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瑜 比较政治学 民主的细节

可能性的艺术:比较政治学30讲 (Chinese Edition)

Chinese Edition  by 刘瑜 (Author)

编辑推荐

学者刘瑜比较政治学新著。继《民主的细节》《观念的水位》出版近10年后,政治学者刘瑜新作出版。在保留其理性而灵动的语言风格、清晰而缜密的逻辑叙述的基础上,这一次,她带我们跳出一时一地的政治,从高处看国际格局,形成广阔的俯瞰视野。

全方位、多角度的政治比较视野。围绕比较政治学两个核心维度--政治转型和国家能力,将不同国家、地区、古今纳入其中,带来全方位的比较。同时,书中不仅有对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的分析,也有对发展中国家如南非、印度、墨西哥、泰国、智利、伊拉克等的介绍;在分析经济发展、民主转型的成功案例时,也会剖析失败案例,以此突破认识的偏见,将当下问题纳入历史长河,以历史为尺度,形成看问题的比例感,跳出现象,对问题做出公正的判断。

政治在社会中,从政治之外看政治。"政治在社会结构中""政治在经济中""政治在历史中""政治在地理中""政治在文化中"。本书通过分析南非的转型、智利经济政策的选择、美国的社会运动以及韩国的观念变迁等,带我们认识政治创造可能性的各种途径,理解社会与政治发展的制衡关系、政治选择与政治行动的可能。

将抽象复杂的政治问题化为通俗的讲述。本书基于作者在看理想平台的音频节目而成,保留了作者通俗的讲述风格,同时辅以深厚的学术功底、优秀的写作能力以及对现实的敏锐分析,将抽象复杂的政治问题以易懂的方式讲给我们听。

对多变的政治现象进行比较、思考,形成社会洞察力。比较产生冲击,冲击带来思考。政治的多变与不确定性让我们对它的思考很难有一劳永逸的答案,但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促使我们不断重返基本的道德问题和历史经验,将熟悉的事物陌生化,将"此时时刻"和无数的"他时他刻"联系起来,以此形成明晰的社会洞察力。

于差异中寻找规律,在浩瀚的可能性中理解我们自身。政治是复杂的,但不是随机的。本书通过建立一个政治可能性的参照系,将每个国家编织在同一网络下,以此理解他国,也照见自身,于差异中寻找规律,进而定位现实,理解我们自身。

内容简介

一个和平"爆发"的年代?

历史"终结论"的终结?

国家能力从何而来?

文明的冲突是一个过时的预言?

......

面对林林总总的政治问题,作者带领我们以一种比较的视角,在民主问责和国家能力两个政治比较的核心维度下,建立起观察的参照系,将不同体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纳入比较的视野,去分析我们的时代背景和全球化进程,讨论不同国家的政治转型与国家能力,以及文化和经济对政治变迁的影响。

"政治是可能性的艺术。"当我们将面对的政治现实当作一万种可能性之一来对待时,就能从此时此地抽离,获得一种俯瞰的视角,进而再聚焦定位现实,在浩瀚的可能性中理解我们自身。

<<<<<<>>>>>>

民主的细节  刘瑜 

《民主的细节》是作者过去几年给一些期刊报纸写的专栏文章结集,其中主要是给《南方人物周刊》的文章。全书中以讲故事的形式,把“美国的民主”这样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拆解成点点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去描述。可供各大专院校学生及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阅读使用。

作品思想

编辑 播报
如果有谁能把政治问题变成老少咸宜的八卦贴,除了北京的哥,就数可爱的刘瑜。这个长在红旗下,求学美利坚,混迹大论坛,热爱猪头肉的女博士,凭借大众的视角和精英的头脑将民主社会大卸八块、煎炒烹炸,制作出了一道道适合中国人的胃又滋润中国人的心的时政佳品。
静雅思听重磅推出2009年度畅销政治读物《民主的细节》音频版,文字背后的细微思考和智慧分析只有在侧耳聆听中再次浮现,如果您爱刘瑜、爱阅读、相信一个人也可以改变世界,《民主的细节》一定是您不能错过的启蒙读物。不知不觉爱上聆听,不知不觉读懂世界。

作品评价

编辑 播报
我一直喜欢读刘瑜的文字,她的生动是智慧的生动。在洞察力和解析能力的背后,是一个充满灵气和悟性的独立思想者。我总是读完一篇就在等着她的下一篇文章出来。
——林达
《南方周末·自由谈》上的刘瑜专栏,我常常先睹为快。刘瑜擅长通过讲故事来讲道理。诚然,今天的时评界不能没有“辣笔”,而多几支像刘瑜那样的“妙笔”,不亦相得益彰?她写的这本《民主的细节》,就颇具妙笔之妙——既让你阅读轻松,又令你获益匪浅。
——江艺平
今日中国的公共讨论常见一种病理化的倾向,总是困在“民主”、“自由”之类的名词面前,大而无当地浮游表层,夹缠不清,难以寸进。所以刘瑜来得正是时候,因为她替这些苍白的名词补回了该有的细节和血肉,有专业学养的根基,又有平近亲和的故事。她的评论正是这时代最需要的营养剂。
——梁文道
我喜欢刘瑜的评论,她讲求事实与论据,不轻易选择左中右的某一方立场,对群众和权力,少数与多数都保持警惕和观察,避免简单的是非判断,避免振臂一呼的冲动,避免智力上的懒惰。有这样的理性,才有负责任的时评。
——柴静
这本书是尝试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当中,告诉大家民主到底是什麽。一个本可以用专业术语来展现高深的人,却选择了使用生活化的语言,这才是我心目中的知识分子。
作者简介: 刘瑜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讲师。现任教于清华大学政治系,担任副教授。
知乎  民主的细节
《民主的细节 美国当代政治观察随笔》是作者过去几年给一些期刊报纸写的专栏文章结集,其中主要是给《南方人物周刊》的文章。全书中以讲故事的形式,把“美国的民主”这样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拆解成点点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去描述。可供各大专院校学生及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阅读使用。
《民主的细节 美国当代政治观察随笔》读者在知乎讨论
 

没看过这书。听说了,去翻了两下,说的都是很高的事。一般人不想这个,没实用意义啊。

老实说,美国人跟中国人关心的很多东西都一样,工资,养老,房子,孩子,医疗。所以我觉得 WSJ 上那两个专栏,锱铢必较(可惜结束了)和妙论英语,都挺感同身受的,实在。

 

 

 

泻药,知乎小白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老师要推荐《民主的细节》

这本书关键论点大多不甩统计数据,就算甩统计数据,数据来源大多也不明朗,多是“某调查”,细考,样本代表性多数不全面。推论则有多处推到矛盾点上就采取流氓辩论法,如p16用“呵呵,还用的着继续推这套多米诺骨牌吗?”来掩盖关键矛盾。她对历史知识也很无知,如p254,“对干预科索沃和东帝汶这样实在看不出什么现实利益的政策”,以及她对中国历史的诸多议论。

她的所有论点都建立在几个错误的基础上:1.自由市场至上。2.所谓“普世人权”具有普世性。3.马列过时论。4.国家是阶级调和的机关。5.否认暴力变革,认为一切问题可以和平解决。6.认为自由与民主是个古老的无解的悖论。

这些认识让她1.没有更深一步思考美国制度演变的另一种可能,如评价美医疗系统的部分,明明像中国那样公有化相关产业就能解决问题,她给出了截然相反的答案。2.美化美国侵略战争,如伊战为了输出民主。3.对美国社会问题思考的结果,大多提出归于富人利益的解决方案,还以为是满足了所有人,明明通过暴力来公有化就能解决问题,消灭剥削。4.对某些问题提出不切实际的解决方案,如把巴解与恐怖组织并列,希望巴解放弃武装斗争与刺杀行动,和平解决问题。但怎么可能放弃武装?2008加沙战争、2020新冠期间的戈兰高地战争还不明显吗?还有许多地方,把大资本家主动放血的阶级调和视作解决社会问题唯一方法。5.否认非法行为。她看不出法律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认为议会斗争能解决一切问题。

同时,这本书通篇以富有倾向性的例子和富有倾向性的推论来对比美国与中国,让读者能独立思考出“我们的体制病了!”“这肯定是体制的问题!”(原话如此)。

所以归结起来就是,此书作者适宜作路灯装饰物。

 

 

 

.

一点不矛盾啊。

比如刘瑜书中那篇《咱们美国工人有力量》谈到工会的影响力。再看纸牌屋里,教师罢工那一段:教师和假冒教师们在木下议员(Underwood,Under=下,wood=木)和夫人组织的慈善拍卖会门口喊口号,那么多社会名流就得老老实实听着,还得给人家发啤酒送牛排。

木下议员虽然自称是个卑微的党鞭,但是好歹也是华府里影响力前十的政治人物,更何况背后还有总统的支持,为了结束罢工,最后也只能使出自己往自己家里撇砖头,对工会领袖爆粗口逼人家动手这样的街头混混的手段。

他能蒙骗总统,他能谋杀议员,但是面对一帮工人,他只能砸自己的玻璃,伤自己的脸。他既不能一纸公文勒令复工,也不能借助什么军队警察城管等等力量。他的手段越不「优雅」,越证明他受到的制约太多,越证明他要把工会当做一个平等甚至更高的对手来对待。恰恰从反面证明了「咱们美国工人有力量」。

也许越是民主国家,反而越是会有阴谋吧。若是朕即国家,纶音煌煌,万民拜服,又何需阴谋呢?

.

 

 

 

从高中开始到现在在美国呆了有4年了,没看过这本书,去翻了几篇文章。感觉写的挺好,但是也只是这么多海外华人中一个人的观点,局限性还是很大的。

就我自己对于美国式民主的一些想法:

1. Money is basically everything

说起来有点极端,但是渐渐觉得在美国基本上所有的决策只要从投入产出的经济收益来看基本都会八九不离十。事实上,“拜金”这个词在美国基本没有负面含义,除了一些基本的宗教信仰,同情心等,西方社会本身就缺少中国传统上所谓“重义不重利”的概念。在合法范围内压缩成本提高盈利额绝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至于这个过程中对某些社会群体会不会造成负面影响基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或者他们认为这些”帮助弱者“的事情是应该由那些NGO和基金会来take care的。所以其实想想会发现,一方面资本阶级在对弱势群体尽可能的”剥削“,一方面同样属于资本阶级里的人打着慈善的大旗来”帮助“弱者。大棒+胡萝卜的策略被运用得得心应手。这只是从一个国家的整体策略来看,与个人无关。

当然,还是有很多很多真的很关心弱势群体,很有爱心的人士的!!

其中值得玩味的几点:

1. 律师在美国属于收入最高端的职业之一,而税法律师则是律师里最吃香的一种。帮大公司在合法范围内逃税避税简直是一本万利。。。

2. 教会财产不收税(包括教堂,附属地产,学校,捐赠款,etc),且对“宗教”的定义非常宽泛。所以可想而知,所谓的宗教自由。。。

3. 种族问题。城市里的黑人区基本可以和乱+恐怖+枪战+帮派+毒品等词汇等同,这一方面是黑人群体本身的问题,但是也和政府的政策间接相关。黑人家庭享受政府补助,按人头算,美国物价又相对稳定低廉,于是一对夫妻生3-4个小孩基本靠政府补助就可以养活一家子。因此养成了懒惰,效率低等坏习惯,这样又降低了在工作岗位上的竞争力,进入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因为生活环境的影响,黑人同志们更容易跟毒品,帮派等打交道,进一步失去步入主流社会的能力。但是黑人同志们在经济能力上的不满被娱乐偶像收获的大众关注有效地平衡了。音乐、影视等娱乐行业里黑人艺人们占据了半壁江山,随之影响的广大黑人青少年群体,把成为Rock Star作为奋斗目标,在其他技术经济行业基本无法有任何建树。一个奥巴马说起来也不过是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的体现,Obama童鞋充其量只算肤色深一点的白人而已。作为一个抗击“种族歧视”最好的旗帜,个人认为他的代表意义更多的不过是伪善和自欺欺人。随便翻翻美国的文学作品,对所谓minority(少数人)的描写随处可见,概括下来也不过是“黑人/华人/墨西哥人很惨,女人和惨,少数民族女人最惨”。只是血泪控诉背后却是让人啼笑皆非的无力感,似乎这些人除了控诉以外无事可做。而旁观的所谓“白人”们又有多少是抱着隔岸观火的心态在自我安慰又或沾沾自喜呢。

当然,还是有很多很多自强不息的minority们在努力工作,力争上游的。。。

2. You have the freedom to make a change, BUT we have the freedom to change it BACK!

是的,美国很民主,可以上街游行(经过申请后),可以聚众集会(经过申请协商后),可以抗议,可以strike(我们学校的拿手好戏),可以“自由”发表言论不会被“河蟹”。但是,这一系列民主行动的效果?Sorry, seems no one cares. 其实只要看看宪法修正案的几条条例,基本就可以看出“利益才是导致抗议结果的唯一重要因素”,至于这个结果令不令人满意,自然是有很多办法来渲染得天花乱坠的。例如10 commencements里的:允许持枪(军火生意,重税啊~),一度被禁止然后又废除禁止的烟酒交易(烟酒税啊~绿油油的钞票啊~白宫说,反正我不让你喝酒你还是会偷偷喝的,那我不如干脆让你光明正大的喝,我正好还赚钱),言论自由(恶意的想是为了壮大传媒行业,况且白宫又说了,你有说话的权力,我也有不听的权力,而且我还可以跟你比谁说得大声,谁说得冠冕堂皇,你说不过我!)etc.

最近华尔街的游行和身边对政府大幅削减公立大学教育经费的抗议炒得沸沸扬扬。感动于他们对梦想和信仰的执着,却不得不保持悲观的态度,心有戚戚焉。却是不免自嘲,大丈夫行事俯仰无愧于天地,像这般瞻前顾后瑟瑟缩缩不过是一副猥琐小人的作态罢了。从这点来看,美国社会还是有很多它的可爱之处的,比方说宽容,淡定,诚信,还有那一点傻傻的固执。

一点愚见,还望指正。

 

 

 

拿读过的民主的细节来说

虽然本人没去过美国、但是这样一本科普类政治读物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让我这个入门小白更能理解现行的美国政治。

但是瑕疵也很明显,比如刘瑜多次在书中提到美国的民主有矫枉过正现象。但是其本人在文章中毫无例子。所以从这一点看其过分夸大美国民主的好处,而忽视了美国民主的弊端。行文叙事带有自己的主观色彩。

刘瑜的文笔不错,能把一篇文儿写的通俗易懂又形象生动,这是优点。

但是生动的文笔不能掩盖其不成熟的思想:通篇看下来就一句话,你们中国人不是说美国不好吗,我给你看看其实你不了解美国美国可民主了,就算美国有霸权主义也比苏联强!然后顺带狠狠踩两脚和仅仅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

但是刘瑜没想过,或者是刘瑜的行文模式是:中国的不足之处(比如腐败),美国是怎样通过其民主一一克服。但是作者无法给出明示中国在借鉴美国的同时到底应该怎么做,因为两国国情完全不一样。所以刻意强调的中国不民主,目的不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是与美国民主形成对比。

她自己强调自己是个中立派,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亲美右派。

我记得很清楚的就是全球变暖问题。然后米国人民说什么政府不签《京都议定书》啊,然后人民抗议啊,最后效果不错啊之类之类。最后讽刺了中国是全球变暖最主要的“贡献者”之一。但是!中国可是签了京都议定书的呀 !

 

刘瑜《民主的细节》| 众所周知这是一本讲烹饪的书

 
刘瑜《民主的细节》| 众所周知这是一本讲烹饪的书

 

 

由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当“皿”和“煮”连在一起的时候指的是和烹饪有关的事情。《说文解字》云:“皿”,吃饭的用具,字形像盛具的形状。又曰:“煮”,会意兼形声字,表示烧柴,会煮食物之意。

因此当我们说“皿*煮”的时候,毫无疑问是在谈一件关乎生命饮食的大事情。

明朝末年的黄宗羲,写的《明夷待访录》,奇书。里面提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君”干了什么事?“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这种思想,在他那个“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的时代,卓尔不群。

黄宗羲 生卒:生卒:1610年-1695年

至清末民初,又有谭嗣同的《仁学》一书做最后收尾,其中写道:“两千年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两千年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把这两千年,骂了个狗血淋头。

谭嗣同《仁学》书影

尔后是陈李胡鲁的时代,众人皆言“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只是后来救亡压倒启蒙,这两件事就被按下不表。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下回分解不要紧,始料未及的是这下回的故事里面压根就没有德先生什么事。祖师爷马先生的教诲如同真理,流风所及,以至于今。

今日毕竟不同于昨日,现在已是清华大学教授的刘瑜,曾在美国留学七年,其间的所感所思集结成书,才有了我们此时此刻要讨论的这本书。

此书收集的是1999年至2006年这七年间刘瑜在那国的观察随笔,一篇一篇的小文章,一个一个鲜活的事例,让我们可以避免去触碰抽象高深的理论,而是从多个角度,具体地谈一些问题。

当我们看到此书头两个字,想到的就是多数人作出决定。此说虽不中,亦不远矣。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柏拉图,反感的就是多数人作决定,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在希腊被多数人判处了死刑,而众所周知苏格拉底并无过错,其死之前最大的“污点”就是如他自己所说的,借了别人的一只公鸡没有还。

于是柏拉图写下《理想国》,哲学家应该当王。至近世,又有法国的托克维尔游历美国之后写下《论美国的民主》一书,指出这可能是“多数人的暴政”。20世纪,又有奥地利裔经济学大师哈耶克也加入了怀疑的行列。这些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用他们第一流的头脑,似乎已经向世人昭示此种烹饪之事不必再过讨论。且看刘瑜如何回应:

“充分制衡意味着强制性的对话,而根据哈贝马斯,充分、有效的对话是政治现代性的要旨……托克维尔乃至以前的柏拉图以及后来的哈耶克的观念失误正在于此:他们高估了民主制度的“统计”功能,低估了民主所推动的“协商”过程,所以才悲观地预测民主终将导致“多数暴政”和整个社会的“平庸化”。事实上,我们观察今天美国的民主,既能看到democracy(民主),也能看到meritocracy(优者胜出)。一方面“多数人”的福利底线能够通过民主得到维护,另一方面“少数人”的精英主义冲动也没有因此被消灭,聪明才智和艰苦奋斗不但能够在这个制度中找到展示途径,而且一般来说能够得到相应回报……当然美国式的富足也造就了无数坐在沙发上吃着垃圾食品、看着垃圾电视节目的“平庸”人群,而这正是托克维尔所担心的,但是美国无论在科技、艺术、音乐、文化、商业、金融等领域,各行各业里优秀人才仍然层出不绝。”——《民主的细节》

何谓“统计功能”?何谓“协商功能”?历史上的这些思想巨人之所以会有误判,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玩意儿仅仅就是多数人进行投票而已,而在这个投票的过程中,每个鲜活的个人都化身成为一张仅能表达“是”或“否”的选票。他们忽略了投票的人是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个体,是可以进行协商和对话的个体。除了像二进制机器一样表达“是”或“否”,投票的人在作出决定前还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与他人商量这一意见。这就是协商的过程。而这背后的理论支撑则来自于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尤尔根·哈贝马斯。

但正如上面刘瑜提到的,这样的社会的确会逐渐平庸化,有解药吗?刘瑜在书中写道:

“政治自由、市场自由鼓励多元,鼓励竞争,鼓励参差不齐,鼓励精英主义,从而消解一个固定的‘多数群体’,将它打散成一个个随时变换组合的利益群体。就是说,自由是‘中和’民主的一种碱,调和民主天然蕴藏的腐蚀性的酸。”——《民主的细节》

由此可见,不同时代每有口号,二者必连在一起。

“没有自由的‘民主’,最终会蜕化成以民粹面目出现的极q主义。”——《民主的细节》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当年那位湖湘猛人搞的“惊天伟业”最后弄得众人狰狞的原因。民族主义是好的,爱国主义也是好的。众人脑瓜一热,眼睛里就容不得沙子,盯着一个好东西看,其他好东西就变成了该打的苍蝇。王国维和老舍最后都终于湖底,原因截然不同。值得深思。

说到这里,无非是想与读者诸君商量出一个前提来,如果这个前提能够成立,才能进而看看前提之后的东西存在什么问题。

正因如此,才有后面的“牢骚”。就好比既然顾客在这家店里可以选哪个厨师为自己服务,也就是说前提具备,那么下一步就会发现这家店无论哪个厨师做的菜都很难吃。心灰意冷之际又并不觉得这个选择有什么美好之处。

这种忧虑不是没有道理,试想大雄无论是选胖虎还是小夫当班长,估计大雄心里都不愿意。

针对这种现象,刘瑜说道:

“既然在民主选举中‘选谁都差不多’,那还要选举做什么?所谓选举,不过就是一群戏子做戏而已。‘选谁都差不多’这个现象的发生,其实恰恰是两党激烈竞争的结果。正是因为两个政党在竞争中都要争取大量的‘中间选民’,所以它们的政见日渐‘趋中’,最后,两党的政见往往稳定在最大多数选民比较赞同的位置上……早在1957年,政治学家Anthony Downs就总结出了两党制下‘政党趋中化’的规律。”——《民主的细节》

“这就好比如果我喜欢吃面条,不喜欢吃三明治,那么一个党请我吃拉面,一个党请我吃刀削面,我当然‘选谁都差不多’了——反正没人逼我吃三明治。投票率低,至少对于某些人来说,恰恰说明他们对政治体制的信任:既然我就算不投票,也要么能吃到拉面,要么吃到刀削面,那我投不投票也无所谓了。”——《民主的细节》

说无所谓也还是有所谓。大方针就是吃面,正好大家都喜欢吃面,当然无所谓。具体怎么吃这个面,你吃得多了,还是我吃得多了,大方针之下的具体吃法,有所谓。

刘瑜在书中提到,自己的一个哥大毕业的博士朋友打算去纽约当公交司机。开始是觉得可笑,堂堂常春藤名校生,竟能为区区五斗米折腰。后来一查,原来

“一个纽约公交工人平均年工资为6万3千美元,同时还享有终生医疗保险、养老保险,55岁就可以退休拿养老金。由于公交工人是‘国企’工人,所以抱的基本是铁饭碗,不可能被随便解雇。”——《民主的细节》

但是

“美国人的年家庭平均收入才4万5千美元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有两个成人都是纽约公交工人的话,那么这在美国就是一个相当富足的家庭了。美国人平均的退休年龄是65岁。哥伦比亚大学一般的文科系院里,刚受雇用的助理教授一般年收入就是6万美元左右。”——《民主的细节》

公交司机可以和大学助理教授平起平坐“吃面”,很体面,这种体面不是靠其他人的同情,不是因为我碗里的面有多所以就分你一点。而是“我要吃面”的声音能被听见。

“美国有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工会……工会可以号召工人弟兄们起来罢工、示威。如果这个工会的号召力足够强,可以把一定区域内的某个行业或某个工厂搞瘫痪,雇佣者当然得给工会‘面子’了。对于政治家来说,由于工会在左右工人的选票方面的号召力,它同样是一个‘大爷’,也得罪不起。”——《民主的细节》

所以,一些抽象价值观虽然抽象,但是体现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就变得具体,就是切切实实的利益。而这种“我要吃面”之所以能够得到回应,是因为顾客可以选择。

选厨师的游戏规则靠什么运转,答案是靠“钱”,那有钱的顾客不就可以有更多选择吗?不就可以选自己喜欢的厨师但是别人不喜欢的厨师?

在1971年,美国颁布了第一部系统规范竞选筹款的法律“联邦竞选法案”(后于1974年补充修正)。

“它规定:在一次选举中,个人给某一个候选人的捐款不得超过1000美元;一个‘政治行动委员会’的捐款不得超过5000美元;个人一年可以资助选举的捐款,不得超过2.5万美元。”——《民主的细节》

至于说富豪们进店,拿钱买走其他普通顾客的餐票,动用媒体手段铺天盖地给自己喜欢的厨师打广告,当然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餐票终归在顾客自己手里,观望之余还有善价而沽的机会,这种选择最起码比没有选择或者别人替你做出选择要强。

回到前面提到的大思想家黄宗羲,他的餐饮理念被称之为“民本主义”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在他那个时代,只有愿望,而没有上述这些具体方法,顾客如何当家做主,尚无解决之道,“历史周期律”仍在起作用。一个饭店倒闭,另一个饭店开张。

至袁大头饭店倒闭,被顾客痛骂过的北洋军阀也尝试过顾客选厨师的开店方法,但是闹剧频出,曹锟、张作霖口味不一,直奉皖饭店混战,店门变换大王旗,究其失败之由,四万万顾客一盘散沙,没有共同的taste而已。正如刘瑜所说:

“如果说民主化的‘西方文化条件’已经在现实面前不攻自破。毕竟,不少儒教文化国家已经成功地实现了民主转型。民主化的经济条件也令人生疑,美国从英国殖民者手里夺得政权实行雏形的选举时,人均GDP恐怕比现在许多z制国家要低得多。但是,民主化的‘国家认同条件’却一次次地得到历史的印证:一个社会里如果没有基本一致的‘国家认同’,民主化不但可能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带来很多新问题。”——《民主的细节》

饭店混战之后,有1930年的中原大收编,名义上统一了全国饭店,按理说“饭店认同”具备,但这个宁波店主乃军人出身,更加知道做菜是用枪而不是用铲子和锅,于是提出“一个锅,一个厨师,一个店主”的开店宗旨,但有前店主“孙博士”的三步走的服务理念,无奈,宁波店主也还是得开顾客大会商量一下服务理念。

后来宁波店主带的队伍变成小集团,只顾自己和董事会,视顾客如无物,结果被一群吃不起饭的人赶走,原来小米加步枪才是开店新法门。颠覆餐饮业的新生力量如此朴实无华,不仅成本低,而且好吃不贵,没饭吃的都可以入伙,于是浩浩荡荡不可阻挡。

后来哪个店主掌舵,众所周知。本文一开头提到的做饭之事变成什么面目则是另外一段复杂故事了。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店大不能欺客,刘瑜的这本烹饪秘籍是你维护自己消费者权益的第一步。


 

 

 

 

民主的细节 读后感

 

 

先说观点:销量不足以成为受欢迎的核心指标,就像票房不足以代表口碑!

没看过《民主的细节》。但如果像上面说的,只是多桩主题分散的案件组成一本书,没有就一个话题深入探索,那的确没有吸引力。

而《批评官员的尺度》正是我最近在读的一本书。晦涩倒还不至于,但他是就一个核心案件,全面展开讲述了整个案件的社会背景、宪法思想、案件发展过程。想真正看理解了,需要整理整体的思路,不然老是混乱(里面的时间不全是正序,话题也会跳跃)。我几乎是每看2章,就要倒看回之前的。

~~~~~~~~~~~~~~~~~~~~~~~~~~~~

这是这本书的思路整理。

目录:

第一章 “关注他们的呐喊”

第二章 蒙哥马利的反击

第三章 南方的忧伤(讲南方严重的黑人歧视历史)

第四章 初审失利

第五章 媒体噤声

第六章 自由的含义(这章就是讲美国著名的权利法案的背景和发展。国会不得立法:。。。侵犯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

第七章 言者有罪

第八章 “人生就是一场实验”

第九章 伟大的异议者

第十章 “三天过去了,共和国安然无恙!”

第十一章 向最高法院进军

第十二章 “永远都不是时候”

第十三章 最高司法殿堂上的交锋

第十四章 批评官员的自由

第十五章 “这是值得当街起舞的时刻”

第十六章 判决背后的纷争

第十七章 连锁反应

第十八章 “舞已结束”

第十九章 重绘蓝图?(讲此案判决引导的后续诽谤案件

第二十章 乐观主义者

这本书自身的讲述方式是:一桩具体案件-社会背景-初审失利-引发后果-上诉最高法院

而我想得到的,不仅仅是这个案件的发展过程。对于其中的法理思路、法理依据,我更有兴趣。而这个的形成,和当时社会背景、基础法理关系甚大。

所以我想从大背景开始整理。

一、当时社会背景(第三章,南方黑人歧视严重)

一句话概括:这个“官员告媒体诽谤案件”更多是一个政治事件,而非法律事件。

当时虽然有法律规定“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但南方种族歧视依然特别严重,甚至依然公然实行“种族隔离制度”。在南方各州内,这是默认的规则,但部分北方(州外)媒体对该现象毫无留情揭露及批判,使南方部分白人不满。

诉讼人(沙利文)正是黑人歧视严重的蒙哥马利市警察局长,他想将传统上用来挽回个人名誉的诽谤诉讼,转化为挟制媒体的政治利器,阻止媒体对白人至上社会丑陋社会的揭露。

而《纽约时报》将面临五场类似官司,赔偿总金额为300万美元,这在当时,无疑是巨额!

 

二、事情的发生(第一章)

一句话概括:广告是涉及种族歧视的政治广告,而里面存在部分不实讲述。

一个黑人团体在《纽约时报》中,以广告形式刊登了一篇讲述南方黑人被政府官员、警察歧视被欺压的一些事情,而这些事情为了渲染黑人被歧视的苦难现状,进行了部分不实讲述。

不实讲述如下:(只有2段)

第三段:在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的州议会议厅前,当学生唱完“我的国家,也是你的”这首歌后,学生领袖随即被校方开除。而且,一大批荷枪实弹,携带催泪弹的武装警察,严阵以待,并包围了阿拉巴马州立学院
第六段:当所有学生以罢课方式抗议州政府滥用公权时,警察封锁了学校食堂,试图用饥饿迫使他们就范。

事实是:

1、学生是因为领导了静坐抗议被开除

2、尽管春季入学登记确实出了状况,但学校食堂从未被封锁。

 

从上面描述中,有没感觉,虽有不实陈述,但似乎事实扭曲不严重,同时也没有对任何人指名道姓批评,并没有给人一种“啊,就是这个警察局长做了这样的事”的指向性感觉。但就是这样,诉讼人(沙利文),这个警察局长,连同几个政府官员同时起诉《纽约时报》诽谤。

 

三、案件的发展过程第二章,有5个类似案件,以第一件为例,即“沙利文诉《纽约时报》”,讲整个案件的战略)

一句话概括:沙利文很清楚州际诉讼案件相关的属地法律,利用这个州际属地法律,把案件圈定在自己的州审判,而法官也是种族歧视者,连陪审团都全是白人,最后沙利文赢了初审。其他4个类似案件,也同样胜诉,《纽约时报》总共要赔偿300万元。

 

四、此案件带来效果:媒体噤声

 

五、重审法律背景和依据(第六、七章)

重审必须具有一定法律理念和背景,其中最主要几点是:

1、权利法案:国会不得立法:。。。侵犯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

诉讼人(沙利文)利用州际属地法律,把案件圈定在自己的州审判而取胜。但是《纽约时报》决定以该案判决违宪,以此申请联邦法院重审。(摆脱南方法院的固有势力)

2《防治煽动法》的废除。这是一本政府限制民众批判政府的法例,最终因为“限制言论自由”被判违宪而废除。

而本案中,多少也有该法的原影。

 

六、重审胜利

胜利的结果有2个 :

1、言论自由不仅是事前自由,而且还是事后免责,而且陈述不要求是准确无误的事实。而仅有的唯一要求是:非意图性、非故意性。

之前的是,言论自由仅是事前自由,事后不免责。如果产生不良后果,需为此负责。但此案过后,只要是非故意性的,就不需负责。

2、举证产生不良影响的责任,在于原告(即起诉别人诽谤的人,需证明由于对方言论,对自己产生了哪些不良影响。)

之前是,被告要举证说明自己陈述是事实,且不对对方造成影响。

这样一来,起诉方责任更多,而给予了大众更多的言论自由。

 

七、美国宪法

1、普通法的要核:由法官逐案创制,完全来源于司法实践。

“法律的生命并非逻辑,而是实践”。法律正是在不断回应实践过程中越辩越明。

这也是美国宪法的一个神奇之处:一部成文宪法,已定文字、已定条文,却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不断适应社会新变化、新问题。这部宪法的恒新持久的生命力就在于,宪法赋予法官们在适用与解释上的不断创新(法官的释宪权),以适应制宪先贤们未能预测到的社会变迁。

(这也是制宪先贤们的智慧之处:选择原则表述,而非精确界定。原因是,为避免后人受制于过于精确的条文。因为条文愈是细致,时代气息愈是浓厚,一旦时过境迁,反会成为阻碍后人与时俱进的枷锁。因此,制宪者只用简略大词,给出价值指向。)

 

八、此案后续导向

这个案子引发了一系列其他的诽谤案子。

 

~~~~~未完,但暂不待续~~~~~~~~~

需要时间再看一遍再继续写,但不是最近。

(萌死了~)

 

 

#10年后再翻一下这本书真可笑#

通篇主题是美国好!即使意外有点不好的地方,瑕不掩瑜,人家自己可以自我纠正,分分钟就改正!

所以公知阴险的地方在于认为灯塔国先进的秘诀在于制度而不是先发优势,贵国发展不行都怪制度不好,你看人家印度也是那样的制度,所以印度马上要超过我们了!看起来好有道理,但是不会告诉你他们是靠着吸血全世界才过上这样的生活。现在还反过来要给全世界输出皿煮?看到作者给伊拉克战争洗地,不得不感叹当年的南方系,可真是一帮牧羊犬

 

本书骨子里就透出的那种对国人的鄙视,我都要惊到了,说中国人“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极尽嘲讽之能事”???你确定没说反吗?

 

 

 

 

 

 

由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当“皿”和“煮”连在一起的时候指的是和烹饪有关的事情。《说文解字》云:“皿”,吃饭的用具,字形像盛具的形状。又曰:“煮”,会意兼形声字,表示烧柴,会煮食物之意。

因此当我们说“皿*煮”的时候,毫无疑问是在谈一件关乎生命饮食的大事情。

明朝末年的黄宗羲,写的《明夷待访录》,奇书。里面提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君”干了什么事?“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这种思想,在他那个“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的时代,卓尔不群。

黄宗羲 生卒:生卒:1610年-1695年

至清末民初,又有谭嗣同的《仁学》一书做最后收尾,其中写道:“两千年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两千年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把这两千年,骂了个狗血淋头。

谭嗣同《仁学》书影

尔后是陈李胡鲁的时代,众人皆言“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只是后来救亡压倒启蒙,这两件事就被按下不表。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下回分解不要紧,始料未及的是这下回的故事里面压根就没有德先生什么事。祖师爷马先生的教诲如同真理,流风所及,以至于今。

今日毕竟不同于昨日,现在已是清华大学教授的刘瑜,曾在美国留学七年,其间的所感所思集结成书,才有了我们此时此刻要讨论的这本书。

此书收集的是1999年至2006年这七年间刘瑜在那国的观察随笔,一篇一篇的小文章,一个一个鲜活的事例,让我们可以避免去触碰抽象高深的理论,而是从多个角度,具体地谈一些问题。

当我们看到此书头两个字,想到的就是多数人作出决定。此说虽不中,亦不远矣。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柏拉图,反感的就是多数人作决定,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在希腊被多数人判处了死刑,而众所周知苏格拉底并无过错,其死之前最大的“污点”就是如他自己所说的,借了别人的一只公鸡没有还。

于是柏拉图写下《理想国》,哲学家应该当王。至近世,又有法国的托克维尔游历美国之后写下《论美国的民主》一书,指出这可能是“多数人的暴政”。20世纪,又有奥地利裔经济学大师哈耶克也加入了怀疑的行列。这些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用他们第一流的头脑,似乎已经向世人昭示此种烹饪之事不必再过讨论。且看刘瑜如何回应:

“充分制衡意味着强制性的对话,而根据哈贝马斯,充分、有效的对话是政治现代性的要旨……托克维尔乃至以前的柏拉图以及后来的哈耶克的观念失误正在于此:他们高估了民主制度的“统计”功能,低估了民主所推动的“协商”过程,所以才悲观地预测民主终将导致“多数暴政”和整个社会的“平庸化”。事实上,我们观察今天美国的民主,既能看到democracy(民主),也能看到meritocracy(优者胜出)。一方面“多数人”的福利底线能够通过民主得到维护,另一方面“少数人”的精英主义冲动也没有因此被消灭,聪明才智和艰苦奋斗不但能够在这个制度中找到展示途径,而且一般来说能够得到相应回报……当然美国式的富足也造就了无数坐在沙发上吃着垃圾食品、看着垃圾电视节目的“平庸”人群,而这正是托克维尔所担心的,但是美国无论在科技、艺术、音乐、文化、商业、金融等领域,各行各业里优秀人才仍然层出不绝。”——《民主的细节》

何谓“统计功能”?何谓“协商功能”?历史上的这些思想巨人之所以会有误判,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玩意儿仅仅就是多数人进行投票而已,而在这个投票的过程中,每个鲜活的个人都化身成为一张仅能表达“是”或“否”的选票。他们忽略了投票的人是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个体,是可以进行协商和对话的个体。除了像二进制机器一样表达“是”或“否”,投票的人在作出决定前还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与他人商量这一意见。这就是协商的过程。而这背后的理论支撑则来自于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尤尔根·哈贝马斯

但正如上面刘瑜提到的,这样的社会的确会逐渐平庸化,有解药吗?刘瑜在书中写道:

“政治自由、市场自由鼓励多元,鼓励竞争,鼓励参差不齐,鼓励精英主义,从而消解一个固定的‘多数群体’,将它打散成一个个随时变换组合的利益群体。就是说,自由是‘中和’民主的一种碱,调和民主天然蕴藏的腐蚀性的酸。”——《民主的细节》

由此可见,不同时代每有口号,二者必连在一起。

“没有自由的‘民主’,最终会蜕化成以民粹面目出现的极q主义。”——《民主的细节》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当年那位湖湘猛人搞的“惊天伟业”最后弄得众人狰狞的原因。民族主义是好的,爱国主义也是好的。众人脑瓜一热,眼睛里就容不得沙子,盯着一个好东西看,其他好东西就变成了该打的苍蝇。王国维和老舍最后都终于湖底,原因截然不同。值得深思。

说到这里,无非是想与读者诸君商量出一个前提来,如果这个前提能够成立,才能进而看看前提之后的东西存在什么问题。

正因如此,才有后面的“牢骚”。就好比既然顾客在这家店里可以选哪个厨师为自己服务,也就是说前提具备,那么下一步就会发现这家店无论哪个厨师做的菜都很难吃。心灰意冷之际又并不觉得这个选择有什么美好之处。

这种忧虑不是没有道理,试想大雄无论是选胖虎还是小夫当班长,估计大雄心里都不愿意。

针对这种现象,刘瑜说道:

“既然在民主选举中‘选谁都差不多’,那还要选举做什么?所谓选举,不过就是一群戏子做戏而已。‘选谁都差不多’这个现象的发生,其实恰恰是两党激烈竞争的结果。正是因为两个政党在竞争中都要争取大量的‘中间选民’,所以它们的政见日渐‘趋中’,最后,两党的政见往往稳定在最大多数选民比较赞同的位置上……早在1957年,政治学家Anthony Downs就总结出了两党制下‘政党趋中化’的规律。”——《民主的细节》

“这就好比如果我喜欢吃面条,不喜欢吃三明治,那么一个党请我吃拉面,一个党请我吃刀削面,我当然‘选谁都差不多’了——反正没人逼我吃三明治。投票率低,至少对于某些人来说,恰恰说明他们对政治体制的信任:既然我就算不投票,也要么能吃到拉面,要么吃到刀削面,那我投不投票也无所谓了。”——《民主的细节》

说无所谓也还是有所谓。大方针就是吃面,正好大家都喜欢吃面,当然无所谓。具体怎么吃这个面,你吃得多了,还是我吃得多了,大方针之下的具体吃法,有所谓。

刘瑜在书中提到,自己的一个哥大毕业的博士朋友打算去纽约当公交司机。开始是觉得可笑,堂堂常春藤名校生,竟能为区区五斗米折腰。后来一查,原来

“一个纽约公交工人平均年工资为6万3千美元,同时还享有终生医疗保险、养老保险,55岁就可以退休拿养老金。由于公交工人是‘国企’工人,所以抱的基本是铁饭碗,不可能被随便解雇。”——《民主的细节》

但是

“美国人的年家庭平均收入才4万5千美元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有两个成人都是纽约公交工人的话,那么这在美国就是一个相当富足的家庭了。美国人平均的退休年龄是65岁。哥伦比亚大学一般的文科系院里,刚受雇用的助理教授一般年收入就是6万美元左右。”——《民主的细节》

公交司机可以和大学助理教授平起平坐“吃面”,很体面,这种体面不是靠其他人的同情,不是因为我碗里的面有多所以就分你一点。而是“我要吃面”的声音能被听见。

“美国有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工会……工会可以号召工人弟兄们起来罢工、示威。如果这个工会的号召力足够强,可以把一定区域内的某个行业或某个工厂搞瘫痪,雇佣者当然得给工会‘面子’了。对于政治家来说,由于工会在左右工人的选票方面的号召力,它同样是一个‘大爷’,也得罪不起。”——《民主的细节》

所以,一些抽象价值观虽然抽象,但是体现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就变得具体,就是切切实实的利益。而这种“我要吃面”之所以能够得到回应,是因为顾客可以选择。

选厨师的游戏规则靠什么运转,答案是靠“钱”,那有钱的顾客不就可以有更多选择吗?不就可以选自己喜欢的厨师但是别人不喜欢的厨师?

在1971年,美国颁布了第一部系统规范竞选筹款的法律“联邦竞选法案”(后于1974年补充修正)。

“它规定:在一次选举中,个人给某一个候选人的捐款不得超过1000美元;一个‘政治行动委员会’的捐款不得超过5000美元;个人一年可以资助选举的捐款,不得超过2.5万美元。”——《民主的细节》

至于说富豪们进店,拿钱买走其他普通顾客的餐票,动用媒体手段铺天盖地给自己喜欢的厨师打广告,当然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餐票终归在顾客自己手里,观望之余还有善价而沽的机会,这种选择最起码比没有选择或者别人替你做出选择要强。

回到前面提到的大思想家黄宗羲,他的餐饮理念被称之为“民本主义”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在他那个时代,只有愿望,而没有上述这些具体方法,顾客如何当家做主,尚无解决之道,“历史周期律”仍在起作用。一个饭店倒闭,另一个饭店开张。

至袁大头饭店倒闭,被顾客痛骂过的北洋军阀也尝试过顾客选厨师的开店方法,但是闹剧频出,曹锟、张作霖口味不一,直奉皖饭店混战,店门变换大王旗,究其失败之由,四万万顾客一盘散沙,没有共同的taste而已。正如刘瑜所说:

“如果说民主化的‘西方文化条件’已经在现实面前不攻自破。毕竟,不少儒教文化国家已经成功地实现了民主转型。民主化的经济条件也令人生疑,美国从英国殖民者手里夺得政权实行雏形的选举时,人均GDP恐怕比现在许多z制国家要低得多。但是,民主化的‘国家认同条件’却一次次地得到历史的印证:一个社会里如果没有基本一致的‘国家认同’,民主化不但可能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带来很多新问题。”——《民主的细节》

饭店混战之后,有1930年的中原大收编,名义上统一了全国饭店,按理说“饭店认同”具备,但这个宁波店主乃军人出身,更加知道做菜是用枪而不是用铲子和锅,于是提出“一个锅,一个厨师,一个店主”的开店宗旨,但有前店主“孙博士”的三步走的服务理念,无奈,宁波店主也还是得开顾客大会商量一下服务理念。

后来宁波店主带的队伍变成小集团,只顾自己和董事会,视顾客如无物,结果被一群吃不起饭的人赶走,原来小米加步枪才是开店新法门。颠覆餐饮业的新生力量如此朴实无华,不仅成本低,而且好吃不贵,没饭吃的都可以入伙,于是浩浩荡荡不可阻挡。

后来哪个店主掌舵,众所周知。本文一开头提到的做饭之事变成什么面目则是另外一段复杂故事了。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店大不能欺客,刘瑜的这本烹饪秘籍是你维护自己消费者权益的第一步。


 

 

 

《民主的细节》书评

 

 

 

我认为,《民主的细节》和《纸牌屋》放在一起比较, 正好反映了现代政治的两个方面—— 《纸牌屋》 的权斗黑幕展示的是人类政治赤裸裸的黑暗属性,它源自于复杂人性的阴暗一面,人是很容易遭到诱惑的,会轻易被欲望和权力吞噬,演化出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古今中外,不管是险恶江湖,还是宫廷斗争,这样的故事曾无数次重复上演。《民主的细节》则介绍了大洋彼岸的一些人为遏制这阴暗面而进行的一些制度上的尝试和实践。
总之,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政治是险恶的,围绕利益的争夺会激发人性的恶。现代政治则是文明进化的结果,它试图遏制住这朵恶之花
这里说的是试图。近现代的民主政治基本上做到了的一点是,让人们以和平文明的方式商讨问题,于是有了议会,大致上,观点趋于保守代表者的坐右边,开放的坐左边,变成了左派和右派。不同群体的利益之争,从打得血流成河,变成争得面红耳赤。这至少是一种文明形式的进步。
另一方面,仅靠这一种制度就遏制住人性的恶是不可能的。人的狡诈会规避现有的制度,寻找一切可能的漏洞,在阴暗的角落去为利益厮杀。我想,《纸牌屋》希望要警示的恰恰是这一点:人不可靠,权力会腐蚀人。
而这和《民主的细节》并不矛盾。刘瑜所解释的是:因为人是不可靠的,所以美国的民主制度作了哪些升级改造,变得更完善。同时也不能忘了《纸牌屋》的警告:即便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制度, 仍需警惕权力被滥用。
那么通过这两个作品至少可以得出的结论是:1,民主制度是有用的,也是存在缺陷漏洞的。但不能因为它有缺陷就不要它,而是应该继续不停地完善升级。很可能,它永远也不会完全万无一失,但至少可以修补bug,变得更好。
2,民主是人类完善自身社会的工具之一,除了它,我们还有其他工具,如道德、信仰。不同的工具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相辅的,而不是非此即彼互相排斥的。因此无论对于哪个国家而言,倘若就认定了自己现有的工具已经是全宇宙最好,拒绝自省,不愿去完善改变的态度是很危险的。
最后回到最初的话题:如果非要问哪个更真实?一个是对制度演化的介绍,一个是对人性阴暗面的艺术化描写,两者放在一起看更真实。

 

ps.插一嘴,看到前面有一种观点认为: 越是民主国家,反而越是会有阴谋。越是权力集中,就不需要阴谋了。我不认同这个判断,恰恰相反,权力越集中,它的影响就越大,也更具诱惑力,渴望权力的人也会更不计一切后果去牟取。只不过越是集权,越不透明的社会,公众就越不可能知道幕后到底发生了什么。通俗的例子有《明朝那些事》中的叔侄、君臣相杀,离我们最近,大家最熟知的例子就不用赘述了。

 

 

 

 

 

 

 

 

 

第一本书讲述的是什么是民主,后一本书讲述民主的细节。对于一个从未去培养民主幼苗的国家来说,最应当读的是第一本,因为它远比第二本深刻;但往往人们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什么叫民主,所缺的只是细节,于是只看第二本。

其实还有另外一本:易中天费城风云》,讲的是美国宪法的确立。这本书和《批评官员的尺度》可以看做了解美国制度的启蒙读物,包括法律和民主制度。

读过其他的书,但都应当可以归做细节补充。

 

另外,《批评》一书的名字实在是不够吸引人。

 

 

 

看到那么多吹美帝的制度可以限制坏人的时候,大概没想到不需要underwood,只需要一个trump就可以把脸打得这么响吧。

ㄟ( ▔, ▔ )ㄏ

 

书籍推荐之《民主的细节》

一本必看之书《民主的细节》

 
一本必看之书《民主的细节》

 

本书是以美国社会为例,探索在其社会制度下的民主,探索人类索求的民主到底是什么?

 

一个前提:美国立法时的指导思想也不是民主最大化,而仅仅是制衡最大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三权分立的基本制度防止专断的权利,互相制衡如何获得平民支持也是民主化的过程。

 

美国宪法之所以经受200多年的考验仍不过时,就在于平民自治精神在为民主制度提供活力,而精英治国精神在政治互动的过程中提炼理性;权利底线精神为权利的不断扩张提供了基础,而充分制衡精神使任何权利的扩张不至于转变成专断的权力。

 

200多年来,虽然国会曾经有过一万多个修宪提议,但只有25个修正案通过并生效(除了另外两个相互抵消的法案)。前10条是著名的权利法案,全部内容都是限制政府权力,保证公民基本权利,比如著名的第一修正案旨在保护公民的言论、出版、集会、宗教自由,比如颇有争议的第二修正案,旨在保护公民的武器拥有权。

美国的民主制度史,就是民权不断平等化的历史。

这个过程有两个层面,第一个是政治权利的平等化、平民化过程,而这正涉及到托克维尔所预见的平等化进程的第二个层面:社会经济权利的平等化进程。

 

自由之不存,平等将附焉?

这是美国政治史所揭示的道理。

平等派和自由派之间的拉锯造成的妥协可能令双方都不满意,但自由和平等之间的这种张力,却是一个健康的政治制度应有的特征。它是权利和权利之间的斗争,而不是权利和权力或者权力和权力之间的斗争,因而可以说是政治斗争中比较人道的一种。与其说它反映了邪恶的政客、资本家与善良的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不如说它反映了社会内部、人性内部对不同价值的追求。本质上来说,它体现的是个体主义政治观和集体主义政治观之间的认识论差异,而人的个体性,和人的阶级、种族、宗教团体、性别等集体属性,都是政治必须正视的现实。

 

美国政治的伟大之处并不在于它的历史多么清白无辜,而在于作为一个制衡机器,它具有相当的自我纠错能力,从而能够实现点滴改良,而不是陷于暴政的死循环。纵观中国两千年的专制历史,民众也不是没有反抗,事实上中国农民起义史恐怕是世界上最波澜壮阔的,但每一次朝代的更替都使中国重新陷入暴政的新一轮循环,原因归根结底就在于,中国历史上的政治从来就没有真正实现权力制衡这一制度创新。

 

真正的民主不仅仅选举,但是真正的选举也不仅仅是投票,而是一个无数公民向公共生活凝聚的动态过程

当人们普遍缺乏规则意识、责任意识时,制度要么形同虚设,要么就意味着大到惊人的实施成本。

 

正因权利制衡,各个党派与权利间的斗争,使他们的政治有很强的自我纠错能力。

 

01

制衡篇

counterbalance

选谁都一样

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美国各大选举中,其一,参与投票的公民较少,其二,选举人的票数都很接近。当然,这不是说美国公民不在乎谁当自己的领导人,而恰恰相反,只是他们觉得选谁都差不多,选举双方仅仅在”鸡毛蒜皮”的事上争论,在一定程度上,恰恰是美国社会在重大基本问题上达成了共识的表现。

 

州政府有权修改本州征税点,而议会对政府提案试图为百姓把关(放在中国是不敢想象的),提高1%的税收必须有理有据 ”一个好的公共财政体系,就是要通过一个政治博弈的过程,让花别人的钱变得象花自己的钱一样心疼”

 

君让臣下,臣可以不下

每位公民可以通过检举揭发,媒体报道的多重办法,反抗“君主”命令,同时,这也是防止公款吃喝的办法。

所以对于政府而言,不论是提高最低工资水平的利与弊,还是任何宪法的修改,不是某位领导一拍脑门想出来的,每一项修改经多方辩论,明确会产生的后果,并为这些后果设置多重保障项。

 

但书中也提到,虽然美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更自由,更民主,可以为自己的自由权利发声,可以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领导人,但同时,他们还拥有更高的责任感,他们可以为了救助动物游行,为困难捐款,为看似和自己“毫无想干”的事情痛定思痛,绝不是各扫门前雪的冷漠,想拥有更高的自由权利,也要有与之匹配的责任义务。

 

观念的市场里,有各种各样极端的声音,但只要没有国家机器的压制或者煽动,老百姓的意见,总会通过一番摇摆,回归中庸之道。相反,把牛鬼蛇神死死关进盒子里不让透气,民意反而像个不断升温却没有出气口的高压锅一样,慢慢凝聚越来越危险的压力。

 

02

公民社会篇

civil society

在所有的杀人武器中,沉默无疑是最凶猛的

在一个信息全球化的时代,一个网络世界已经大大削弱信息封锁效力的时代,所谓的"看不见"其实仅仅是选择性失明而已。一个无法用选择性失明为冷漠辩护的时代,我们只能做一个世界公民。

 

“美国这种风起云涌的人道主义关怀,很大程度是活跃的公民团体动员能力的表现,而不仅仅是民间自发的热情。就算民间能够自发地迸发高度热情,这种热情的"可持续发展",往往要依靠民间团体的机构力量。10万人为了"远处的痛苦"而聚集到白宫面前,绝不可能是谁一挥胳膊就能实现的,只有公民社会发达的组织资源才能让一盘散沙的社会在必要时迅速"凝结"起来,并且通过源源不断的"创意"给人们冷却下去的激情加温。当然,发达的公民团体是政治自由、政策导向、一定的经济水平、长期的公民意识教育的结果,一句话,美好的人性源于美好的制度。”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从信息的枪林弹雨中死里逃生后,还是要从从容容"走自己的路

“大学(或者说其他)风云变幻的排名,无非是呼应人们社会分化、精英崇拜的原始冲动,助长"以校取人"的风气,使教育成为强化社会等级制的基石。

更重要的是,教育真的象一瓶矿泉水一样,是一个普通的消费品吗?一瓶矿泉水,你再"态度端正"地去喝,也不能把苦的喝成甜的,但是教育不一样。

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如果你"态度端正",就是在一个二流的学校,也可以进行一流的学习。那些排行榜,无形中给"消费者"造成一种印象,就是你受教育的质量,取决于你的购买力,而不是求知欲。

当然也不能说这些大学排名毫无用处,对于那些寻寻觅觅的高考生们,这样的排名,也许也能起点"节约交易成本"的作用,或至少充当一管虚假的镇定剂。”

 

一个社会的免疫力,并不总是来源于政府注射的疫苗

美国自由文化下孕育出非常多俗称感官刺激主义的电视节目,被抨击为堕落啊,肤浅啊,恶俗啊,精神污染啊,文化快餐时代人文主义的沦丧啊,是毒瘤,为什么不铲除?

可如果说自由是一枚硬币的话,你不可能只得到它的一面去退还它的另一面。精神的自由是一片阳光雨露,它可以养育出玫瑰,也可以养育出罂粟。如果为了给文化"消毒"而消灭"精神的自由",也就是为了消灭罂粟而消灭阳光雨露,那么玫瑰也必将不保。

事实上, "感官刺激主义"的文化产品横行这么多年,也并没有造成了文明的腐化堕落。相反,它发展到一定程度,"伎俩"用尽之后,只是让人麻木。麻木之后的人们,还是想回归细腻、美感,智慧。

无非就是个打打杀杀呗,无非就是个露呗,无非就是个恶心呗,这些个东西,发展到一定时候,只能依靠不断自我重复。与其通过政府花时间精力去打击它,不如让他放任自流,让人民群众看穿它、唾弃它、远离它。

同理,在中国的一定特定年代,比如反右之后,当然不会有斯布林格秀这样的变态秀,但是同时那个年代也不会产生象鲁迅、沈从文那样优秀的作家。

 

关键是,在一个指着总统的鼻子骂都不会关进监狱的社会里,普通人会有更大的安全感,而安全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

03

福利平等篇

Welfare equality

当我们在争吵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时?

“ 如果我的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而上不了学,如果我每天辛辛苦苦工作12个小时还在温饱线上挣扎,如果这些都是普遍而不是个别现象,那么你叫它什么主义都无济于事。但是如果我的孩子不但可以免费上学还可以免费坐校车、吃午饭,如果我收入低可以住政府盖的房子,如果我失业了可以用政府发的食品券买东西吃,如果我退休了可以按月得到体面的养老金,那么我所置身的制度就是福利制度,你爱叫它什么主义就叫它什么主义。“

马克思列宁所预言的“资本主义崩溃”没有发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通过民主机制,资本主义体系不断吸收社会主义的营养,努力制度创新,从而实现自我修复。换句话说,社会主义并没有被资本主义消灭,而是被资本主义消化了。

 

美国法律对医生企业判犯严重到可以让其倾家荡产,这会导致医生哄抬物价,保险公司再次加价,使恶意起诉事件增多,普通人为其买单,但在中国,司法机构丝毫不负责。

如果说美国到处是“轻浮诉讼”,那么中国的情形恰好相反,到处是“轻浮审判”。

 

比丑闻更可怕的是潜规则已经变成规则,人们对丑恶已经充耳不闻

“一个社会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一个政治体系去消化问题、改进制度,而制度的纠错能力又决不仅仅来自于某个部门或者领导的“良知”,而来自于“分权”的智慧:不同权力部门的“分家”,从而使弱势群体多几个安全阀。

分权初期会导致腐败上升,因专政下是一家独大的利益,分权后的腐败点被分散,但随后会稳步下降。民主理念越稳固,腐败的可乘之机就越少。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腐败丑闻虽然败坏一个国家的声誉,但是丑闻之所以成为丑闻,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新闻自由在起作用。“

 

只有当你不知道自己可能是谁时,才能想清楚什么是正义

“平权行动”争论的核心,正如众多社会问题的核心,是一个“程序性正义”和“补偿性正义”的矛盾。

“程序性正义”主张一个中立的程序施用于任何社会群体,而无论结果如何―――同一条起跑线,兔子也好,乌龟也好,你就跑去吧。

“程序性正义”的最大问题,就是对“历史”和“经济”、“文化”的无视。一个经历了245奴隶制、100年法定歧视和仅仅30年政治平等的种族,必须和一个几百年来在高歌雄进征服全球的种族放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补偿性正义”则主张根据历史、文化、经济条件有偏向地制定法律和政策,以保证一个相对公平的结果。但补偿性正义面对一个不可避免的操作性问题――由谁、如何、是否可能来计算鉴定一个人的历史、文化和经济遭遇?

看着那些唧唧喳喳的中学生们摇晃着大旗小旗,为那些社会边缘人的边缘病而在阳光下行走,体会着其中的宽容、同情,还有阳光与人道汇集起来的美,我当即就做了一个梦,我的梦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他们脚下的街道是在中国。

 

重要的是让弱势群体可以自己保护自己,又属于自己的组织,如果我们“社会各界”当初从来不曾为弱势群体的结社、集会、言论自由努力、甚至默许对这种努力的打压,今天我们是否真的有资格感到愤怒?也许我们更应该感到的是羞耻,而不是愤怒,因为当初的沉默已经使我们不知不觉成了这个罪行链条中的环节之一。

04

自由篇

freedom

政府的目的是什么?

自由主义会说,政府的目的就是给自由的市场竞争提供一个法律的保障;一个儒家知识分子会认为,政府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是道德的教化;一个社会主义者会认为,政府的目的是通过控制资源的流动来保证社会的平等。

政府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帮助他们自己。我之所以喜欢这个答案,是因为它暗合了我的主张:一方面,它主张政府应当“为人民服务”,但是另一方面,这个服务的方式不是直接给公众“喂饭”,而是通过保护公平竞争的法制来帮助他们自力更生。

 

“为人民服务”和“多管闲事”甚至“极权主义”的边界何在?

自由主义思想家密尔当初划定了一个边界:伤害原则。

一个人的道德完善和身体健康,与政府无关,只有一个人的行为构成对他人的伤害,才应该受到法律的规范。所以,如果通过密尔的眼睛来审视上面几个案例,他不会觉得它们合乎自由主义,估计他会称之为“狗拿耗子主义”。

 

自由生活就是责任社会

去脱衣舞俱乐部是一个人的自由选择,但是在办公室听到黄段子,不是一个人的自由选择,当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伤害他人的“自由”时,他就必须争得对方的同意,而且是“信息充分前提下的同意”(informedconsent)。自由的真谛,恰恰在于这种“同意精神”,而不是为所欲为。

在法治国家里,真正的自由源于对自由的约束。权利和责任,是自由这枚金币的两面。

 

一个“问题”在众多“问题”中脱颖而出,上升为一个“议题”,背后往往有一个政治过程,在中国,这个过程常常依靠政治家的“慧眼”这样一些随机性的东西,但在美国,政治家如果没有这个“慧眼”,各种社会力量就逼你打开这只“慧眼”

 

对于那些十八、九岁的孩子来说,没有倾听过不同意见之间真正的辩论就被稀里糊涂灌输了一个观念,也是不公平的

 

一个社会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一个政治体系去消化问题、改进制度,而制度的纠错能力又决不仅仅来自于某个部门或者领导的“良知”,而来自于“分权”的智慧:不同权力部门的“分家”,从而使弱势群体多几个安全阀。

 

美国的“政治正确”:对少数族裔的感受必须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在公共领域内发言,绝不能随随便便地丑化少数族裔的形象。虽然美国并没有法律明文规定这一点,但是这已经是整个社会不成文的法律,每个人都在这个不成文法律的凝视下,对言行进行自我审查。

完全可以被概括成以下“四项基本原则”:不能冒犯少数族裔;不能冒犯女性;不能冒犯同性恋;不能冒犯不同的信仰或政见持有者。

 

图 | 均来自网络 侵删

文 | 均来自《民主的细节》一文

 

 

没读过 没法评 只能跑题讲故事

镜花缘里有个国家叫伯虑国,国民一生最怕睡觉,唯恐睡去不醒,送了性命。以至终年昏昏迷迷,勉强支持,一旦精神疲惫支撑不住,倒下就极难再醒。于是国民更加相信:果然一睡觉就会死。

中东好几个国家都睡死过去了,我们千万不要睡。

 

《民主的细节》读书笔记

 
《民主的细节》读书笔记

记录《民主的细节》阅读笔记

写于2021年3月2日

 

客观的说,《民主的细节》是一本初次接触很吸引我、我认为很不错的书;但在冷静思考、带着新的想法读完第二遍后,我认为这本书是本当时的好书,仔细思考后,我又觉得此书关于民主缺乏深度思考,一些细节只是流于表面。作者在写这本书时有很强的倾向性,将民主描绘得十分美好,不可否认民主的价值的确值得我们向往,但民主也有其弊端,在各国不经历社会的各方面变革,民主也只会水土不服。

2009年美国是个强大国家,而中国和美国在各个层面上的交流并不充分,这本书在当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和相对客观的点评,因此我认为这本书在当时是本好书。但随着互联网发展,疫情爆发等黑天鹅事件,美国本身的问题也在向我们一点点地暴露出来,视角局限的这本书没法解释美国这次黑天鹅事件中的各种问题。在带着质疑开启第二遍阅读后,我觉得对此书的评价应该辩证来看,它是一本帮助我认识西方民主政治和民主体制的启蒙读物,其中的一些内容值得我们反思和改进,但其中的一些观点我也并不完全赞同。

一、 关于民主

——在崇扬民主价值的同时,对民主化进程中的陷阱保持警觉

民主远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那么简单,一个成功与成熟的民主社会与国家后面有着文化,法律制度与公共意识这些元素。没有这些东西,民主所带来的好处轻易就被其缺点所破坏,从而让人对民主本身产生置疑。

决定民主成功的并不仅仅是民主选举制度本身,还有民主所生长的土壤与环境也起着决定作用――如果说三权鼎立,选举制度是民主的血与肉,那么公民社会,公民意识和文化就如同人体的微量元素一样,虽然量少,但是对一个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对民主有什么样的理解,我们就有什么样的民主,如果我们对民主的理解不能触到其本质,而仅仅是追求形式,最后只会扼杀民主,这是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从南斯拉夫到“阿拉伯之春”,一个个国家和地区因实现民主发生的动乱、战争与对立,这让我反思:为什么美国、欧洲这些民主的发源国没问题,而到了其他国家就乱象了?错在民主吗?如果是,为什么?如果不是,又为什么?

打青霉素做皮试,是为了看身体是不是适应,会不会过敏。同样,实现民主也要进行类似皮试――看文化、制度、法律和教育这些东西是不是适应,如果过敏,我们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不论是民主主体还是民主的客体。如果缺乏文化基础,包括教育,法律与对民主的认识,如果没有这些文化精神上的认同,民主选举最后可能导致民族冲突,战争乃至内乱。

不论是西藏还是新疆都暗示了如果没有强烈的文化认同,实现选举式民主只能把中国推向前南斯拉夫的结局。伊拉克这样的例子又的确告诉我们,在一个种族裂痕很深的社会,民主化需要有一个“社会准备”:如果没有强大的公共领域在意识形态上与政治煽动家相抗衡,如果没有一定的民权运动作为民主化的基础,如果没有种族调和甚至同化的政策相配合,民主化很可能被煽动成多数对少数的暴政甚至内战,当民主需要用暴力手段进行传播时,这本身似乎正是对民主的背离。真正的民主化,不仅仅是政治体制的变化,而且是政治文化、社会形态的转型。

在此次疫情黑天鹅事件中,相比病毒在西方国家的肆虐,我国疫情在国家的巨大投入下得到控制,经济发展也率先恢复走向正轨。民主走下了神坛,疫情的肆虐让我们看到了民主的另一面,民主不总是最好的选择,至少在经历国家重大危机事件时,一个强权高效的政府比民主似乎好得多。

二、 关于独立思考

——媒体宣传即政治博弈,保持独立思考

我尚且记得初中的一本政治教科书里大谈美国式民主的失败,比如三权分立必然导致行政效率低下、两党制导致民共两党互相扯皮、总统拥有帝王般的权力、总统选举就是有钱人的游戏。最后还要来句“不管哪个党的总统候选人上台,都将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政策,不可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之类的总结语。然后在下一章就热情洋溢的讴歌我国的代议制如何如何的好,举个例说,美国成立一个政府部门需要两党互相扯皮、三权分立再降低一下效率从而花上几十年,中国开个会就解决了。而此书描述的美好民主却和政治书中的那个民主大相径庭,为什么?

西方的媒体宣传中国总是强调中国的专制以及对人权的侵犯,BBC、纽约时报等西方媒体总是报道新疆人民受到政府压迫、人权的得不到保障的急先锋。生活在中国的我们会觉得这是多么荒唐的报道,这又是为什么?

媒体的博弈即政治的博弈!

我认为我们需要做的是保持独立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质疑,辩证看待一些事物,阅读此书亦如此。正如前文所说民主的价值值得崇扬,但对民主化进程中的陷阱保持警觉,不同的土壤适合不同的花朵,如果读完此书止步于对民主的向往我认为是不够的,应以作者对民主的亲身经历为跳板,保持独立思考,看到民主背后的东西,辩证看待民主。

 

三、 效率与公平难以兼得

书中《有钱人该交多少税》这一章详细描述了罗尔斯和诺奇克对“福利制度”争吵,这使我产生了对“税收的公平与效率”这一问题的思考。书中写道:富人交的税越高,社会的福利色彩越重,财富越趋向于平等;富人交的税越低,越可能刺激社会的创业精神,但是财富也越趋向于集中。人类热爱平等,但是同时又担心,失去了创业精神,平等往往沦为“平等的贫穷”。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效率与公平一直是税制改革中追求的两大基本原则。所谓效率原则就是通过税改来尽可能提高一国的经济实力,使效率最大化;而公平原则更讲究税改对社会公平的促进作用,希望通过税改来缩小社会的不平等差距,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公平与效率兼顾不仅是税收难题,也是整个经济活动最重要的难题之一。人们追求公平和效率,希望二者兼得,但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公平是没有意义的,不能持续下去的效率也没有意义。想起斯蒂格利曾说,“税制改革都是多次的反反复复”。改革家们在二者之间徘徊,要么只重视其中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个方面,要么小心翼翼地在二者之间寻找平衡点,但最后发现这个平衡点似乎并不存在。在税改过程中,一国是倾向于效率原则还是倾向于公平原则,取决于特定时期的“主要问题”。

我认为其中的问题出在对公平、效率这一对概念的理解上。效率一词,用在税收上可以更多地看作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但公平不同,虽然说的是税收公平,但里面的含义不仅是经济学的还是社会学的,每一个社会阶层和生命个体对公平的理解和感知都不同,只靠税收政策难以达成人们心中的公平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将效率与公平两个概念平行比较并追求二者的平衡兼得也就是一件困难的事了。

在税收政策制定中要做到有效率相对容易,但要做到公平则非常困难,因为人们心目中的公平其实已经超出了税收和经济的范畴。任何税收政策所实现的只能是相对公平,弥补其不足的是通过其他方式解决不公平问题,如社会保障体制、转移支付、收入调节机制等。如果税收是社会财富第二次分配的话,那么还要继续通过第三次再分配才能最大程度地解决公平的问题。

百科全书 | 2-民主(Democracy)

 
 

 

一、民主的定义:民治的政府,人民政府或人民主权,代议制政府,直接参与政府,共和制或立宪制政府,法治政府。

 

二、民主的历史

1.古典的反民主理论

(1)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哲人王统治(《王制》)远远高于民主制;

(2)亚里士多德:民主政体缺乏节制,混合政体是良善的统治方式;

(3)古典的政体模式:混合政体,德政与法治;

(4)现代政治传统:马基雅维利与孟德斯鸠赞成混合的共和制政体,卢梭区分了民主的统治者与民主的政府(认为后者是不可能实现的)。

 

2.现代的民主理论

(1)民主政体的基础为社会契约论,即国家是人为(而非神授)的产物,政府的权威出自天赋人权的个人;

(2)18世纪以来,民主政治成为评价政府体制的标准,并致力于扩大公民权利(普选权)上。

 

 

 

3.民主理论的变异

(1)独立的殖民地国家将民主问题变为政治独立问题,讲民主制等同于集体自决权而非自治理论;

(2)第二与第三世界的国家用经济语言来定义民主制,讲民主制等同于平均主义,蔑视西方的代议制政体与多党政治。

 

三、关于民主的五个问题

(1)由谁统治?(公民资格问题)

对民主的两种对立态度与他们对人性对不同看法有关;

民主主义者认为民众本身具备自我统治的能力,反对派认为民众须接受精英或公理的约束;

民主主义者关注公民教育,意图引导公民的判断力(穆勒与杜威);

反对派关注公共选择的严酷逻辑,如卢梭区分公意与众意,大卫·杜鲁门认为公众利益本质上就是神话;

民主制既可能造就具有公民意识的人的政府,也可能造就一个冷漠的、无能的人的政府;

对民主制的争论反映出现代理性的问题。

 

(2)在什么限度和范围内统治?(有限政府还是无限政体)

拥护者认为,应该扩大代表民众的政府的职权范围;

批评者认为,应该由强有力的宪法来限定政府权力。

 

(3)以何种目的为名?(个人、自由、个人权利与社会、平等、社会正义的冲突)

自由派认为政府是保护自由和财产的工具,他们保持着对多数专制的恐惧,如穆勒、托克维尔、卡塞特、波普尔、伯林;

民主派认为,政府是保护平等和社会正义的工具,“强民主”根植于公民的积极参与,“一元化”的或专制的民主则是披着民主外衣、实行集体主义理想的“狼”。

 

(4)采取直接手段还是间接手段?(直接的人民统治还是代议制)

早期的民主制为直接参与式民主,现代社会的规模和复杂性过大,导致人们发明代议制以弥补民主制在大众社会中的不适应问题,但也造成了一切缺陷,如行使权力之人与权力实施对象之间的分化问题;

 

 

 

18世纪的精英理论认为,民主就是寡头统治倾向的幌子,例如帕累托、莫斯卡、米歇尔斯、熊彼特、巴克拉克(新精英主义);

精英理论激发了参与式民主拥护者们对参与和社区的兴趣,如阿伦特、佩特曼、曼特布里吉、哈贝马斯、巴伯。

 

(5)在何种条件和约束下进行统治?(民主的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条件问题)

卢梭认为,只有小规模的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现代大众社会不适合民主存在;

阿尔蒙德与维巴从政治文化方面寻找现代民主政体的生存标准;

李普塞特标绘了一幅政治人的途径,并认为民主是人们共识和容忍的产物,有着平和的与独立的进化历史;

 

马克思主义者注意到阶级统治模式问题;

自由民主派集中在自由与自由选择上,认为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契约关系是民主制的先决条件,如洛克、哈耶克、弗里德曼;

平等民主派强调平等与社会正义,认为民主建立在政治和法律平等的基础上,以公有制和公共利益为基础,如卢梭、麦克弗森。

 

四、总评

民主是人类“最终的、也是最美好的希望”。——亚伯拉罕·林肯

民主的细节

 

最近看了肉唐僧的一篇关于美国最高法院的文章,收获颇多,便想记录一下。我就不放链接了,想看的自然看的到。

 

在年少无知的时候总是把民主自由挂在嘴边,但那时并不知道民主选举和新闻自由到底能带给我们什么。这本书可以算作对民主的比较接地气的科普,贯穿始终的民众、媒体和立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让社会制度不断地完善,而不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这段话是我在大学毕业前夜写下来的文字,目的是为了向后来的大学生推荐刘瑜的那本《民主的细节》。

 

如今回头再看,这本书还是略显表面。内容我不大记得了,可能更多的是记录、总结和普及概念。

 

民众在大部分时候是愚蠢的,媒体更不用说了,是蠢上加蠢。如果是单纯靠这两个群体行使投票和监督权,全得玩完儿。

 

我觉得我需要知道能保障民主的根源在哪,于是我又去查看了美国宪法,发现了两个小细节,很有意思。

 

第一个是,美国宪法第十修正案:

 

宪法未赋予联邦政府的权利由各州和人民保留

 

主权在州,而不在联邦政府。每个州都可以有自己的一套法律和行政制度,干得怎么样全凭本事。这就形成了不间断的竞争机制,如果某个州政府干得不好,就不再是简单的媒体和民众舆论的压力,而是会面临人口流失、失去竞争力,永远翻不了身的结果。

 

在这种制度设计下,媒体和民众的监督权发挥了最大的作用,各州政府只能努力做到最好,所以才有了刘瑜书中描述的社会制度进步的良性循环。否则,就有可能出现,除了信访办,哪里都是信访办的怪现象。

 

第二个是,美国宪法第十八修正案:

 

禁止在美国国内制造、运输、销售酒类

 

和第二十一修正案:

 

废除第十八条修正案

 

与许多国家的宪法不同,美国宪法修正案并不对宪法本文进行修改,而是在宪法后进行增修。即使美国宪法的原文显得过时或者应该被废止,仍然不能被直接删除或者修改。

 

这就成了一面镜子。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后来每一个阅读宪法的人,都会回顾一遍历史,重新审视那些理性和非理性的时刻。

 

试想一下,如果文革时期修宪的内容能一条一条记录在案,保存至今,后面想要修宪的人们会不会有一丝敬畏。

 

优秀的设计,在一开始就是优秀的。

 

 

经过新疆棉事件,应该不用科普了吧。

这个无非是宗教里的赎罪思想的体现,历史上不也有直接卖赎罪券的么?到现在,也就是演变成想买「好咖啡」赎罪呗。当然了,这个所谓的好棉花、好咖啡标准都是有西方自己随意定的,说你是黑心棉就是黑心棉。

也不要觉得这些所谓的大公司有什么责任感,真有责任感会搞出「双层爱尔兰」这种偷税漏税的手段?

 

 

 

《民主的细节》是由一系列受到普通读者“欢迎”的专栏文章结集而成,作者刘瑜之前已经通过了市场的检验,在几年中逐渐建立起通俗、平易地谈论美国民主并顺带评论时事的声誉。因为文章短小、主题多样,能够吸引不同层次的读者。可以类比的是林达的“美国三部曲”。

批评官员的尺度》围绕的是“《纽约时报》诉苏利文案”和宪法第一修正案,更有深度,但阅读门槛较高,需要对美国宪法有一定的兴趣。而作者安东尼·刘易斯之前在大陆出版的《言论的边界》和《吉迪恩的号角》,同样比较学术化,普通读者比较陌生。

 

 

 

读这本书的时候,千万不要只对比里面的中国,一定要脑补一下印度,才有味道。

因为里面几乎每一个美国比中国先进的制度,印度都有。

对全世界的民主稍有了解的话,你就明白,很多所谓的先进文明,背后的本质原因是经济发达。

王思聪有那么大知名度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比你品格高尚或者头脑更聪明,而是因为人家有一个非常有钱的老爹。

美国比中国更文明的地方,很多时候是以背后强大的实力做后盾的。

发展经济才是王道,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那啥,懒得打字了!

30年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认为中国很邪恶;

但2018年6月,非洲几十个国家来中国取经。

 

注:发达不只是富裕,而是各种先进的产业为根基的富裕。中东那些暴发户称不上发达。

 

《民主的细节》梳理

美国宪法的本质不是民主的最大化,二十制衡的最大化。

联邦党人的精英治国和充分制衡精神,以及反联邦党人的平民自治和权利底线精神至今仍然是美国政治的量大支柱。平民自治精神为民主制度提供了活力,而精英治国精神在政治互动的过程中提炼理性。

 

美国宪法产生的200多年里只有25个修正法案通过并生效。其中起10条是著名的权利法案。第一条就是颇为著名的言论自由。

 

美国社会经济权利的平等化包括三个进程。第一个进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任期的反垄断法的大量实施,包括洛克菲勒标准石油公司把打碎成34家公司,工会权利的扩大和劳工保护的加强,公共健康法案,环保运动的发端。第二个进程,富兰克林罗斯福新政时期,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确立了最低工资,各项贷款。第三个进程,60代约翰逊总统时期,伟大社会运动和民权运动,穷人医疗保险,就业机会的平权法案,低收入的税收返回制度,提高有色人种教育。

 

美国所有的惠民政策法案的建立都是斗争运动的结果。

 

想要避免革命,就要及时响应改革呼声,是美国政治史揭示的另一个道理。但也不仅仅是“被动应战”,迫于民众的压力进行的被动改革,往往也主动主击,为防患阶级或种族矛盾的激化而寻求变革。

 

平等派和自由派之间的斗争张力是一种健康的政治制度应有的特征。他是权利和权利之间的斗争,不是权利和权力,或者权力和权力,是政治斗争中较为人道的一种,反映的是社会内部/人性内部对不同价值的追求。两派之间的差异是个体主义政治和集体主义政治之间的认识差异。

 

冒险/创新/实干/个人奋斗代表了美国人精神。

 

权力的制衡。在这个复杂的机器中,权力每启动一次,就有无数的闸门同时被启动,每一扇闸门都要鉴定良恶,然后决定是否放行。

 

总统可以提案,但是必须国会批准,总统可以否决国会议案,但是参议院可以启动弹劾总统,国会可以立法,但是法院可以宣布法律违宪,法案虽然独立判案,但是大法官由总统提名,总统虽然可以提名法官,必须国会批准提名。

 

美国民主的成功在于权力的制衡,联邦制,活跃的公民组织,媒体和文化产业,投票和选举的本身。

 

投票选举带来的是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讨论和参与,是对公共生活的激活和无数公民向公共生活凝聚的动态过程。他能增加一个制度的维度,使政治决策更加理性,增加对社会的认同感,完善个人本身。

 

当各个权力机构/媒体/公民社会都不能启动闸门,纠正一个错误时,很可能是因为整个社会的觉悟还不够高,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说是政治的失败还是社会的失败。

 

美国梦不仅仅是住上洋房花园,而是指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正反馈机制中实现个人尊严。

 

美国民主最后的结果不仅仅是大量贵族的平民化,更是大量平民的贵族化。

 

美国人捍卫权利的意识几乎到了过敏/斤斤计较的程度。

 

避免矛盾激化时的过激参与的最后方式就是鼓励常态下的温和参与,只有允许民意的细水长流,才能避免他的山洪暴发。

 

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的多数人的绝对主权,一个多数群体必然会有权力去压制少数群体。人们心中有一种平等的恶癖,那些弱者会试图将强者扯到和他们一样低的位置上,从而使人爱好奴隶的平等甚于自由中的不平等。

 

协商式民主和统计式民主。

 

政治利益不能高于国家利益,政见不能超越公益。

 

次贷危机是金融界的贪婪/共和党的自由市场至上的原则导致的。银行给没有消费能力的人贷款买房,因为他们认为房子会涨价。

 

保护弱势群体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增强弱势群体的自组织能力。

 

挖不出现实利益挖长远利益,挖不出长远利益挖深层动机。美国的所有外交政策,都能被分析成一小撮资产阶级当权者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不遗余力的迫害。

 

许多历史上的斗争,不是善恶之间,而是在恶与更恶之间。

 

精神自由是一片阳光雨露,他可以养育出玫瑰,也可以养育出罂粟。如果为了给文化消毒而消灭精神的自由,也就是为了消灭罂粟而消灭阳光雨露,那么玫瑰也将不保。

 

在外交事务上,一般右翼倾向于扩张性外交,传播美国价值,强化美国地位,支持伊战。在经济事务上主张自由贸易,削减福利,削弱工会,在社会文化上,右翼一般是保守的代名词,反对堕胎,反对同性恋婚姻,反对非法移民入境。而左翼则主张外交上的收缩,经济上的政府干预,社会文化上的开放。右翼 布什!

 

非法移民的入侵造成了大量的人员流入,抢走了大量的底层人员工作机会,压低了美国人的工资,他们出生的孩子却可以在美国公立学校上学,并且得到一定的医疗服务,占用了美国纳税人上缴的税收。同时也可能造成文化分裂,拉美裔的美国人口超越黑人,成为美国第二大民族。其中墨西哥裔又占拉美裔的三分之二,这些人进入美国之后自成一体,既不学语言,也不融入美国社会,形成了美国这个大熔炉里熔不掉的一块铁疙瘩。

 

民主化的国家认同条件一次次得到历史的印证:一个社会里如果没有基本一致的国家认同,民主化不但可能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带来很多新问题。

 

在一个种族裂痕很深的社会,民主化有一个社会准备的问题:如果没有强大的公共领域在意识形态上与政治煽动家相抗衡,如果没有一定的民权运动作为民主化的基础,如果没有种族调和甚至同化的政策相配合,民主化很可能被煽动成多数对少数的暴政甚至内政。

 

美国部分贫困的原因是单亲家庭,另一个原因是一些人的工作量太少。

 

社会主义在美国失败的原因,个人主义的立国文化,工人阶级内部种族文化的多样性,社会主义政党本身的经营不善,美国选举制度不利于小当存活。

 

美国没有欧洲那样重视福利,相对于直接分发福利,美国政府更倾向于使用税收减免/政策倾斜等制度杠杆来提供间接福利。

 

中产阶级所得三分之一到一半被扣除。

 

政府的职责到底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碳,这事没什么可讨论的。

 

所有美好的法律都必须有充足资源才可能执行。法律只有在权力制衡的条件下才能得到保证。

 

制度的纠错能力决不仅仅来自某个部门或者领导的良知,而是来自分权的智慧,不同权力部门的分家,从而使弱势群体多几个安全阀。

 

美国的医疗支出分别来自私人保险公司和政府。年轻时有保险公司撑着,年老时有政府撑着。但关于低收入人群可能即买不起保险,又不够政府的资助,是没人管的状态。

 

美国税收:最穷的20%人口4.5%,中间的10% 14% 17%,最富的20%人口(20万以上年收入)25.1%,最富的1%人口(126万)31.1%。

中国税收:15000以下,5%,15000-30000,10%,30000-60000,20%,60000-100000,30%,100000,35%。

 

不民主/不理性的“决策”,不过是把问题滞后或者外部化来掩盖其社会成本而已。

 

公民参与决策过程并不见得会降低效率。 他可能会降低政策制定效率,但是他往往会因为切合民意而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率。

 

加拿大人看专科需要等待的时间是17.7周。

 

市场化医疗保险和全民公费医疗保险之间存在一个利弊对换,高效和公平很难兼得。

 

21世纪对资本最大的考验就是医疗服务领域。

 

弱者可能的确是历史牺牲品,但是让弱者沉溺于这种牺牲品里不能自拔,甚至于以这种角色理由逃避个人责任,去否认这个弱者群体内部的问题,这也的确是政治正确可能导致的陷阱。

 

政府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帮助他们自己。通过保护公平竞争的法制来帮助他们自力更生。

 

当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伤害到他人的自由时,他就必须征得对方的同意。

 

真正的自由,源于对自由的约束。权力和责任,是自由这枚金币的两面。

 

民主制度就是给利益冲突一个和平的解决方式。

 

法律高于你的政治,但服务于我的政治。

 

如果这个宏大的帽子底下其实空无一人呢?批判一个概念很容易,你只需要把它定义的邪恶一点就行,就像骂一个人丑很容易,把他画的丑一点就行了。但是指出这个概念和现实的具体关系确没有那么容易,因为你要深入细节,回到事实本身。

 

很多时候对一个事物的判断不同,往往不是因为价值观或者智力的差异,而仅仅是因为对事实的掌握不同。如果我们都有更多耐心去寻找去阅读事实,很多观念冲突甚至政治冲突都会缓解。

 

以至于谈论他的好坏已经变得比谈论他的好处更容易,至少谈论他的坏处比谈论他的好处更容易获得智力上的满足。

 

不要让你的意识形态干预你的理性,尤其是不要让他局限你在知识上的视野。

 

不了解不可怕,可怕的是拒绝了解,并为这种拒绝而洋洋得意。

 

承认杯子不是满的,同时承认半满的杯子总比全满的杯子要好,也许不能带来激进主义的快感,但确是一种智识上的诚实。

 

先吃饱肚子再跟邻居比计算机配置更合理。

 

除了跳到水里学习游泳,还有什么别的学会游泳的方式。

 

当一件事受益者越多,由于搭便车的心理,人们主动去做这件事的动力就越弱。

 

真实的东西不一定美好,而善良的愿望并不等于事实。

 

思想这个东西,就像石头缝里的草,只要没有一只“看的见的手”将它连根拔起,总能悄悄找到自己的路。

 

警察不抓小偷,却埋怨路人不见义勇为。

 

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模糊界限。

 

《民主的细节》刘瑜 2019.8.23

 
民主的细节 刘瑜

1关于民主,一个不解之谜是:为什么它在一些国家能够运行良好,而在另一些国家却“没用”呢?虽然我不认为皿煮的功能是发展经济,但是防止腐败、缩小贫富差距却应该是民主的题中之意。要想民主运行良好,除了依赖于a实现国家领导人的选举,还有b地大物博的自然条件。因为地大物博能够大大缓冲人口和资源的矛盾,从而使经济发展不受资源、土地瓶颈的制约,而经济发展总是缓解社会矛盾的良方。除此之外,c新兴移民国家的历史、文化条件肯定也是因素之一:作为一张白纸,美国没有多少历史债务需要清偿,也没有多少等级尊卑的文化禁锢,相反冒险、创新、实干、个人奋斗从一开始就代表了美国精神。

2美国的民主对托克维尔冲击最大的是其“平等因素”,对我来说是其“制衡因素”:a国会、政府、法院三权分立,相互制约。b 联邦制。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市政府之间各有各的决策范围,互相不能干预。在同一个领域里,中央个人奋斗地方、地方和地方之间不需要保持步调一致,就是相互唱反调,也稀松平常。c活跃的公民组织。d媒体和文化产业。d投票选举本事。

3美国人权利意识强烈。制度就像是钱,如果没有人去“花”它,那么它就什么都不是,不过是一堆废纸而不断“消费”这些“钱”的习惯,则是文化。

4.美国的钱袋子不由官员管,归立法机关管。宾州议员给自己涨工资时遭民众抵制。中国没有有效的审查和监督,所以不消费白不消费。中国治理公款吃喝,都是治标不治本,甚至越治越病,因为最终还是自己给自己开支票。甚至,民主和法治连“私款公用”也要干预。我用自己钱请你吃饭,如果是想试图影响公共政策或者有这个嫌疑,还是不行。

5. 在美国政治语言中,猪肉代表着实惠性质的薄款。

6.美国有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工会,一般按行业组织比如汽车工人工会和服务业工人工会等如果工会的号召力足够强,可以把一定区域内的某个行业或某个工厂搞瘫痪,也可以左右工人的选票情况。受工会保护,像不修边幅的大妈空姐这种年龄和外貌歧视情况很难发生。没有人能任意鱼肉“小人物”。

哈弗大学一个不会说英语的清洁工人工作期间昏厥,被校方认为是睡觉所以开除了他。可是他在提交了自己的病史后哈佛校方仍然拒绝雇佣,所以他找到了服务业雇员国际工会地方分部,SEIU立即对哈佛大学发出了抗议,在没有得到及时回应后,SEIU一边将此案提交劳功仲裁,一边积极组织游行示威。在那场游行中,除了工会成员还有很多哈佛的教授和学生,后来,迫于压力,当地政府呼吁哈佛重新雇佣并补偿工资和医药费损失。最后,哈佛大学不得不与工会和清洁工本人谈判,最后的结果便是重新雇佣,补偿过去四个月工资和医疗费。

7.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后,出现了很多电视剧和电影。在人类天生的健忘倾向面前,文化产业主动承担了守护记忆、背负记忆、传载记忆的责任。面对权力社会可能手无寸铁,但是至少还有记忆。 观念都是市场里,有各种各样极端的声音,但只要没有国家机器的压制或者煽动,老百姓的意见,总会通过一番摇摆,回归中庸之道。相反,把牛鬼蛇神死死关进盒子里不让透气,民意反而像个升温却没有出气口的高压锅一样,慢慢凝聚越来越危险的压力。

8.“感官刺激主义”的确是文化市场化、大众化内外逻辑的必然结果。竞争的逻辑导致文化产品制造者要不断突破底线无论从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比如大受欢迎的杰瑞 斯布林格秀等。 与其政府花时间精力去打击,不如放任自流,让人民群众看穿、唾弃、远离。主持人杰瑞说“就是个电视节目而已,又不是西方文明的末日”。资产阶级的自由走到头,也不过就是这个样子。

9. 美国打伊拉克不是为了控制其石油,而是跟维护它在国际政治中的老大地位有关:敌对的政治势力与巨大的石油收入相结合,容易形成对美国的挑战。现在委内瑞拉、伊朗甚至俄罗斯为什么敢于动不动跟美国叫板?滚滚而来的石油收入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这些示威者当中,拿伊拉克开刀显然最顺手。其次,在中东安插一个亲美政权,也有利于维持石油体系长远的稳定和开放。

10.1971年美国第一部系统规范竞选筹款的法律中规定:在一次选举中,个人给某一个候选人的捐款不得超过1000美元;一个政治行动委员会的捐款不得超过5000美元;个人一年可以资助选举的捐款不得超过2.5万美元。所以个人不可能直接通过钱财来操控选举结果。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11.中国致力于建设一流大学,美国致力于建设一流中小学。美国中小学生虽然没有作业,每天下午三点放学,但是青少年中吸毒怀孕暴力事件层出不穷。

12.在美国生病,年轻时有保险公司,年老时有政府。 每一次治病都昂贵,但并不是所有人能享受到医疗保险,所以总会出现一些抗争。美国的医疗服务价惊人地高,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医生一旦因为医疗过失被诉讼,就有可能倾家荡产。为了应对可能的恐怖的诉讼赔偿额,医生给普通病人开出恐怖的账单,保险公司则把恐怖的账单费用转化为恐怖的保价,恐怖的保价则又吓的很多人买不起保险有病不好看。反正,从诉人到医生到保险公司到普通民众,一环扣一环,把美国的医疗费用抬到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1992年,一女士史黛拉 奖金自己不小心打翻了麦当劳的咖啡烫伤了大腿,以咖啡不合理的烫为由把麦当劳告上了法庭,最终获得64万美元的赔偿)

13.一方面,美国到处都是脱衣舞俱乐部,另一方面,在办公室说个黄段子都可能被起诉,这里面有矛盾吗?其实没有。去脱衣舞俱乐部是一个人的自由选择,但是在办公室听到黄段子不是一个人的自由选择,当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伤害到她人的自由时,他就必须征的对方的同意,而且是信息充分前提下的同意。自由的真谛,恰恰在于这种同意精神,而不是为所欲为。所以美国那些碍手碍脚的繁文缛节,恰恰是这个国家之所以自由的前提。

比如因吃一种猫狗粮导致16只猫狗死亡而全国召回;一种玩具手机盖上的金属别针可能脱落,如果儿童吞咽,有窒息危险,在没有事故出现的前提下,该厂家收到54起别针脱落报告后,立刻收回30万个不同型号的玩具手机。还有花生冰激凌等。 正是因为他们怕被起诉,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法律越吹毛求疵,企业越不自由,我们就越高枕无忧。

2019.8.23

人生果实,祈祷落幕时和民主的细节

 
人生果实,祈祷落幕时和民主的细节

 

87岁和90岁的津端夫妇

 

风吹枯叶落,

落叶生肥土,

肥土丰香果,

孜孜不倦,不紧不慢。

——《人生果实》

 

 

转眼就到了四月末,天气越来越热,都可以穿短袖露脚踝了。这个月没太看书,翻了翻《社会心理学》,浮躁的心态不太能看得进去,就转战《民主的细节》,最近唯一在看的书。电影和纪录片倒是看了一些,挑选几部与大家分享。最喜欢的是《人生果实》,着实治愈了因为生活的琐碎和意想不到的曲折而产生的焦虑。

 

1

 

 

87岁的津端英子和90岁的津端修一共同生活在一个庭院里,携手走过了65年的岁月。夫妇俩将两百多亩的菜地划分成了21块,种植了70种蔬菜和水果,用山林里的枯木叶作为天然的肥料,滋养着土地,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每天的生活是在土地里劳作,午间休憩一会儿,一日三餐,写信与未曾谋面的远方朋友联系,不紧不慢的度过一天又一天。他们都是热爱生活的人,修一爷爷会写日记,做手账,记录下每天吃的食物,还会写信给采购食材的人,表达对食物的感谢,也鼓励对方,认可他们的工作价值。

 

 

最让我感动的一个细节是修一为英子在土地和树上插的标识。尽管在园子里生活了很多年,英子还是不太分得清菜地里的瓜果蔬菜,走路也会不小心撞到树上。于是修一爷爷就做了“小心,撞到头”的小牌子,挂在果树上,提醒英子不要再撞上去了呀。

 

 

菜地里的作物也都用小牌子一一标记,尤其是在樱桃处的标记,写了英子的名字,还把他的英子画了上去,这是一个温暖又浪漫的爷爷。

 

 

 

英子的浪漫也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做早餐的时候,会坚持做一份西式早餐和日式传统早餐,满足两个人不同的偏好。将菜地里成熟的水果摘下来,做成布丁、松饼、果酱、酸奶。修一爷爷喜欢吃可乐饼,炖土豆,就常常给他做,尽管自己不能吃土豆,因为胀气。每一顿餐前都准备好木质的勺子,因为修一用不惯金属的器具...从他们的生活里,深刻体会到了相敬如宾的相处模式。感受得到深爱,表达却是淡淡的,在每一顿饭里,每一个小牌子上,每一声“孩子爸,孩子妈”的呼唤里。

英子奶奶会对着纪录片的镜头说“我们修一真是越来越帅了。”修一也说“英子是最棒的女朋友。”但是两人在一起拍照片的时候,修一握住了英子的手,英子也很害羞地说:“这样真是有点难为情。”像少女一般。

常说恋人相处得久了,会变成亲人。我一直都不同意这个观点,爱情就是爱情,是不会转化为亲情的,要说这种亲密关系的变化,那只是爱情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像英子和修一,即使白发苍苍,提到对方的时候,还是会露出甜蜜的微笑,眼底里是经过岁月洗磨也未曾退去的爱意。修一在劳作后的午后小憩时离开了人世,英子强忍着悲伤也要微笑着送他离开,尽管修一在那边一个人还是会寂寞,但很快英子就可以去陪他了,在此之前,也要好好生活着。每天早餐还是做两份,原本菜地里修一干的活,英子慢慢摸索着干。果实成熟了,自己坐在庭院门口的地上,一箱箱分门别类仔细打包好,送去给子女还有朋友们吃。自己守护着他们的家。

做饭的时候啊,用落叶施肥的时候啊,打开窗户让光线透进来的时候啊,都会想念她的修一。英子怀着爱意勇敢平静地生活着。

孜孜不倦,不紧不慢。

 

 

2

 

 

当时突然很想看悬疑片,打开手机发现这部电影正在上映,就自己跑到电影院去看了。改编自东野圭吾的小说,我未曾看过原作。

不剧透,只谈一下观影体验。整体而言比较压抑,普遍日本的悬疑类电影都是这样,很少走剧情反转类的感官刺激路线,而是抽丝剥茧般带你体验人性的复杂和不可预测。东野圭吾真的很喜欢《白夜行》这类的设定,往往主角一个在阴暗里,一个在阳光下,因为某种羁绊命运被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各自背负着秘密生活着。无法单纯用好坏来评价人的行为,一个牺牲自己整个人生来保护女儿的未来的父亲,与此同时也是残忍杀害好几条无辜性命的杀人犯,以亲情的名义真的可以践踏别的生命吗?可是自己的人生被人渣侵犯的酸楚和不甘心,又该诉诸于谁的帮助?人这一辈子,不仅只有自己在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和你在生命中牵扯很深的人,人生同样会受到影响,甚至于改变了人生轨迹。我从电影里感受到的,是生而为人的沉重感,背负过去,缓缓前行。

 

 

3

之前看过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喜欢她深入浅出又很幽默的文风,即使是散文也有一种勾人一直读下去的功力。很少看政治评论类的书,这算是第一本,私心揣测自己是读不进去这类题材,觉得和政治相关的嘛,大多枯燥无味,条条框框,然而,真香。来自张钰的安利,刘瑜的文风加持,读着越发觉得吸引人。

令我感触很深的一段话是写关于美国人民对伊战的态度。

但是,但是,如果对生命和痛苦的漠视可以体现在我们对待历史的态度里——事实上我们的文艺作品用五光十色的豁达、诗意、颓废、华丽、放荡、恶搞,以及最重要的,沉默,去包裹怯懦时,它正在体现到我们对现实的态度里。
10万人为了远方的痛苦聚集到白宫前,绝不可能是谁一挥胳膊就能实现的,只有公民社会发达的组织资源才能让一盘散沙的社会在必要时迅速凝结起来,并且通过源源不断的创意给人们冷却下去的激情加温。当然,发达的社会公民团体也绝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是政治自由、政策导向、一定经济水平、长期公民意识教育的结果。一句话,美好的人性源于美好的制度。
泱泱大国的运转,政府不可能不出错,重要的是这个政府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是否承认它,是否改正它,是否在一个更大的政治框架中受到制约。同样重要的是,这个社会是否能容忍政府以”国家安全“的名义来践踏人权——不仅仅是我们的人权,而且是敌人的人权。归根结底,人权是人类的权利,不仅仅属于我们或者他们。

自我反省,过去我对政治毫不感冒,尤其是媒体常常渲染着中国的制度存在何种漏洞,和美国啊欧洲相比差了多少多少,越发让我对制度没有信心,也失去兴趣。但是,人活在社会中,作为公民生活在一个国家里,真的可以不问国事吗?政策制度的变化牵扯着每一个人的生活,甚至是命运的变化。人是不可能只耕耘自己面前的一亩三分地的,政治决定了你有没有这块地以及该怎么耕耘。当我看着美剧读着新闻,羡慕着国外人权意识的强烈,各种保障制度给公民的底气,对比起国内的种种不公和冷漠的现状,产生了太多的偏见。是人性在个体上或者着民族间存在着差异吗?美国或者是新加坡的公民的格外廉洁一些吗?恐怕不是。是制度造成社会现状的差异。当我们也能设计出更加美好的制度制约着权利,让人性恶的一面施展的成本过于高昂以至于难以承受的时候,能看到的人性美好的瞬间也会更多,而政治,就在研究这个事情。

我为自己曾经的冷漠感到羞愧。我现在能做的,是积极去了解这个领域的知识,在现实事件发生的时候保持独立的判断,独立的判断意味着什么?是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信息和积累的知识作出判断,而非站在舆论大多数的一边,为大多数的言论增添段落。在自己的权利遭到侵犯的时候积极勇敢去维护,看到不公正的事情用于发声,给出态度和观点,尽管会犯错,但是能做到的,是可以不冷漠,不沉默。

我不知道几年后的自己反过头来会怎么看自己现在写的这一段话,也许会笑自己对于政治理解的浅薄,但是,不冷漠的态度,我相信自己会保持肯定。

未来打算看更多这类题材的书,很值得,很引人思考。

送你一颗子弹书摘

 
送你一颗子弹书摘

整理完全书一万字书摘记录,满足我日后想重读但又没时间的尴尬。

感谢刘瑜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各种可能。

 

一:论他人即地狱

体验友谊的唯一标准,就是看两个人能否凑在一起说别人坏话。

“He Lives at another level”。

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

梦想多么妖冶,多么锋利,人们在惊慌中四处逃窜,逃向公民,或者利禄,或者求功名利禄而不得的怨恨。

也许“疯子”并不是一个政治正确的词汇,政治正确的说法应该是:那些在另一个层次实现均衡的人

均衡,我喜欢这个词,它表明一切上升或者坠落或者旋转或者破碎都有一个优雅的终点。

羞愧比愤怒、比悲哀、比伤心、比颓废更本质的反映人的处境,因此更有杀伤力。

早九晚五的生活不自然!每天早上挣扎着起床,衣冠楚楚地感到一个格子间里,从事着和“意义”有着五先驱者因而无限微弱联系的工作,然后和一群群陌生人挤在罐头车厢里,汗流浃背地回家,回家只有累的只剩下力气吃饭睡觉了。这部自然!

什么样的生活是“自然”呢?处理升学考试工作结婚生小孩,似乎也没有别的出路,奋不顾身地制造一点热闹,守住就是这点热闹而已。

嘴上说不出什么,心里还在嘟囔,想着什么样的生活自然。人一辈子的奋斗,不就是为了挣脱这丧心病狂的自然。

人渴望被承认,也就是别人的目光。但是同时,当别人的目光围拢过来时,他又感到窒息,感到不自由。获得承认和追求自由之间,有一个多么辨证的关系。

兰德说:道德只能建立在个体理性的基础上,而不是任何宗教、感情、社会、国家、阶级以及任何形式的集体。

这不是一个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审美选择,这甚至不仅仅是一个在勇气和懦弱之间的人格考验,这是在人存在和虚无之间做出的选择。在兰德看来,宗教、民主、福利国家、共产主义都是在试图埋葬个人的自由意志,从而捣毁人之为人的本质。而资本主义精神之所以值得颂扬,归根结底因为他就是人的精神。

不但多余,甚至是误导性的,他给人造成“功夫不负有心人”的错觉,不,功夫常常是会负有心人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本该没有那么重要;“有心”的价值是不能用负于不负来衡量的。

不要让某种集体意志或者情感蒙蔽自我,你比想象的更自由。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兰德却说,人是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给揉成一团,再扔到垃圾桶里的骄傲而已。

我对“老百姓“、”民间“、这样的词绕道而行。当然不是因为我对”老百姓“、”民间“本身有什么意见,而是我发现但凡笨蛋想给自己的弱智撑腰的时候,就开始稀里哗啦地倒这样的词汇。

人的非理性、顽固、自私之地步,让我觉得匪夷所思。比大海更深不可测的,是人的心灵。

因为人性里有自私的成分,所以要建立一套奖惩机制,引导人们理性地趋利避害。这就是制度主义的观点。

如果要给美好人生一个定义,那就是惬意,如果要给惬意一个定义,那就是三五知己,谈笑风生。

从著名的“集体压力”的心理时延表明一个集体如何通过其“集体性”来损害个体的认知能力。从这个角度说,“集体是个权力机制“

认识更多的人,忘记更多的人。被更多的人记住,被更多的人遗忘。吹出更多的肥皂泡,然后看到更多的肥皂泡破裂。

自己川流不息的生活,只不过是别人手机里的两个音节而已。而过几个月,连音节都不是了,仅仅是被消耗的无法追回的那段时间,躺在烟灰缸里的几截烟灰而已。

那些与你还无关系的人,就是毫无关系的,永远是毫无关系的。从认识的第一天起,其实你就知道。就算是笑得甜甜蜜蜜,就算是有过无关痛痒的来往,就算你努力经营这段关系。而那些与你有关的,就是与你有关的,是逃也逃不掉的,就算你们只见过三次,就算你们三年彼此才搭理一次,就算是你简直想不起他或者她的样子,就算是你们隔着十万八千里。

集体生活中的“强制性交往”迫使你想独处的时候不得不面对他人,而孤魂野鬼般的生活使你在想何人说话的时候,不得不拿起电话,一个个往下扫名字,并且自言自语,这个人有空吗?他呢?他?她?上次是我主动约他吃饭的,这次再约人家会不会觉得很烦?而且,其实我们好像也没什么可说的?

一个时代无论如何狂妄,不能在美的可能性前失去谦卑。

历史是一个无限且循环的小数。

 

二:论自己作为他人

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成了现代人的强迫症了呢?,人人都赶着去看急症。我们和社会的关系多么像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女人和一个魅力四射的丈夫的关系。随时随地都可能被甩掉,所以每天处心积虑地往脸上涂日霜夜霜眼霜防晒霜,一直涂到脸上所有毛孔都被阻塞为止。

坐在烟雾缭绕的书房里,紧皱眉头读那些没什么用的书,用具有游戏精神的“无意义”去抵抗毫无游戏精神的“无意义”去抵抗毫无游戏精神的“无意义”在所有种类的暗病中,无疑这是最纯洁的一种。

初中时代大概是我一生中最苍老的时候,那时候为了学习,为了争当三好,为了传说中金灿灿的未来,我无师自通的学会了“存天理,灭人欲”这一变态者哲学。灭人欲的表现之一当然是消灭一切恋爱的细菌,将一切男生给我抛得媚眼写的纸条,以及我对一切男同学产生的情绪波动毫不犹豫地扼杀在摇篮中,并踩上一万只脚。

就觉得中国人很可怜,这不让说,那不让讲,一会儿有关部门很生气,一会儿广大群众很受伤,那么一点蹑手蹑脚的小玩笑,大家就迫不及待奔走相告了。

这个星球上,可能没有比纽约更“世界主义”的地方。这是一个有钱人一掷千金的城市,也是年轻而贫困的艺术家们背井离乡寻找梦想的城市;一个给转牛角尖的考古学家们提供博物馆的城市,也是一个给生计无着的墨西哥移民提供洗盘子工作的城市;一个联合国政要们开会的城市,也是一个混蛋们喝啤酒打架的城市;一个可以在一个角落买到中国的阿香婆酱,而在另一个角落里买点全世界最昂贵手表的城市;一个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中产阶级、无产阶级都有一席之地的城市。总而言之,纽约就好象一座跨寒温热带的森林,所有种类的昆虫、蘑菇、参天大树都可以在其中成长,只要你生命力足够顽强。

脏乱差,当然是真的。但纽约不是一个地点,而是一场永恒的狂欢节:永远有音乐会、画展、摄影展、电影节、示威游行、政治会议、学术讲座在进行。一个被定格在文化爆炸的城市,不脏乱差就奇怪了。

对于有志青年来说,发疯是多么灿烂的事情,简直义不容辞

一个只有一国两制含义和解析几何的青春会是多么缺乏诗意。

美好的秘诀就是速朽。

这些陈腐的逻辑真叫人扫兴,仿佛一切艺术上的想象力,在表达上最终都是对自我的厌恶。

多少层现实啊,多少个角色啊,累。

L和我说,他的理想就是挣很多很多钱,然后一夜之间把他们输光。

想到了生活就是一个手段不断淹没目的的过程,比如吃饭问题不断淹没精神问题。

相通了以后,我就不那么虚无了,就以体验生活的名义接收了虚度时光这个事实。在所有的事实中,这个是最差劲的。

人为了避免痛苦,总是可以创造出无穷的道理。

一个缺乏弹性的人,多么可悲。虽然他的渴望无比坚硬,但现实总是更坚硬。

人人都追求幸福,但是很多人的当务之急不是追求幸福,而是精神自救、不发疯、不奔溃、不像大街上的那个疯子一样高举圣经在车水马龙中高嚷“哈利路亚”。

为什么关于每一场恋爱,我们所能牢牢记住的,往往只是开头和结尾而已。或者,如果关于这和个人你能记住的只是开头与结尾,那么你们从来就不曾真正恋爱过?

年少、口号,不知天高地厚,以为大地在你脚上,荷尔蒙武装起来的正义感,这些东西搅和起来,人就操蛋了起来。而这操蛋中最操蛋的一点,就是那貌似反叛景胜中隐藏的谄媚情节以及羊群心态。

以前王小波对“反熵”的行为表示欣慰时举国一个例子。一个登山者解释自己为什么爱爬山时说:不为什么,因为这座山就在这里。

读与延安整风相关的著作,读来读去,结论只是:一切洗脑的成功要旨,不过在帮助人们逃避自由。当一个体系能够用逻辑自洽的方式替你解答一切问题、并保证这些答案的光荣伟大正确的时候。的确,你为什么还要去承受“肩负自由的疲惫”呢?

这么安静的成长,仿佛在那里打着盹,每一朵花都是一个哈欠而已。哪像我们人类,每一天都活得虚张声势,每天早上醒来,都要把活不活下去,重新变成一个问题。

世界因为我们脑子里少的那根弦而精彩。

 

三:论人生意义之不可知

治疗愤世嫉俗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断照镜子。

我默默焦虑着,自作多情的为每个人伤感。每个人心里,有多么长的一个清单,这些清单里写着多么美好的事。可是,它们总是被推迟,被搁置,在时间阁楼上腐烂。为什么勇气的问题总被误以为是时间的问题,而那些沉重的、抑郁的、不得已的,总是被叫做生活本身。

有没有真正经得起推敲的人生呢?还是垂下眼帘像躲开大街上的暴露癖那样躲开“意义”这个字眼呢?

在青春的掩护下,颓废是勇气,懒惰是反抗,空虚是性感。

但也许《麦田守望者》并不仅仅是一部青春小说。他是关于一个人在看透人生注定失败后如何说服自己去耐心地完成这个失败的小说。

但这个社会最糟糕的地方,也许恰恰是他甚至不那么糟糕--这些不好不坏的人,以他们的不好不坏,无情剥夺了霍尔顿愤怒的资格,而愤怒,至少愤怒是一个人感知自我最快捷的方式。

16岁的霍尔顿,30岁的霍尔顿,60岁的霍尔顿。他们看透了世界之平庸,但无力超越这平庸。他们物理成为“我”,但又不屑于成为“他”。他们感到痛苦,但是真的,这连痛苦都很平庸--这世上有多少人看透人生只需五并感到愤怒,而这愤怒早就不足以成为个性,不足以安慰人心。事实上愤怒成为时尚,他甚至有些可鄙。

我想霍尔黁也许不是真的愤怒,他只是恐惧。他只是对自己的虚空人生感到恐惧,而处于自尊心,我们总是把恐惧表达成傲慢。他还热爱小说呢,他还热爱音乐呢,他还热爱小妹妹脸上的笑容呢。

我们找到了“哲学”。Matrix不仅仅是一个好人打倒坏蛋的故事,而是一个在“残酷的真实”和“美好的幻想”中做出选择的哲学问题。

和你的梦想有关系的,和你所想象的自己有关系的,才是你的故乡。

但再仔细想想,把什么都看透,追求的不过是一种智力上的虚荣,而且还伤害了自己活下去的兴致。所以附着在物质上的很多“意义”,就像新娘头上的红头盖,还是不掀开来才好。

但是,作为一个猴子,你看见好好一个人,脖子上绑一根绳,绳子处在胸前,神情肃穆地朝你走来,你肯定会觉得人类真是一种充满幽默感的动物。你会想,人类未来装正经,连脖子上绑一根绳子这种事情都想的出来,还染成各种颜色和花纹,真是有两把刷子。

愤青有多么多东西可战斗,资青有那么多钞票可以赚,文青有那么多感情可以抒发--历史还远远没有抵达它的尽头,未来还坐在红盖头里面激发他的想象力,他还可以那么全力以赴地向他奔跑,并且从这全力以赴中感受到意义凛冽的吹拂。

对于习惯惹事生非的灵魂来说,简直是一种灾荒。

昨天和一个朋友聊电影March of penguins,就说企鹅那样或者有什么意思,从头到尾就是为了一个“繁殖”。你可以说它体现了生命的伟大和顽强,但是一个无意义“伟大而顽强”地繁殖出更多的无意义,这是还真不能让我肃然起敬。

据说,人活着,是要有精神支柱的。

精致的平庸总要好过粗糙的平庸。

快乐这件事,有很多“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素。基因,经历、你恰好碰上的人。但是充实,是可以自力更生的。罗素说他生活的三大动力是对知识的追求、对爱的渴望、对苦难的怜悯,其他两项都是可以自给自足的,都具有耕耘收获的对称性。

年少的时候,我觉得孤单是很酷的一件事。长大以后,我觉得孤单是很凄凉的一件事。现在我觉得孤单不是一件事。至少,努力不让他成为一件事。

在辽阔的世界面前,一个人有多谦卑,他就会有多快乐。

人若有知己相伴固然妙不可言,但那可遇不可求,真的,也许既不可遇又不可求,可求得只有你自己,你要俯下身去,朝着幽暗深处的自己深处的自己深处手去。

如果每次听到动听音乐的时,就觉得这个世界的一切丑恶都可以被原谅。

 

四:论爱情之不可能

很多时候,甚至不是两个人由于历史的惯性心城了这种“权力格局”,所以不得不默默承受。

受虐与施虐的痛感--或者是快感--本身,成了爱情的防腐剂。说白了,不是因为爱而去忍受痛而是通过痛才能感到爱。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流行歌曲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关于得不到爱情或者失恋的痛苦的。

这事让我觉得,同时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它把模糊的东西,转化为清晰。把迟钝的东西,转化为尖锐。就是通过被伤害,爱的感觉边得清晰而尖锐,正如通过生病,我们突然感受到我们身体的存在。

每个人都有一部爱情的血泪史,上面记载着我们无情地踹掉别人以及无情地被踹的历史,也是就施虐与受虐的历史。

如果在感情的轻度和受伤害的程度之间做一个统计回归分析的话,二者很可能是正相关的。

真要把一大块蛋糕推到你面前,让你没完没了地吃下去,估计很快就倒了胃口。还是放在橱窗里,眼巴巴地看着,才有咽不完的口水。

地球人都知道,你不让对方时不时地痛那么一下子,人家哪会把你当回事。

痛就是爱的那么一个小容器。

所以那些以为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成功避开爱的"礁石”而得意洋洋的人,还真说不清人家是赚了还是赔了。从完好无损的角度来说,是赚了;从极端体验的角度来说,又是赔了。

当年那个爱啊,一不怕死而不怕累的,以后追溯起来的时候,还可以像个出生入死的抗美援朝老兵似的,来个英雄无悔。

约会的出现,可以说是对人体的欲望和精神依恋发展不成比例这个客观现实的承认。两个人肉体发展的关系,可以像电饭煲做饭那么快,而两个人感情的发展,往往像砂锅煲汤那样慢,怎么办?约会呗。

约会文化的风靡,在某种程度上等于人类承认了自己的双重无能,在抵制欲望面前的无能;在培养感情方面的无能。

上一次床,只要一点荷尔蒙,而要爱一个人,要有激情,恒心,意志,力气这些罗里吧嗦的东西,而人类永远是避重就轻的那么一种动物。

“找对象文化”只不过是对人的肉体欲望和精神依恋发展不成比例这个客观事实的不承认而已。明明肉体欲望和精神依恋的发展是不成比例的,非要做“同步发展状”,结果就是,既然上床了,那就结婚了,既然结婚了,那就凑合吧,既然家里凑合了,那就再外面嫖妓或者找外遇吧。

事实上,我们也可以说,约会文化中的人们非常享受那种昙花一现的快乐,而找对象文化中的人们非常享受那种细水长流的快乐。轻盈或者沉重的,都是快乐。

一个人的感情总量是有限的,如果你把它给的零敲碎打地用完了,等到需要大额支出的时候,你的账号就已经空了。所以约会文化最大的弊端就是它的挥霍性。现代人冲向dating市场,就像一个饥饿的人冲向一次自助餐,他东一勺子,西一筷子,每一个菜都是浅尝辄止,但每一个菜都没有留下回味的余地。

虽说爱的深度和广度之间,很可能有一个互换性,但我总觉得,真爱是一个对深度而不是对数量的体验。

爱情里面,最艰巨的部分、莫过于相遇吧。

百把来人里面,身高体重长相工作学历性情人品才华年轻婚姻状况又令人中意的,很可能一个也没有。

电影是电影,生活是生活。电影的好处就是导演可以假扮上帝,把命运像面团那样揉捏,面包,饺子,馄饨,面条,想吃什么就捏什么。

上帝给了每一个人偶然性的监狱,但是他竟然企图越狱。

但我可不想越狱。偶然性是残忍的,但偶然性之美在于它的独一无二性。可以无限复制的东西是不美的,可以被无限复制的东西是不珍贵的,可以被无限复制的东西是工业流水线而已。

那么多事情,跟青春绑在一起就是美好,离开青春,就是傻冒。连愚蠢,也只是青年人的权力。

当好事来的太晚了的时候,它就变成了坏事。

据说真正的爱情,不是因为对方能带给你什么,而是因为你就是欣赏他的美好。

耐心是一种美德。

很多时候,冲动里面有一种快感,而另一些时候,远离则是一种操守。

你所能想到的全部理由,都是对的。全部理由,听上去多么残酷。他不爱她了。

不就是个心碎吗?有人在跳楼,有人在挨饿,有人得癌症,有人被砍死,还有人不幸生在了伊拉克,那么多心碎的声音,那么多蚂蚁的哈欠。

想到要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分给另外一个人,就觉得不甘心,所以暂时不想要孩子。

马克思说了,私有制是万恶之源,而婚姻本质上不过是爱情的私有制而已。

一个人占有得越多,就被占有的越多。

我恶毒的以为,大多数人人结婚,其实仅仅是因为无所事事,于是决定用一种无聊取代另一种无聊。

北极没有住着一个圣诞老人,生活中的老鼠并不像动画里那样可爱,有志者事竟成只是个笑话,希望它也就是个希望而已。

怎么就那么有破坏力?它怎么就可以将两个其实不怎么相爱的人死死捆绑在一起,也可以将以分本来挺美好的友意糟蹋得支离破碎,它还可以将两个本来相爱的人扭曲成两个相互戒备、相互折磨的占有狂呢?他简直就是异常地震,所到之处,天崩地裂,生灵涂炭。

比一个纳粹的爱更难理解的,是爱的纳粹性。

在所有对“爱”的定义中,有一个曾最深的打动我:“True love is love for hunmanity"。我想它的意思是,只有真正爱人类的人才可能爱上一个具体的人。就是说当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这份爱是在表达这个靠近真善美的决心,就是说爱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个遭遇,就是说真正的两性之爱是对正义与美之爱的一个分支。

也许爱与人道不人道也没什么关系,它甚至是它的反面。爱的非理性、破坏力以及它将人引向毁灭、疯狂、痛苦诱惑的引力,都与人道精神背道而驰。正如政治世界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爱情世界也是。正如政治不可能合理,爱也不可能。所谓爱,就是人被高高抛起又被重重砸下的那种暴力,就是被征服者,在自我的废墟上,协助那个征服者残杀自己。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crush则是一场感冒。肺结核让人元气大伤,死里逃生,感冒则只是让你咳点嗽、打点喷嚏,但是他时不时发作一次。

也许是因为等到对方走得更近,你看清他的全部,他身上那个亮点慢慢被他的其他缺点稀释,以至于那份感情还来不及升华就已经腐朽了下去。

Crush是速朽的。他的残酷和优美。

世俗把一切噪音开始打着“爱情”的名义,潜入Crush,把它从一声口哨腐蚀成一个拖沓的肥皂剧。

糟糕的是,人们总是把crush误以为是爱情,败坏那份幻想的轻盈。人们迫不及待地要从那瞬间的光亮中,拉扯出一大段拖沓的故事,最后背着拖沓淹没,深陷泥沼,积难重返。

面对有些可能性,转过身去,是个美丽的错误,但是迎上前去,则是个愚蠢的错误。

这世界,贫富分化的,岂止是财富,岂止是色相,岂止是智力,还有色相。

我们卑微渺小的欲望,闪烁在她们灯红酒绿的都市。

一个人是多么容易吧对自己的鄙视误解为对爱情的需要。

爱情的伟大之处在于可以遮蔽一个人的虚空,爱情的渺小之处在于它只能遮蔽一个人的虚空。

我想之所以永远有那么多人在忙着得到爱失去爱抱怨爱唠叨爱,除了伟大的化学反应,还因为爱情是成本很小、“进入门槛”很低的戏剧。

制造一场爱情或者说看上去像爱情的东西,只需要两个人和一点荷尔蒙而已。

枝繁叶茂的爱情,让一个可忽略可被替代可悲抹去而不察觉的存在,看上去基本像是生活。

我看到的只是,自我是也该深渊,他如此庞大,爱情不可填补。

长太息之掩涕兮,哀女生之多艰。

别跟我说为情所困的美好之处,“美丽的忧伤”这个姿势,摆久了累不累?何况忧伤他有什么美丽呀,何况有时候你其实也不忧伤,所谓忧伤不过是空虚的一种形式而已。 那么,不值得书写的生活值得度过吗?

还在他还有回忆。张爱玲10岁的时候在期盼爱,20岁的时候在书写爱,40岁的时候在放弃爱,60岁的时候在整理爱。短短三五年的爱情,这样细水长流地被思量、被咀嚼、被雕刻,好比写一本书,前言花去20年,后序花去50年,最厚重的却仍是青春那三五年。也许晚年张爱玲不需要生活,因为她曾经拥有的不可超越。

那一定意义上,共同贫富才是和谐社会的真谛。

现在有点理智的人都愿意承认,维持婚姻的动力绝不仅仅是“爱情”

从历史唯物注意的观点出发,显然,除了“爱情”这样的美好情感,婚姻的动力还包括:第一,孩子的抚养;第二,“亲情”。据说爱情时间长了,就会发生某种化学反应变化成“亲情”。第三,经济上的相互扶持,第四,生活上的互助。就是说。即时没有爱情,一般来说,人们也往往会因为以上四个原因而维持婚姻。

如果爱情越来越成为婚姻的基础,接下来最显然的问题:爱情这个东西,保质期很短啊!不可否认,总有一些相爱一生的伴侣,但是更多的人,一生N次坠入爱河和坠出爱河,有些都摔成肉饼了。甚至有人说,一般来说那种热烈的,还没有转化为“亲情”的爱情,往往只能维持6个月左右。

 

五:论社会之既不可知又不可能

理想主义青年们也许会高举乌托邦标语嚷口号,但是他们的双脚却精明地留在了腐朽的资本主义。

世上有一种富人“穷的只剩下钱”,套用这个公式,世上有一种强权,“虚弱的只剩下暴力”

避重就轻是皆大欢喜的必由之路,作为一个热爱皆大欢喜的社会,我们又取得了一次胜利。

雨果说:当一种观念的时代已经到来,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它。这句话的反面是:当一种观念的时代已经过去,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挽留它。

这些道德极限场景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危险面前我努力并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我是否能够忍受自己在别人极端痛苦面前无所作为?

没有良知的人不承受痛苦。

消费的乐趣,从来都是物理的乐趣,数量越大越无力。

很多时候,你以为你的所作所为是出于爱,其实还是不够爱。另一些时候,你忙着轰轰烈烈地爱人类,却忘记了爱身变一个个的人。

也许人世的希望不在于发现真理,而在于追问一句,发现真理又如何。

阶级当然是一个客观存在,但如果阶级可以为一个人的行为言论辩护,那么我们为什么还需要法院对案件一个一个地做个案分析。

那个“坏人”是怎么变“好人”的。确切地说,我很想知道一个腐朽大厦的倒塌,是从哪个裂缝开始的。

我老觉得美国这个国家从来没有过革命的经历也不好,许多知识分子从来没有享受过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所以眼巴巴的,老惦记。对于渴望M的人,不S一下他,他就不消停。

我想大学精神的本质,并不是未来让我们变得更深奥,而恰恰是恢复人类的天真。天真的人,才会无穷无尽地追问关于这个世界的道理。大学要造就的,正是这种追问精神,也就是那些“成熟的人”不屑一顾的“书呆子气”。

“成熟的人”永远实在告诉你,存在就是合理的,而合理就是不必追究的,不必改变的。“成熟的人”还告诉你:这个世界,无商不奸,无官不贪,所以战胜坏人的唯一方式就是成为更坏的人。

自由这个东西的神奇,不会在于他会带来多少洪水猛兽,而在于,这些洪水猛兽出现以后,你发现它其实也不过如此。

生长于这个时代的人未必更好,只是更幸运而已。也许任何时代的人可以做的,只是在“可能”变成“不可能”之前,及时说不。

 

后记:

在一定程度上,文字不是记录我生活的方式,而是我体验生活的方式,因为书写的过程拉近了我和被书写对象的距离,使最微小的事物都呈现出五官和表情。

如果说丰富的生活是红军在与敌人的激战中爬雪山过草地的话,那么我的生活更像是一直骆驼无声地穿越撒哈拉。这场穿越中没有敌人,没有雪山和草地,没有尽头处光明的延安,只有倾听自己呼吸的耐心、把一只脚放下去之后再把另一只脚抬起来的耐心。

我相信这不是度过意义人生的一种方式。它是度过有意义人生的唯一方式。我相信是一个人感受的丰富性、而不是发生在他生活中的时间的密度,决定他的生活质地,是一个人的眼睛、而不是他眼前的景色,决定他生活的色彩。

一个事物的价值决定他的效用,而效用永远是主观判断。所以我希望,至少我希望,这本数能带动读者和我一起响应苏格拉底的号召,去实践这样的人生态度,不被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这句话的山寨版说法是:没有无聊的人生,只有无聊的生活态度。

但作为一个无限悲观的人,我常常以嬉皮笑脸的语气来描述这种悲观,以掩饰自己还死皮赖脸活在这个世界上所带来的尴尬。别人往往记住了说话的语气,却忘记了这语气之下的信息。事实是我觉得人生的确充满了不可知与不可能,对此我心意难平。一气之下唠叨出这么多文字。

有一天我在博客上看到一句话:人尚未丧失自知性的几种表现--忧郁、自闭、强迫症、交流障碍、妄想、躁狂、焦虑……听听,“尚未丧失自知性”,有精神疾患的人简直应该弹冠相庆了。

知道自己的焦虑狂躁抑郁妄想悲观或者更多时候仅仅是面对无边无际沙漠的惊恐,也可以是生产力。

《民主的细节》读书笔记

 

《民主的细节》这本书是作者刘瑜过去给一些期刊报纸写的专栏文章结集,其中主要是给《南方人物周刊》的文章。全书中以讲故事的形式,把“美国的民主”这样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拆解成点点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去描述。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民主的细节》贯彻全书的除了是作为公民的责任意识,更是民主国家的责任共同体意识。她认为:一个真正牢固的民主制度,需要的不仅仅是”当我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我要坚决捍卫我的权益“,而是”当我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你要捍卫我的权益。当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我要捍卫你的权利“的责任共同体意识。

《民主的细节》中举到了一个例子:美国前司法部长亲自跑到伊拉克给萨达姆做辩护律师一事,就生动诠释了美国的”权利观念”甚至胜于“敌我观点”。也就是说,一个人捍卫的不只是自己的权利,更是别人的权利,捍卫的不只是好人的权利,也是“坏人”的权利!

因为”他也可能是我“。这也是刘瑜几乎所有的书中,都会反复强调的一个思考维度。

中国知识分子在上世纪50年代的“镇反”中万马齐喑,因为他们不是“坏人”,结果“反右”来临时,他们就成了“坏人”。农民在“土改”斗地主时斗志昂扬,因为他们不是“坏人”,结果人民公社运动中他们有谁想藏私粮,就成了“坏人”。干部在历次“肃反”中火上浇油,因为他们不是“坏人”,结果“文革”一来,他们就成了“坏人”。造反派在打倒“走资派”时声嘶力竭,因为他们不是“坏人”,结果“清理阶级队伍”时,他们也成了“坏人”。这么看来,每个人在捍卫别人权利的时候,其实更是在捍卫自己的权利,因为他可能是我,若无视他的权利,等我真的变成了他,那么我的权利也早就荡然无存。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