台组歌是以举世闻名的"啊,命运女神"开始并结尾。1937是一个多事之年,七七事变、德军顾问回国、德奥合併和水晶之夜的前夜。奥人施氏已经离校任柏林厂长,钱氏赴德投奔亦无学位可得,如入厂打工则既无出路也无法向庚款官方交待。七七事变时期应严召回国,亦不失为无奈上策。

 

从这几个故事看出去,钱氏的一生亦可以称是一个经典的科学家的一生。跟定老师从一而终,这是高尚的忠诚精神(Loyalty)。学术上有继承发扬创新,这是对科学的责任精神(Responsibility)。一生研究教学教书育人,这是对社会的献身精神(Devotion)。

这五次选择体现出的科学家精神也可以用几句俗语归纳一下

  • 一百大洋算个屁,
  • 英国学位算个屁,
  • 纳粹德国算个屁,
  • 日本鬼子算个屁,
  • 京城户口算个屁

这几个小故事的正能量内涵也自然给人一个很现成的正面的启迪:有一个严济慈那样的好老师很重要,有一个胡升华这样的好门生也很重要。

说到老先生们,想起当年在合肥读书有幸接触到冯端王业宁徐祖耀等几位先生。冯端先生心宽体胖修养极好,徐祖耀先生素食独身钻研一生。冯徐两先生的本色科学精神令人敬佩。可谓“外国学位算个屁、京城户口算个屁”。

回过头来看一看。其实就是“老师一句话…”前行几步,再回过头来看一看。其实就是“父亲一句话…”。在我看来,钱氏科学家精神就是儒学精神: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2021年5月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