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眼镜保家卫国
2004年3月23日
何必
小学、初中、高中的近视分别为:26.96%、53.43%、72.80%……(略)
其实,武汉高中生中近视眼病患者比例数据并不新鲜。2003年9月7日《中国青年报》就曾经披露,一项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遍及61个市、县的调查显示,现在每100个小学生中就有20多个人近视,初中生近视近一半,高中生高达71.29%,大学生达到了73.01%。
另据统计,我国平均每4个人中就有1人戴眼镜。而事实上,患程度较低的近视病者往往可以在非阅读或观看电视电影现场比赛时不戴眼镜,甚至根本不能荣幸地成为眼镜的消费者。而四川《家庭与生活报》认为,城里人特别是学生的近视眼发病率高得惊人,而农村人及孩子们很少有人配戴眼镜。近几年来,西方营养专家深入研究终于揭开了这一谜底。原来近视的发生与一种名为“叶黄素”的营养物质摄入过少大有关系。姑且不说西方营养专家的这项研究可靠程度如何,按照这个数据推算,13亿中国人中如果约占总人口的70%的9亿农民里患近视眼病的人数并不是很多,那么我国1/4的近视病人就应该都集中在约占全国总人口30%的城市人口之中,换句话说,大体上,每6个城市人口中就有5个人患近视。
看上去,周围好像还不至于到如此地步。不知道这些数据是如何得出来的,也无意于此在五花八门的统计口径和结果中寻求也许很难找到的唯一。
只是从周边看,这的确有其备注和参考景象。新中国建立后历届最高领导班子里,戴眼镜的越来越多,在参加国际会议时与外国政界首脑在一起也很惹眼;作为强势视觉媒体的电视节目中,男主持人戴眼镜的不在少数,还不用说,那些新闻主播里的男士、以及绝大多数女主持们都有可能戴隐型眼镜;而频繁在电视节目中或其他场合露面的形形色色的专家,也争先恐后一个个戴个眼镜;年轻一代的企业家群体里,戴眼镜也成为一种流行,即便不是时髦也成全着越来越多的不得已。现在,城市家庭中很少能有没有一个患有近视眼病的。这种情形,特别明显地表现在中国学生到欧美留学时,在那种场合下,区分中国留学生最便捷的方式就是看其是否佩戴着很具有中国特色的眼镜,基本上,没有几个中国留学生能够赤裸着眼睛而不加上一层玻璃罩子。留学生的非中国同学对此也都大惑不解:为什么中国人如此喜爱并热衷于眼镜,并且询问在中国是不是戴眼镜成为一种审美情结。
作为从小视力就有缺陷者,笔者戴了几十年的眼镜,而且经常为此苦恼不迭,特别是在运动时总会担心眼镜被打碎而要瞎了巴机地在破旧立新拿到新眼镜前生活在一片混沌当中,在寒冷的户外进入室内之初镜片上那层水雾也妨碍了本来就不怎么样公共形象,醉得不能自持时常常眼镜都没摘掉就昏然睡去醒来眼镜已经被压得扭曲变形又得破费。有这种经历和苦恼的大有人在,在各种场合都能看到或苟且或慷慨或激愤或沉默的耳朵上负载着眼镜腿鼻梁上托着两个镜片的仁人志士们。
对于时兴追求时尚惟恐被拉下的一些知识阶层们来说,从西方拿来些什么概念或名词照本宣科故弄玄虚是很体面的职业勾当,其中,刚刚流行了10年左右的“人力资源”被让位于“人力资本”,戴着眼镜呼悠了半天也没见有什么社会反响。实质上,人力资本含义中,很重要一条就是劳动力的健康水平,这种健康内涵包括了身体和心理两个层面。在心理层面上,国人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逐渐为社会所认知,中小学生中30%、大学生36%的心理问题发生比率,已经足以让社会感到震颤与危险。但是,面对高中生里接近3/4的近视眼病的发病率,以及2000到2002仅仅两年时间里武汉市小学、初中、高中视力不良率分别增长6.36%、12.11%、5.42%,平均增幅达7.97%(也就是说,两年间中小学生里平均有增加8个视力患病者)的趋势上,可以设想,按照这种发展态势,用不了多久,从大学校门走出来的学生没有几个能摆脱近视病魔的侵袭,而在这个意义上,高考扩招成为剥夺有限视力正常者正常视力的行为(而高考扩招的首倡者、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先生也是个眼镜族中人)。
从人力资本方面说,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高低,当然取决于该国劳动力健康总体水平的高下。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即使按照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也应该是戴眼镜人口最多的国家,但事实是,中国眼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对如此滑稽而令人担忧的人力资本存在水平,无论出于什么动机,只要不是惟利是图的眼镜制造或销售者,的确没什么好引以为荣的;而如此独树一帜的眼镜现象的成因更耐人寻味。举例来说,中国在实现军事现代化,按照目前中国征兵标准,从戎者必须具有良好的视力,而且应该为军队的知识化做贡献。但是,近视病患者越来越多,为很多人逃避兵役提供了再好不过的借口和现实理由,即使是那些满腔热血力图报效国家的莘莘学子们,也会由于视力原因被挡在部队的大门之外,枉负一派爱国热忱。到那时,也许国人会从遍地的眼镜光芒和拉长了的眼球的包围中挣扎着再次发问:谁来保卫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