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恩典(Amazing Grace)》是一首基督教赞美诗。九一一恐怖袭击之后,我在电视的公益广告中第一次听到,意识到这是天籁,绝非一般音乐。以后了解到它的来历。
这首歌的词作者约翰·牛顿(1725–1807)曾经是一位奴隶交易商。早年并无坚实的宗教信仰。曾被英国皇家海军强征,后自行脱离、参与奴隶贸易。在珀伽索斯号奴隶船上,因酗酒、赌博,写淫歌恣意取笑船长,并与同事不睦,被罚饿、关禁闭、戴铁链,后被强制为奴、留在塞拉利昂的种植园,几被折磨致死,直至其父得信干预。牛顿登上灰狗号货轮,准备返回英格兰。在灰狗号,牛顿有下流无度的恶名。
一七四八年三月,灰狗号在北大西洋海面航行,突遇风暴。风暴掀起的海浪将一名在甲板上站立的船员卷走。顷刻之前,牛顿就站在那名船员被卷走的位置。海水灌入船舱,船看来随时会倾覆、沉没。危急中牛顿向船长提建议并被接受。牛顿说:“要是这招不凑效,上帝怜悯我们。”牛顿和一名同伴将自己绑在水泵上,以防被水卷走。休息一个小时仍筋疲力竭的牛顿回到甲板上,连续掌舵十一个小时,寻思自己绝望中说过的上帝怜悯的话。两周后,受损的船才到达爱尔兰靠岸。牛顿开始相信上帝已经向他传信,但是怀疑曾经放浪形骸、亵渎神灵的自己,是否还值得上帝的同情,是否还能赎回自己的罪孽。
牛顿从此不再渎神,但继续参与奴隶贸易,后来成为奴隶船的船长,将奴隶从非洲贩卖到美洲的主要港口。其间一次他在西非生病发烧时,决志完全皈依上帝。婚后他益觉每次出海都是一次挣扎,直到三十岁那年完全崩溃,终生不再航海。
牛顿通过自学,在一七六四年当上牧师。一七七二年,他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写出了《奇异恩典》。一七八八年,牛顿发表了对自己曾参与奴隶贸易的忏悔录,致洛阳纸贵,英国议会人手一册,积极推动了英国的废奴运动。英国议会一八〇七年通过废奴法案时,牛顿尚在世,得以在有生之年,亲历英国奴隶贸易的终结。
我爱看英国电影。英国是莎士比亚的国度,英国人懂得如何让电影充满戏剧性。看过迈克·阿普提德导演的同名电影《奇异恩典》,得以进一步了解历史上的奴隶贸易和废奴运动。电影讲述的是英国废奴运动先驱、下院议员威廉·韦伯佛思(1759–1833),为终结奴隶贸易,倾尽二十五年心力、百折不挠的奋斗历程。韦伯佛思曾是英国政坛的一名新星,他在二十一岁、大学尚未毕业时,即当选下院议员。一七八二年,他在威廉·皮特(1759-1806)、托马斯·克拉克森和汉纳·莫尔等朋友的劝说下,开始成为议会中废奴运动的领袖。皮特在次年、二十四岁时成为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
在当时,废奴运动是一项没有希望的事业。英国的奴隶贸易从十六世纪就开始了。到一七八三年,奴隶贸易收益占到英国海外收入总额的百分之八十。当时的英国经济需要依赖奴隶贸易来填充国王的金库,一些主要港口城市的地方经济也依赖奴隶贸易。废奴派基于人道立场,认为奴隶贸易违反道德。但是反对废奴的势力强大、占压倒优势,其中的代表人物、同为下院议员的伯纳斯特·塔尔顿爵士认为,禁止奴隶贸易违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将严重损害一些港口城市如伦敦、布里斯托和利物浦等地的经济发展。另一代表人物、当时的克莱伦斯公爵、后来的国王威廉四世认为,奴隶不需要自由,自由对奴隶没有益处;奴隶贸易给奴隶们带来了实惠,英属加勒比海地区奴隶的生活水平,要高过苏格兰地区的部分自由人。
每一次韦伯佛思在下院提交废奴议案都被否决,但是他没有放弃。对于以韦伯佛思为代表的废奴派来说,废除奴隶制并不仅是一个人道立场,而是一场切实的社会运动。韦伯佛思亲见束缚奴隶的铁链,亲身体验通常奴隶船上奴隶被局限其中的狭窄空间。他和他的同道广泛收集奴隶贸易违反人道的证据。当时奴隶船上只有三分之一的奴隶能够活着抵达彼岸,其他的三分之二在沿途不堪折磨死去;奴隶交易商抛尸海中,以减轻船的载重。韦伯佛思还设局请其他议员亲眼察看奴隶船上的惨况。
废奴运动在民间赢得了广泛的同情和支持。到一七九〇年代,韦伯佛思得以向下院提交有几十万人签名支持的废奴议案。在展示签名时,重量级议员、后任外交大臣的查尔斯·詹姆士·福克斯当场加上了自己的名字。在第一次参加废奴派的私人集会时,福克斯说,“我们不能永远怯懦地躲在历史的阴暗角落。”目睹长长的签名卷,面对废奴运动高涨的声势,反对派选择了拖延战术。塔尔顿爵士要求首先确认这些签名属实。当韦伯佛思抗议说这些签名代表民意时,塔尔顿爵士回应:“民意?你有足够多的赞成票吗?”塔尔顿早年参与镇压美国革命,因为血腥屠杀寻求独立的革命党人而被称作“屠夫”。眼见废奴运动势不可挡,早已被反对派收买的内务大臣、数年后因腐败在上院被弹劾的亨利·丹达斯提出貌似折衷的“逐步废奴”计划,实际上达到了将禁止奴隶贸易无限期推迟的效果。
一七九三年,英法战争爆发,英国一度面临法国入侵的威胁。“主权高过人权”的主旋律,导致废奴的动议一度被搁置,也导致韦伯佛思和皮特终生友谊的一度恶化。奴隶贸易导致的人道危机,废奴运动一再遭受的挫折打击,严重损害了韦伯佛思的身心健康,以致他一度准备放弃自己的政治生涯。皮特,还有他的精神导师、《奇异恩典》的作者约翰·牛顿牧师,敦请他留在政界、将废奴事业进行到底。整个一七九〇年代,韦伯佛思不断提交废奴议案,持之不懈、百折不挠,无论政坛风向、世态人心。
十九世纪初,民众对废奴运动的支持度上升,政治风向逆转。一八〇六年,皮特临终前告诉韦伯佛思,支持废奴的格伦维尔勋爵和福克斯将分别接任首相、外交大臣职务;韦伯佛思“将推开一扇锁已被打开的门”。韦伯佛思和福克斯等在下院、格伦维尔勋爵在上院分别鼓吹废奴。
废奴的成功不但需要勇气和坚韧,也需要智慧和策略。第一个实质性突破要归功于一位名叫詹姆斯·斯蒂芬的律师。斯蒂芬律师建议提交议案禁止英国人帮助、参与将奴隶贩运到法属殖民地——当时的敌国。由于英法战争,当时大多数英国奴隶船都挂美国——第三国国旗,将奴隶贩运至敌国殖民地。新的议案披着爱国主义的外衣,使反对者无法反对,很快被通过、成为法律。
此时,废奴运动已经势不可挡。一八〇七年,全面禁止奴隶贸易的法案以压倒多数在上下两院先后通过。在下院,当法案获得通过,同事祝贺、称颂韦伯佛思时,这位废奴先驱已泪流满面。为了这一天,韦伯佛思奋斗了二十五年。
电影至此结束。但是韦伯佛思的废奴事业并没有结束。此后,他积极推动全面禁止奴隶贸易法案的实施,并游说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采取行动废除奴隶制。他公开宣称,奴隶制度是国家的罪行,必须彻底废除。他积极推动逐步解放奴隶、最终彻底废除奴隶制度。一八二一年,他将废奴运动的帅印交给了年轻一代政治家、下院议员托马斯·巴克斯顿。一八三三年,韦伯佛思临终前,英国通过新的废奴法案,结束大英帝国大部分地区的奴隶制度。一八三四年,奴隶解放法案正式生效。英国在发生光荣革命、开始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议会民主制度之后一百四十五年,才基本废除奴隶制度。
作为英国的前殖民地,美国的废奴运动和其后的民权运动,也经过了艰难曲折的历程。
一七七六年,美国的国父们悍然分裂祖国,宣布从英国独立,成立美利坚合众国。其时,美国人口的五分之一是奴隶。独立战争中,英方许诺反叛人士的奴隶只要归附英军即可获得解放,借此消长敌我力量对比。一七八七年,美国北方开始解放奴隶,废除奴隶制度。但是南方诸州的奴隶制度一直维持到南北战争时期。直到一八〇八年,美国在英国影响下,才通过立法禁止进口奴隶的贸易;但仍未禁止国内奴隶贸易。
美国宪法中“我们人民”早年并不包括奴隶。一位名为爵德·斯哥特的奴隶在其主人去世后,寻求成为自由人,将官司一直打到最高法院。一八五七年,最高法院裁决:身为奴隶的原告只是主人的私有财产,因此不具备诉讼资格。这一判决成为引发南北战争的导火索之一。一八六一年南北战争爆发,一直持续到一八六五年林肯(1809–1865)总统遇刺。一八六二年林肯总统发表《解放奴隶宣言》,并于嫡年初作为总统令正式签署生效。《解放奴隶宣言》削弱了维护奴隶制度的南方反叛力量,促进和鼓舞了美国的废奴运动,是人类道义和利益完美结合的经典范例。一八六五年,美国宪法第十三修正案的通过和颁行,标志着奴隶制度在美国的终结。
美国在废除奴隶制度之后,还经历了接近一个世纪的、歧视包括前奴隶及其后裔在内的有色人种的种族隔离时期,有色人种在居所、交通、学校、医院等方面受到歧视性的区别对待。有色人种不得上白人的学校,在巴士上不得坐预留给白人的座位。一八九六年,美国最高法院在普莱西诉弗格森案中,做出了臭名昭著的、维护种族隔离的“分离、但是平等”的裁决。
一九五〇、六〇年代的民权运动,通过非暴力不合作、游行集会、静坐示威等非暴力手段,全面推动种族隔离的废除,积极促进种族融合。一九五四年,最高法院在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局案中,做出历史性裁决:在公共教育领域,种族分离本身就意味着不平等,因此违反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确保的法律平等保护条款。《一九六四年民权法案》全面废止包含种族隔离内容的所有州、地方法律。《一九六五年选举权法案》全面禁止限制、剥夺非裔美国人选举权的行为。
二〇〇八年,巴拉克·奥巴马成为当选美国总统的第一位非裔。回顾非裔美国人被奴役、歧视的历史,人们不难理解,在奥巴马当选的那一刻,许多非裔美国人的眼泪。不光非裔美国人,所有的美国人都有理由为自己的国家在战胜愚昧、贪婪和偏见方面,取得的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而自豪。
电影《奇异恩典》和有关历史,给我们多方启示。
奴隶制度和种族隔离制度的罪过在于,优势者因为愚昧、贪婪和偏见,对弱势者自由的限制和剥夺、基本人格尊严的漠视和践踏。热爱自由是人的本能和天性,是人的类的属性的核心。超越障碍、挣脱束缚、克服偏见,自由支配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是人类本能的向往。人追求自由的天性驱动人言人所未言,探索未知领域,成就非凡之事。人因有共同属性而成为类,追求自由、标新立异恰恰属于人共同的天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类的属性。任何违背正当程序限制、剥夺他人自由的行径,都是违反人道的。
自由的形态是多元的。迁徙、旅行、驱车、飞行,是超越空间障碍的自由。登月、太空旅行,是挣脱地球引力的自由。丰衣足食,是免于匮乏的自由。平平安安,是免于恐惧的自由。发表言论、出版新闻、游行示威,是表达的自由。选举、被选举,是参与政治的自由。创造艺术,是发挥想象、超越现实的自由。
与此相应,对自由的亵渎和侵犯也是多样的。有对人身自由的侵犯,如奴隶制度、种族隔离制度、劳动教养制度。对言论自由的侵犯,如书报审查制度、网络管制。对政治自由的侵犯,如接班人制度。奴隶制度奴役人的肉体。奴役人的精神、思想,无疑也是对自由的亵渎和侵犯。
有关奴隶制度和种族隔离制度的历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曲折历程,和人类社会的复杂形态。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在实行宪政民主之后一百四十五年,才全面废除奴隶制度。美国作为新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建国之后大半个世纪,才废除奴隶制度;此后又花了将近一个世纪,废除种族隔离制度。
据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和平解放”西藏之后,结束了那里的农奴制度。可惜,中国长期、广泛存在的劳动改造、劳动教养制度,不经司法程序,实行强制劳动,甚至销售劳改产品,十分符合奴隶制度的特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由社会主义转型为官僚资本主义,不断涌现出新的奴隶现象,如黑窑工、童工、性奴。拐卖妇女儿童,跟奴隶贸易又有何区别?户口制度、暂住证制度,跟种族隔离制度又有多大差别?举国拜金,都成了金钱的奴隶。轮番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统一”全国人民思想,这是不是奴役人民的精神、思想?中国的经验表明,奴隶制度也可以与时俱进、实现现代化。
自由不是没有代价的。韦伯佛思为了废奴事业,牺牲了自己的健康。林肯总统因为废除奴隶制度、马丁·路德·金博士(1929–1968)因为反对种族隔离制度,付出了他们的生命。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人类对自由的追求是永恒的。
当然,压制自由也是有成本的。据说,现在中国的维稳开支已经超过了国防经费。不知道这是否属于所谓中国模式的一部分?这样的模式是否可持续?
追求自由不仅需要决心和勇气,更需要智慧和策略。十九世纪初英国废奴运动的第一个实质性突破,是韦伯佛思和他的同道不失时机地提交既可以削弱当时英国的敌对国、又可以禁止大部分奴隶贸易的议案,获得通过。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总统签署《解放奴隶宣言》,既削弱了维护奴隶制度的南方反叛力量,又大大推进了美国的废奴运动。一九五〇、六〇年代,马丁·路德·金博士领导的美国民权运动,以完全的非暴力面对赤裸的暴力,包括3K党人的烧杀、警察的暴打和拘捕,从而将暴力的凶残、种族歧视的丑陋、种族隔离制度的不公,最大限度地展示在世人面前,不仅成功推动了民权运动,而且充分显示了非暴力可以战胜暴力的超凡智慧。历史一再证明,人类的智慧、理性终将战胜愚昧、暴力;强大的落后势力可以减缓历史的进程于一时,但是却无法永远阻止历史前进的脚步。
自由是一个整体。剥夺、侵犯他人自由的人,其自身不得自由。执政者如果依靠压制和恐惧执政,其自身将陷入随时担心民众反抗、推翻政权的持续恐惧,因而成为恐惧的奴隶,其自身的自由也受到侵犯。惟其恐惧,因而加强压制,因而担心民众更大的反抗,造成对民众和自身自由更深的侵犯,形成恶性循环。人类社会只有从这种恶性循环中挣脱,人类整体——既包括执政者、也包括民众——才能获得解放、实现自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尊重和维护人的自由,符合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利益。
虽然手铐是越挣扎越紧,鞋子却总是越穿越松。无论怎么打压,自由是自在、自发的,有自我松绑、自我扩张的属性和能力。自由是一切发现、发明、创造的前提和生命线,人类的发现、发明、创造反过来又为扩大和实现自由提供便利条件,形成自由得以从中改善的良性循环。人类伟大的发现、发明、创造基本上都是在自由度相对较高的地方诞生的,比如电、电灯、电话、电视、电脑、互联网、大部分的诺贝尔奖等。自由度较高的地方,经济、社会往往也较发达。这些都不是偶然的。至于发明创造对于人类扩大和实现自由的促进作用,只需看互联网给当今世界带来的深刻影响,这些尽人皆知,毋庸赘言。导致自由自我松绑、自我扩张的这种良性循环机制,决定了人类社会的进程是自由度不断上升的过程,尊重、维护自由的力量、社会终将战胜亵渎、侵犯自由的力量、社会。
什么时候,在那神奇的国度,我们能挣脱锁链、歌唱《奇异恩典》?
在结束本文之前,我愿意抄录一八四二年马克思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中写的一段话:
自由确实是人固有的东西,连自由的反对者在反对实现自由的同时也实现着自由…没有一个人反对自由,如果有的话,最多也只是反对别人的自由。可见各种自由向来就是存在的,不过有时表现为特权,有时表现为普遍权利而已。
还有一九六四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丁·路德·金博士的两句话:
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任何事,间接影响到每个人。
任何地方发生的社会不公,对所有地方的社会公平都是威胁。
二〇一一年五月
此文曾在博源基金会网站发布。该网站后来停办。