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的高科技文化 说起硅谷就是高科技的代名词。硅谷,Silicon Valley, 位于加州旧金山Santa Clara附近50公里的一条狭长地带,硅谷早期以硅芯片的设计与制造著称而得名。80年代后,生物,空间,海洋,通讯,能源材料等新兴技术的研究纷纷出现,硅谷地区客观时成为美国高新技术的摇篮,现在硅谷已成为世界各国半导体,电子,计算机工业聚集地,是美国主要的电子工业基地,也是世界最为知名的电子工业集中地。
硅谷包含哪些地区?从地理名词上来说,以旧金山为核心的这个北加州科技、商业和文化最密集的区域被称作San Francisco & Bay Area(旧金山和湾区),其中“湾区”又分为“东湾”(East Bay)和南湾(South Bay),而硅谷其实可以看作是南湾的代名词。主要的城镇(从北向南)有Daly City, San Mateo, Redwood City, Menlo Park, Palo Alto, Mountain View, Sunnyvale, Cupertino, Santa Clara, San Jose。
硅谷的主要区位特点是附近拥有具备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国顶尖大学为依托的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还包括加大其他几所校区和圣塔克拉拉大学等。
结构上,硅谷以高科技中小公司群为基础,同时拥有Google(谷歌),Facebook(脸书), HP(惠普), Nvidia(应伟达), Intel(英特儿), Apple(苹果), Cisco(思科), Oracle (甲骨文) ,Tesla(特斯拉), yahoo(雅虎), Qualcomm(高通)等大公司,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目前它已有大大小小公司达10000家以上,所生产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约占全美1/3和1/6。
硅谷开放包容的聚才文化吸引了全球最优秀的技术人才,聚集了美国超过六成的风投资本,上万家科技公司,诞生了苹果,谷歌等市值数千亿美元的全球科技巨头,涌现了史蒂夫.乔布斯,拉里.佩吉,马克.扎克伯格等科技传奇人物,时刻产生着全球最伟大的创意。硅谷是无数科技爱好者心中的朝拜圣地,有一种感觉叫做“遇到谁都是科技人”
从来源看,最愿意到硅谷“淘金”的人才所属国有三大特点:一是空间上距离美国较近,比如墨西哥;二是经济上相对美国落后,比如中国、印度、菲律宾及越南;三是人口上基数较大,比如中国和印度。所以,硅谷是一块强大的 “人才磁石”,源源不断地吸附全球移民,他们对硅谷科技创新作出了巨大贡献。据研究,每增加10%的外国研究生会增加4.5%的专利申请数,增加6.8%的大学专利授权数,增加5%的非大学专利授权数。硅谷之所以能吸引全球人才,关键在于它长期具有 “鼓励很明智的失败”文化氛围。硅谷有一句名言,“失败是常事,但要失败得快些。”人们普遍接受“失败可以创造机会,实现更好创新”的理念。正是这种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助推硅谷从全球70亿人中选才聚才,尤其是从人口总量超过25亿的中国和印度吸引了一大批科学家和工程师。
硅谷除了聚集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群体以外,还有一批由风险投资家、律师、会计师、人才中介组成的专业“帮手”作为互补群体,他们从事基础性、专业性服务工作,共同构成硅谷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硅谷每年都有大量企业消失和诞生,2010年至2014年期间,硅谷有13.6万家企业消失,又有13.9万家企业诞生,外部企业有3700家搬进硅谷,同时又有3900家企业搬出硅谷,平均下来,硅谷每天有75家企业破产、有76家企业诞生,这些新诞生企业都得益于硅谷强大的孵化能力。同时,这些企业群体绝大部分都是微小企业,创始人很多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没有资金、缺乏管理经验,需要“一位好律师、一位好银行家、一家好人力资源公司和一家好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专业服务,让以前那些令人厌烦的琐事变得简单易行。风险投资家为他们提供资金支持,无数专业服务机构教他们如何管理公司、如何预测市场前景、如何使用基础服务等,正是这样一批勤奋工作、“最受争议”“不务正业”的专业服务群体,支持着硅谷的顺利运转。
硅谷的人才群体中,最多的并不是高级人才,更多的人才是从事基础性服务业务。从人才职业技术标准来看,约3成是高技术职位,4成是中等技术职位,3成是低技术职位,所以硅谷的人才梯次呈现典型的“橄榄型”结构,这也是高科技园区较为理想的人才梯次结构。在这结构的低端是服务性工作,包括食品,零售,园丁,清洁及个人护理,多为无技术,无英语的移民从业。他们是美国的农民工,正是他们的辛劳奉献为硅谷的人的生活带来了价廉物美的服务,方便了硅谷人的衣食住行,只要有需求就会产生一个行业,虽说硅谷生活成本很高,可是啥人都能在此生存,这就是他文化多元性和社会的包容性和人口结构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