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医学,诗词,书法,徒步旅行
打印 被阅读次数

https://www.meipian.cn/4k9uvcw6?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6758433

杜甫 昭君故里

---咏怀古迹其三

小樵

多年前一个夏天,我从武汉专程去神农架,听说那里有野人出没。

从武汉出来先是沿着国道一路向西,快到秭归时转向,再绕着香溪两岸一路向北。两边茫茫的大山越来越高,越来越密。在一座连着一座的崇山峻岭的山谷中蜿蜒曲折的穿行,高高的山上植被茂密满目青绿,即使白天,山谷里也是阴晴众壑殊,充满了山野的气息。间或有个小村庄,多半建在山腰上。

即使坐着吉普车奔驰,在排涛大浪一般压下来的高山大岭里感觉却仍然像是甲壳虫在爬。心里不由得冒出来杜甫的句子,“群山万壑赴荆门”,而且顿时理解里面这个“赴”字用得是多么生动,多么恰如其分。同时,也自然地联想到,千年以前王昭君从这样的深山里走出外面的世界曾经应该是一次多么艰难的跋涉。

香溪虽然称为溪,河床其实非常宽,流水湍急却并不深,清亮透明的溪水冲着石头泛着波光粼粼。大概正因为水浅,流水虽大也仍然称为溪。溪畔有村庄名叫宝坪。这里就是昭君故里。香溪的源头就在神农架,一股清泉从一个圈成井口状的泉眼里泊泊涌出。

没想到,计划中的野游,途中却触发了怀古情思。

那时我刚做完临床培训,还是在外国,已经对诗词非常陌生。可在神农架的夜里,杜甫咏怀古迹之三的这首昭君故里竟然一个字一个字的重新记了起来。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记忆犹在,因为这首诗选词造句朗朗上口,而且刻画渲染特定的气氛特别成功。更重要的是,这首诗点出了昭君故事为什么特别感人。

王昭君,一个荆门大山小村庄里出来的弱女子,一步步走成了中国千年历史上让大众人们难以忘怀的名人。为什么?难道只是因为属于四大美女?

昭君是汉朝人。司马昭灭汉,成了晋朝皇帝。皇帝名讳人民需要忌讳,但昭君名字虽然被改动,代之的却是“明妃”的称谓。显然,昭君在那个年代就已经很受尊重。

后世关于昭君的诗词文学不计其数,李白,杜甫,白居易,王安石全都曾经参与。四位元剧大家里头的两个,马致远和关汉卿,都有昭君专题的大戏。

到了近代,郭沫若又编出新戏,开始赋予昭君“爱国”形象。爱民总理瞧了觉得层次还不够高,指示曹禺又重新再编一遍。于是,现代的昭君出塞便给编成了“民族团结”的象征。

在统治阶层看来,如此标榜大概觉得这应该是赋予一介民女极高的荣耀。可是,昭君之后,晋隋唐宋元明清,古代的人们并没有受过现代伟人教诲,并没有此等的先进觉悟,而昭君出塞故事广为流传却已历千年。

千年以来,各种故事与传说,以及对传说的各种解读众说纷纭,纷至沓来的各种大作演义频繁到了足够形成一种学说的程度,中国四大名著大概也就红楼梦可以媲美。那么,在未经过洗脑的古代人们的心中,是什么情愫催生着人们对王昭君的不能忘怀?

这,就是杜甫诗里蕴藏的内涵。

 

从香溪荆门茫茫无尽的深山到皇都洛阳的紫台,这已经是多数人一辈子都走不完的路。可是,杜甫没在紫台里做什么流连,笔锋一转,南方女子昭君直接又给送到更远的而且无比陌生,无比艰酷的塞北风沙大漠。“一去紫台连朔漠”,这种程度的身世漂泊,颠沛流离,几人曾经经历?更主要的是,这么大起伏的人生旅程里,又有几分昭君的情愿与自主?

“独留青冢向黄昏”,飘蓬一束,最终只落得异国他乡一丘孤零零的青冢,一个接一个的去面对无尽的塞外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传说姓毛的画工陷害,故意掩盖昭君美貌。匈奴单于求偶,昭君因此被选,自愿出塞,由此才得以见到皇上。而皇帝一见,省识昭君春风如面,后悔莫及,气得杀了姓毛的。这估计都是编的。昭君时代已经是汉武帝横扫匈奴之后,有本事号称“犯我强汉虽远必诛”的大汉王朝此时也应该不再需要通过把闺女送人“和亲”来巴结讨好谁。奈何如此发配昭君?

最不堪的是,单于死后,王昭君自己曾经上书求汉朝皇帝放她回国回乡,侍奉父母。皇帝圣旨,“随胡俗”。于是,昭君熬完了单于爹又给强嫁给单于儿子。就中原价值文化,娘嫁儿子基本就不属于人的行为了。不知道即使在匈奴胡人是否真有此等习俗,唯一间接说明的是,传说中的“平沙落雁”大概不是虚谈,昭君确实美貌,确实吸引人。

但是,这和后来,剥夺华侨国籍不让再回祖国,任由土人蹂躏,有什么两样?在千年一脉相承的中国皇帝统治者眼里,自己的臣民活该低人一等,死活都不要紧,要紧的是一定优先顺着没有自己臣民好惹的外国人。

既然如此,扯什么叶落归根?

既然如此,又何必叶落归根?

可叹华侨移居海外至少还是自愿,昭君出塞却是完全身不由己。她的牺牲是为皇帝国家所迫,而皇帝要求子民做的是别把自己当人,继续牺牲,牺牲到底。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这是王昭君自己说的。

这,才是昭君故事最惹人同情之处。在皇帝国师之类伟人的眼里,昭君只不过如同花瓶,乃是一件礼物。而在非伟人如杜甫的心里,却难免是同病相怜。试想,皇权之下,子民里哪个不是如同昭君,都是不被君主当成人的人?

所幸番邦胡人却尚有人心,一丘黄土永远收留下了昭君。

昭君冢上青草长青,只因为埋藏积聚了千年的哀怨,让老杜给升华成诗。

怨的是什么?

大汉王朝的本事。

中国爷们儿们的胸襟。

因此,昭君的故事,反应的是一个中国普通人身世价值的典型,是自己祖国的牺牲品。

因此,杜甫的咏怀的确是一首好诗,点出了昭君故事中的心结,“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怨,这是皇权下老百姓的心声。杜甫替昭君说出,算得上千古以来中国男人没怎么说过的,最对得起中国女人的话。。。

赞翦校长“高见”(原诗见下)

翦校长民女换和平真是高见,想必自家的闺女也包括在内 :

小樵

大漠风沙狼烟飞,五胡乱华势难违。

拜托伯赞多生女,嫁过匈奴嫁鲜卑。


北京大学前校长翦伯赞七绝一首:

《咏明妃》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

如何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