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活动太多的隔靴搔痒
2008年12月16日
何必
“改革开放中的新阶层:农民工从边缘走向政治舞台”(略。)
这是该报纪念改革开放30年系列文字里一则的标题。
越来越接近高潮啦。
就像毛片儿里,赤身裸体丰乳肥臀穿着及大腿根儿锃光瓦亮高筒皮靴的娘们儿的娇滴滴的浪叫声越来越撩人心魄那般。
嘿嘿。
涉及到改革开放,以前我引用过不少人的说辞。今天我只目的性非常强地用三个人的内容。
多才多艺的胡星斗对风起云涌的他称之为“反改革开放时代”又发出了他热衷于的建议。
2008年8月15日 19:51
转发: 中国进入了“反改革开放”时代;建议实行“新政”
中国进入了“反改革开放”时代
(何必注,略。)
实在地,我真是认为胡星斗的不少建议很有价值,但是也有些内容则很不靠谱。我与胡星斗见过面,开过会,吃过饭。他也能够收到我如此内容。但是,我还是得说,就如同他曾经建议提高警察待遇那样,对改革开放,也让人看了有些不着边际。
白祖诚应该是今年10月份才开始能够收到我的如此文字。那时,我的文字已经由穆兄的同事代为发送,并且在发送的同时带有我很不希望的要求收件人回复或评论的字样。白祖诚对此给予了如此评论。
zucheng bai
2008年10月7日 21:35
潘祎先生:来信收到。大侠诚意征求对文章的反馈和评论,恭敬不如从命。(何必注,略。)
白 祖 诚
10月7日夜
……………………
我的回复。
白祖成先生:收到你的意见。非常感谢。需要说明的是,我如此写作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四年多,每天一篇风雨无阻。如此,被人们称之为“一个人的日报”。这在全世界恐怕也没有人能做到。我的愿望是,提供当局不肯供给的信息公共品,与大家共享。可是,每天的工作量太大,很难细致入微。你的分段的意见,早就有别人提议过,我想应该是可能的情况下采用。至于说文字了嬉笑怒骂的太多,恐怕是因为现如今一本正经的太多,特别是当局。我的通信地址是:北京…………(100045)。说到如何知道你的电子邮箱地址,我是在某封别人群发的邮件上加入的,我现在通讯录里6000多个地址都是这么来的。当然,其中如果有人不愿意继续接收,告诉我不发就是了。谢谢。
……………………
白祖诚邮件的内容。
2008年10月9日 20:15
回复
潘祎先生:接到复信,(何必注,略。)
白先生,6000个地址,是每天都发送的。所以,工作量很大,也已经坚持了四年多。好在这个月开始,穆兄(你也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这个人的情况,嘉利来董事长)找人接过了这个工作。
这算是个小插曲,并不在我前面说引用三个人的范围内。
白祖诚发来了不少参考材料。下面是其中之一。
zucheng bai
2008年11月5日 21:30
115HN-西藏路线图.doc
王力雄:西藏独立路线图
(何必注,略。)
(何必注,这看上去似乎与改革开放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是我想王力雄其中涉及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官僚体系。王力雄的说法特别是结论或许很多人会有不同意见,但是这个概念却太值得认真思索了。这才是我为什么要引用这个内容的原因所在。)
赵枫生曾经给我发来参考材料。
绝望的思想
——《中国:奇迹的黄昏》序
袁剑
(何必注,略。)
(何必注,原来选举与治理网也提供过下载地址,现在好像都打不开了,能否看到这本书得看缘份了。当然,后来还是打开了链接,拜读过袁剑的大作。)
白祖诚也发来了袁剑的如此文字,并且在前面做了简单的评价。
(何必注,略。)
(何必注,实在话,我真没有看出来有什么地方会像白祖诚说的那样,有什么好转,而实际情况似乎正朝着白祖诚所期待的相反的方向发展。咱们还是先来看看袁剑的大作吧。)
HS书-中国 奇迹的黄昏.doc
(何必注,略。)
如果胡星斗有耐心看到这里,就会知道,我为什么对他有关改革开放的评价颇有看法了吧。
昨天,中国社科院的中国社会发展蓝皮书问世,媒体就此有关“保饭碗”的大肆炒作里,胡星斗也对此振振有词。
媒体报道,胡星斗是个非常勤奋的人,除了外出,都可以从其座机处找到他。
我感觉,勤奋与路径选择有关。如何能够更为迅速地接近事实真相,而不至于旁门左道,是个问题;特别是作为公共人物,在公共空间评头论足,或许还是找到关键性的路径,而别再呼吁提高什么警察待遇。
袁剑此文中提及的王亚南的书,是作为《资本论》译者之一的王亚南于差不多30年前的著作《中国官僚政治研究》(1981年第一版)。
这本书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对于解析中国事务来说,是一个关键性的入门之作。
我的曾经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任教、为院长赵履宽的研究生、后来下海曾经是中山证券总经济师的堂姐夫向我推荐了这本书。
他告诉我,自从他看了这本书后,对他的世界观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从此对共产党没有了任何希望。
别忘了,他可是在部队期间就入党了的老党员。
这本书竟然有着如此巨大的魔力。
像胡星斗那样的知识精英对中国事务的判断尚且有所偏颇,遑论金发碧眼的洋鬼子乎?
由是,我一直对洋鬼子的什么“北京共识”、“中国模式”等等乱七八糟的说辞嗤之以鼻。
中国高等院校里的经济学教授尚且如此,别的什么宪政民主普世价值或者共同纲领等等,就先洗洗睡吧。
我希望胡星斗以及那些还想对中国事务说三道四指手画脚者,还是抽出点时间来,从网上免费下载这本书,认真精读。
我甚至认为,这本书应该作为中国高等院校本科生基础课的必读内容。
于是乎,我对中国在左中右人士们来不来就对中国稀奇古怪的现象鸡一嘴鸭一嘴的说辞非常不以为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吧。
王力雄的“超越者联盟”,袁剑的“奇迹的黄昏”,都有着王亚南著作非常明显的影响。
现在,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我在如此文字里要引用王力雄的相关论述了吧。
人们说,在中国的弄潮儿群体,1980年代是人文系,1990年代是财经系,到了21世纪第一个10年是宪政系。不过这个10年已经到了下半场,还是没有看到宪政系有什么让人信服之举。中国的经济学家们还是不依不饶地继续盘踞着话语权。
遗憾的是,大多数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对于政治哲学的知识太过肤浅而逼仄。这才有了经济学家在言及中国现象时蜻蜓点水跑马观花的景象。这也造成了在民间,中国的经济学家越来越成为人嫌狗不待见的众矢之的的奇观。
或许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学家当中也还是有具备良知与公共情怀者,但却呈现出知识范围的狭窄,缺乏解读相应现实的理论能力和视野。
有知识没道德,有道德没知识,这或许是中国知识分子(如果还可以如此描述并称谓这个群体的话)的一个二律背反。
我喋喋不休于,是个社会最底层的混混儿,绝非什么知识分子,在身份上与专家学者绝缘,充其量就是个在新闻界骗吃骗喝的主儿,毫无与专家学者争奇斗艳、与知识分子争风吃醋的意念与能力,根本就无从干什么人模狗样的长篇大论的行径。也正因此,我才可以在文人相轻的乱局里超然物外,看着学者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出丑而起哄架秧子,还可以由于如此特殊的身份而没有对手,比赛场的足球流氓还要爽快。
这就是不想与不能成为公共人物的益处。骂人不吐骨头。
嘎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