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称谓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谈谈称谓

(写作具体日期不详,应该是在2000年左右)

何必

在企业运作中,我们也许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各式各样的企业中对各种职位上的员工的称谓可说是千差万别。

大体上,可分为这样几种类型:

家族式,一般都称是称兄道弟称姐谓妹,貌似和气;

作坊式,则相互间称呼师傅,使人闹不清谁是谁的弟子;

学院式,却是大家彼此唤作“老师”,看似尊师重教实际上则未必;

西北式,最尊敬的称呼是把你叫做“会计”,常常因此搞得人莫名其妙;

官办式,把原职位带到企业里,如“×处长”、“×参谋”、“×工(程师)”等,国有企业除此而外,就是“厂长”,“主任”,这些都让人望而生畏;

古旧式,这一般在“袖珍”型私营和民办企业里较多,把角色多元化的业主称作“老板”;

远东式,这是大多数企业称谓模式,“×总”、“×经理”、“×主任”、“×先生”、“×小姐”,其好处是使顾客一进们就知道谁是干什么的,等级森严,不可造次,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在大陆的企业也属此类;

欧美式,这里无论职位高低,都直呼其名,有的也叫昵称,不分伯仲,难以区分。

等等。五花八门,于此不一而足。

除去家族等那些不足挂齿的形式外,将职位作为称谓的,让人联想到过去人们称呼“皇上”、“将军”、“知县”、“大臣”,这之中,很少看到人及其性质本身,而更多看到的是位置和作用,把活生生的人淹没在死板的形式里面,很难设想脱下皇袍的皇上也会有排泄的需要与功能。更不要说象“太监”、“刽子手”、“店家”等等所带给人的非人道或狡诈事物的想象。另一方面,这种称谓的背景是将贡献、权利、机会、名誉等要素也等级化了,形成了天然的机会不均等,这样是不利于公平竞争的形成和企业的发展,更谈不上向国际市场进军了。

以我个人的观点,是较为倾向于欧美式企业里的称呼,因为这体现了在企业中所有的人地位及权利的平等。而其基础,是对人的尊重和保护。惠普公司的对新员工的培训中,强调如果办公室发生火灾等,员工什么都不要管,尽快离开现场保证生命安全。另外一家总部设在美国的跨国公司在其员工手册中写道:“尊重人是公司的哲学,也是开展业务的基石。这一基本点包括我们对我们的员工、顾客、股东、合伙人和社区利益的关怀。……本公司旨在开发和使用所有员工的多种才华和能力。我们尊重我们的员工以及全世界所有与本公司有关系的人,对他们一视同仁。我们的行动和行为必须表明和证实:我们相互尊重,并尊重各自的贡献。”

21世纪的竞争,会越来越以人才竞争为主战场。如何发现、尊重、理解、利用人才,是我们的企业所面临的最严峻的课题。而这之中,将称谓向以人为本的方向渐进,大概也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内容之一。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