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南方出版社让中文出版走向世界舞台*
内容简介:《纽带》是作者继2021推出长篇小说《留美色戒》以后,向读者贡献的又一篇力作。六十三万字的《留美色戒》,以批判为主线索,无情地揭露留美学生中某些败类的种种恶行,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北京人在纽约》。而《纽带》则以歌颂为主旋律,弘扬的是时代旋律,中美两国合则双赢。《纽带》用鲜活的人和事叙述中美两国人民是如何一家亲的。《纽带》没有一点说教,也不带任何政治色彩,写平凡之事,抒不平凡之情,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孤儿一般是被一个有夫有妻的家庭领养,尤其是跨国领养,而且领养来的孤儿大部分是健康的。可是,《纽带》的主人翁佩西领养的却是一个严重兔唇的名叫凉花的五岁女孩。佩西未婚,三十刚出头。这就非同一般了。
非同一般的事情必定藏着非同一般的故事。《纽带》说的就是这样的故事。佩西为什么要带凉花来美国?佩西生了自己的女儿后,凉花会有怎么样的遭遇?当凉花知道自己是拾来的时候,她和养母佩西会有怎么样的反应?凉花的亲生父亲找到了吗?最后凉花不负众望,在研究人体免疫力方面有了划时代的突破,战胜了人类的第一号杀手-癌症。这项科技壮举归功于美国还是中国呢?最后,上海的女儿‐华旗银行行长-佩西会给出一个怎样惊人的答复呢?《纽带》围绕着这些问题,用事实作答,用感情解题,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第一章(节选)
佩西碧眼金发,五官端正,身材颀长,玲珑有致。她漂亮,但不是那种令人惊艳的漂亮,而是含蓄、沉稳、很大气的漂亮。明明是西方美女,她却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中国人。她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她的普通话里夹带着上海腔,朋友们甚至还给了她一个籍贯,说她是上海人,尽管她出生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市。她从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后,入职花旗银行,不久被派到上海拓展业务,被魔都上海迷了粘了吸引了整整十年。在生命的长梯,她从第21岁登高到第31岁。在职场的栈道,她几乎是每一年一蹦,每两年一跳。经过五级跳,到了1999年,她当上了花旗银行中国华东区总监。
十年来佩西的变化之大,表面上看得见的就这些,而看不见的那就海了。她变化最大的是对中国的认知,那简直是颠覆性的。她初来中国时,戴着有色眼镜不算还带着偏见,只知道中国历史悠久,在只有二百多年历史的美国面前,中国可以说是曾了又曾的祖父级了。但是老有什么好呢?她嗤之以鼻,人老了是好还是不好?她初到上海走出虹桥飞机场时,就这样问过自己。她在上海工作期间,报考了复旦大学的在职研究生,读了两年的工商管理,拿到了硕士学位。她走进了一个古老的民族,她人生最宝贵最烂漫的年华在那里度过,她见证了这个民族的伟大复兴。
随着深入社会,深入生活,中国在她眼里渐渐变得亲切可爱了。在上海出门,她习惯坐地铁,尽管打的很方便,但她不要这方便,她热衷于往人堆里钻。她想多看看普通中国人的真实面貌。他们的言论,他们的举止,他们的穿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油盐酱醋,她看了都感兴趣,都长知识。她濡染了原生态的中国本色,乐而忘返,希望再住个十年,或者永远。
当时,花旗银行中国华东区,美国派来的业务骨干只有十多人,其余几十个都是本地中国人。最初,中国籍员工对于这位好像是从云端上掉下来的异国美女,说得好听点,是敬而远之,其实是格格不入。可是时间久了,他们发现佩西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种美国人。她脸上总挂着微笑,你对她说一句,她会回答你两句。两个人进电梯,她会优雅地侧身,张开手臂让你先进。早上在公司大堂见面,她总是会先向你问好。而且这种问好不是那种冰冷的、程序式的,而是带着热量的、真诚的。
佩西很快与中国籍员工打成一片,很荣幸地加入了他们的朋友圈。她出门不再孤身一人,周末,有人带她去东方明珠,她和东方明珠合了影,从此,东方明珠成了她成长历程上永不褪色的背景。有人带她去外滩,她在黄浦江畔,从浦西看浦东,她看到成片的建筑工地一派繁忙的景象,意识到新兴和年轻的元素正在迅猛地注进一个古老民族的肌体。还有人带她去南京路步行街,走在十里洋场黑压压的人群中,她为自己能成为人群中的一员击掌而乐。还有人带她去公园。那时人民公园还有个英语角。她会陷进那个角落几小时,被那些酷爱英语的小伙子大姑娘包围得水泄不通,从此她知道中国人民不仇美,乐意与美国人民友好相处。朋友们不但带她四处游玩,还带她到家里做客,请她吃各种小吃和大餐。没多久她就学会包馄饨,蒸馒头,炒肉丝,干煸四季豆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袋里装了红包,凡是给过她帮助的人,她都会塞个红包。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一个装着百元大钞的红包,掂掂分量是不轻的。佩西学会了中国式的人情世故,朋友圈里凑份子做什么事,她从不缺席。谁家宴请她,她从不空双手赴宴。一个女人最知性的样子,无非是将自己活成一束光。佩西就是这样一束光,有热有爱有情有趣。
她成了中国通,还得了个雅号“上海的女儿”。上海的方言她会讲不少,和闺蜜闹着玩的时候,她会时不时来一句,侬当心吃生活。在银行,看到员工闲得无事,她也会给她们一句,做生活去。生活,在上海十年的佩西了解普通上海人的生活,她把“生活”这个词的意思吃透了,放在自己的口头语中,有时很好笑,有时很管用。
佩西的闺蜜从最初的几个发展到后来的几十个,她成了闺蜜们的最爱。她和闺蜜们很谈得来,有什么事,总和她们商量,要办什么事,总是先听她们的。可是,唯有一件事,她与众闺蜜们唱了反调。她在复旦大学交了个男朋友,姓朱名家祺。朱家祺来自四川乐山农村。父亲是乡村民办教师,家境贫穷。他勤工俭学,在四川大学毕业后,考进了复旦大学的生化所,硕博连读。家祺一米九十的个子,长得憨厚朴实,黑黝黝的脸上总是挂着招牌式的微笑,如果他不是戴着复旦大学校徽,路人一定会把他当成农民工。这样一个不起眼的路人甲,被佩西的众闺蜜们说得衰透了。她们以本地原住民的目光看朱家祺,有的说他长得太黑,有的说他家太穷,有的说他父母身上还印着农村户口的烙印。佩西不知道什么叫农村户口,闺蜜们回答得很直率,农村户口就是乡下人。
闺蜜们拿出上海人世俗的择偶标准,要佩西对照着看看,她的男朋友哪一条配得上?在她们看来朱家祺只配当佩西的保镖,怎么可能高攀得了她?既然佩西喜欢中国人,闺蜜们便积极物色配得上她的青年才俊。她们曾介绍给佩西一个上市公司董事长的儿子,佩西只见了对方一次面,就不愿再见第二次。她们还介绍给佩西北京一个部长的儿子,佩西只与对方吃了一次饭,回来后就连说倒胃口。(佩西很有语言天赋,才几年工夫,不只是普通话讲得标准,就连俗话俚语也会讲不少。)她们还介绍给佩西一个归国留学生,这位留学生是拆二代,家里资产上亿,到美国留学,好的没学到多少,坏的却烧残了大脑。他与佩西在金茂饭店88楼,吃了顿饭后,就要开房,吓得佩西饭还没吃完,就乘观光电梯逃了出来。经过反复多次的折腾-上海人说的相亲,佩西得出了一个结论,富家子弟也好,官宦后裔也罢,奶油小生的多,不学无术的多,沉溺于官能享受的多。这些人被她不齿,怎能入她的法眼?她认可的优质男,凤毛麟角,至少,她在遇到朱家祺之前,还没有碰到过。因此,佩西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农民又怎么样?自己的父辈就是德克萨斯牛仔。牛仔不就是放牛娃吗?美国的农民,可是,美国人从来不轻视牛仔,很多美国人还喜欢戴着牛仔帽,以牛仔自居呢。闺蜜们看看没办法劝佩西回头,只能相信缘分。有缘千里来相会嘛,什么贫,什么富,什么乡下人,什么城里人,到头来都被一个缘字扯平。
佩西和家祺正式建立起中国式的男女朋友关系是佩西到中国的第九个年头。过了年,佩西接到一纸调令,花旗总行要调她回美国。佩西由于工作成绩优异,业务能力出色,她得到银行董事会的赏识,再次获得擢升,成为花旗银行亚洲区投资部的总监。花旗银行的总部在纽约,它的亚洲区分部设在旧金山,因为旧金山与亚洲才一洋之隔,来去方便。佩西当了亚洲区的部门总监,只得去旧金山履新。佩西和家祺不得不放弃在上海建个安乐窝的打算。
家祺看上去五大三粗,但有着读书人的本分,思想老派,墨守成规,他的恋爱很少有激情。他和佩西交朋友,仅仅是卿卿我我,你侬我侬,说说可以,但绝不来真的。男女双方交朋友一般都是男的主动些,可是他和佩西却倒了个向,他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他怕,心理有压力,总不敢越雷池一步。尽管他们私底下已经老公老婆相称了,但是他们夫妻间的那种私活儿一点没干过。在这方面,佩西秉承西方人开放的作风,没有什么顾虑。在一次热吻之后,她已经趴到家祺身上了,家祺却软了。事后他老实交代,不敢在登记结婚前把这样的事提前干了。她是美国人而且在社会上很有身份,家祺怕误闯外交禁区,他没有胆量涉足那种很敏感的是非之地……
作者简介 :强颂今,又名强颂锦,笔名厚道人家,美国华文文艺界协会会员,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终身会员,前美国联邦政府资深移民官,自2015年起,发表了200多篇小说、散文、随笔、游记等,2021年11月出版了六十三万余字的长篇小说《留美色戒》,被读者热捧,文学评论界称之为二十一世纪的新版《北京人在纽约》。
购买此书请关注下面链接或亚马逊搜索书名:
http://www.dwpcbooks.com/product/html/?533.html
《纽带》在巴诺书店上架发行
《纽带》在英国的BookDepository上架,全球免邮费
《纽带》也随着亚马逊在全球发行
美国南方出版社简介:
“圆作者一个梦想,助作者美国出书”是美国南方出版社(Dixie W Publishing Corporation,网站http://www.dwpcbooks.com)的出版宗旨。美国南方出版社2006年在美国Alabama州注册成立,多年来为诸多作者出版图书,销售不断攀升,是美国出版界的后起之秀,现正逐渐为各界熟悉。
美国南方出版社所出版的图书通过自己的网站,美国最大连锁书店巴诺书店(Barnes& Noble),以及亚马逊(Amazon)等网上和实体书店在全球范围内发行。美国国会及各大地方图书馆均有收藏,美国南方出版社成功地把很多作者推向了更大更纷繁的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