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北京领导干部住房腐败
2004年11月6日
何必
最近,北京市发现个别领导干部以郊区住房换取市内住房,为子女或亲友解决住房等手段和方式,来谋取私利……(略。)
北京市纪委对涉及领导干部住房腐败问题的案件展开专项调研,这似乎是件大快人心的事。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这个过程中社会财富分配不均情况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政府官员腐败问题深恶痛绝,在官方与民间就此进行的调查中,腐败问题一直是社会上关注问题中位于前列的,而且位次逐渐前移。同时,来自不同方面的数据表明,我国基尼悉数处于快速上升时期,借此表现的社会贫富差距有高速扩大之势,以至于学界和舆论界纷纷发出了中国“拉美化”的担忧与警示。
中国人有安居乐业的传统,人生中最大的事就是把“家”看成是拥有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并不遗余力地去实现。如今房地产市场的热浪滚滚也是这种民族心理的写照。领导干部也是人,也有着七情六欲,当然也就不能免俗。把住房当作最为踏实保值的资产,除非早就离我们而去的焦裕禄孔繁森,其他人概莫能外。
可在这个报道中,还是用了那种暧昧含混平庸圆滑的词汇,既把领导干部住房腐败这种人所共知的情形说成是“个别”人身上存在的现象,同时也违背了新闻的要求,语焉不详地对究竟是什么样的头头脑脑涉及了这类案件含糊其词,定然不敢指名道姓及其身居何部门何职务。尽管在其下的报道中还是不得不采用了比起“个别”来要宽泛得多的量词“一些”,但最终还是以不可告人的私密手法,让读者满头雾水懵懂混沌,既不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虽然拿到公众媒体上说,但却还是欲说还休千呼万唤不出来,死活也看不到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人模狗样颐指气使正襟危坐的头面人物们到底都是些什么德行。
不消说,按照我们社会的通行规则,如果媒体没有公开点名,那么基本上这种调研虽然有了“阶段性成果”,但对于涉案人员的处理却还远远没有达到盖棺定论的时候。一方面,涉案人员会也许惊惶失措也许安之若素,寻找对处理案件能说得上话的上司出面搞定,让此事也许永远成为不可再提及的事;另一方面,案件查办方也对涉案人员的背景情况、在党政机关中的人脉状况、特别是属于哪个派系以及该派系在当下和可见的未来的权力角逐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等等诸多因素之考量,也会对此类案件的处理谨小慎微。
媒体早就有过报道,如今,反腐倡廉之成本巨大到了已经为我们的社会不堪重负的地步,查办腐败案件牵涉到了恨不得整个政治生态系统,该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连续性、合法性都是需要得到维护的;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反腐已经成为权力斗争的替代品与尚方宝剑,如果想把对手整垮,最拿手的灵丹妙药莫过于反腐这把利器;而现存的领导干部还在招摇过市,并非没有腐败问题,而是站对了“队”而没有被涉及。
在本事件里,还可以看到,涉案领导干部能够让所在单位出资购买大面积住房,然后以房改价或成本价买下,那么,掌管国有资产的单位又去做了什么?尽管领导干部一手遮天的现象比比皆是,但在单位里,购买大面积住房也绝非斤斤计较的小事,而单位就对此无能为力、甚至没有一个下属人员还有些正义感通过置疑或者举报方式保护国有资产不受到侵犯?这说明了什么?也许,恰恰是我们的政治生态体系已经处于结构性全面病入膏肓的地步。
而利用郊区的住房通过市场价格评估换取市区里面的住房,更是牵涉到了“政府相关部门”,而这种依法取得的对财产市场价格的评估权在这里出现了如此巨大的偏差,也让人看出政府部门之间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共同侵吞国有资产的倒行逆施。可原本该具有公信力的政府部门,干了这种伤天害理的事,在报道中,却没有被当作是什么不得了的事,距离报道主题的领导干部住房腐败问题还有不少的空间,故而也就是一带而过罢了。可想想看,政府部门能够为一己私利而出具与市场真实价格大相径庭的评估结论,政府的公信力何在?如果这种市场价格是可以完全人为操纵的,那么当无权无势的人去做这样的评估时,被剥夺资产又有什么新鲜或不可能的?而这种公然在政府权威文件上弄虚作假的行径,又怎么着了?
中央党校吴忠民教授说,公共投入应以民生问题为先。而且应当是只提供“一般性”的公共消费物品,而不可能是“奢华”品。反观现实,我国公共投入秩序颠倒,结果严重失衡,十分不合理。国家财政在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事关基本民生的领域,投入比例小得可怜;而在一般公共方面的支付过大,居世界各国之首,行政成本过高。国家财政在一般公共方面的支出比重,2000年我国高达24.7%;而2001年,美国为10.1%,俄罗斯为8.2%,波兰为3.8%,印度为6.1%。同时,我国在一些“奢华性”的基本建设方面的公共投入巨大,比如,近年国家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投入了8000亿元。
学者呼吁归呼吁,媒体披露归披露,真是到了政府那儿,该怎么办还怎么办,北京水价照样长,秀水照样拆,估计月票也照样废。公共投入也照样会太多的形象工程。而如果再加上领导干部住房腐败(假如再查医疗、教育、保险、考察、办公、接待、两性等方面的以权谋私,其结果恐怕更加触目惊心),什么“一般性”公共投入对“绝大多数”国民来说充其量就是海市蜃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