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散记 (增订本) :第二十九章:购物(下)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南澳散记

(增订本)

 

徐家祯

 

第廿九章

 

购物

 

(下)

 

        (接上文)  “放线” 的经营方得更的,是我去年一 对音和一台音机时所见的。

        现在,要想买一些,实在太难。不是少,而是太多: 种 类型号太多,而且技术飞速日新月异顾客无所从。 我当时就是这了几定不买哪定到南一 家叫 Sound Cratfsmen 去看看。四的与朋友同往

        那家店的一主要上,是一并不起,从后边仓库个子的中年人,问我们想 。我告诉他,我想一对古典音乐的音。他问了我想价钱范围,就介绍我们B&W 的一组。这组音从大小型有四价钱各异。我先听大,也的一对。有几十张顾客听用。我从子上了一的、一钢琴的,这对音类型的音乐时的音果。

        随着店主的,我们穿左手陈列一个听室了一组立体声播放设备外,有一发和一 几。四上有防止音反音响果。主从 进第一对音熟练内的播放设备,再箱端端 正正放前方的两,在机上好音量,问过我们要不要咖啡,就轻轻关门出去了。去时了一: “希望愉快欣赏音乐!

        柔和的乐声从我们对对音的几个乐独奏哀怨凄地从来,轻柔。不一会, 乐加入,乐而响,天动地的响度,对音真地反映整个乐的合音不真,不刺耳清楚音分, 的是对好音。我们又钢琴独奏古典音乐的演奏的乐但那对音人满意的反应。我们反比较个乐,评论各种音响、三主一干扰,直到我们门出去要他再换第二对音

        店主进听室轻脚下第一对音线出室外, 换进第二对音,接好线仍轻轻掩门让我们仔细评乐

        这组 B&W 有大的四对,我们了其中三对,主不地为我们、更了三,前后足足用了一时。

        虽然我早已作定,要其中一对,但店主并不问我的定。 待我们听完,他详详细细我们这三对音的特点,动告诉我们:公司近换了商陈列的音价百分之,而音的一量和,并不受响。说着,他从叠资,包括杂志对这四对音的评论、 测试报告等等,再在电脑打出种型号的原价及打价格单交给我。我与朋友又问了一些音机的事,他也同样给我们一关资价目单。这时,我们进店已一个半时了,时间已过去,而致勃勃我们是不问我们果,我不在他那儿买了一对音,而且了一台音机, 为他的服务态度取得了我的信任。

        就是因为那次购物经,我写了一篇购物应该是文, 发表在中国的新观上。东西时可以见到和蔼可的笑脸,问不的态度,到内尽的介绍,甚至可以发上喝杯咖啡,当然是受了。

        其实在中国,过去购物时也可遇见这使人感到是受的待:了大先请到里,然待,交可以慢慢再谈; 去店买,可以光看不,有的顾客谈谈版本、作者,谈得机的请进喝茶,再来评。不过,中国的这服务往往顾客,其是熟悉的大顾客的,对一般生顾客往往用态度,不童叟,一仁。

        当然,如果认为我南澳服务态度好,是一而论地为这儿没质服务了,那完全了。服务的好坏不但与一家商业机的经营作风有,有时也个别人员的性格与当时的情,这倒是个复杂问题。

        最近,我父母和我位朋友阿德莱德一家馆吃午去的生说坐下一看,玻璃板腻腻的、碗筷湿漉漉的、的地粘吱吱的,倒使我想起国内的来。上来了,我们想再要几个,以便大家尝尝点,就对一位正过来的胖胖女店员说了。起了脸,回头走 了,也不知她听有。过了一会来两只空上一。我说: “我们有个人,四个?脸一,说:

        “刚才为!  吓得我们再也不了。

        服务态度的好坏,当然也不能以有有笑脸作标准,有时,有笑脸给顾客来的 “”更重大。这倒真成了 “笑”了。

        有一年,我在圣诞期间要去香港旅行,想在南澳点东西人。 在一家大公司部,一位女店兜搭上来,瓶瓶男介绍,再种种水喷在我。我并不想实在的热情服务感,好在价钱也不,就了一便的。来之入另一家公司,见到我所那儿只卖一半价钱!

 

 

        最糟糕那次购物经则是在纽约是我到国不。我一学校十二 “时报广场” (Times Square)北京去的常去逛逛我从不光顾,怕它们不实。有一那位北京人想音机,便人北京人。我说: “去大公司那儿东西可能贵些,是可。”他说:  “便。”于是我们了一家

 

 

        一位年子迎上来热情我们问好。我朋友告诉他想便音机。他说: “九块九。” 价钱朋友喜欢,要他的看看。他一朋友中了一,问他,他说: “九块九。”我朋友听错了,重了一那店员说: “是的。”于是朋友付钱

        我朋友给他一张二十美金票,得到的是一发票和一分钱找。 我们以为他,问他事。他说: “对,这架收音机是十九块九!” 我朋友连听错了,希望退货还钱那店脸一说: “放进机去了,不退!” 我一了起来,说:  “那么来,我他说。”他说: “不在,要点半才回来。!”再讽刺上一: “要不要我去倒杯咖啡?”我们过去。

        正在僵持,见旁边站着位店员,我上去。他去橱窗出那来、我朋友喜欢架收音机说: “这九块九分,?

        事至如此,我朋友别无选择余地了,了不喜欢架收音机和十块一分找钱怏怏离开了。出门时,还冲着我们说了句日文:“(再见)!” 看来,他我们当成有本游客, 我们竹杠来了!(注2)

        当然,以后不是我,朋友也再不那样店买东西了。 是,种小在“时报广场”那样的热要每个客去上一当,他们就有了。这倒也是一销术。(全文完)

 

                                 一九八八年                  于阿德莱德东

 

注2:八十年代初,西方国家还没有中国大陆去的游客。仅有的几个大陆中国人,基本上都是几个口袋干瘪的访问学者或者公派留学生。只要看见亚洲面孔的游客,大多是日本人,所以,与旅游有关的商店,写的都是日文。只要亚洲人一进去,店员就堆满笑容,用日文跟你打招呼。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