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是我家?》(Nowhere in Africa)
矽谷電影與文學俱樂部於2/18/2023晚上6點,介紹第75屆 (2003)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何處是我家?》。史蒂芬妮·茨威格 ( Stefanie Zweig ) 寫的德文半自傳原作。1999年由Marlies Comjeon翻譯成英文。卡洛琳·琳克(Caroline Link)把此書編/導成電影。 此片被紐約影展以及華盛頓首府影展的觀眾,票選為最佳影片。它也是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攝影(Gernot Roll)、最佳音樂(Niki Reiser)、最佳男配角(Matthias Habich)等等各項影展的獎主。
原著跟電影最大的差異是1. 媽媽沒有外遇。2. 但是曾經流產。媽媽懷孕時身體虛弱,無奈碰到不願醫療猶太人的產科醫生,很遺憾沒保住胎兒。生第三胎時二戰已經結束,所以那個幸運的兒子,給捧上手心,寶貝到極點。
製作團隊從歐洲遠赴非洲拍攝,許多場面並不浩大,然而有三個外景戲挺壯觀:第一是野火:這種乾草枯木的著火,不會延燒到民宅。猶太三口跟著農工一起救火。地氣油然往人間散發,沒有引起恐慌,因為春風吹又生,另一面帶著希望。
第二是蝗災:片子特寫天災,將禍害近距離拍攝,各蟲放大如戰鬥機,比較地面上的人軟弱,猶如歐洲人面對轟炸一般無助。這事件發生在家中男主人又一次離家,半途卻返回,決定與鄉人共同消滅蝗災。相當戲劇化。
第三是祭典:肯亞當地人祈雨,先把羊用酒灌醉,然後宰羊祭祀。女兒的男女玩伴排好隊跳舞,莊嚴且隆重。劇裡的媽媽是受西方教育的猶太人,受女兒說服,身為外人去親眼目睹,也被那種發乎情的虔誠感動。
接著談三個家人的成長: 雖然家中的大當家歐瓦(Owuo,Sidede Onyulo飾)總說男主人韋特 (Walter Redlich,Merab Ninidze飾) 始終是個長不大的孩子,不過我最佩服韋特。韋特的政治風向球非常準確:既有遠見,又很睿智。在危機之前,他勸說親友和他一樣移民非洲,那裡的猶太社區,可以安頓他們。
但是他們都認為韋特杞人憂天。韋特為了躲避未來的迫害,告別父母,放棄律師職業,從德國移居至非洲肯亞的奈洛比。委屈替英國殖民者管理農場、被送進集中營、而後甚至參加英軍打德國。他提醒太太跟女兒:即使納粹喪盡天良,卻不可記恨所有的德國人。他也對非洲認同,不像擺架子的太太。
家中女主人葉緹(Jettel Redlich,Juliane Kohler飾)漂亮虛榮,離開老家時,沒聽丈夫勸告,反而花大錢買沒用的晚禮服和瓷器。以後歷經苦難,遷徙流離。最後種植玉米,管理大莊園。
某日見到一位臨終老婦躺在樹下,無人聞問。大慟的她前去探視,四周莊稼人告訴她,婦人不久將去見祖宗,人生大限到了,所以不必悲傷。葉緹在非洲學習另一種人生,本來存著事不關己的心態,然後交融斯土斯民。
女兒小蕾(Regina Redlich, Juliane Kohler and Lea Kurka分飾女孩與少女)在非洲的生理成長,從小女生到少女;心理上成長,學習當地語言、習俗和文化。媽媽警告她別越過濕泥地,去跟肯亞人相處,她為了去摸一頭小鹿而越界,從此與原住民合而為一。
小蕾曾經離開家,去一所英國學校唸書,在那裏她學到英國文化,她念英國作家的作品,比如狄更斯,莎士比亞。那些使她開拓視野,長大後專心寫作,成為作家。
片子直接看歧視:
二戰前歐洲風雨如晦,葉緹自以為是貴族;問題在納粹把優等民族(Herrenrasse)稱為雅利安人,他們認為德國人是血統最純正的北歐民族之一。葉緹是猶太人,眾人前被看輕,心裡很不舒服。可是她移民肯亞以後,居然高高在上,瞧不起黑色人種。
小蕾不玩泥巴,上了英國教會學校。該校課間要念主禱文。老師宣布猶太孩子離開座位,站在教室兩邊,然後叫信基督教的學生背誦禱詞。小蕾對爸爸抱怨:「我們不是拘泥教義的猶太人。什麼肉都吃,可是還是被分立出來。」
文化也有隔閡,瓦賽族歐瓦非常照顧家,他有三個太太,六個孩子。自認作大廚,不作汲水或挖井的女人的工作。
我學到了原來集中營不只在波蘭,也在非洲。即使肯亞不是戰場,英國人把「敵人」- 德國人關人集中營。儘管猶太人被德國人視為下等人,在英國人眼裡,他們一視同敵。
作者回國後,一家四口必須重新幫助戰敗的祖國。他們遇到的國人皆變了臉,忽然他們都痛恨希特勒,卻同情猶太人起來。人類的虛偽以及羞於擔當中外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