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光达 (2)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二.历练商场

1868年梅光达的养父母全家搬到雪梨居住,梅光达则仍在矿区拓展。

Majors Creek在1851年曾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金矿,2000名矿工平均每人每天开采1安士黄金;Majors Creek和Bell’s Creek最初是建起了一个个棚户区,人们从小溪中淘取的黄金,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大约1856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里的淘金经历了起起伏伏,小型勘探者来了又走,而大公司则在他们的身后繁荣起来,因为容易开采的黄金已经耗尽。然后,它们也消失了,一些人将目光转到附近的Araluen,也包括梅光达在内。

从1869年到1874年,在地下石英岩(珊瑚礁)的煤层中开采黄金是常见的采矿方式。这需要更多的合作努力,在难以开采的地方,需要资金购置更多的压碎机设备(方便籂选微粒的黄金)和人力。

1872年9月7日雪梨晨锋报对梅光达有这样的报导:梅光达在Braidwood的东方银行Oriental Bank存了160安士的黄金。这些黄金是梅光达在Bell’s Creek碾碎了11.5吨的两份石英岩中取得的,其雇用成本是一个月内的20英镑(未包括机械成本)。每吨石英岩可获取15安士的黄金,而在都勿埠Tumut每吨石英岩可获取8 - 15安士的黄金(注1)。到了1876年11月29日雪梨晨锋报的报导是梅光达有约80吨的石英岩等待碾碎(注2)。

1871年始关于梅光达的报导已经常雪梨及地方的报导中,主要原因是他在Bell’s Creek的成就﹑活动﹑身兼翻译员等多重身份上。

大概由于便于接手养父母权益的原因,梅光达在1871年加入澳洲国籍,时年21岁。在1872年到1881年(他搬到雪梨之前),在Bell’s Creek建房修路到他自己的矿区,并经常参加附近地区的体育赛事,甚至组织华人参与赛马,这些都博得社会各界的好评。他还建议地方政府成立Bell’s Creek公立学校(假如从今天的Bell’s Creek及Araluen的荒芜与人口稀少去看,即使有这个学校也维持不久),大概当年在Bell’s Creek附近的适龄学童不少,也不宜远道到其它地方就学,当地也同意建立这所公校,梅光达也当然地成为校董。然而是否真的建成或存在了多久,没有找到相关资料。

另外梅光达也是在邻近矿区担任政府的翻译员(有偿服务),这对他理解和调处各种不同国家(或地区)人种文化是学习和运用有很大的帮助和提升,尤其在日后的日子里如何为华人争取权益的能力上作好了铺垫。

1877年9月梅光达的养父在雪梨病逝,他的养母决定举家移居到昆士兰。梅光达则宁愿留在Araluen继续可以属于他自己的事业,毕竟他已是27岁了,无论是事业或人脉的基础都在。梅光达也不例外地都有大多数人的童年情意结,他与Braidwood的地方联系从未间断,直至他病逝。

今天的Araluen类似散落的村庄,人口仅209人。

从1877年开始,Braidwood一带的雨量大幅减少,附近的溪流干涸,这种情况持续至1880年代末期。不单开挖金矿的用水奇缺,连日常用水都有困难,各种族的人口也出现大幅下降。梅光达在Bell’s Creek雇用了15个人(部份华人)来筑闸灞蓄水,在Braidwood的一些华商也与欧洲人合作雇用华工在附近的河溪筑灞,但几乎所有的努力都不很满意而不得不放弃。

1881年4月23日时年31岁的梅光达第一次回国,回国期间先到香港后到福州,然后回广州探视做装饰品生意的父亲在广州(注3);他的回国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事业转型作前期的规划,当然探亲也是目的之一。在他双亲的眼中,31岁的他仍未结婚是晚之又晚的了,希望他趁此次回国在家乡成亲是自然的事,梅光达婉拒后乘船回澳洲。

没有资料显示梅光达在香港福州及广州各自逗留的时间长短,但按他回雪梨后的情况看,他主要是逗留福州的时间较长。茶叶生意并非他过往所熟悉的,他有必要用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各种茶叶的特性廉贵﹑如何泡制等知识,否则他的茶室也做不起来。茶是主打项目,丝织品及工艺品是陪衬,后两项是澳洲西人在1830年左右已有进口。

1881年8月底,梅光达乘船回到雪梨。9月就临时租用雪梨佐治街300号试办各式产品的陈列室,展销的包括茶叶﹑丝绸﹑家俱﹑油画涂料等(注4)。

1882年2月正式租用Sydney Arcade的28号铺位出售上述由中国进口的产品。在日后的商旅中,梅光达是以此商铺逐渐扩张的。Sydney Arcade刚在1881年底建成,梅光达恰逢其时租用了。

注意这广告中 “Loong Shan”字样,是广东话拼音,大概应译作“龙山”。恰好刚搜集到其内部的装修图片,有点豪华茶餐厅的感觉:

Arcade,在中文中译作“拱廊”,是由列柱支承的成排拱与其平行的墙或拱组成的廊。廊顶为券顶结构的又称“列券廊”,是欧洲文艺复兴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

先看一张地图:

在上图中可以看出在1880s到1890s期间雪梨的购物及娱乐活动中心的范围是怎样的了。

时至今日能硕果仅存的只有Sydney Arcade (即Strand Arcade),现址是412-414 George St, Sydney NSW 2000。

拱廊Arcade这种建筑形式,有人把它与香港及东南亚的“骑楼”作比较,说是英国人早年在亚洲经商时因不适应潮湿炎热天气而作建造一道外廊遮挡阳光,营造凉快及通爽的生活环境。这有点风牛马不相及了,因为在建筑史上拱廊Arcade和天台露台或骑楼的英文原称Veranda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建筑形式。严格一点说,拱廊是主建筑物,面积含在均摊部份;骑楼则属附属建筑,多划归地面一层铺位使用。

所谓的骑楼,在不同的地方有不一样的建筑形式。例如北京四合院厢房前的回廊﹑贵州吊脚楼的底部等等。无论古今中外,以建筑而言,从审美标准﹑就地取材﹑恒久耐用才有可能成为其文化的部份。急就章式生安别做,不是笑话就是废物。近百年来,我们毁掉老祖宗的东西太多了,能留给后人的有多少?同样的,西方城市的急遽扩大,也毁了不少,但在保护历史文物上走得更快,面也更广。保护文物有个准则是“修旧如旧”,然能看到的是一旦“保护”,更像新建的东西,够损的。

说得远了。

梅光达在随即的两年,除雪梨的茶室外,还将茶叶等推销到五龙岗纽卡素等地区。这短时间他发觉除茶叶外,其它的销路不怎样,于是乎在日后的生意中几乎侧重在茶叶上。

1885年底他连开了三间新店,一间在777 George Street,一间则在旅游热点的Manly,但最火红的商店是在Moore Park的动物公园内。

雪梨最早期的动物公园在Hyde Park, The Royal Zoological Society of New South Wales opened the first public zoo in New South Wales in 1884年搬迁到Moore Park,归纽省皇家动物学会基金The Fund of Royal Zoological Society管理;1913年再迁移到Manly的Taronga动物园,转归动物园信托基金Zoological Park Trust管理,直至现在。

Moore Park动物园原址则在后来建成雪梨男子高等学校Sydney Boys High School及雪梨女子高等学校Sydney Girls High School.

梅光达是以捐30英镑给纽省皇家动物学会基金及60英镑建茶室来获得在动物园经营茶馆权利。茶室是砖结构及镀锌铁屋顶,内部除挂中式灯笼外,还有横幅及装饰大量绘画,地面铺满地毯。旁边有个用竹子造成的中式亭子,供私人聚会。整个茶馆除砖外的材料都从中国进口。(注5)

1885年底,梅光达再度扩展业务:(1)在雪梨拱廊现有28号铺位旁多租29号铺位,成连铺经营;(2) 在皇家拱廊Royal Arcade 租下7号铺位作茶叶零售。(注6)

1886年,梅光达开始大展拳脚:雪梨拱廊连租6间铺位,包括28﹑29﹑44﹑46﹑48﹑50号;皇家拱廊则租有7号及43号两间铺位;另外还有正在经营的Moore Park动物园及在777 George Street铺位。这种情况延续了好几年。

雪梨拱廊因为是连租铺位,可容纳更多的茶客共同聚会,所以与梅光达联络较多的社会团体选择在这里聚会。事实上,当年头戴着圆顶礼帽的男人们对热腾腾的正式午餐要求不算高:除沙拉外,有三道菜 - 牡蛎oysters、馅饼pies和炸鱼fried fish,外加汤或茶。家境不错的女士们则是为了购物或在街区上炫耀她们的华饰,然后回家休息,喝杯茶,然后好好休息。雪梨拱廊完全能满足这些要求。

佐治街777号是临街的标准化铺面,宽约4米。除大门外,两侧一如其它商铺是商品陈列。它是一间提供luncheon room “午餐房间”的商铺,厨房应在铺的后半部份。图片门内人群在中央穿白色衣服并戴白帽是厨师了。

Moore Park动物园的茶室则由梅光达的新婚夫人管理。(注7)

梅光达在1888年底再次回中国,除探亲外,另一件事是订购了一批印有他公司“唛头”Trade mark的茶具回澳洲,包括整套的茶壶﹑茶杯﹑碟子及茶匙等。这一套外销瓷器,其质量从今天的角度看并不精美,但在当年却能向外人显示公司的实力(即使今时也非许多餐馆能做到)。

大约在1889年底,梅光达在137 George Street 开了一间茶及烧烤店Tea & Grill Room。这一间有点特别,从他提供的菜单中可看到茶是“牛肉茶”Beef Tea,是否是牛肉浓汤就不知道了。假如是牛肉泡的茶,倒是从未有闻的事。(注8)

 

到1900年初的时候,可以看到梅光达的商业模式有了变化:(1) 137 George Street 的茶及烧烤店是总店the Headquarters;(2) 在QUEEN VICTORIA MARKETS的“精英厅”Elite Hall,也为中央仓库; (3) 皇家拱廊号15铺被命名为“宝石楼” The Gem; (4) 雪梨拱廊号20铺被命名为“中央楼” The Central; (5) 雪梨拱廊号50铺被命名为“舒适楼” The Cosy。(注9)

1900年底,137 George Street 的茶及烧烤店租约期满,故在QUEEN VICTORIA MARKETS加租其它地方,总店也随即迁到新的空间。后来有人说Elite Hall“精英大厅可容纳近500人,包括一个舞台”,这几乎不可能,除非连外面的回廊也占用上。(注10)

 

 

精英厅Elite Hall所提供的服务更像高格调的茶餐厅,但限制于楼宇而不可能像中餐馆般起猛火大煎大炒,菜式更像西餐馆供有限的混搭。

从1900年底到1903年梅光达病逝,一直是维持着同样的商业模式。

1903年6月26日病逝在Ashfield家中,刚开始梅夫人是打算保留在QUEEN VICTORIA MARKETS的“精英厅”Elite Hall,其它的放弃并转让。但实际上是在8月12日正式全部放弃经营(“Advertising”: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1903年8月12日第14页),因为真正有价值的是在QUEEN VICTORIA MARKETS的“精英厅”。可能价格太高的原因,“精英厅”最终没有转让成功。

目前还未能找到“精英厅”Elite Hall完全关闭日子的资料。

注释:

  1. “MINING SUMMARY. GOLD”: Sydney Morning Herald, Saturday 7 September 1872, page 5
  2. Sydney Morning Herald, Wednesday 29 November 1876, page 5
  3. “Mr. Quong Tart”: Australian Town and Country Journal, 21 Aug 1886)
  4. The “Advertising” - Sydney Daily Telegraph: 5 Nov, 1881 Page 2
  5. “News of the Day” – Sydney Morning Herald, 8 Nov 1884, Page 13
  6. “Advertising” – Illawarra Mercury, 19 Nov 1885, Page 1
  7. ”Advertising”: The Daily Telegraph, 3 April 1891. Page 2
  8. “DINNER TO A CHINESE CLERGYMAN” - Sydney Morning Herald, Monday 27 February 1893, page 4
  9. “Advertising”:Daily Telegraph, Saturday 13 January 1900, page 15
  10. https://www.waymarking.com/waymarks/WMVDCV_Queen_Victoria_Building_Sydney_NSW_Australia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