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年多将近一年里,一口气考了三个证书,依时间顺序成绩分别是77%,82%,95%——程度来说,当然是一次比一次更难。不过不能不承认,从先开始又急又乱没睡醒一样匆忙上场(完成同一件事,我从来都是要花最多力气最狼狈的那个),到后来仿佛重披战袍,再回巅峰时代,那种心动的感觉的确好美好美——恍如隔世。
什么是隔世?又或者,什么是世界?
Die Welt ist meine Vorstellung(我感知,我世界)。这句话,见于Schopenhauer在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的开篇,不过是加了引号的,在书里Schopenhauer提及,他是从欧几里得那里抄来的(我没有查证)。不过呢,这样干脆凛然的用词造句,我会认为是他自己的原话。Schopenhauer深受东方哲学(主要是印度佛教)的影响,自认是Immanuel Kant的学生,典型的柏拉图学派,语言岂止犀利简直可以说是刻薄——我读他的代表作,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的时候,经常忍不住掩口,怕自己不小心念出来。
所以,他这本我是读得进去的,不像在Kant那里,恨不能先沐浴净身,灌一大杯咖啡,屋里来来回回几趟,深吸一口气,才敢把自己埋进去。
如果说18世纪最杰出的哲学家是Immanuel Kant,那么,19世纪可以拿出来并论的当然少不了Arthur Schopenhauer,他顶着“充满了亮闪闪智慧的悲观主义者”的名头傲视当时哲学界各路豪杰,和差不多同龄的George Wilhelm Friedlich Hegel(这个家伙是最著名的Optimismus,固执地坚信一代更比一代强,无论是著作还是报告的核心内容从来都人类社会永远向前越来越好这个唯一结论。本来想两个放在一起写,发现会太长,所以放掉一个)瑜亮争锋,也算是时代佳话。
(Schopenhauer。其实他成名的时候很年轻,而且长得在同行里绝对算靓眼。不过当时没有照片,所以网上见到的基本是他老年时候的这一张)
Schopenhauer当然延续了Metaphysics的理论,对比Kant的话,我想是说的更不客气一点(Metaphysics不知道中文里有没有这个专业,德国是有的)。
他说,Jeder Blick auf die Welt… bezeugt, dass Wille zum Leben… der allein wahre Ausdruck ihres innersten Wesens ist(对世界的每一次认真观察,都只能带来一个结论,只有求生是内心深处的唯一真实)。他认为这是典型的Metaphysics,即超出物理层面的需求,强烈到不可以测量。并用自己在花园里观察到的被黏在蜘蛛网上的飞虫做例子,感叹——
小飞虫的挣扎真是至死方休啊!
好吧,想象一下,一个壮年男子,眼睛眨都不眨盯着被困在蛛网里的飞蛾,欣赏它们整个从开始的剧烈挣脱到最后的力竭放弃的过程,除了哲学家,应该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Schopenhauer 特别强调的是,由于这种Wille 是Metaphysics的,超出物理世界之上,所以是blind,就是盲目的,自发的,完全不是人的意志可以控制的。他的原话是,Allein bei genauerer Betrachtung werden wir auch hier finden, dass er vielmehr ein blinder Drang, ein voellig grundloser, unmotivierter Trie ist(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种盲目的冲动,一种完全没有根据,没有动机的冲动)——他甚至用Thor(雷神),Wahn(疯的)来形容这种行为。
Thor?Marvel的那个?被迫跟着孩子们看的,不能不承认,太一般了,连长得都一般。
为什么说是blind?
按照Schopenhauer的理论,1. 人反正总是要死的,求生的欲望再强,又有什么用?2. 就算你热爱生活,好好养孩子,春种秋收,也不过是增加地球负担啊!3. 因为每个人的欲望不一样,矛盾冲突是必然的,甚至于必须你死我活,所以到最后这种伤害的只能是自己。
书里给的例子是,In einer seiner Erscheinungen(im Wolf) gesteigertes Wohlseyn suchend, in der andern( im Reh) Grosses Leiden hervorbringt und so, im heftigen Drange, die Zaehne in sein eigenes Fleisch schlaegt, nicht wissend, dass er immer nur sich selbst verletzt。比如狼是一个欲望的表象,鹿是另一个表象,狼的幸福是牙齿咬进鹿的肉里,吃掉鹿,会给鹿带来巨大的痛苦(自己对自己的伤害)。
也好像没什么不对,每个人只要活着,就会经历种种辛苦——但是活着,又是最根本的欲望——真是矛盾啊。
不过既然是名家,语不惊人是没什么意义的,再直白一点好了,Der Quaeler und der Gequaelte sind Eines,施虐者和受虐者是一体的。然后呢,“就这样看吧,这个世界上一直是由有各种需求的众生构成,他们只是靠互相吞噬而存在了一段时间,并且是在恐惧和痛苦中度过,直到他们最终陷入死亡的怀抱”——这句话被认为最有佛家味道,“人生即苦难”。
回到在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这本书里对人,认知,和世界的关系的解释,Bei gleicher Umgebung lebt doch jeder in einer andern Welt. Weil naemlich Alles, was für den Menchen da ist,…immer nur in seinem Bewusstseyn da ist。我意译一下就是,尽管大家活在同一个世界里,然而每个人又是活在自己的世界,因为每个人对世界的认识都完全不同。
整本书,这句最引起我的共鸣。并且,年纪越大,越由衷感叹,他说的,实在是太对了!
接着看他的6大悲观主义根源。
第一,所有的欲望都是由于有需求,需求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或者不充足。而为了去满足任何一种欲望,都会有最起码十种失败的可能。
第二,即便是同一种欲望,也会不停地重复出现(根本没有完全实现的可能。比如饿了,吃饱之后会再饿)。
第三,个体的欲望的不同,导致了世界处处充斥纷争,每种生物只能在牺牲他种的情况下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句最简单,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稀泥的意思。
第四,(人类独有的无穷尽的)对未来的无穷需求的恐惧(的永恒的存在)
第五,死亡的不可避免(对比人类求生的欲望是唯一真正的欲望)
第六,生命不过是被推迟的死亡,每天晚上都意味着生命比昨天少了一天。
就连说到运气(Glueck),他的结论都值得复习一下,“运气就是,我们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很同意这个观点的。我觉得这句不算太负面,我自己都经常这么说。
关于人类史,他说,Die Geschichte zeigt uns das Leben der Voelker, und findet nichts, als Kriege und Empoerungen zu erzaehlen: die friedlichen Jahre erscheinen nur als kurze Pausen(人类历史也不过是被战争和暴行充斥,中间的和平时期只是短暂的休息罢了)。
不评论不评论。
按照Schopenhauer的观点,这一切的根源,是人类生存的欲望——而人类生存的欲望,又是必然的存在。
那就是无解了?
也不完全算是。三大(可能)出路。
第一,Kunst,艺术。艺术可以把人和这个欲望的世界隔开,因为艺术本身可以营造独有空间。记得看过一个电视节目,随机采访路人对艺术的看法。被采访者很自然地答,艺术当然重要,不是因为有什么用,是因为,美。
艺术里,Schopenhauer最推崇的是音乐。他说,音乐是欲望的一种呈现,音乐的作用无比强大,maechtig——为什么欧洲或者具体到德国盛产音乐家,人们视音乐为生命?哲学概念的诞生,也不过是对人们思维方式的总结和概括,反过来又能shape人们的思想,而且发生于不自觉之间。
第二点,Schopenhauer提到的是Roman,就是小说戏剧类。这个容易理解,一个好的故事,当然可以把人带进去,暂时忘却身边琐事——跟着哭跟着笑应该是每个人都有过的经历。
第三,也是最高一个层次的,是Askese,苦修,禁欲。Die Askesis zeigt sich sodann ferner in freiwilliger und absichtlicher Armth(禁欲主义进一步表现在自愿和有意的贫困中)。进一步,Schopenhauer引用了Nirwana(涅槃)的概念,他说,Nirwana是是通往意志自由(Wille frei)的唯一之路。
为了说自己有多对,Schopenhauer把Dante拖出来造势,"除了我们这个真实的世界之外,Dante还能从哪里获得他关于地狱的素材?而且,它(我们这个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相当不错的地狱哦"。
好吧,多说一个,Schopenhauer提到的欲,当然包括情欲,他是著名的Frauenhasser,即女性痛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