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诗外传10.25:昔者太公望周公旦受封而见

夏学,就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质极其丰富,科技发达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经为核心的华夏生命哲学,正好可以用来添补空虚的心灵,给人智慧和力量。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韩诗外传10.25:昔者太公望周公旦受封而见

 

原文:

昔者、太公望周公旦受封而见,太公问周公何以治鲁?周公曰:“尊尊亲亲。”太公曰:“鲁从此弱矣。”周公问太公曰:“何以治齐?”太公曰:“举贤赏功。”周公曰:“后世必有劫杀之君矣。”后齐日以大,至于霸,二十四世而田氏代之。鲁日以削,三十四世而亡。犹此观之,圣人能知微矣。《诗》曰:“惟此圣人,瞻言百里。”

译文:

从前,姜太公和周公受封齐鲁。两人相见,太公问周公如何治理鲁国?周公说:“尊重长上,爱护亲人。”太公说:“鲁国从此慢慢弱小。”周公问太公如何治理齐国,太公说:“推举贤才,奖赏功臣。”周公说:“后代一定有国君被杀害篡权。”后来齐国日益强大,达到了霸主的地位。延续了二十四世,田氏杀害了姜太公的后代,取而代之。鲁国则日益弱小,三十四世就灭亡了。从这件事可以看到,圣人的确可以见微知著。《诗经》说:“只有圣人,可以看到百里之外。“

侠客心得:

周公是精通易经的圣人,能通天地之道,可以洞察先机。其实这没有什么神秘的,是良知良能固有之能力,譬如无思而知冷暖饥渴。圣人的良知没有被遮蔽,对一切事物都能贞观,把握其先机,因此圣人能见微知著,预知未来。而我们一般人因为私心杂念的遮蔽,良知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不可能照亮遥远的未来,也只能穷于应付眼前的破烂事儿。因此圣人的教育离不开清心寡欲以培养仁心,仁心培育好了,智慧和勇气就能枝繁叶茂。

 

良知良能一镜心

日日拂拭无纤尘

迎来送往勿助忘

茂如春松有天根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