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时,中国大陆想要鱼与熊掌兼得 -- 加强与俄罗斯的协议,以制衡美国的力量,缓解来自西方的战略压力;避免针对大陆政府、公司和金融机构的单边和协调制裁。一年后的今天,大陆依然在实现这两个相互竞争的目标之间艰难前行 (下图 YouTube)。在不违反西方制裁的条件下,购买打折俄罗斯石油,加强与俄罗斯的经济联系。在联合国投票中弃权的同时与莫斯科进行外交协调。由此,2022年中俄贸易额增长了34.3%,达到创纪录的1,900亿美元。与此同时,北京在密切研究西方制裁联盟的战略、战术和能力。她知道,如果与西方的紧张局势继续加剧,如攻占台湾,美国及其盟国对待中国大陆不会比对俄罗斯更仁慈。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曾经,中国大陆认为只有联合国安理会才具合法性对一个联合国会员国实施制裁。故过去二十年中,大陆谴责美国对古巴、伊朗、缅甸和其他国家的制裁,认为这些制裁“严重损害了其他国家的主权和安全……严重违反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至于那些“损坏中国利益”的外国公司呢?不,中国大陆不会制裁它们。但对那些违反 “公共卫生”政策、破坏环境或其它有损中国大陆公众利益的行为,北京当然要让相关国家知道不可行 – 让陷入争端的国家在大陆的那些公司告诉其政府吧。于是,2010年大陆异见人士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时,挪威对大陆的三文鱼出口不那么神秘地崩溃。2014年,菲律宾在南海提出海岛领土主张后,其出口大陆的数吨菲律宾香蕉被查出农药污染。2016年,达赖喇嘛访问蒙古时,力拓集团 (Rio Tinto) 的数百名卡车司机因中蒙边境“临时”关闭遭遇大规模交通堵塞。韩国乐天集团 (Lotte) 提供地块部署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后,因被查出“消防安全”隐患,而于2017年关闭了其在大陆的90家乐天超市。同时,中国大陆赴韩团体游的数量减少,致韩国遭受超51亿美元的收入。与此同时,北京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坚持在国际上宣传其一贯的主张 -- 单方面强制性经济措施在国际体系中没有地位。
世界在变,与世界接轨的中国大陆也与时俱进,在对外政策进行改变。现在,北京开始仿效美国西方,单方面运用惩罚性措施来制裁那些“危害中国主权、安全或发展利益的行动”的外国个人或公司。它积极接受单边经济措施。如2020年,中国外交部开始对批评北京在新疆和香港行动的加拿大、英国、美国和欧盟官员实行有针对性的资产冻结和签证禁令。同年,大陆商务部仿效美国商务部长期以来的《实体清单》,制定了《不可靠实体清单》,以限制指定公司进入中国大陆购销商品和进行投资。在2020年香港国家安全法中,北京还增加了对那些干涉大陆对香港主权的人的制裁。最新例子便是制裁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雷神技术,原因是对中国领土台湾出售军事武器 (下图 GNEWS)。
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
2022年2月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军事行动后,英国、美国和欧盟先后对俄罗斯施以惩罚性的制裁 -- 冻结俄罗斯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英国、美国和欧盟的所有外汇储备的资产;制裁俄罗斯最大的金融机构;并切断了他们对 SWIFT 的访问,为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出口价格规定上限。要知道,俄罗斯是全球GDP第十大经济体,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也是从石油、化肥、谷物到钛等关键全球商品和投入的主要供应商,世界核武器最多的国家,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多种全球机构的成员。在制裁俄罗斯的同时,西方承受着严重的通货膨胀,天然气短缺,得以更高的价格购买(主要是美国)能源。
虽然乌克兰并非美国和欧盟的签约盟友,虽然乌克兰的贪污腐败让人诟病,日本、英国和欧盟坚持援乌,尽管他们因此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承担了相当大的国家和全球风险。联系到台湾,其经济规模比乌克兰大得多,是亚洲工业第七大经济体,在全球供应链(主要是半导体制造)中起着关键作用。华盛顿与台湾的历史、法律和情感关系比与乌克兰的关系更密切。
对此,"坚守中立"的中国大陆看得一清二楚。那么,西方国家,尤其美国,会对大陆“解放”台湾的行动听之任之吗?客观地讲,北京不再假设西方只会对边缘国家实施重大制裁,而对中国大陆这样的主要国家仅实施边缘制裁。北京认识到,大陆“解放”台湾时,“纸老虎”美国,或许还有其盟国,很可能会对中国大陆施以像对俄制裁那样惩罚措施,如果不是更为严苛的话 (下图3 REPUBLICWORLD)。因为中国大陆是美国的第一竞争对手,必须予以打压,即便其经济规模是俄罗斯的十倍,即便大陆在全球经济中的贸易、投资和资本流动方面的分量使俄罗斯相形见绌,即便大陆也是核大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多种全球机构的成员。北京政策制定者看到的结果明确无误:对美国制定的国际秩序形成重大威胁确实会引发非常痛苦的经济反应,即使这会给实施制裁的国家带来代价,但被制裁的国家承受的是几乎毁灭性的后果。
至少有部分大陆人士认识到,在台湾问题上的贸然出手会为美国提供一个绝佳机会,可以名正言顺地将老二的实力和潜力一举消除。那么,中国大陆难道就此马放南山,就此放弃对“神圣领土”的申索?
建立堡垒中国
中国大陆决不会因为害怕制裁而回避对台湾使用武力。任何国家领导层在制订战略决策,包括战争决策时,都会权衡实施一项重大策略行动所耗费的成本和带来的收益。但这并不表明大陆不会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从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中吸取经验教训,为首站即决战,一战定乾坤地“解放”台湾创造更多选择。
2014年俄罗斯宣布克里米亚回归后,莫斯科将其外汇储备增加到6,310亿美元,但绝大部分是欧元和人民币等非美元外汇。到2021年时,俄罗斯已将其美元持有量减至总货币持有量的16%,购买了900亿美元黄金,建立了Mir国家信用卡系统,用于替代美国控制的SWIFT银行间信息系统。据此,在2022年2月俄乌开战前,莫斯科深信已经非常“抗制裁”,并自豪地称自己为“堡垒俄罗斯”。可让普京始料不及的是,俄罗斯已经转移到加拿大、日本、英国和欧洲的高流动性货币外汇储备(约3,000亿美元)被这些国家冻结了。甚至俄罗斯的部分黄金储备也被冻结了,因为那些黄金储存在加入制裁的国家司法管辖区。
“堡垒俄罗斯”的其他防御措施则更不成功。当美国财政部2022年9月宣布,与Mir国家信用卡系统合作的银行将被视为规避西方制裁时,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和越南的银行与俄罗斯的信用卡系统断绝了联系。
为预防将来可能的封锁制裁,特别是有了俄罗斯的前车之鉴,中国大陆一直都在降低美元在其外汇储备中的分量。根据可以得到的资料,大陆的美元外汇已从1995年占外汇储备总量的79%降至2016年的59%。2016年以后大陆继续减持美元,但由于大陆不再提供细分数据,无法得知现在大陆的美元占其外汇储备总量的百分比。可以推测的是,大陆会以欧元、日元、英镑和黄金来替代减持的美元作为其外汇储备 (下图 GOLD ALLIANCE)。即便如此,大陆依然有着其外汇储备被冻结的风险。因为欧元、日元、英镑的发行国/经济体都是美国盟国,也都积极参与了对俄罗斯的制裁。
中国大陆也推出了自己的人民币支付系统——跨境银行间支付系统 (CIPS),并在其中央银行建立了清算与俄罗斯等国双边贸易的机制,避免使用美元和欧元。截至2022年3月底,CIPS共有1,304家参与机构,占SWIFT参与机构的十分之一。显然,大陆的防御措施比俄罗斯做的更好,这很大程度上要归于其作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最大贸易伙伴具有巨大影响力。即便如此,要说服美国及其盟国将全球资金流动委托给CIPS运营交易将会极其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因此,一方面中国大陆比任何其他国家都更有能力开发替代西方平台、协议和机构的变通方案和替代方案。另一方面经济和地缘政治现实显示,美国和西方不会给大陆在全球金融体系中任何机会,更不能指望让人民币取代美元和欧元成为主导国际货币。北京认识到其迄今为止建立堡垒中国的努力,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联盟的意义
当华盛顿利用美国技术、金融市场和美元支持政府对外政策时,它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然而,没有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台湾、英国和欧盟的配合,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会大打折扣,因为俄罗斯会有很多变通办法。实践证明,美国手中最有价值的武器是其国际伙伴关系的力量,而非技术、金融市场和美元(虽然它们的杀伤力也不弱)。长期以来,中国大陆都反对在国际事务中拉帮结派。同时,中国大陆发现靠自己单打独斗地对其个别贸易伙伴施加压力,其效果十分有限。如澳大利亚和立陶宛在遭受大陆严厉措施时,由于得到了美国和欧盟的经济和政治支持,两国都顶住了这些措施。正反两方面的案例让北京认识到,一项对外政策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交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如果大陆能与亚洲(尤其是东盟)和欧洲(欧盟)国家保持友好关系,进行密切和有利可图的商业交易,任何反华联盟的努力将会非常困难,任何与北京对抗的尝试会不受欢迎。或许,这能解释为什么北京在俄乌冲突中谨守“中立”,既坚持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亦提醒要对相关国家在安全方面的正当诉求给予重视和妥善解决,以及中国大陆外交官和商务代表团游走于各国,努力与这些国家建立更友好的外交关系和更紧密的经济联系 (既保持与乌克兰的“战略伙伴”关系,也坚持中俄关系“上不封顶”)。显然北京在努力向先生美国学习,努力在建立联盟方面实现东升西降 (下图 YouTube)。
那么,中国大陆能够向美国那样建立起自己的联盟,在关键时刻 (解决台湾)帮助其减轻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压力吗?非常困难,但也有可能 -- 得让别国看到前(钱)途。经济上去了,高端芯片能生产了,像美国那样强大和富有的时候,别的国家会像苍蝇蚊子般叮着。前总统克林顿曾一针见血地说过,“笨蛋,关键是经济。” 国家就是大号的民众,“不见皇军不挂弦。” 你得有真金白银 - 胡萝卜加大棒。像俄罗斯那样仅有大棒是玩不转滴。像日本那样的经济动物也不抗揍。所以,大陆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起来。
* 本文主要参考了费根鲍姆和苏宾撰写的“中国从乌克兰战争得到的经验教训” (What China Has Learned From the Ukraine War)一文。该篇文章发表在2023年2月4日一期的《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作者之一伊凡·费根鲍姆(Evan A.Feigenbaum)系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Studies at the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研究副主席。曾在小布什政府工作,任国务院副助理国务卿(Deputy 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 2006年至2007年,2007年至2009年)。另一作者亚当·苏宾(Adam Szubin)现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Johns Hopkins University’s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杰出常驻国际关系学者(Distinguished Practitioner in Residence)。他过往经历包括担任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主任(2006年-2015年),和代理财政部副部长(Acting Undersecretary of the Treasury 2015年-2017年。
参考资料
Burgers, T. & Romaniuk, S. N. (2022). China’s Real Takeaway From the War in Ukraine: Grey Zone Conflict Is Best. THE DIPLOMAT. 链接 https://thediplomat.com/2022/10/chinas-real-takeaway-from-the-war-in-ukraine-grey-zone-conflict-is-best/
Feigenbaum, E. A. (2023). What China Has Learned From the Ukraine War.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链接 https://carnegieendowment.org/publications/89054
Feigenbaum, E. A. and Szubin, A. (2023). What China Has Learned From the Ukraine War. FOREIGN AFFAIRS. 链接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china/what-china-has-learned-ukraine-war
Lopez, C. T. (2022). China May Draw Lessons From Russian Failures in Ukraine.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链接 https://www.defense.gov/News/News-Stories/Article/Article/3153131/china-may-draw-lessons-from-russian-failures-in-ukra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