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成就新时代东亚病夫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中国教育成就新时代东亚病夫

                               2007年5月11日

何必

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就在近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调查却显示,现在的中小学生严重缺乏运动,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运动场地的严重缺乏。……(略。)

网上流传着“对生活对公司都有帮助的好故事”。

(何必注,略。)

有关现在的学生体质差,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造成如此结果的是学校运动场地缺乏,也不是什么时髦内容。节目里报道的调查结果,无非是老生常谈。只不过,这再一次透露出,中国国内的少年儿童处于多么险恶的生存环境当中。

这不得不让人回想起了毛泽东时代。毛泽东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那个时代,群众性运动非常普遍,工间操、广播体操等等遍布着大街小巷,形形色色的运动竞赛此起彼伏,拔河、踢毽、跑步、爬山、球类……比比皆是。那个时代的审美风尚是身强体壮,而被坊间指责王朔的文学意念依然停留在文革期间崇拜肱二头肌的暴力年代,却是充满阳刚之气的岁月。

改革开放了,人们回复到了对于知识的景仰和追逐之中,一时间,文革期间异性相互吸引的那些工人、军人、运动员的风光让位于知识分子,学而优则仕的秀才酸腐气息随着伟人的逐渐离去,荷尔蒙也迅速萎缩,一个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知识分子逐渐充斥了中国社会。在1980年代初期,社会上还讨论中国是不是还有男子汉的问题,从现如今还在恬不知耻地为号称能够根除不孕不育的北京新兴医院充当广告代言人、当时则荣幸被推选为中国社会阴盛阳衰风景里奶油小生典范的唐国强,比照当时红极一时的日本电影演员高仓健,人们还在问询,我们的社会对强健体魄是否还应该保留一份欣赏、赞美和崇敬,可到后来,这种讨论也无声无息了。在物质主义和专家治国的氛围里,体质被边缘化。邓小平“足球要从娃娃抓起”,也无非是对于竞技运动(我很反感“体育”这个带有中国特色政治化色彩的词汇)结果的耿耿于怀,试图改变中国足球在全世界处于下流水平的状况,这与毛泽东时代的群众性强身健体的运动不可同日而语。

现在的中国,来不来就说什么与国际接轨。那么国际上对于强身健体又是如何呢?只是从侧面来看吧。威廉•詹姆斯在其名著《心理学纲要》一书中调侃道:如果可能的话,我非要成为那样的人不可……既英俊,又富态,又穿着高级,又是个杰出的运动员,又一年赚一百万,又是个智者,又是个美食家,又是个调情老手,还是个哲学家;既是个慈善家,又是位政治家,武士和非洲丛林的探险者,还是位“音诗作者”和圣人。但这根本不可能……。可以想象,这些不同的人在生活的起始阶段是极有可能与一个人相似的。但为了使其中的人现实化,其余的就或多或少地受到抑制。所以,那寻找他最真实、最强壮、最深刻的自我的人必须仔细检查这份名单,从中挑出那个我们压上全部赌注的角色。其他一切自我变得不真实了。(转引自〖美〗朱迪丝•维尔斯特《必要的丧失》第43页)姑且不谈这种把自己变成无所不能的圣人到底是否可能以及有着什么样的心理学意义,只是看,在欧美国家里,成为运动员那样的人,是个很普遍而平常的标准。

即使中国的心理学家,也承认运动的价值。“从心理学角度,知识以思考内容形式,技能以行动方式为人掌握,能力则为与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有关的心理特征,它支配动作,负载思维过程的心理过程,乃影响活动效率的基本因素。素质(天然具有神经系统、感官运动器官特性)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曹日昌《普通心理学教程》)

而在美学领域,也有着生产美学(技术美学、劳动美学),生活美学,运动美学的划分。可以看出,运动在美学领域具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在国外学力评价理论中,将学生能力分知识领域(知识和智慧)、运动和技巧领域(操作、技巧、健康等)、情意领域(价值观、审美观、兴趣、习惯等)三方面去评判。凡优秀人才很少在这三个方面畸形发展。

我们也可以看到,俄罗斯总统普京是个柔道爱好者,并且具有相当段位,到日本访问期间还与日本专业运动员一试拳脚;美国小布什到了中国,也全副武装与中国自行车运动员在野外进行运动……我们耳熟能详的是,通常欧美国家的名人,大多具有着某个运动项目上的荣誉经历。

而中国呢?在倾举国之力谋杀奥运会奖牌的情势下,出现了全国人民为奥运会奖牌做贡献的奇观。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每块金牌合击人民币近七亿元,同期俄罗斯的金牌含量只不过千万人民币的情形,而加拿大自行车运动员在夺取金牌后,忙不迭地要赶回国去,原因只是因为自行车是租来的,滞留一天将要多付出滞纳金。

当中国运动员取得了世界大赛的尚佳名次之后,就出现了全国人民通过日益严重的税负供养着自己并不需要的运动员成绩,但这个成绩取得后的所有收益都与纳税人无关的景象,无论是刘翔,还是郭晶晶,或者其他人,成名之后风光无限,赢家通吃,闹出的麻烦只不过是如何在国家体育总局和运动员(还有教练员)之间如何进行收益分配,国家财政投入就这么被中饱私囊,运动员成绩作为国有资产也就这么流失了,被部门化和私有化了。

与此同时,中国国内人们的体质却每况愈下。时髦的说辞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但这种资本的投入责任全部划归了公民个人,群众性锻炼运动也就在不知不觉当中销声匿迹了,国家在公民强身健体方面的责任也在对计划经济的深恶痛绝之中灰飞烟灭化为乌有了。

于是,中国的中小学生们的运动场地,在城市化进程演变为房地产化的财富掠夺当中,也就这么被一而再再而三地蚕食侵占,落到了如今,孩子们在学校没有运动条件,只能“自己在家里钉篮球架”、“没事老在家里跳”等等听起来让人辛酸的结局。

现在中小学生们的体质下降趋势非常明显,数据显示,小学、初中、高中的近视眼人口比例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中国近视眼人口比例也迅速成为仅次于日本之后全世界第二高的国家。2004年3月23日《武汉晨报》报道,武汉市学生在小学、初中和高中每上升一个学段就增加两成近视,到高中阶段达到了72.80%,学生视力下降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据了解,近视眼作为学生“六病”(龋齿、近视眼、沙眼、营养不良、肠道寄生虫、脊椎侧弯)之一,其发病情况越来越突出,而此病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和手段,只能提早保护。2000年,武汉市小学、初中、高中视力不良率分别为20.60%、41.32%、67.38%。2002年,该市再次对学生视力进行检测,此次小学、初中、高中的近视分别为:26.96%、53.43%、72.80%,情况比两年前更为严重。

(而中国委府领导人眼镜的比比皆是,更是有着明显的示范作用,前任领导人在外访问期间弹琴赋诗,却从来没见过有什么运动把式。)现在的孩子们,一个个运动素质和能力都出现了退化,男男女女的都是一副娘娘腔。

而最新数据显示,有三成的求职者体检不合格。

我们的教育在干什么?在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费、学杂费等等名目繁多的取费无处不在,到了高中的学费也水涨船高,而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家长为了孩子考取了大学但无法筹集学费而自杀的现象。

在中国的各种教育成为吸血鬼的当口,中国的家庭为了孩子的前程掏出越来越多的钱,却培养出根本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的垃圾,还别从知识和技能方面,光是这体质,就让越来越多的求职者谈之色变。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教育不是谋财害命又是什么?

长此以往,中国人在人类学意义上的存在规定性又会面临什么样的境况?毛泽东时代中国人曾经喜不自胜甩掉的东亚病夫帽子,现在不是又被改革开放和惟利是图而悄无声息地捡了回来重新戴到了中华民族的头上?

如此,就算中国在奥运会上获取再多的奖牌,对于东亚病夫的我们来说,除了委府别有用心地进行民族主义宣传之外,又有什么意义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