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重贴:穷孩子的爬藤经 2 (重新编辑)

Just wish I could share some personal ideas maybe you will interesting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穷孩子的爬藤经 2.  爬藤与择校

 

以穷孩子作为文章标题,是想鼓励刚刚移民美国的年轻父母早作爬藤规划,不要把财务考虑作为首选要素,反而要以子女未来的教育资源选择作为安家的前提。相信这也可以为不差钱且重视教育的家庭提供思路。

上文提到的被耶鲁提前录取的犹太裔女孩,父母双双为芝加哥大学的教授,家住与奥巴马旧居为邻的豪宅,绝对地属于全美上层15%的富人,她的爬藤经验一样可以作为华裔的攻玉之石,以后详细介绍。

择校对于华人父母来说不是陌生话题,2000年左右在北京曾读过一本畅销书《小升初的战争》,详细记录了北京中产阶级为孩子择校的地狱般痛苦经历。20年后我在纽约曼哈顿,同样见证了上东区美国白人中产为孩子爬藤所付出的玩命般的代价。不争的事实表明择校是孩子爬藤绝对正相关的充分条件。

先分享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以期能引起同龄人的共鸣:

我是打到“四人帮”以后第一批通过小升初考试被录取的中学生。之前我们家乡的初中入学政策一直是:户口属于中央省市单位的子弟进一中,一般厂矿户口子弟的进三中,农村户口进二中,普通城镇户口进四中,大中型国企子弟进入其所属厂矿中学。因多数农村和普通城镇孩子不念高中,所以省属重点中学一中的高中部生源就面向全地区考试择优录取,成绩不达标的差生被三中高中部录取,作为报复三中就决定不招收一中的初中毕业生进高中,一中就只有内部降低分数线就地消化初中毕业生,这样一来一中高中生的生源质量就无法保证,严重影响作为省重点高中的高考升学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地教育行政机关决定:一中从初中开始面向全地区考试择优录取,原来应该录取的中央单位子弟一律录取为交钱降分的议价生,没有学籍,不影响升学率,因此全地区所有小学毕业生毫无准备就参加了当年的小升初考试,大家的发挥可以说都不正常,我就与当时城关小学的尖子生同班且成为朋友了。

这位尖子生父母都是三中的老师据说还是领导,成绩一向优秀,看得出是胸有大志。而我等厂矿子弟稀里糊涂的还未开窍,在一起全是瞎胡闹,还全都住校,可以想象这位被我们影响的尖子生的父母心里有多着急啊!看到孩子一年以后的成绩还不能摆脱我们而拔尖儿,他的父母实在忍无可忍把孩子转回三中亲自管教,果然据说很快成为了三中的前三甲。遗憾到了考高中时,一中是面向全地区招生,因此一个城市只能分配到15个名额,而且需要由3所正式初中,无数的厂矿子弟中学,省市体校技校等无数学校的毕业生来瓜分,稍有不慎便满盘皆输,结果我的朋友失败了。又等了三年高中毕业,我差不多以全班倒数的成绩考到省外大学,而我的朋友以全校第一名的身份考上了我们市当地的师专。等我到了大学一看,我的同班同学全是山东、河南、四川、江苏 福建、云南某个县的状元,而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等教育资源充分的大城市同学考分都比我们低,我们同学能上北大、清华、复旦、南开的考分比他们的同学差不多要高100分。在当时高考竞争激烈的省份,二、三十分的差异就足以决定一名考生是省外重点还是落榜的命运。自此,要占据好的教育资源,上好高中的理念就一直成为我教育孩子的中心,同时也是决定我此前呆在北京后移民美国的重要考量因素。

类似的故事在我女儿爬藤的历程中同样发生了:

女儿三年级通过抽签,进入芝加哥最老的四所公立学校之一时因学校的免费钢琴课而结交了4位朋友:白人女孩M,父母晚年得女,非常溺爱,父亲是一家公共图书馆的馆长,母亲图书管理员,典型的非常热情nice的中产,白左民主党且是芝城骨干,从其母亲处学到不少育儿及学校Warranty与家长联谊方面的经验教训;两位犹太裔双胞胎女孩H和A,单亲母亲是律师楼合伙人,常年雇佣着一名拉丁裔女佣,Lakeview地区的townhouse,绝对的富裕阶层;一位黑人女孩S,母亲没有工作,父亲就是该学校的保洁员,低收入家庭但非常希望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该小学排名一般但初中很差,因此我一直打算初中让孩子考米歇尔奥巴马的母校young High school的Academic center,M的妈妈显然是经过大量的调研与算计,郑重其事地劝我们:

1. 伊州当时最好的高中是Northside,必须要提早作准备.

2. 考Northside考察的是七年级的成绩,而young的7年级所有人都是考取的,竞争太强很难保持全A,会有很大影响。

从逻辑上感觉完美无缺,可是她就恰恰没有考虑从很差的初中考入最好的高中难道会比从好高中升藤校轻松么?因此我们没有听从她的建议,因为young7年级开始招生考取相对容易,女儿同学考取4人,包括犹太女H,M和S没有参加考试等着考高中Northside,A是soccer player,一直成绩很差没有考上,估计也不可能考上好高中,她妈妈决定由H考最好的私立高中,使A通过sibling关系进私立高中。我所认识的其他学校华裔当时考上10好几人,很多孩子满分考入,成绩比我女儿好得多。

女儿进入young以后我了解到,该年此高中考上大藤的有2、3人,Top10好象有6、7人,他们校长似乎很满意,怎么感觉和当年我的高中一样:北大两人,清华1人,清华民族预科1人(5年,中央民院的考分,清华的文凭),省外重点若干,这显然不是我想象中的好高中,再回去一查排名: 全美138,(如今已大幅靠前)简直跟我当年的高中在现在全中国的排名差不多,而northside排名33,又几乎和我们省最好的高中排名一样,再没有什么理由不离开现在这所好中学了。待女儿两年后考进northside一看,才知道此决定是我一生中除了放弃北京的房产而留在美国以外最完美的决定。2016年northside的成绩(纯记忆,不准确):Harvard3、Yale3、other Top10 4——5,U Chicago6,Northwestern15,UIUC 40——50,IIT20——30,可以说已经基本进入名校的保险箱了。

女儿的绝大多数初中同学选择了留在young,只有两人与女儿一同上了新高中:犹太女L进耶鲁,印度裔男孩J被佛defer,而后进入Michigan。而他的小学朋友白女M和黑女S留在原来的差初中最终没有考上Northside而去了一个还不如young的高中。犹太女H为姊妹A牺牲同去芝加哥最贵的私立高中Latin,ED是纽约的一所文理学院。

结论,通过个案总结,没有经过统计分析,爬藤的捷径就是让孩子进最好的高中,进最好的初中为的是进最好的高中,同理进最好的小学以保证进最好的初中,甚至应该进最好的Kindergarten去将就最好的小学。

各位初来美国华裔父母,尤其是不差钱的隐身富豪朋友,与其为了满足舒适的居住条件让孩子呆在鸟不拉屎的穷乡僻壤就读名不见经传之小高中吭哧吭哧做鸡首,考上个Top50 的大学都如同中大奖一般,不如挪挪地儿,动动窝儿,考虑考虑让孩子进全美top50 的高中,被Top50的大学录取倒成了是意外和人生的短暂挫折,可以很快励精图治从头再来。实在不行让孩子进你们州最好的高中,毕业后进州大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如果孩子从小学初中就开始规划,成本也就每月几百块房租的差异,您能有多大的产业不能放弃的啊?想想吧:您的孩子被哈佛录取,相比那些向哈佛捐款的富豪您就净赚1000万美元,如果您是5个哈佛毕业生的父母,净利润就相当于$50 million,而您的家从此变成美国最显赫的华裔家庭也就成为大概率事件。

与各位共勉:【诗篇127:3】儿女是耶和华是所赐的产业。

                                            下一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