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焦虑症

留下一些文字,供日后回味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因为业务关系, 我的公司需要大量使用DHL或者TNT快递从国内往澳洲发货。这些快递有两种报关方式,一是快速报关,一般是出口申报金额小于5000元人民币,进口申报金额小于1000澳币的快递包裹可以走快速报关通道,基本上是预清关并且无需缴纳进出口关税和增值税。 二是正式报关,这需要国内的供应商正式申报出口并提供进口国的报关文件,这是用于金额超过上述限额的所有进出口商品。 规矩虽然是这么定,但很多进出口商为了省钱和省时间,即使真实货值超出限额,也故意压低申报价格,走快速通关。有些出口商申报的价格完全低的离谱。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澳洲海关越来越多的会查验这样的货物,要求进口商提供符合申报价格的付款凭据,订单和发票。 有些进口商会和出口工厂商量杜撰相关的文件发给海关搪塞,但这一般会导致海关第二轮和第三轮地要求补充材料,从订单图稿,照片到以前的付款证明,不胜其烦。 有些进口商是马上认错,把问题推给国内的出口商,说他们的申报价格低是为了避免中国正式清关,然后提供给海关真实价格,缴税清关。但这会让海关将这个进口商和出口商列入其内部黑名单,会经常不定期查验他们的进出口货物。 

我已经做了将近20年的进出口业务。 一开始就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大概是10年前,澳洲海关突然发函要求正式审计我们的进出口申报金额和实际付款金额。他们的审计官员和我们开了3次会,直接指出我们的所有进口申报金额和我们对外付汇金额有巨大的差异,要求我们提供合理的解释。 为此我们将近用了3个月的时间将3年内的每一笔进口业务的申报金额和我们每一笔对外付款搞清楚,中间的差额用了很多与货值无关的名头做平。 即使是这样,还是有一大笔差额无法解释。 最后的结果是,海关开出了高达2万澳币的关税和关税滞纳金的账单,还开出了将近21万澳币的增值税和滞纳金账单。还好这笔增值税可以和我们的进项增值税抵扣,基本上不算实际损失,但关税是实实在在的损失。更让人郁闷的是,我们的账单刚收到,中澳自贸协定就签署了,这样的话,关税就都是零了。 总之,这个教训深刻,记忆犹新。 但澳洲政府好打交道的一面是这些付款的时间可以商量,我们哭穷并申请了2年之内还清,还被批准了。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自此之后,我们不仅关了旧公司,以免后面再被查。 新公司成立后,我们要求所有国内工厂无论是发快递,还是海空运,都必须按照实际付款金额申报。我们每一票DHL和TNT都会正式报关,并提供原产地证书。 即使是这样,我们的包裹还是每年会在某个相同的时间被查验一下,或者价格被质询一下。 每次我都是风声鹤唳,立即准备好全套文件,进入战时状态。 我对于各种海关状态都基本上可以猜的八九不离十,一旦看到更新状态是Clearance Event, 就知道海关要捉妖了。 我这里早就做好所有准备,无论海关要几轮文件,我都一一备好待查。 最近有一票DHL到了3天还未清关,而且是正式报关,我就知道海关要查验货物了。 这时候就是耐心等待, 一旦看到DHL的状态是Shipment has been given a release status by Customs. 这个状态的含义就是你的货被海关查验了,查验合格,可以清关了。 这些通关查询状态都有内在的含义,一定要仔细看。虽然是清关了,DHL的备注栏会显示 NEXT STEP: Unless theire's adhoc physical examination or a stop by another reuglartory authority shipment will be proceed to DHL delivery facility. 一般人看到这个,以为还有检查。其实这是DHL的自我保护术语。上面这两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基本为零。其实就是告诉你,你的货海关清了,我们准备送货了。 这里面的门道真的是很多啊。 

另外,低报价格虽然可能会帮助现金流和加快报关进度,进口商可能会少交进口增值税,但最后销售增值税抵扣进口增值税后,会让进口商后面应缴的增值税总额增加。 所以在增值税上面,低报价格不会省一分钱,无非推迟缴税时间,从长远来讲,并不划算。 最好的办法就是买的多少钱,就报多少钱,申报的金额和支付的金额相符,不怕海关来敲门。 当然,产品和货物要合法。 如果你买A货进来被查验了,就自求多福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